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 格式:ppt
- 大小:16.61 MB
- 文档页数:54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论述,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不深,对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意义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确定教学流程。
3.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素材。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难点: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凝聚价值追求》的教材。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
3.投影仪:准备好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凝聚价值追求。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本框有“高扬民族精神”和“构筑中国价值”两个板块。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作用;如何传承和继承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作用;如何传承和继承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课前准备: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和活动,制作课件。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利用新颖的导入,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提示: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小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1.活动——探究与分享P67: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小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活动——探究与分享P68: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4.小结: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和作用1.活动——探究与分享P69:(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价值观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还不够熟悉,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愿意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学会在生活中践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从中受到启发。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
部编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节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1)知道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重点: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难点:如何在学习、工作、社会生活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1.展示材料。
(教材P66:“运用你的经验”)2.问题设置: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提示:①戚继光抗倭;②林则徐虎门销烟;③五四爱国运动;④吉鸿昌“我是中国人的故事”;等等。
)3.教师引言:伟大的民族精神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高扬民族精神的大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发不竭的精神动力……(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高扬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__魂魄__”。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__民族精神__。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__爱国主义__为核心的__团结统一__、__爱好和平__、__勤劳勇敢__、__自强不息__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__与时俱进__的品格。
4.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精神支柱__,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精神纽带__,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__精神动力__。
5.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知识点二构筑中国价值6.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社会主义__核心价值观__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8.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__日常生活__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探究一:伟大民族精神凝聚民族魂魄1.学生阅读教材P67,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图片,探究民族精神的“魂”。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五单元第二课《凝聚价值追求》教材,主要围绕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从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价值观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其内涵和意义理解不深刻,对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其形成过程,学会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践行。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追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收集典型案例,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