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醇,脂肪乳,TPN(700~12300)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
素、垂体后叶素等 抗生素:强力霉素、氧哌青、新青Ⅲ、万古霉
素 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
与渗漏发生有关的因素
1.药物因素 与药液的酸碱度、渗透压 梯度有关。长期输入高渗性溶液,碱性 对血管有刺激性的液体如甘露醇,碳酸 氢钠,葡萄糖酸钙可发生血管壁增厚, 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 炎症及水肿等。
2.物理因素 与环境温度、输液量、液 体温度、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器针 头的选择有关。
与渗漏发生有关的因素
3.机械因素 与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 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各种穿刺的损伤是 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 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 病人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
药物外渗相关知识
南钢医院
主要内容
1.概念 2.常见刺激性药物的分类 3.刺激性药物外渗的原因 4.刺激性药物外渗的预防 5.刺激性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6.刺激性药物外渗后的对症处理
概念
药物外渗是指在输注过程中,由于 各种原因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 或刺激性(或溶液)药物进入了周围 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
冷敷 适用于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阿霉
素、表阿霉素,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多 西他赛等药物外渗。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 缩、组织细胞代谢率下降,可以使药物外渗 的量及正常细胞对药药物摄取,以达到减轻 渗漏范围的目的。可以局部用冰袋冷敷 (4℃~6℃) 48~72 h, 1次/6 h,每次20~ 30 min。
2、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 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 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