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简版)
- 格式:ppt
- 大小:317.00 KB
- 文档页数:17
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摘要:文章通过比较传统接触网上部施工工艺与一次性完成支柱安装施工工艺,指出了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中运用一次性完成支柱安装施工工艺的必要性。
从现场测绘、施工数据测算、配件预先安装、施工车安装以及承力索、接触网导线超拉技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
关键词:接触网;施工技术;超拉1一次性完成支柱安装施工工艺一次性完成支柱的安装,其程序包含安装施工图和工艺要求,现场实施支柱埋设之后的技术状况的测绘(搜集现场情报资料)、电脑数据处置、生成安装施工表、集中安装施工以及施工车安装。
2高速铁路接触网上部施工工艺①现场测绘。
对所有支柱实行安装状况的测绘,不但需要将每个支柱线路的状况用数据显示出来,并且所测绘的数据的精准度应该按照高标准。
②施工数据测算。
支柱安装施工、配件预制的尺寸是利用对测绘获得的支柱埋设深度、支柱倾斜率、侧边限界、线路超过高度等实行测算,然后算出拉杆长度、鞍子、所需定位装置的具体安装位置。
可将测算程序利用电脑编程,直接输入现场测绘的数据,得出所需要预先配置的安装尺寸。
③配件预先安装。
按照测算成果,集中各就各位的方式实行腕臂预先安装。
④施工车安装。
为便于作业,安装的时候定位管子与定位器分开预先配置完成,为了精准度,在承力索安装完成之后,对定位环的方位实行测绘复核和检查验算,等接触网导线架设完成后与吊弦一道安装,其余部分在架设导线之前进行安装。
3承力索、接触网导线超拉技术①我国铜电车线、钢绞线初伸长排除方法。
铜电车线、钢绞线初伸长的影响基本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锚固下端的延伸导致补充坠砣的高度出现较大偏离,就会出现坠砣卡滞的不良问题;第二,被吊挂确定位置的延伸,造成定位物、吊挂物竖向偏离太大,进而出现很大的横向偏离,以至于损坏稳定的“弓网”运转关系。
②一次性完成铜电车线、钢绞线的架势以排除初伸长超拉方法、超出拉张力的确立。
超拉方法的确立高压悬空输电线路施工的相关手册中规定,金属绞线的初伸长尺寸,与其结构、弹性指数、外加荷载轻重以及外加荷载时间相关。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摘要:在电气化铁路的整个系统中,接触网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此,必须加强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保证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行。
本文就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现状和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引言我国在高速接触网施工组织、施工技术、管理、施工工艺、工机具及仪器仪表配置等方面尚经验不足,各发达国家已有多年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经验,其先进的施工组织、科学的施工工艺、适宜的工机具及仪器仪表确保了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受电弓一接触网的良好运行。
一、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现状目前,国内从事电气化接触网工程施工的单位较多,其施工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从总体上看比国外同行的施工技术水平要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专业正凭借其环保、高速等优势成为铁路投资建设的热点领域,但是我们现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没有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大面积开工建设而取得显著提高和长期进步,除个别处于技术研发和行业先导单位的施工人员外,其余的施工人员仍在沿用传统方式进行施工,缺乏一定的工艺创新意识和施工工法的革新。
2、先进的施工技术装备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国外接触网施工技术装备不断推陈出新,许多国外同行业的施工单位借此对大型施工机械和技术测量设备进行了大面积的更新换装。
相比而言,我们国内由于资金和成本压力没有及时跟进换装,在用的施工技术装备相对处于落后状态,不能完全实现对工程实体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3、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施工技术管理的能力不强。
当今,接触网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的科技手段。
为了确保和提高接触网上部构配件和机电设备安装的精准度,需要将现场采集的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算,并根据计算机演算数据指导相关供应商或现场施工人员先行组织相关部分的预配预装,以此来提高现场劳动效率和安装工艺质量。
高速铁路接触网
施工新技术
京沪高速铁路公司
侯日根
高速铁接
高速铁路接触网
施工新技术
一、高速接触网特性与高稳定性控制
二、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施工模式
三、精密测量控制网的应用
四、接触线平直度控制
五、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方法
高速铁接
高速铁路接触网
施工新技术
六、接触网工程的验收
1.验收的内涵
2. 验收的项目
3. 验收的要点
六、接触网工程的验收
2.验收的项目
静检建界安障1)静态检测报告,建筑限界和安全保障
必须满足。
2)支柱的侧面限界
3)拉出值和导高
4)补偿装置
5)锚段关节
6)咽喉区的布置及线岔
六、接触网工程的验收
2.验收的要点
1)规范是原则
2)一致是规律
3)关节是重点
4)咽喉是难点。
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技术要点【摘要】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接触网是高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
而预埋槽道则是支撑接触网的重要结构,是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
接触网槽道通常以预埋的方式被埋设在混凝土当中,因此对其稳定性、抗压能力及腐蚀性要求较高。
因此研究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即详细阐述了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隧道;接触网槽道;衬砌;定位;误差一、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方案(一)接触网悬挂预埋槽道方案考虑高速列车风动力对隧道内安装设备及埋入基础的强度要求,为保证接触网的受力及振动等不破坏隧道衬砌,同时满足高速接触网的精细安装要求,采用在隧道顶二次衬砌内预埋槽道方案(在衬砌表层内形成加强的受力均匀的线形结构)。
预埋槽道的预留施工误差控制包括嵌入施工误差、槽道间的平行精度、槽道与台车边缝的平行精度、槽道与衬砌表面的倾斜精度、槽道进入衬砌表面的精度、槽道组间距施工误差等。
(二)隧道衬砌加强方案根据接触网荷载要求和吊柱底板螺栓分布,计算每个螺栓的最大拉力,对于C35的隧道素衬砌内预埋非下锚悬挂点,由于其分散应力均匀分布,对风洞引起的疲劳效应适应性好,可不设置加强钢筋。
但对于下锚的点(全补偿下锚等),为保证接触网系统断线的破坏荷载,隧道衬砌局部需要设置加强钢筋。
根据接触网专业的荷载要求,对隧道衬砌结构、风动荷载及抗疲劳性能进行研究计算,对于IV、V级围岩区段,衬砌内设计的非预应力结构钢架均满足强度要求,可不设置加强钢筋。
二、高速铁路隧道接触网槽道施工技术要点(一)接触网槽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槽道内发泡填充物的完整状态,如果有残缺,必须进行填充。
2、根据设计尺寸采用钢筋或扁钢将槽道组可靠焊接,保证槽道组间距平行,避免八字型和上下错位,避免在浇注砼时槽道发生移位。
3、依据台车模板上槽道设计的位置要求,在模板台车的相应位置开设定位孔,其位置必须准确,定位孔在槽道两端、中间各一处,此项环节应在台车厂家完成,以保证台车开孔的准确性。
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分析铁路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建设质量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铁路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施工技术也得到很大改进,铁路接触网在高速铁路运输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要重视接触网施工的技术和施工工程建设。
一、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概况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沿着铁路线轨道上空架设,是铁路施工建设中特殊的输电线路。
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电力机车沿轨道线运行中的电力需求,由支持装置、接触悬挂、定位装置等构成。
与普通电力线路不同的是,轨道沿线有大量的电力机车快速运行,对电流传输的质量和速度要求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受天气环境、电弧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接触网容易发生故障,导致期间运行的电力机车因失去电力供应而无法正常运行。
因此,接触网的建设对整个铁路运输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施工技术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建设,其关键技术包括施工定测技术、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接触网腕臂结构尺寸计算装配、整体吊弦计算预配技术以及状态检测技术等。
(一)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施工定测技术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定测技术是接触网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前,按照相关的工程设计要求,对线路的中心线、基本标高以及接触网的纵向跨距、横向位置进行实地审查、定位测量。
在单位施工前,其基础建设位置早已按照要求进行相关的定测和施工,定测施工主要是施工单位进行复审、测量等工作,即了解具体施工与设计图纸相吻合的程度,对实地考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保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遵循共同的设计线路中心和基本标高要求,而不是只注重某一具体工程要求。
(二)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基础施工中包括路基基坑开挖、接触网基础性制作、桥隧部分的具体施工等。
基坑开挖要根据铁路路基的特点,在开挖前确保不破坏路基的密实度,开挖形状规则,技术尺寸也要合乎要求。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现代铁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和效率。
接触网的施工技术是确保铁路运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在本文中,将就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其次是对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包括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等。
最后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预防措施的制定,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二、材料选用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首先是接触网的材料选择,一般采用优质的钢材和铜材,以保证接触网的强度和导电性能。
其次是绝缘材料的选用,包括绝缘子、绝缘挂件等,要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候性能。
还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连接件、固定件等辅助材料,以确保接触网的安装牢固和稳定。
三、施工工艺接触网的施工工艺是保证接触网正常运行的关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地基处理:在接触网的架设过程中,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度和稳定性,以便安装接触网的支架。
2. 支架安装:接触网的支架安装是接触网施工的重要环节,必须确保支架的间距和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接触网的均衡布置和安全性能。
3. 导线安装:接触网导线的安装要求严格,必须保证导线的张力和弧度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电气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接头连接:接触网的连接是接触网施工的关键环节,必须确保接头的密封性和导电性能,以保证接触网的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5. 调试验收:在接触网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收工作,确保接触网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要求,以保证接触网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防护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对铁路线路的安全稳定和运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接触网施工技术的要点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期间的关键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后的验收和调试工作等。
本文将对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勘察设计:在进行接触网施工前,需要对线路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工作。
主要包括线路的地形、地貌、线路平顺度等情况的调查,以及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需求量进行测算和准备。
通过勘察设计,可以有效规划施工方案,减少后期施工中的不必要麻烦。
2.施工人员培训:接触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操作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来完成。
在施工前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接触网安装技术、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施工材料准备:接触网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支持,包括电缆、绝缘子、支柱等相关设备。
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充分准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充足性。
二、施工期间的关键技术要点1.支柱的设置:支柱是接触网的支撑设备,其设置的稳固性和合理性对接触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进行支柱设置时,需要根据线路地形和线路曲线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确保支柱的稳固和合理布局,避免因支柱设置不当而导致的接触网施工失误。
2.接触线的安装:接触线是接触网的核心部分,其安装的合理性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接触网的性能和安全。
在进行接触线的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接触线的拉力、间距、接触角等参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绝缘子的设置:绝缘子在接触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设置的合理性和坚固性对接触网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绝缘子的设置时,需要保证绝缘子的选用合理、设置位置准确,以及与接触线的连接牢固可靠,确保绝缘子在使用中不发生异常情况。
第八节高铁接触网施工新技术一、接触网施工进场条件1.路基支柱安装:基础浇注完成,轨道板底座施工完成后。
2.桥梁段支柱安装:桥梁架设完成,桥面系(防水层、防撞墙、电缆槽、接触网基础、遮板及轨道板底座等)施工完成。
3.接触线架设:轨道铺设完成。
二、接触网基坑定位接触网测量应将CP2测量成果资料及桩橛作为接触网基坑和接触线高度测量的依据,采用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测量具有精度高的优点,且在站场未成型,根据站场资料即可进行基坑测量、定位及施工。
三、接触网支柱安装1.汽车吊安装(25吨),此方式的优点是不受站前单位,特别是轨道的影响,缺点是在下面无路通行的地段,无法采用此方式,需采用安装列车进行安装。
2.高铁小型轮式起重机安装。
3.安装列车安装支柱方式,优点是可以进行全线的支柱安装,且效率高,但要在轨道铺设完成后进行。
四、接触网支柱整正支柱整正要严格控制支柱的斜率,重点是锚柱、转换柱、曲线区段(分区内区外)等情况,整正完成后,地脚螺栓螺母要配齐,支柱底板下的六个螺栓要求在同一平面,支柱斜率调整后,应重新调整底板下的螺母,使其全部受力,按照规定的紧固力矩紧固底板上部螺母,否则容易出现损坏底板下部螺母或支柱反倾。
支柱满负载后,在支柱底板下锚填充非收缩性砂浆。
支柱整正也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五、支柱装配腕臂底座在支柱吊装前安装到支柱上,这样不仅便于支柱吊装,且减少高空作业,提高施工效率。
附加线底座、拉线及设备安装底座一般是支柱安装完成后,在支柱上安装。
六、支柱测量1.限界测量:宜在轨道铺设完成后,采用丁字尺直接测量方式。
在接触网基础二次浇注前,禁止安装支柱并进行斜率测量、预配及安装;轨道板铺设后且钢轨铺设前,提倡使用模拟轨进行接触网测量。
2.支柱斜率测量:斜率测量采用经纬仪进行测量。
七、计算腕臂吊弦计算采用研发软件进行计算,计算软件计算结果不但能显示预配数据,而且能显示整个锚段图形及单个支柱的工点图。
八、腕臂预配腕臂、吊弦的预配在物流预配中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