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件北师大版
- 格式:pptx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1
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1.背景(1)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
(2)战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这段时期也称“柯立芝繁荣”。
(3)20世纪20年代,自由放任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
2.爆发与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
1931年,欧洲发生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
3.影响(1)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2)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3)经济大危机还引起了德、意、日等国的政治危机,这些国家的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最终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4.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5.实质:“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6.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7.主要措施8.意义(1)“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得到提升。
(2)“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缓和了危机,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
9.局限性:“新政”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C)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下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这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B)A.持续时间长B.范围特别广C.破坏性大D.只在美国发生。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1.背景(1)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
(2)战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这段时期也称“柯立芝繁荣”。
(3)20世纪20年代,自由放任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
2.爆发与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
1931年,欧洲发生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
3.影响(1)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2)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一连串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3)经济大危机还引起了德、意、日等国的政治危机,这些国家的法西斯势力迅速膨胀,最终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4.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5.实质:“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6.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7.主要措施8.意义(1)“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得到提升。
(2)“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缓和了危机,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
9.局限性:“新政”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C)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下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这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B)A.持续时间长B.范围特别广C.破坏性大D.只在美国发生3.英国史学家汤恩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
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掌握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和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内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等历史过程有较全面和辩证的认识。
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让学生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和不畏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的美国总统,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学习第6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二、新课讲授(一)经济大危机1.教师讲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
如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的“柯立芝繁荣”。
当时美国的经济“繁荣”一时,但“繁荣”背后潜藏着许多矛盾。
2.材料展示:材料一农业被称为美国最大的产业,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靠农业生存。
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民的收入在全国的份额却下降了一半,从1919年的16%降到1929年的8%。
工业方面,生产力的提高也远远高于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五分之三由2%的人所拥有。
材料二到1928年,股市越来越显现投机的意味。
经过相当平静的冬天后股价不断大幅度上扬,仅1928年下半年,股票交易量就上涨了42%。
到1928年年末,这种上涨的趋势并没有回转的迹象。
1929年1—3月间,股票交易又上涨了27%,基本达到了顶点。
股票交易每天都在刷新纪录,即使是在股票交易不活跃的夏季。
教师提问:认真阅读材料,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找出哪些潜在的矛盾?学生回答: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严重;出现股票投机现象。
3.教师讲解:20世纪20年代,自由放任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要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由此引发了经济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