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性状鉴别大总结5-花类药材
- 格式:docx
- 大小:22.07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形状鉴别
中药的形状鉴别是识别和辨别中药材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中
药形状有以下几种:
1. 果实类:如枸杞、枣等,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色泽鲜艳,有光泽。
2. 根茎类:如黄芪、山药等,通常为不规则的块状,外表多有
纵横不一的皱褶。
3. 茎类:如川芎、草果等,通常为带有分支的直立形状,表面
纵向开裂,质地坚硬。
4. 叶类:如罗汉果、菊花等,通常为扁平的片状,边缘多呈波
浪状,颜色鲜艳。
5. 花类:如金银花、桑叶等,通常具有花瓣和花蕊等明显的特征,形状各异。
6. 植株类:如麻黄、甘草等,通常为干燥后的整体植株或根系,形状多样。
在进行中药形状鉴别时,可以仔细观察中药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结合中药材辨识的常规方法和规范,进行鉴别。
同时,对于不熟悉的中药材,可以参考中药辞典、中药鉴别书籍等权
威文献进行对照,避免鉴别错误。
第12章花类中药第1节 概述花类(floris)中药是以植物花入药的药材总称,药用部位主要包括干燥的单花(flos)、花序和花的一部分。
完整的花多数药用花蕾,少部分为开放的花和花序;花的一部分包括柱头(stigma)、花粉(pollen)、雄蕊(stamen)、花冠、花萼(calyx)、总苞(involucrum)、花托(receptaculum)等。
一、 性状鉴别花类中药常因干燥、破碎等而改变了原有的形状,但一般均较特异,常呈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和粉末状等,水浸后展开可恢复原有的形态,并有明显的颜色和香气。
花是植物分类依据的主要器官之一,具有鲜明的鉴别特征,较易识别。
鉴别时主要注意下列特征:首先注意其是单花、花序或花的一部分等药用部位。
单花要注意一般特征,包括整齐或不整齐、完全或不完全、单性花还是两性花、离瓣花还是合瓣花等;特别注意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特征。
花序应注意其类别、形状、中轴、苞片、小花的数目等。
花类中药多具有香气和鲜艳的颜色,其形状、大小、表面特征和质地等,亦应特别注意观察。
二、显微鉴别花类中药显微鉴别方法与叶类相似。
重点观察各组成部分的表面特征,如花粉粒、花粉囊内壁细胞、表皮细胞、毛茸和分泌组织等。
(一)组织特征花各组成部分的组织鉴别特点如下。
1.苞片 基本与叶的构造相同,分为表皮、叶肉和主脉。
花瓣化的苞片与花瓣构造类同。
少数苞片可见厚壁纤维状细胞或全部由厚壁性纤维状细胞组成。
2.花萼 构造与叶相似。
有上下表皮,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维管组织不发达,少分枝;机械组织不如叶的发达;质薄的萼片通常下表皮与表皮层紧贴无间隙。
3.花冠 构造与叶近似。
有上下表皮、叶肉组织和维管组织。
上表皮细胞常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214起,下表皮细胞壁有时作波状弯曲,偶有少数气孔存在。
有时有毛茸,一般和同一植物叶上毛茸的形态一致。
有的可见到分泌组织。
4.雄蕊 包括花药与花丝,花丝由表皮、薄壁组织及贯穿其中的维管束组成。
鱼腥草——偏红,一串果实
墨旱莲——有花,似螨虫,墨绿色
上己菜——叶子似爱心
稀签草——梗有空心,易捏碎,带刺,果实
紫花地丁——有黄色小粒果实,被壳包围(有肾形果实-积雪草)马齿苋——半缕空状
半边莲——半黄半绿半黑
金丝草——根根光滑细丝
田基黄——有偏红小果实,梗空心
叶下珠——轻,飘,有一颗颗似小南瓜珠珠
半枝莲——颜色草绿
猫须草——梗很暗很长
龙舌草——叶子上有全白点
络石藤——浅色叶子,黑色梗
车前草——长穗
鬼针草——密集长钉似蘑菇
益母草——梗似方形,内有海绵
千年健——梗+毛
刘寄奴——螺旋花
野麻草——有火炬样果实,毛笔头,扇子样花,不易折断
仙鹤草——须多,毛笔头
马鞭草——梗带紫色
千里光——扫把头
萹蓄——蜘蛛网
土牛膝——鸡毛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