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放线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15.15 KB
- 文档页数:1
全站仪放线步骤
一;仪器架设
①脚架伸平胸口处,较居中放在控制点上方。
②安置仪器,对中控制点。
③粗整平,看圆水准气泡。
④粗整平后再看对中器是否对中。
⑤精整平,倾斜归零。
再检查是否对中即可。
二;后视
①先输入测站坐标:菜单---坐标测量---测站坐标,输入测站坐标。
②再输入后视坐标:按一次退出键(esc)到后视坐标,输入后
视坐标。
③后视定向:输入好后视坐标后按OK键,出现NO/YES,此时瞄准凌镜中心,按YES键,后视成功。
④复查后视:后视好后按退出键到(测站坐标/后视定向/测量)按测量键复测后视控制点坐标是否一致(误差在10mm内即可)。
三;放样测量
①后视好后返回菜单,选择放样测量。
②选择放样数据,输入桩点坐标。
③按左右摆动键(F3),把方向归零,锁定。
④指挥拿凌镜人左右摆动到你凌镜范围内,按观测键,此时仪器出现向前或向后,移动后再测直到误差在1mm内即可。
注意事项:1、仪器要对中,整平,2、后视要瞄准好。
3、输入放样数据要核对。
4、测量的时候不要碰到仪器。
5、转动仪器的时候要先送开制动螺栓。
6、放好的点用尺子去量看是否正确。
工程定位放线记录范文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约xxxx平方米的XX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主要包括xx、xx等。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特进行了工程定位放线工作。
二、工程定位放线前准备工作1.放线设备确认:确认放线所需的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标杆等,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2.放线人员培训:组织放线人员进行放线操作的培训,包括放线实施细节、设备操作流程等内容。
3.放线方案制定:编制合理的放线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放线的参考点、方向和间距等参数。
三、工程定位放线详细过程1.确定放线参考点:根据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关键控制点作为放线参考点。
2.标示参考点:在参考点附近的地面上用标尺、油漆或标志等物品进行标示,以便后续工作的参考。
3.放线设置:根据放线方案,按照设定的方向和间距,在参考点上使用全站仪进行放线设置。
4.放线操作:放线人员根据全站仪给出的角度和距离信息,使用放线工具(如测量标杆)在工程现场进行实际放线操作。
5.放线测量:放线人员使用全站仪等设备对已放线的控制点进行测量,以检查放线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
6.放线记录:在放线过程中,放线人员要做好详细的放线记录,包括放线时间、放线参考点编号、实际放线数据等,并进行及时整理。
四、工程定位放线结果及分析1.放线结果:经过精确的放线操作和测量,本次工程定位放线工作顺利完成,各控制点的放线数据准确无误。
2.分析:放线结果表明,本次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放线人员熟练掌握放线操作流程,并且通过测量验证了放线的准确性。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设备选择:在实际放线操作中,发现全站仪精度较高,适用于本次工程放线工作,建议在今后的工程中继续使用。
2.人员技能:放线人员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但在放线记录的准确性上有待提高,建议给予更多的实操训练,提高放线的记录和整理能力。
六、总结本次工程定位放线工作顺利进行,通过精准的放线操作,确保了后续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顺利性。
全站仪放线使用方法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地面特定点的仪器,它在建筑、道路施工、地质勘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放线是全站仪的一项基本功能,正确的放线使用方法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站仪放线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放线之前,首先需要对全站仪进行基本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全站仪的电量是否充足,调节仪器的水平度,清洁仪器镜头等。
确保全站仪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设置测量点。
在进行放线之前,需要先确定测量点的位置。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点,并在地面上做好标记,以便后续的测量操作。
3. 连接设备。
将全站仪与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设备之间的通讯畅通。
这样可以实时传输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 校准仪器。
在进行放线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校准包括水平校准、垂直校准等步骤,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
5. 进行放线。
确定测量点位置后,可以开始进行放线操作。
操作人员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测量参数,如方位角、水平角、垂直角等,对测量点进行精确的测量。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仪器稳定,避免外界干扰,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 数据处理。
完成放线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通过连接的计算机或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校正和修正。
7. 结果展示。
最后,将测量结果进行展示和记录。
可以通过打印报告、生成图表、导出数据等方式,将测量结果进行展示和归档,以备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总结。
全站仪放线是一项重要的测量工作,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放线操作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准备工作、测量点的设置、仪器的校准、放线操作的精确性以及数据的处理和展示等方面,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可靠。
放线报告模板放线报告模板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放线工作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总结,以便于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放线的目的、范围、方法、过程和结果,并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分析。
二、放线目的放线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要求,在实际施工现场上标示出建筑物或设备的位置和尺寸。
其主要目的包括:1. 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构件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地布置;2. 提供施工人员参考,以确保施工质量;3. 为后续工序提供准确的基础。
三、放线范围放线范围根据具体项目而定,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 建筑物外轮廓线和主要构件位置;2. 地下管道、电缆等设备位置;3. 水电暖系统管道走向;4. 墙壁开孔位置。
四、放线方法放线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常用的方法包括:1. 使用传统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平仪等)进行放线;2. 使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利用其高精度和自动化功能提高放线效率;3.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放线,快速准确地确定位置和尺寸。
五、放线过程放线过程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设计图纸、确认放线范围和方法、检查测量仪器等;2. 确定基准点:选择合适的基准点,并在其上标示出坐标系;3. 进行测量: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4. 标示位置:根据测量结果,在实际施工现场上用标志物(如钉子、喷漆等)标示出建筑物或设备的位置和尺寸;5. 检查验证:对于重要的放线点,应进行检查验证,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六、放线结果放线结果应包括以下内容:1. 放线数据:包括坐标值、尺寸大小等具体数据;2. 放线图纸:将实际放线结果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标示出偏差和误差;3. 放线报告:对放线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七、数据分析根据放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放线准确性:通过计算放线结果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和误差,评估放线的准确性;2. 放线效率:根据放线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和资源,评估放线的效率,并提出改进建议;3. 放线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测量点之间的比较,评估放线的一致性,并提出调整建议。
说的不清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一、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
8.重复过程7,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
(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Δ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E区农副产品E—1、2厅施工放线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
施工准备 (4)3。
1场地准备 (4)3。
2测量仪器准备 (4)3。
3技术准备 (5)3.3.1施测组织 (5)3。
3.2技术要求 (5)3。
3.3施测原则 (6)4。
主要施工测量方法 (7)4。
1.1轴线控制方法 (7)4。
1.2高程传递方法 (7)4.1.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7)4。
2。
1轴线投测 (8)4.2.2标高控制 (8)4.3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8)4。
3。
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 (8)4。
4安装工程标高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5测量注意事项 (9)4.6细部放样的要求 (9)5.质量标准 (9)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10)6.1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0)7。
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 (11)8。
施工管理措施 (11)8.1保证质量措施 (11)8。
2安全技术措施 (12)9。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2)1.编制依据1.1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GB50026-2007)1.2甲方提供的的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1。
3建设项目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北京金奇树农副产品综合展示中心工程地点:大兴区芦城建设单位:北京阳光利臣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建筑总面积约为 4万㎡,占地面积约计9000平米,为五层钢框架商业楼,建筑层高为首层为4。
5米,二~五层为3。
6米,共计18.6米,局部为22。
8米。
3。
施工准备3。
1场地准备本工程现场条件基本满足,定位测量施工前先对拆除部分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3。
2测量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测量资料使用说明测量资料程序是一款简单实用的测量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高效更准确的功能操作,帮助用户轻松完成《水准仪测量记录表》、《全站仪平面位置检测表》、《全站仪放线记录表》等的制作,包含导线点、水准点、平曲线(线元法)、纵断面、横坡超高计算等多个方面,实用程序,用户可以快速进行测量资料的记录、表格数据录入、表格管理等操作,方便快捷。
目录(一) 、功能特色 (2)(二) 、平曲线 (3)(三) 、断链 (5)(四) 、竖曲线(纵断面) (5)(五) 、超高数据表 (6)(六) 、标准路面参数表 (7)(七) 、水准点成果表 (7)(八) 、导线点成果表 (8)(九) 、原始数据表(进入正题) (9)(十) 、自动计算 (10)(十一) 重复九、十自动生成记录表 (11)(一)、功能特色1、本程序利用EXCEL、WPS电子表格,自动生成水准仪测量记录表、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全站仪放线记录表。
2、适用于任何版本的EXCEL、WPS,无需安装,直接使用。
3、自动转点、自动计算坐标、自动偏差。
4、自动计算路面高程,减少数据输入。
5、支持交点法、线元法。
6、支持断链。
7、可以根据需求修改属于你自己项目的记录表。
8、除断链桩号前可以加”*”,其余桩号都应输入数字。
(二)、平曲线1、在空白处输入平曲线参数:(点号、交点坐标、交点桩号、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备注:输入数据须为数字;没有缓和曲线,输入0。
2、点击“计算”按钮,自动计算(转角值、圆曲线长、切线长、主点桩号)(三)、断链在空白处输入断链桩号(备注:长链的断链重复桩号,在后断链桩号前加”*”)断链表(四)、竖曲线(纵断面)1、在空白处输入竖曲线参数:(桩号、标高、半径)2、点击“计算”按钮,自动计算(切线长、外距、竖曲线起点桩号、竖曲线终点桩号、转坡角、纵坡)(五)、超高数据表在空白处输入超高参数(桩号、横坡值、超高方式)备注:1、输入横坡变化点桩号处数据2、函数Lx(“缓和曲线长”, “超高横坡”, “路拱横坡”)计算路基由正常路拱横坡到单向路拱横坡时的长度;(六)、标准路面参数表在空白处输入标准路面构造参数备注:”中桩(判断路面宽度)”列为该段路面变化点终点桩号(七)、水准点成果表在空白处输入该线路全部的水准点参数备注:函数fszh(“X坐标”,”Y坐标”),计算XY对应的桩号(八)、导线点成果表在空白处输入该线路全部的导线点参数备注:函数fszh(“X坐标”,”Y坐标”),计算XY对应的桩号导线点成果表(九)、原始数据表(进入正题)该表是生成记录表的依据1、在”桩号”、”偏距”、”高程”、”工程部位”列,输入数据①函数lmgc0(“桩号”,”偏距”),计算路面高程;②“工程部位”单元格以下内容为空白,视为一段工程。
第1篇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项目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测量依据:XX项目施工图、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测量日期:2021年X月X日使用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测距仪等。
二、测量内容1. 施工放线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本次放线测量以已建的平面控制点为基准,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对施工现场进行平面控制。
(2)高程控制测量:以已建的水准点为基准,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对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控制。
2. 施工放样测量(1)建筑物定位:根据施工图,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定位,确保建筑物位置准确。
(2)建筑物放样:根据定位结果,采用钢尺、测距仪等工具进行建筑物放样,确保建筑物尺寸准确。
(3)轴线放样:根据建筑物定位和放样结果,采用全站仪进行轴线放样,确保轴线位置准确。
(4)标高控制:根据水准点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控制,确保建筑物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三、测量方法1. 平面控制测量(1)采用全站仪,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平面控制。
(2)以已建的平面控制点为基准,采用坐标法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精度。
2. 高程控制测量(1)采用水准仪,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高程控制。
(2)以已建的水准点为基准,采用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精度。
3. 施工放样测量(1)建筑物定位:采用全站仪,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物进行定位。
(2)建筑物放样:采用钢尺、测距仪等工具,按照施工图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放样。
(3)轴线放样:采用全站仪,按照轴线定位结果,对轴线进行放样。
(4)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按照水准点高程,对建筑物标高进行控制。
四、测量结果1.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点精度达到±5mm。
2.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点精度达到±3mm。
3. 施工放样测量:建筑物定位精度达到±10mm,建筑物放样精度达到±5mm,轴线放样精度达到±5mm,标高控制精度达到±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