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圆舞曲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0课《溜冰圆舞曲(演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乐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和轻快的节奏,描绘了人们在冰上舞动的欢乐场景。
这首乐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了解乐曲的结构,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乐曲分析、音乐欣赏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了解乐曲的结构。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感受圆舞曲的特点,理解乐曲的结构。
2.教学难点:乐曲的分析与欣赏。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美感。
2.讲解法:教师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等知识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奏乐曲,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乐曲欣赏、乐曲分析、拓展知识等。
2.音响设备:播放乐曲。
3.乐器:钢琴、小提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溜冰圆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引导学生谈论对乐曲的初次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乐曲的背景、作者、结构等知识点。
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等要素,让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特点。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乐曲片段,提高演奏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乐曲接龙游戏,巩固对乐曲的理解。
学生相互配合,完成游戏任务。
5.拓展(5分钟)教师介绍与《溜冰圆舞曲》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其他圆舞曲作品、柴可夫斯基的其他作品等。
作品《溜冰圆舞曲》赏析38151312王备圆舞曲都比较优雅、舒缓,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音乐,我经常听的有《溜冰圆舞曲》、《勃拉姆斯圆舞曲》、《杜鹃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小狗圆舞曲》和老师上课时曾放过的《天鹅湖圆舞曲》。
其中,《溜冰圆舞曲》曾带给我一个美好的回忆,所以我对其情有独钟。
《溜冰圆舞曲》作于1882年,是被称为“法国圆舞曲之王”的爱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
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在溜冰场上大显身手洒脱的姿态。
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19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主要作品为管弦乐舞曲,旋律优美,通俗易懂。
曾被后人封为“法国的施特劳斯”。
《溜冰圆舞曲》又名《溜冰的人》,是他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他在夏日里回想起冬季结冰的塞纳河上的人群,写下了这首写景意味十足的作品。
原为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铜管乐曲、竖琴合奏曲、吉他二重奏曲等。
乐曲由维也纳圆舞曲形式构成,其版本很多,短的二、三个小圆舞曲组成,长的由序奏和四—五个小圆舞曲及尾声组成,每个小圆舞曲里面,又有两个主题,多带反复。
开始的序奏是A大调。
它运用第一圆舞曲音调作为素材,速度缓慢,节奏自由,描写冬日美丽的景色。
接下来的四个小圆舞曲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溜冰的场面和溜冰人的动作等。
如第一圆舞曲的第一主题多用长音、连线,优美而富于表情,描写了溜冰人舒展、愉快的心绪。
后面的圆舞曲运用分解和弦,八度、十三度、甚至十六度等大跳音程,并配以装饰音,等等作曲技法,把溜冰人在冰场上做的许多旋转、跳跃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
序奏中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转为圆舞曲速度之后,呈现出本曲的主要主题——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作品《溜冰圆舞曲》赏析圆舞曲都比较优雅、舒缓,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音乐,我经常听的有《溜冰圆舞曲》、《勃拉姆斯圆舞曲》、《杜鹃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小狗圆舞曲》和老师上课时曾放过的《天鹅湖圆舞曲》。
其中,《溜冰圆舞曲》曾带给我一个美好的回忆,所以我对其情有独钟。
《溜冰圆舞曲》作于1882年,是被称为“法国圆舞曲之王”的爱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
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在溜冰场上大显身手洒脱的姿态。
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19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主要作品为管弦乐舞曲,旋律优美,通俗易懂。
曾被后人封为“法国的施特劳斯”。
《溜冰圆舞曲》又名《溜冰的人》,是他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
他在夏日里回想起冬季结冰的塞纳河上的人群,写下了这首写景意味十足的作品。
原为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铜管乐曲、竖琴合奏曲、吉他二重奏曲等。
乐曲由维也纳圆舞曲形式构成,其版本很多,短的二、三个小圆舞曲组成,长的由序奏和四—五个小圆舞曲及尾声组成,每个小圆舞曲里面,又有两个主题,多带反复。
开始的序奏是A大调。
它运用第一圆舞曲音调作为素材,速度缓慢,节奏自由,描写冬日美丽的景色。
接下来的四个小圆舞曲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溜冰的场面和溜冰人的动作等。
如第一圆舞曲的第一主题多用长音、连线,优美而富于表情,描写了溜冰人舒展、愉快的心绪。
后面的圆舞曲运用分解和弦,八度、十三度、甚至十六度等大跳音程,并配以装饰音,等等作曲技法,把溜冰人在冰场上做的许多旋转、跳跃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
序奏中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转为圆舞曲速度之后,呈现出本曲的主要主题——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接下来的第一小圆舞曲第二主题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欣赏课《溜冰圆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溜冰圆舞曲》所描绘的溜冰场景与情绪、体验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
2、能在聆听的基础上,结合打拍子、演奏、创编歌词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3、能记住圆舞曲三拍子的基本特征;背唱并用竖笛吹奏第一圆舞曲的A、B 主题。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溜冰圆舞曲》所描绘的溜冰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背唱并用竖笛吹奏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录音
提问:歌曲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同学们喜欢冬天
吗?
学生:略
教师: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有很多有趣的室外游戏。
很多音乐家都喜欢用音乐的手段描绘冬天,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法国作曲家创作的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一起去感受一下溜冰时的快乐情景!
二、教授新课
1、初听全曲
☆播放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录音(板书课题)
☆投影展示(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体会这首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吧!)
学生:说说自己对乐曲的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对单纯音乐的聆听,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2、音乐知识
(1)作品简介
☆投影展示作曲家简介
学生:看着投影说说自己通过字面了解哪些音乐知识?
教师:(板书:〔法〕瓦尔德退费尔、维也纳圆舞曲、乐曲结构图)
(2)体验三拍子基本特征
教师:作曲家简介里提到了另一位作曲家的名字?对,他就是“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
圆舞曲也叫华尔兹,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联系以往熟悉的乐曲进行讨论,并划3/4拍指挥图示体验三拍子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加强对三拍子的的体验〕
3、分段复听
(1)聆听“序奏”部分
☆投影展示:序奏主要采用什么乐器演奏?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学生:略
师生:圆号徐缓的旋律,拉开了冬的序幕,凛冽的寒风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2)聆听“第一圆舞曲”
☆投影展示:主题A出现了几次?主题B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略
教师:同学们的听觉真灵敏,主题A的确出现了2次;主题B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3)聆听“第二圆舞曲”
☆投影展示:第二圆舞曲描绘出溜冰场上人们怎样的动作和姿态?旋律线有何特点?
学生:略
教师:充分利用直线上升的旋律线,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以及频繁的休止符;表现溜冰中矫健的旋转、跳跃等动作。
(4)聆听“第三圆舞曲”
☆投影展示:第三圆舞曲的A、B主题在音乐性格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不确定
教师:主题A舒展平稳、流畅悠闲;主题B轻快活泼、有趣、富有热情。
(5)聆听“第四圆舞曲”
☆投影展示:为第四圆舞曲的A、B主题分别取个贴切的名字吧!
学生:回答不确定
教师:柔和轻盈、委婉甜美;活泼的溜冰者等。
(6)聆听“结尾”部分
☆投影展示:结尾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你发现旋律线的有趣特点了吗?
学生:略
教师:乐曲的尾声里用了一系列的上行和下行音;全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设计意图: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区分各段小圆舞曲的不同风格〕
4、完整体验
学生:观看大屏幕播放的音乐会现场演奏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唯美的演奏现场演奏音乐会,使学生更直观的对乐曲形成整体印象〕
5、主题体验
教师:演奏家们的现场演奏精彩吗?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演奏的乐趣吧!
(1)背唱比赛
学生:比比谁唱得旋律更准确?
教师:鼓励性、引导性评价。
(2)竖笛试奏第一圆舞曲主题A、B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竖笛进行演奏活动。
(3)对第一圆舞曲主题A、B进行艺术加工
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音乐情绪等方面设计要表现的溜冰场景,并尝试演奏。
〔设计意图:用竖笛演奏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第一圆舞曲主题A、B的印象〕
6、创编活动
学生:通过抽纸条来确定活动项目,展开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进行积极的创编实践活动。
①为竖笛齐奏创编合适的伴奏
学生:开动脑筋,在倾听的基础上为竖笛齐奏配上好听的伴奏。
②为第一圆舞曲为旋律,创编一段以冬天为主题的歌词。
学生:一半演唱自己创编的歌词,另一半用竖笛伴奏。
③为竖笛齐奏伴舞(师生合作进行华尔兹舞步表演)
教师:座间指导;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展示活动;引导生生互评中的良性评价。
〔设计意图:激情引趣,此环节既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又可对整节课起到调节时间的作用,时间不充裕时可减少活动项目〕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
教师:指导和补充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能力的学法指导〕
四、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尝试用竖笛吹奏第一圆舞曲的主题A和B,再次表现自己眼里的溜冰情境,最好多设计几种有趣的情景,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能看到更多的创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的情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