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84 KB
- 文档页数:1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速公路隧道接触网工程,隧道全长3.5公里,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隧道接触网工程包括隧道内接触网、隧道两端接触网过渡段、隧道内支柱安装及接地系统等。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1)成立隧道接触网工程施工项目部,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岗位。
(2)项目部下设施工班组,负责隧道接触网工程的施工。
2. 施工材料(1)接触网材料:接触线、承力索、绝缘子、吊弦、吊耳、定位器等。
(2)支柱材料:支柱、基础、接地网等。
(3)施工工具:电焊机、切割机、钻机、卷扬机等。
3. 施工设备(1)施工车辆:运输车辆、吊车、施工车等。
(2)施工设备:接触网施工专用设备、检测设备等。
三、施工工艺1. 隧道内接触网施工(1)测量定位:根据隧道设计图纸,确定接触网支柱位置,进行测量定位。
(2)基础施工:根据测量定位结果,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牢固。
(3)支柱安装:将支柱安装在基础上,确保支柱垂直、牢固。
(4)接触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接触线,确保接触线平直、牢固。
(5)绝缘子安装:将绝缘子安装在支柱上,确保绝缘子安装牢固。
(6)吊弦、吊耳、定位器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吊弦、吊耳、定位器,确保安装牢固。
2. 隧道两端接触网过渡段施工(1)测量定位:根据隧道设计图纸,确定过渡段接触网支柱位置,进行测量定位。
(2)基础施工:根据测量定位结果,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牢固。
(3)支柱安装:将支柱安装在基础上,确保支柱垂直、牢固。
(4)接触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接触线,确保接触线平直、牢固。
(5)绝缘子安装:将绝缘子安装在支柱上,确保绝缘子安装牢固。
(6)过渡段接触网调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过渡段接触网,确保接触网平滑过渡。
3. 接地系统施工(1)接地网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接地网,确保接地网覆盖范围符合要求。
(2)接地引下线安装:将接地引下线连接到接地网上,确保连接牢固。
(3)接地电阻测试:对接地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接触网冬季施工方案接触网冬季施工方案一、引言在冬季施工环境下,接触网的施工需要考虑到低温和恶劣天气等因素对工作的影响。
本将详细介绍接触网冬季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设备保障、安全措施等内容,以确保冬季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1. 温度监测:在施工前根据天气情况进行温度监测,确保施工温度满足要求。
2. 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求准备好所需的接触网材料,并做好防寒措施,以避免材料受损。
3. 人员调配: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三、设备保障1. 温控设备: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情况,合理选择和安装温控设备,以确保施工环境的温度符合要求。
2. 电力供应:确保施工现场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避免因电力故障导致施工中断。
3. 机械设备:根据施工需求,准备好合用于冬季施工的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措施1.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防寒措施: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防寒装备,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保温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3. 交通管控:对施工现场周边的交通进行管控,确保施工安全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施工过程1. 现场布置: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现场布置,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材料安装:按照像关规范和要求,将接触网材料进行安装,确保施工的质量。
3. 连系测试:施工完成后进行接触网的联络测试,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质量控制1. 监督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 质量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接触网的质量符合要求。
七、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温度监测记录表2. 施工人员名单3. 施工设备清单4. 安全培训记录5. 联络测试报告6. 质量检查记录八、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接触网:铁路电气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用于提供电力给火车牵引系统。
2. 温控设备:用于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确保温度符合施工要求。
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重点难点工程控制方案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不断推进,其接触网工程作为关键环节之一,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重点难点问题。
为了保证接触网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提升,制定一套有效的工程控制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针对接触网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可行的控制方案。
1. 引言铁路客运专线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接触网是保证电气化运营的关键组成部分。
然而,在接触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接触网与线路设备的协调问题以及工程质量的保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解决方案。
2. 施工安全控制2.1 施工现场安全为了保证接触网工程施工的安全,需要严格执行现场管理规定。
首先,指定专门的工程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此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 环境保护措施在接触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使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噪音和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防尘网,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 接触网与线路设备协调控制为了保证接触网与线路设备的协调运行,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做好统一的协调控制。
首先,通过工程测量和设计,确保接触网的高度和位置与线路设备的要求相匹配。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工序交接制度,确保接触网与线路设备的无缝衔接。
此外,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交叉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
4. 工程质量保证控制为了保证接触网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管理,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设置专门的工程质量监测和评估机构,对接触网工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四电”系统集成、防灾安全监控及相关工程GGSD—2标段接触网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二局集团贵广铁路四电工程指挥部2013年12月12日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相关规则制度。
(2)国家发改委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批复文件,(发改基础[2008]2526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贵阳至广州铁路工程建设内容的批复(发改办基础[2010]1324号)(4)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
(5)《贯穿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存措施的通知的意见》(铁建设[2009]235号)。
(6)《关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8]1234号)。
(7)《关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调整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1]390号)(8)铁道部《关于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引入广州枢纽工程补充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926号)。
(9)铁道部与贵州、广西、广东三个省(自治区)政府对本项目铁路建设的商谈省部纪要等。
(10)国家计委、建设部文发布的《铁路工程建设工期定额(试行)》(建标[2008]235号)(11)《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8]189号)。
(12)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13)《工管中心对贵广、南广施组审核意见》(工管工技函[2012]261号)。
(14)本阶段建设单位与地方签订的有关协议和纪要。
(15)勘测调查资料及本阶段设计图纸及工程数量。
(16)贵广铁路客运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9月编制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7)中铁十二局集团积累的施工经验及工程现场调查资料。
1.2编制原则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和提供优质服务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我方优势,运用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方法,统筹规划,科学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全线创部优,争创国优。
地铁接触网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更好地完成地铁接触网系统的施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内容2.1 施工范围本次施工主要涉及地铁接触网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监控工作,具体包括接触网线路的架设、接地极的安装、导线的施工等。
2.2 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阶段:确定施工计划、组织人员和调配设备。
2.现场勘察与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清理现场并布置施工区域。
3.接触网线路的架设: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主、辅导轨、挽线和支撑设备。
4.接地极的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接地极并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
5.导线的施工:将导线连接至接触网系统,并进行调试。
6.系统监控:对接触网系统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3 施工要求1.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
2.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3.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清洁整齐,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资源为了顺利完成地铁接触网系统的施工工作,需要准备足够的工程人员、设备和材料,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3.1 人力资源1.施工经理:负责协调施工工作,保障施工进度。
2.施工人员:包括电工、焊工等各类施工人员。
3.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3.2 设备资源1.吊装设备:用于安装接触网系统的各类设备。
2.工具设备:包括焊接机、电钻等施工必备工具。
3.车辆设备:用于运输施工材料和设备。
3.3 材料资源1.接触网材料: 包括导线、接地极等。
2.施工材料:包括焊条、绝缘胶带等。
3.安全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绳等。
四、施工管理4.1 施工进度管理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里程碑和关键节点。
2.定期召开施工进度会议,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4.2 质量管理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定期进行工程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3 安全管理1.制定施工安全规范,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总结通过本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地铁接触网系统的施工工作能够有序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关于铁路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方法的探讨摘要:铁路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关系到我国铁路客运、货运的提速,已然成为电气化铁路线路的发展必然选择。
本文主要围绕铁路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方法进行讨论,分析改造施工中的重难点和要点,为改造施工提供一些参考方案。
关键词: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方法第一章绪论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客运、货运需求逐年增加,而既有普速电气化铁路随着建成投用时间越来越长,设备老化,安全运行系数不断降低,普速电气化铁路的设备改造需求愈发明显。
近些年,铁路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工程数量不断增多。
铁路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施工难度偏大的工程,需要全面考虑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方案,才能保证铁路既有线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施工的质量。
二、核心概念1.软横跨软横跨是多股道接触悬挂的横向支持定位装置。
在股道多(3股道以上)的场合,由于股道间距离小,不能设立支柱也就不能采用单线路腕臂支持装置,即便能立支柱,但支柱过多会影响机车司机和作业人员瞭望信号,既浪费支柱又不美观,因此采用软横跨或硬横跨装置。
软横跨由横跨多股道的两根支柱、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下部固定绳及连接零件组成。
软横跨中横向承力索的工作位置很重要,它通过直吊弦承受着全部接触悬挂的垂直负载及软横跨自身重量的绝大部分;软横跨上部固定绳的作用是固定各股道接触悬挂的承力索位置,并将承力索的水平负载(如风力、曲线力等)传递给支柱;软横跨下部固定绳的作用是通过定位器按技术要求对接触线定位,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载传递给支柱。
2.既有接触网软横跨改造铁路既有接触网软横跨改造,是一类主要针对铁路站场内线路的改造工程。
通常在不改变纵向接触网支柱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横向节点、变更节点位置等方式,实现对铁路既有接触网软横跨的调整、更换。
铁路既有接触网施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施工工程,事故发生概率偏高,安全风险系数较高。
接触网支柱防撞墙施工方案1. 引言接触网是铁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用于为行驶在铁轨上的列车提供电能。
为了确保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在支柱周围设置防撞墙。
本文档将介绍接触网支柱防撞墙的施工方案。
2. 施工目标接触网支柱防撞墙的施工目标是保护支柱免受外部冲击,确保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目标如下:•保护支柱不受外力撞击导致倾倒或损坏;•提供足够强度的防护,以保证接触网的正常运营;•考虑施工材料的耐候性和维护成本。
3. 施工步骤3.1 方案设计在进行接触网支柱防撞墙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应考虑以下因素:•支柱类型:根据接触网的设计,确定支柱的类型和尺寸。
不同类型的支柱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防撞墙;•地基条件:评估施工场地的地基条件,确保支柱防撞墙的稳固性;•施工材料:选择耐候性好、强度高的材料,同时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维护性。
3.2 施工准备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和障碍物;•标记支柱位置:根据设计方案标记支柱的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准备施工材料: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3.3 施工过程接触网支柱防撞墙的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打地基:按照设计要求挖掘地基,保证地基的稳定和坚固;2.安装钢筋: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内安装钢筋,以增加墙体的强度;3.浇筑混凝土:在地基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4.养护墙体:对浇筑完成的墙体进行养护,以保证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5.粉刷防腐:对墙体进行防腐处理,延长使用寿命;6.安装防撞装置:根据设计要求,在墙体上部安装防撞装置,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3.4 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接触网支柱防撞墙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事故;•环保问题:合理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确保环境保护;•进度控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控制施工进度,避免延误。
地铁接触网新线既有线接口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流流动的增加,地铁运营的线路也在不断扩展。
为了满足人们对地铁出行的需求,需要对地铁线路进行新建或扩建,并将新线路与既有线路进行接口施工。
本文将介绍地铁接触网新线既有线接口施工方案。
二、工程目标1.在既有线路上与新线路进行接口施工,确保接触网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保证施工过程对正常列车运营的影响最小化。
3.施工期间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施工方案1.现场准备a.准备工具和设备,包括起重机、电缆绞车、钢排等。
b.就地取材,准备需要的建筑材料和工具。
c.划定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2.临时联络接触网a.根据新线路的设计要求,在既有线路上建立临时的接触网接口,并确保接触网的连贯性。
b.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进行临时接触网的安装和连接。
3.既有线路改造a.根据新线路的设计要求,在既有线路上进行改造工作,包括拆除或移动现有设施和设备,并确保施工期间的列车运营不受影响。
b.拆除旧的接触网设备,并根据新线路的要求安装新的设备和设施。
4.新线路接触网施工a.根据新线路的设计要求,在新建的线路上安装新的接触网设备和设施。
b.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进行接触网的安装和连接。
c.确保接触网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5.施工期间的列车运营安全a.在施工期间,对列车运营的线路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
b.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监测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6.完工处理a.完成接触网新线既有线接口的施工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
b.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接触网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四、施工风险控制1.安全措施要做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施工期间需要对列车运营的线路进行监测,避免对列车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3.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接触网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在施工期间要与相关单位和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五、施工计划和时间安排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
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
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而全面的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
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设计和施工对于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接触网施工方案的设计原理、关键步骤和技术要求。
二、施工方案设计原理
1. 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 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
2.1 施工计划
2.2 施工组织
2.3 设备和材料选择
2.4 工程施工安全
3. 接触网施工方案设计的流程
3.1 调研阶段
3.2 方案设计阶段
3.3 方案评审和修改阶段
三、施工步骤和技术要求
1. 施工准备阶段
1.1 资料准备
1.2 现场勘测
2. 施工进场准备
2.1 工地布置
2.2 施工队伍组建
2.3 施工设备配置
3. 施工施工
3.1 接触网支柱安装
3.2 接触网线缆敷设
3.3 接触网导线安装
3.4 接触网绝缘装置安装
3.5 接触网调试与验收
4. 施工总结和封堵
4.1 施工总结报告
4.2 封堵方案设计
4.3 封堵实施过程
四、附件
1. 施工图纸
2. 施工材料清单
3. 施工工具清单
4. 施工安全手册
5. 施工进场时间安排表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
1. 接触网:指电气化铁路的一种接触装置,用于通过电流供电给列车运行。
2. 施工方案:指针对特定工程项目所制定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法和施工计划等内容的详细规划。
3. 方案设计: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技术标准,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并进行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范围 (1)三、工程概况 (1)四、施工工艺流程 (2)五、技术要求 (3)六、施工要点 (4)七、人员配置 (6)八、材料要求 (7)九、机具设备配置 (8)十、质量控制及检验 (9)十一、安全及环保措施 (10)晋中站接触网立柱基础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及局部修订条纹(6)《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 J1154-2011(7)《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通号(2009)9301(8)《太原南站-晋中站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07 (9)《晋中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08(10)《晋中站-太谷站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09 (11)《接触网高速段硬横跨支柱钻孔桩基础图》图号:大西原运施网-基础-101-01~12(12)《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构造安装图》图号:叁化(2010)1176(13)《关于大西客专路基段CPIII布设要求的函》三设大西指(函)字[2012]61号二、工程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铁十局大西客专第三项目经理部晋中站DK18+243.84-改DK304+055.63段内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工程施工。
三、工程概况新建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晋中站工程,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境内与既有线相邻,其右侧既有线分别为货联左线、太中银线、货联右线。
本段路基地段接触网基础有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接触网高速段硬横跨基础及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三种。
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基础。
根据接触网支柱容量的不同,分为ZH140(A)、ZH160(B)、YZHJC-2、J15-15、ZM35锚、ZM55锚等6中基础形式,各基础数量如下表。
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工序的不同,架子队均成立相应的专业施工作业组(测量计算组、支柱安装组、预装组、架线组、调整组、设备及附属工程安装组、测试配合验收组),各专业施工作业组间采用平行和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每个专业施工作业组根据工程量配备足够的作业人员,各作业组之间互相衔接、密切配合作好所有施工及交接记录。
各作业组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对上一道施工情况进行复核。
对于不满足系统运行及安全要求的预埋件,必须与土建单位协调进行整改。
掌握站前单位的施工进度及安排,积极取得站前施工单位的交底资料作为参考制定接触网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
尽量避免与站前单位的交叉施工,确实需要交叉施工时应请站前施工单位派人给予配合。
在进行立杆作业时,股道基本到位区段采用轨道吊立杆,股道未成型区段有条件的可采用汽车吊立杆。
采用计算软件对腕臂装配、定位装配和吊弦长度进行精确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预配和预组装,利用腕臂预配检测架进行检测。
支持结构安装后,采用便携式激光测量仪对接触网静态参数进行检测,确保安装质量。
承、导线架设采用恒张力放线。
附加导线的架设采用小张力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