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2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分子与细胞》中第2章第4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
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繁殖和遗传进化、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
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尝试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报纸等媒体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资料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自主探究法:通过设计情境式问题,结合学生实例,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求,主动参与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体验。
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本节内容连同本章其他章节是对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学习,是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本节没有特别艰深的知识点,但因其与生活常识的密切结合,使本节成为较深入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科学地理解生命本质、形成辩证唯物自然观的良好素材。
《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如平日膳食的主要食物,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分布等,学生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但学生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于多糖的种类不太容易理解,教师可以用比较形象的直观的图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因初高中生物学科衔接不够紧密,容易造成学生对高中生物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学法上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
(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学习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加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法和乐学的情绪。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理解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五、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六、教学准备:PPT幻灯片七、教学方法列表比较:利用分类比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媒体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生物3.版本:新人教版必修一4.课时:1课时二、教学课题:《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三、学情分析:分析教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节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必修1)第2章4节的内容,从知识体系看,由第一节中提到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以及核酸,然后引出本节内容,即:糖类与脂质,糖类是能源物质并且与以后涉及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紧密相关;脂质中的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
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比较简单,都是一些识记知识,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的使用,避免学生不听教师的讲解。
分析学生:细胞中糖类与脂质是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教师面对的是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对生物的理解比较浅显,对生物知识也是知之甚少,加之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比较简单,都是一些识记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授课本知识,不容易引起学习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讲本节课的知识时要注意将课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容紧密联系,尽可能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糖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明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2.能力目标分析淀粉、糖原、纤维素这三类多糖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2)关注日常生活饮食,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五、教学重点1、理解糖类的种类以及作用;2、理解脂质的种类以及作用;3、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六、教学难点1、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列表:利用列表比较,让学生比较直观系统掌握糖的种类及其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作用)八、教学用具多媒体九、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设置问题情景,激趣导入:教师一边多媒体展示家庭一般的食谱,一边问学生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是否一样,哪些食物能尽快补充能量。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1.概念: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分子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又称碳水化合物。
2.分类:①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②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常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③葡糖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④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
⑤常见的二糖还有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的麦芽糖。
⑥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
⑦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习题一】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都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B.叶绿体、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C.糖原、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D.储存于肌肉细胞中的乳糖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解答】解:A、糖类中的纤维素和五碳糖属于结构物质,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A错误;B、叶绿体中含有RNA,因此含有核糖;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B正确;C、糖原和淀粉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C错误;D、肌肉细胞中不含乳糖,D错误。
故选:B。
【习题二】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果糖均是还原糖B.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C.ATP、脱氧核糖核酸和核酶中都含有糖D.纤维素、麦芽糖和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
【解答】解:A、葡萄糖、果糖均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呈现砖红色沉淀,A正确;B、植物细胞的多糖由纤维素和多糖两种,其中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B正确;C、ATP中含有核糖、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脱氧核糖,核酶中含有核糖,C正确;D、纤维素、麦芽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