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足阳明胃经的分布部位是A.下肢内侧前缘B.下肢外侧前缘C.下肢内侧后缘D.下肢外侧中线E.下肢外侧后缘【答案】B2、使人体脏腑.经络.官窍间传递信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答案】B3、形象思维可以同时运用感知的许多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常可产生的思维是A.联想思维B.灵感思维C.创新思维D.发散思维E.逻辑思维【答案】A B D4、“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虚,阴寒内盛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答案】D5、586:中医观察体型主要包括A.形体之肥瘦长短B.脏腑之虚实盛衰C.皮肉之厚薄坚松D.经络之气血盛衰E.肤色之黑白苍嫩【答案】A C E6、817:不属于“津伤化燥”产生机理的是A.久病伤津耗液B.热盛伤津耗液C.气阴两虚致津伤血燥D.大汗.剧烈吐泻伤津E.亡血失精致津液亏少【答案】C7、常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水肿等病证,主要病机是A.脾肾气虚B.肝气犯脾C.土不生金D.脾肾阳虚E.心脾两虚【答案】D8、不属于“因人制宜”原则的是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B.因居处不同而用药各异C.因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D.因年龄不同而用药各异E.因习惯不同而用药各异【答案】B9、血行脉中的基本动力,主要是A.经气B.宗气C.心气D.肺气E.营气【答案】C10、人体之精生成的物质来源有A.先天之精B.吸入清气C.水谷精微D.脏腑之精E.生殖之精【答案】A B C11、“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A.治病求本B.急则治标C.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因地制宜【答案】D12、食类偏嗜易致的病变有A.佝偻病B.瘿瘤C.消渴D.夜盲E.胆结石【答案】A B C D E13、称为“髓海”的是A.脑B.髓C.骨D.命门E.肾【答案】A14、被后人称“滋阴派”的医家代表是A.朱丹溪B.叶天士D.薛生白E.吴鞠通【答案】A1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法B.培土制水法C.佐金平木法D.泻火润金法E.泻南补北法【答案】A16、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包括A.《黄帝内经》B.《难经》C.《金匮要略》D.《伤寒论》E.《神农本草经》【答案】A B C D E17、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B.情志骤变C.食物中毒D.各种外伤E.疫疠致病【答案】A B C D E18、不属于反治的是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虚则补之D.塞因塞用E.通因通用【答案】C19、治病求本的“本”指的是A.病性B.病位C.病机D.病症E.病邪【答案】C20、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易形成的体质是A.气虚B.阳虚C.痰湿D.阴虚E.气郁【答案】D21、适于单用扶正原则的有A.正虚为主的虚证B.真虚假实证C.真实假虚证D.邪实为主的实证E.虚实错杂证【答案】A B22、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藏而不泻【答案】A23、手厥阴经的分布部位是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内侧中线E.上肢外侧后缘【答案】D24、人体内部形态结构包括A.脏腑B.经络C.精气D.气血E.津液【答案】A B C D E25、邪气对正气的损害,主要表现有A.生理功能失常B.性格改变C.改变体质特征D.情志过激E.造成形质损伤【答案】A C E26、气不内守,机体功能严重衰竭,其病机是A.气滞B.气逆C.气陷D.气闭E.气脱【答案】E27、嗜食寒凉易形成的体质是A.湿热质B.阳虚质C.气虚质D.阴虚质E.平和质【答案】B28、失眠健忘.多梦惊悸,由于血的功能失常的是A.濡养作用B.化神作用C.温煦作用D.推动作用E.固摄作用【答案】B29、温补与固涩同用的适应证是A.气虚B.血虚C.气脱D.血寒E.精虚【答案】C30、手三阳经在躯干部的分布是A.胸部B.腹部C.背部D.肩胛部【答案】D31、人体之气来源于A.先天之气B.水谷精气C.脏腑之气D.自然清气E.经络之气【答案】A B D32、温燥的常见发病季节在A.夏末初秋B.近冬深秋C.长夏季节D.冬末春初E.春末夏初【答案】A33、以精虚为主的脏有A.心B.肝D.肺E.肾【答案】C E34、某男,50岁。
基础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宪法是一国法律的___________?- [ ] 最高法律- [ ] 基本法律- [ ] 特别法律- [ ] 行政法律2. 中国的立法机关是___________?-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最高人民法院- [ ]3. 《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权_______。
- [ ] 解除合同- [ ] 要求对方履行合同- [ ] 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 [ ] 不进行任何追责4. 刑法规定,犯罪的形式包括_________?- [ ] 故意犯罪- [ ] 主观犯罪- [ ] 非故意犯罪- [ ] 正当防卫犯罪5. 名词解释:知识产权。
- [ ] 指国家赋予作家、发明家、组织者和其他创造者对其作品和发明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二、简答题1. 请简要概述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 答:宪法是一国法律的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它对国家机构和权力的设置与分立、公民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政府职责与限制等方面进行规定,对于确保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2. 解释“无罪推定原则”。
* 答: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规定被告人在未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应被视为无罪的状态。
即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需要从无罪的角度出发,要求公诉人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有罪,而不是要求被告人证明自己的无罪。
三、案例分析1. 案例:张某在餐馆吃饭时,向服务员索要饭菜菜单后,意外地发现菜单中注明的价格与实际价格并不一致。
张某随后拒绝点餐并离开了餐馆。
请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了订立合同?* 答:根据《合同法》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的,受害方有权解除合同。
在这个案例中,张某发现菜单中的价格与实际价格不一致,选择了离开餐馆,因此并未订立合同。
2. 案例:王某因为盗窃被捕,并被控告犯有盗窃罪。
中医基础理论章节试题(附带答案)1. 元气是()。
A. 先天之精命门处化生,水谷之精滋养补充B. 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C. 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D. 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答案】A2. 治疗血瘀证,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其机制是()。
A. 气能生血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载气【答案】B3. 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
A. 经脉的相互连结B. 气血的相互关系C. 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 宗气的贯通和运行【答案】D4.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下列哪两者的关系?()A. 气与血B. 气与津液C. 津液与血D. 津液与汗【答案】C5. 全身“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
A. 三焦B. 肺、脾、肾C. 十二经脉D. 奇经八脉【答案】A6.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气和津液的关系?()A. 气能载津B. 气能生津C. 津能化气D. 气能摄津【答案】A7. “气随液脱”的原理是()。
A. 气能行津B. 气能生津C. 津能载气D. 气能摄津【答案】C8. 《金匮要略心典》所云“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病机是()。
A. 气不固津B. 气随液脱C. 脾胃气虚D. 津停气阻【答案】B9.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A. 行呼吸B. 行血气C. 资先天D. 温养全身【答案】D10. 与语言、声音及心脏搏动等密切相关的是()。
A. 元气B. 宗气C. 卫气D. 中气【答案】B11. 与声音及呼吸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元气B. 肺气C. 宗气D. 中气【答案】C12. 下列哪项是宗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 血行瘀滞B. 虚里搏动的异常C. 脉来躁急,节律不规则D. 以上均是【答案】D13. 《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主要取决于()。
A. 营卫和调B. 卫气和利C. 营气和利D. 宗气充盈【答案】B14.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A. 化生血液B. 防御外邪C. 温养全身D. 调控腠理【答案】A15.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 易外感邪气B. 热性病变C. 血虚证D. 无汗、多汗、自汗【答案】C16. 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集(附答案)一、选择题1.中医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学科?A. 经验学科B. 实证学科C. 哲学学科D. 数理学科答案:A2.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五脏六腑B. 阴阳五行C. 经络气血D. 三焦九窍答案:A、B、C3.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针灸B. 草药C. 推拿D. 手术答案:A、B、C4.中医所讲的“气血阴阳”是指什么?A. 人体的营养物质B. 人体的生命活动能量C. 人体的体液循环系统D. 人体的神经系统答案:B5.中医的“望闻问切”是指下面哪些内容?A. 观察患者的面色B. 听患者的言语C. 问患者的病史D. 触摸患者的脉搏答案:A、B、C、D二、填空题1.中医所讲的“五脏”指的是肺、肝、心、脾和(胃)。
2.中医所讲的“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
3.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以(阴阳)和(五行)为核心。
4.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针灸),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和气血来治疗疾病。
5.中医草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草药的药性作用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三、简答题1.中医的“阴阳”理论是什么?中医的“阴阳”理论是指万物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阴阳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人体都有阴阳之分,阴阳是相对的,互为存在。
在人体中,阴阳相互作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中医的“五行”理论是什么?中医的“五行”理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五行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着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保持了人体的动态平衡。
五行理论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中医的“经络气血”理论是什么?中医的“经络气血”理论是指人体内经络系统的运行和气血的循环。
中医认为,经络系统是连接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通道,气血通过经络系统流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气血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外燥和内燥皆常见于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2、六淫外邪中,易耗津液的病邪包括A.风邪B.燥邪C.暑邪D.火邪E.寒邪【答案】B C D3、545: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可变性B.同一性C.复杂性E.相对性【答案】A4、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把阴阳学说提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的是A.《论语》B.《内经》C.《诗经》D.《周易》E.《说文解字》【答案】D5、脾虚腹胀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可称为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虚则补之D.反治从治E.治病求本【答案】A C D E6、气作为哲学概念,形成的时期是A.远古C.春秋战国D.秦代E.两汉【答案】C7、“水火既济”说明的两脏关系是A.心与肺B.脾与肾C.心与肾D.肺与肾E.肝与脾【答案】C8、阴阳自和所维持的是A.动态平衡B.静态平衡C.气候变化D.体质类型E.疾病向愈【答案】A9、气的运动称为A.气机B.气交C.气化D.气变E.气和【答案】A10、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A.大气B.中气C.烦气D.杂气E.胃气【答案】A B D E11、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流注的部位是A.经别B.别络C.奇经D.皮部E.浮络【答案】C12、偏阴质者,多易发的是A.实热证B.虚热证C.气虚证D.实寒证E.阴阳两虚证【答案】D13、护肾养生的主要方法是A.饮食有节B.节欲保精C.劳逸有度D.积精全神E.运动锻炼【答案】B14、某女,45岁。
素体虚弱,神疲乏力,头昏自汗,畏寒肢冷,口淡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其病机是A.气失推动B.气失防御C.气失固摄D.气失温煦E.气失营养【答案】D15、“阳病治阴”适用证候是A.虚热证B.实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E.寒热错杂证【答案】A16、饮食不洁会导致的病证有A.肥胖症B.肠胃功能紊乱C.肠道寄生虫病D.肠道传染病E.食物中毒【答案】B C D E17、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答案】A18、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A.木B.火C.土D.金E.水【答案】E19、起于胞中,循行于背部正中的经脉是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阳跷脉D.任脉E.足厥阴肝经【答案】A20、与“气虚”关系密切的两个脏是A.心与肺B.肺与脾C.脾与胃D.肝与肺E.肺与肾【答案】B21、体现火.燥.暑三种外邪的共同致病特点的是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扰乱心神【答案】C22、肝在志为A.喜B.怒C.思D.惊E.恐【答案】B23、引起食积的最常见原因是A.过饱B.过饥C.饥饱无常D.饮食不洁E.饮食偏嗜【答案】A24、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经B.手少阴心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答案】A25、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互为存在的条件,则可出现的是A.阳损及阴B.孤阴不生C.独阳不长D.阴阳离决E.阴损及阳【答案】B C D26、中医学象思维的特征是A.形象思维B.意象思维C.应象思维D.抽象思维E.逻辑思维【答案】B27、容易出现气血两虚证候的是A.心与脾B.肺与肝C.脾与肾D.肝与肾E.心与肾【答案】A28、最确切地说明了脏与腑区别的是A.实质性器官与空腔性器官B.实而不满与满而不实C.化生贮藏精气与受盛传化水谷D.与水谷直接接触与不直接接触E.脏属阴而腑属阳【答案】C29、心与肝的关系包括A.消化吸收B.血液运行C.血液贮藏D.气的生成E.神志活动【答案】B E30、肝阳上亢证患者病情加重,又出现畏寒肢冷,其病机变化是A.阳损及阴B.阴损及阳C.阳盛格阴D.阴盛格阳E.阳盛阴虚【答案】B31、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A.《中藏经》B.《黄帝内经》C.《备急千金要方》D.《伤寒杂病论》E.《神农本草经》【答案】E32、“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A.肃杀作用B.收敛作用C.滋润作用D.洁净作用E.沉降作用【答案】A B E33、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导致的是A.阻滞肺气,失于宣降B.留滞脏腑,升降失常C.蒙蔽清窍,扰乱心神D.流注经络,气机阻滞E.停滞胃腑,失于和降【答案】C34、上气不足可见的症状有A.头晕B.目眩C.耳鸣D.腹胀E.呕吐【答案】A B C35、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有A.三焦经B.小肠经C.胆经D.肝经E.阴跷脉【答案】A B C36、某患者春节期间多次参加宴席,继而出现胃部剧痛,腹胀,呕吐,恶心等表现,其病因最可能是A.过劳B.暴饮暴食C.饮食偏嗜D.饮食不洁E.酒精中毒【答案】B37、冬春之际,某小学有腮腺炎散在流行,校医用板蓝根.大青叶煎汤给予学生服用,所体现的“治未病”原则是A.早期诊治B.阻截病传途径C.先安未受邪之地D.药物预防E.避其邪气【答案】D38、中医学以中国地域的东.西.南.北四海,合于人体的气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以十二条主要河流和八个湖泽,合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在五神脏中,肾所藏的神是A.神B.魂C.魄D.意E.志【答案】E2、十二正经中,“络脑”的经脉是A.心经B.肾经C.肝经D.膀胱经E.胆经【答案】D3、阴阳互济的补虚方法有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阳病治阴D.阳中求阴E.扶阳制阴【答案】B D4、最早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的著作是A.《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备急千金要方》【答案】E5、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A.外感邪气B.情志骤变C.食物中毒D.各种外伤E.疫疠致病【答案】A B C D E6、关于“阴阳自和”叙述正确的包括A.以“自”为核心,依靠内在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B.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和为贵"的基本观点C.为相对的.动态的平衡D.为绝对的.静态的平衡E.为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答案】A B C E7、属于中医过劳的是A.劳力过度B.房劳过度C.劳逸失度D.劳神过度E.劳心过度【答案】A B D8、偏阳质者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A.寒证B.实证C.虚证D.热证E.郁证【答案】B D9、六淫致病,易袭阳位的是A.风邪B.暑邪C.毒邪D.燥邪E.湿邪【答案】A10、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A.阴维.阳维B.阴跷.阳跷C.太阴.阳明D.厥阴.少阳E.少阴.太阳【答案】C D E11、水不涵木是指A.肾阳虚不能温煦肝阳B.肝阴虚不能充养肾阴C.肾阴虚不能滋养肝阴D.肝火太旺下劫肾阴E.肝阴不足导致肾阴亦虚【答案】C12、具有“生我”“我生”关系的是A.木和火B.火和土C.水和金D.金和木E.木和土【答案】A B C13、中国传统养生运动易筋经.太极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意意守.调息和动形的协调统一,讲究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在民间广泛流传,所体现的中医养生原则是A.顺应自然B.形神共养C.保精护肾D.调养脾胃E.未病先防【答案】B14、《素问·天元纪大论》:“在天化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所体现的是A.气的升降B.气的聚散C.气的运动D.气的变化E.气的转化【答案】D15、精与气的关系表现为A.精能化气B.气能生精C.气能摄精D.精能行气E.精能载气【答案】A B C16、属于血的功能是A.濡养化神B.繁衍生命C.固摄津液D.防御外邪E.维持体温【答案】A17、不属于反治的是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虚则补之D.塞因塞用E.通因通用【答案】C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头为诸阳之会B.冲为血海C.督脉为阳脉之海D.任主胞胎E.带脉为十二经之海【答案】E19、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A.趋同性B.相对性C.复杂性D.普遍性【答案】E20、某女,43岁。
基础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高层建筑失火,住在失火楼层以上的人面临的是()A、双避冲突B、双重趋避冲突C、双趋冲突D、趋避冲突正确答案:A2、深入了解求助者时,首先要进行工作是()。
A、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B、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C、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D、进一步了解求助者问题的来龙去脉正确答案:B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A、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B、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正确答案:B4、对于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师不恰当的做法是()。
A、使用测验前征得求助者的同意B、收取心理测验的费用C、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选用恰当的心理测验D、将国外的测评工具直接用于国内求助者正确答案:D5、《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起施行。
A、2015年3月1日B、2012年10月26日C、2018年1月1日D、2013年5月1日正确答案:D6、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这种技术是()。
A、解释B、面质C、指导D、释义正确答案:A7、属于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因素是()。
A、认知模式B、躯体疾病C、家庭教养D、诱发事件正确答案:A8、合理情绪疗法适用于()的求助者。
A、过分偏执B、年纪较轻C、领悟困难D、自闭症正确答案:B9、以下关于放松训练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次进行放松训练时,咨询师应进行示范B、咨询室中进行训练应使用专业指导语C、咨询师可为求助者提供书面指示或录音磁带用于平时训练D、放松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不可以联合使用正确答案:D10、心理咨询师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不懂.不擅长,因此与求助者不相匹配,这种不相匹配的类型是()。
A、忌讳型B、冲突型C、茫然型D、欠缺型正确答案:D11、对于喜欢撕毁书籍的孩子,父母给其提供大量废旧书籍,并命令其必须全部撕毁,孩子从最初的享受逐渐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最终放弃撕书的行为。
理论课试题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B、劳动C、社会文化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B、大学体育C、学校体育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A、经济B、体育C、商业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B、健美功能C、健康功能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B、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B、生命在于运动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A、智力B、兴趣C、情绪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计算机基础理论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哪些部件?A.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B.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出设备C.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D. 控制器、运算器、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答案:B解析: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五大部件: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 下面哪个不是计算机软件的组成部分?A. 系统软件B. 应用软件C. 编译软件D. 机器语言答案:D解析: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编译软件属于系统软件的一种,而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硬件可以直接执行的指令集,不属于软件。
3.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用哪个单位来衡量?A. MIPSB. GHzC. KBD. MB答案:A解析: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MIPS)来衡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网络中,TCP/IP协议是________协议。
答案:传输控制/互联网协议2. 在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存储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3. 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显示器、打印机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答案:正确2. 计算机的硬盘存储器是一种外存设备。
()答案:正确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不包括编译器。
()答案:错误解析:编译器属于系统软件的一部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概念。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内存中。
当计算机启动时,控制器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执行,然后根据指令的要求从内存中取出下一条指令,如此循环,直到程序执行完毕。
2.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答案: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覆盖范围、传输介质、拓扑结构等多种方式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A.解剖形态的差异B.经脉阴阳属性不同C.临床表现不同D.功能特点不同E.分布部位不同【答案】D2、燥邪最易伤脏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3、《素问·热论》有热病少愈,忌食肉或多食的禁忌,其原理是A.未病先防B.阻断病传C.愈后防复D.避其邪气E.因人制宜【答案】C4、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A.阴维.阳维B.阴跷.阳跷C.太阴.阳明D.厥阴.少阳E.少阴.太阳【答案】C D E5、“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脾肾阳虚,阴寒内盛E.痰湿内阻,从阴化寒【答案】D6、劳神过度,易损伤的脏腑是A.心肺B.心脾C.脾胃D.脾肾E.肝脾【答案】B7、肺与肾的关系有A.津液代谢B.血液运行C.呼吸运动D.气机调节E.阴液互资【答案】A C E8、中医学学科属性是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医学科学D.古代哲学E.中医药文化【答案】C9、在重病的恢复期,邪气已退,但正气被消耗的状况尚有待恢复。
其疾病转归是A.正胜邪退B.邪胜正衰C.邪去正虚D.邪正相持E.正虚邪恋【答案】C10、某女,39岁。
皮肤疮疡,局部红肿热痛。
中医“辨证求因”,其病因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暑邪E.火邪【答案】E11、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导致的是A.阻滞肺气,失于宣降B.留滞脏腑,升降失常C.蒙蔽清窍,扰乱心神D.流注经络,气机阻滞E.停滞胃腑,失于和降【答案】C12、中医养生方法包括A.调饮食B.慎起居C.适寒温D.食补剂E.和喜怒【答案】A B C E13、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D.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E.脏腑肢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答案】D14、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A.气虚证B.阳虚证D.虚寒证E.实寒证【答案】C15、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A.水谷精气B.后天之精C.先天之精D.自然清气E.脏腑之精【答案】C16、偏阳质者,多易发的是A.气虚证B.阳虚证C.实热证D.虚寒证E.实寒证【答案】C17、以先天精气为基础,根源于肾的气是B.中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A18、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A.趋同性B.相对性C.复杂性D.普遍性E.稳定性【答案】E19、养生健体.抗衰老的中心环节是A.保精护肾B.调养心肺C.形神共养D.顺应自然E.饮食有节20、中医学认为人的天年寿限是A.70岁左右B.80岁左右C.90岁左右D.100岁左右E.120岁左右【答案】E21、津亏血瘀的病机是A.津液亏虚,不能化血B.血行阻滞,不能化津C.血脉瘀阻,津液停聚D.津液枯涸,燥热内生E.津液亏耗,血行郁滞【答案】E22、精神不振,少气懒言,意志消沉,其病机是A.喜则气缓B.思则气结C.劳则气耗E.悲则气消【答案】E23、《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身之本”指A.精B.血C.津液D.气.血.津液等E.气【答案】A24、分布于头后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太阴经【答案】A25、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说明阴阳之间关系的是的A.对立B.互根C.转化D.消长E.自和【答案】B26、阳偏胜概念和病机的表述包括A.病机特点为阳盛而阴未虚B.临床表现以实热证为主C.阳盛则热D.阳盛则阴病E.阴虚火旺可导致阳偏胜【答案】A B C D27、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A.外感邪气B.情志骤变C.食物中毒D.各种外伤E.疫疠致病【答案】A B C D E28、在五神脏中,肾所藏的神是A.神B.魂C.魄D.意E.志【答案】E29、某男,70岁。
理论课试题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B、劳动C、社会文化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B、大学体育C、学校体育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B、体育C、商业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B、健美功能C、健康功能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B、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B、理论教学C、基础练习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B、生命在于运动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B、兴趣C、情绪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B、意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身心健康B、心理健康C、体质健康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B、增长知识C、形体锻炼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B、生物因素C、体育因素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B、提高心力储备C、促进胃肠蠕动1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A、焦虑症B、恐惧症C、心身疾病19、运动可以增强社会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尤其是运动。
A、户外B、足球C、健身20、一般来讲,信仰的形成,世界观的确立,是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思想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取得。
A、身体活动B、生理活动C、物质基础21、因素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才、成功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更是大学生的健康因素。
A、形象B、气质C、性格22、人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环境,它们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A、社会B、运动C、生活23、健康是人一生关注的永恒主题,树立“”的理念,将对人类的发展的社会进步,对我国在新世纪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A、比赛第一B、健康第一C、友谊第一24、大脑只占人体重的2%,但它需要的氧气却要由心脏总流血量的20%来供应,比肌肉工作时所需血液量多。
A、10%—15%B、15%—20%C、20%—25%25、是指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
A、心理健康B、道德健康C、身体健康26、运动处方锻炼主要是采用运动A、有氧B、无氧C、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27、持续5分钟以上尚有余力的运动称为。
A、有氧运动B、无氧运动C、恒常运动28、根据运动时心率和强度相关关系标准,心率160次/分钟的锻炼强度大约是。
A、80% B、70% C、60%29、从运动生理来说,是全身耐力运动所需的最短时间。
A、5minB、10minC、15min30、健身锻炼的运动量一般用运动强度与的乘积来表示。
A、运动量B、运动负荷C、运动时间31、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最适宜的锻炼强度在65%~75%,即心率在之间。
A、120~130次/minB、110~140次/minC、130~150次/min32、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以健身为目的的耐力练习心跳、脉搏应该维持在为宜。
A、120—140次/分 B、120—170次/分 C、130—160次/分33、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最为有利,每次锻炼时间安排为早锻炼钟,课外活动40—50分钟,晚饭后轻度活动10—20分钟,睡眠前轻松运动10分钟左右。
A、15B、20C、2534、据国内外科研成果表明,每次进行 min的耐力性运动锻炼是比较适宜的。
A、10—40B、15—50C、20—6035、最适宜的锻炼频度是每周进行次。
A、1—2B、2—3C、 3—436、对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载荷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有显著的训练作用。
A、耐力练习B、力量练习C、速度练习37、制定运动处方具有五个步骤,其中第一步应是。
A、临床检查B、一般体检C、运动试验38、运动处方锻炼主要采用中等强度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也称有氧运动。
A、伸展运动B、耐力性运动C、混合运动39、克服外部阻力的练习方法有。
A、杠铃、哑铃B、杠铃、跳跃C、引体向上、俯卧撑40、克服本身体重阻力的练习方法有。
A、引体向上、俯卧撑B、实心球、沙袋C、拉力器、实心球41、身体健康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为主要目的的身体活动。
A、减肥B、竞赛C、健身42、耐力是指人体时间有节奏的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A、长B、中长C、短43、力量性锻炼应注意的问题: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负荷;;每次练习要充分的做放松整理活动。
A、练习时要持之以恒B、练习中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C、练习时要分组多次44、下列项目不属于腰腹肌力量练习。
A、仰卧举腿B、仰卧起坐C、俯卧撑45、下列项目不属于柔韧练习。
A、坐位体前屈B、收腹举腿跳C、伸展运动46、运动中和运动后的饮水 , 应用 _______ 为原则。
A、少量多次B、多量少次C、少量少次47、运动中韧带扭伤的处理方法应是先 _______, 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并将受伤部位高抬。
A、冷敷B、热敷C、揉搓或抖动48、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能量的主要供给者。
A、蛋白质B、糖C、脂肪49、饭后立即运动 , 会使参与胃肠消化的血液又重新分配 , 流向肌肉和骨骼 , 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而且还会因胃肠的震荡及牵扯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 一般认为饭后 _______ 小时左右再进行运动较为适宜。
A、0.5 小时B、1小时C、1.5 小时50、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前需要先做,以免受伤。
A、准备活动 B 、身体练习 C、全身运动51、为了自身身体健康,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A、中午B、饭后C、晚上52、对溺水者进行直接救护时,其过程分为观察、入水、游近溺水者、、拖运、上岸、抢救等。
A 、解脱B 、推拉C 、人工呼吸53、延迟性肌肉酸病的处理方法为。
A、冷敷B、热敷C、加压包扎54、剧烈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胸闷难忍、下肢沉重和不愿再运动下去等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
A、极点B、第二次呼吸C、过度疲劳55、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抢救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轻压,以避免空气经食管出入胃内,另一手捏住鼻孔,掌根压住患者前额,深吸一口气后对患者口吹入,吹完气后松开捏住鼻孔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A、喉结上方B、喉结C、喉结下方56、关节囊和韧带扭伤治疗主要为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止痛,24—48小时之后可外敷新伤药,痛点药物注射,天后进行理疗或按摩。
A、2天B、3天C、4天57、面部擦伤后不宜使用的消毒药水是。
A、红药水B、紫药水C、碘酒58、体重计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简易公式是:本人的身高减去,所得的差数就是正常体重。
(单位为kg)A、110B、105C、10059、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的左右。
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五分之一60、为保证良好的睡眠,睡前小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A、0.5B、1C、261、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它是由碳、氢、氧、氮硫及磷等元素组成的。
A、脂类B、糖C、蛋白质62、一般学生在一堂课上平均心率达到为宜。
A、110—150次/minB、120—160次/minC、130—170次/min63、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应为800—1200毫升,吹气按每分钟的频率进行。
A、16—18次B、20—25次C、25—28次64、当溺水者呼吸与心跳都停止时,一人做人工呼吸一人做胸外心脏按压,两者同时进行,每按压次吹气一次。
A、4B、5C、665、当溺水者呼吸与心跳都停止时,一人进行抢救,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每按压次吹气两次。
A、15B、16C、1766、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_ __。
A、希腊B、瑞典C、美国67、现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是_ 。
A、萨马兰齐B、罗格 C 、霍英东68、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
A、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B、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希望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愿望69、1896年在_______举行第1届现代奥运会。
A、希腊雅典B、英国伦敦C、法国巴黎70、国际奥委会的总部设在。
A、美国纽约B、英国伦敦C、瑞士洛桑71、奥运会的格言是。
A、友谊第一、比赛第二B、更快、更高、更强C、团结、友谊、和平72、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是奥运会。
A、汉城奥运会B、洛杉矶奥运会C、巴塞罗那奥运会73、为新中国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A、李宁B、许海峰C、伏明霞74、夏季奥运会自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一届奥运会起,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止,共29届,因两次世界大战,实际只举行了。
A、25B、26C、2775、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B、竞技C、友谊7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年正试颁布实施。
A 、2000年B 、2002年 C、 2007年77、大学在校生应按的要求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
A 、每学年一次 B、两学年一次 C、四年一次78、目前我校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为。
A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仰卧起坐、耐力跑(800\1000米)B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耐力跑(800\1000米)C 、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耐力跑(800\1000米)79、我校大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将对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