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讲课比赛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3.33 KB
- 文档页数:1
教师讲课比赛评分标准
被评教师:___________ 授课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指标满分
值
评分标准
得分
A B C D
教学态度(20%备课认真,讲课有激情1010864
教风严谨,言传身教,仪态端庄,
为人帅表。
1010864
教学内容(30%熟悉教材,讲授内容正确、充实、
组织合理
1010864重点突出,难点讲透1010864联系实际,举例恰当1010864
教学方法、
手段
(30%教学方法灵活、新颖,教学手段多
样、合理
1010864因材施教,注意启发,互动性强1010864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创
新思维
1010864
教学能力与
艺术
(20%语言生动,表述准确,板书规范,
时间把握较好
1010864条理清晰,逻辑性强1010864
得分小计
评语:
听课人:__________ 职称/职务:____________。
教师演讲比赛评分细则
教师基本功演讲比赛评分细则
语言表达:
评分标准: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表达自然流畅。
内容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
1.整体普通话不准确,发音、吐字不清楚扣5分,偶尔出
现一次扣0.5分。
2.整体因声音小听不清楚,或声音高而感觉刺耳者扣3分,或偶尔出现一次扣0.5分。
3.重复读,或因不熟练停顿、忘词和回读,每出现一次扣0.5分。
诵读技巧:
评分标准:感情真挚饱满,诵读语速、节奏把握准确。
评分细则:
1.因对演讲作品不熟悉,理解不深刻,感情基调把握不准确,扣3-5分。
2.语音语调变化明显,而出现的节奏过快或矫情、做作的腔调扣3-5分。
演讲内容:
评分标准:作品内容真实,积极向上。
作品层次清晰,主题突出,有感染力。
评分细则:演讲作品层次不清,主题不突出,缺少真实性、表现力、感染力,整体扣5分。
以上情况如只有一种扣1分。
表情仪态:
评分标准:仪态端庄,精神饱满,整体效果好。
上下场,文明有礼。
评分细则:教师衣着不得体,整体扭捏、不自然扣2-3分。
上下场过于随便或无礼,给评委留下不好印象者扣1-2分。
其他:
评分标准:演讲时间为4至7分钟。
脱稿演讲。
评分细则:演讲时间小于4分钟或大于7分钟扣8分。
讲座比赛评分细则-规范一、评分标准讲座比赛评分主要根据内容、表达和互动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1. 内容(40%):评判讲座的主题、深度、逻辑、观点和实用性。
参赛选手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观点,并能清晰地传达给观众。
2. 表达(40%):评判讲座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结构和使用的支持材料。
参赛选手应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清晰明了地表达观点,能够合理组织讲座结构,使用适当的演讲技巧。
3. 互动(20%):评判参赛选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参赛选手应能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回答观众的问题,并主动与观众交流,以提高讲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二、评分细则1. 内容评分细则:- 主题(10%):选择的主题是否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关注点。
- 深度(10%):对主题的深度理解和深入剖析,是否能提供有深度的信息。
- 逻辑(10%):论述的逻辑结构是否清晰,观点之间是否衔接紧密。
- 观点(5%):对主题的观点是否明确、独到、有说服力。
- 实用性(5%):讲座对观众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2. 表达评分细则:- 语言表达能力(15%):参赛选手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准确性和多样性。
- 逻辑结构(10%):讲座是否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论,逻辑结构是否清晰。
- 支持材料(10%):是否使用了合适、有说服力的支持材料,如案例、数据、引用等。
3. 互动评分细则:- 与观众互动(15%):与观众的互动频率和质量,包括回答观众问题、与观众交流等。
- 观众参与度(5%):观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包括观众提问、反馈和讲座的吸引力。
三、总分计算评委们将按照上述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对每个方面进行打分,并计算总分。
最后,根据选手的总分进行名次排名。
四、附加规定- 参赛选手应准时参加比赛,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座。
超时讲座将被扣除相应分数。
- 参赛选手的讲座内容应尊重他人权益和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 评委的评分具有最终决定权,评分结果将被视为比赛的最终结果。
讲课比赛评分标准
在参加讲课比赛时,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选
手的表现和最终的成绩。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讲课比赛评
分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评分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内容。
内容要求丰富、有深度、有逻辑。
选手需要对所讲的内容有充分的准备,包括相关的背
景知识、案例分析、理论支持等。
同时,内容要有新颖性和独特性,避免陈词滥调和老套的观点,能够给听众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其次,评分标准中会考虑到表达能力。
选手的表达能力包括语
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清晰、流畅、
生动,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能够轻松理解所讲内容。
肢
体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选手的姿势、眼神、手势等都会影响到
整体的表现。
此外,评分标准还会考虑到互动能力。
在讲课比赛中,选手需
要和观众进行互动,这需要选手有一定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
选手
要能够主动和观众进行交流,回答观众的问题,引导观众思考,营
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最后,评分标准中也会考虑到时间控制和总结能力。
选手在规
定的时间内完成讲课,并且能够做到言之有物,抓住重点,做到有
始有终,不拖沓,不走神。
同时,选手的总结能力也很重要,能够
对所讲内容进行简洁明了的总结,让听众能够记住主要观点和结论。
总的来说,讲课比赛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选
手在多个方面都做到优秀才能够得到高分。
希望参加讲课比赛的选
手们能够在备赛过程中重视这些评分标准,做到全面提升,取得好
成绩。
教师优质课竞赛评分标准(通用10篇)老师优质课竞赛评分标准1评价标准一、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
(10分)二、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好玩。
(5分)三、语言流利,表达顺畅、有感染力、自然、富有逻辑性、平凡话标准并富有情感。
(语言语调标准)(10分)四、重点、难点讲练突出、适当并符合学问建构理论。
(20分)五、多媒体帮助教学手段使用得当。
(15分)六、在教学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当代教育新理念。
(15分)七、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充分,“收、放”恰当,并具有有效性和可控性。
(10分)八、课堂评价新视野的“六种状态”良好。
(10分)九、板书工整,书写速度快,板书内容的主、副区布局合理。
(5分)十、时间分布合理。
(5分)细则解读1、仪表端庄,教态自然这一要求基本都能做到,可以说是给分项,但优质课的级别越高,要求也越高。
什么是教态?教态是老师的态度和体态的总称,教态是老师自身形象的体现,教态包括五项内容:表情,眼神,手势,站立和走姿,服饰。
表情——恰当地运用表情表达感情及对学生的意愿,如友好、期望、赞许以及友善的批判等。
表情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眼神——眼神要公平、和气、亲切。
多与全体学生的目光接触,千万不要只看好学生,或考试成果在班级前十五名的学生,更不要不看学生。
目光不宜移动过快。
手势——手势有助说话,表达老师的思维,手势应舒展自如,切忌机械单一。
站立、走姿——走路、站立的姿态应端庄大方,移动应缓慢,站立的姿态和位置选择恰当,相对固定,必要时应走到学生中间,与同学们进行感情交流,使学生听清发音,但正面退回讲台,不要单脚站立或倚墙、靠窗。
服饰——服饰要整齐、大方;不戴不适当的饰物,如护身符、教徒饰物,不要油头粉面,不要过分化妆有失儒雅。
2、温故到位,导入新课自然、好玩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在最短时间内将学生留意力集中到新课题来。
讲课大赛评分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等级得分项目具体指标
序号内
容
序
号
内容优良差
一教学
内容
1
讲课内容无科学性错误;教学内容新
颖,体现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15-12 11-8 7-4
2 讲课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重点突出。
10-8 7-5 4-2
3
理论联系实际,反映本学科的新动
态。
5-4
3-2 1-0
二教学
方法
1
因材施教,注重师生交流和加强学法
指导,培养学习习惯;教学方法符合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10-8 7-5 4-2 2
教学手段使用得当,图文适当;课件
制作质量好。
5-4 3-2 1-0
三教学
组织
1
注重启发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师
生交流好,教书育人,注重调动学生
参与积极性。
15-12 11-8 7-4
2 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突出10-8 7-5 4-2
四教学
语言
教态
1
用普通话语言表达正确,严谨、生动
流畅、简洁清晰,节奏、声音大小适
当。
5-4 3-2 1-0 2
具备教师基本素质, 仪态大方、精神
饱满,无不良习惯性动作、语言。
板
书美观合理。
10-8 7-5 4-2
五板书
媒体
运用
1
板书布局合理,重点突出,脉络清楚
恰当运用教学媒体
15-12 11-8 7-4
总分。
附件3 第二届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师范类决赛)课堂教学评价表院系(班级)授课人时间课题:评价内容分值得分备注(一)目标意识1.教学目标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
5 教学目标10 分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能抓住关键,以简驭繁,所教知识准确无误。
53.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5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教学程序(二)主体意识30 分5.传授知识的量、知识训练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5 6.师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有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
5 7.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问题设计体现层次性,符合学生认5 知规律。
8.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5教学方法(三)训练意识15 分9.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5 10.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5 11.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矫正及时。
5(四)情感意识12.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
4 情感教育8 分13.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4教学基本功(五)技能意识20 分14.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515.教态自然、端庄大方,有亲和力与凝聚力。
516.板书工整、美观,层次清楚、言简意赅,富有启迪性。
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教案书写规范,内容详略得当。
10教学效果(六)效率意识12 分17.能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4 18.学生会学,学习主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
4 19.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
4教学个性(七)特色意识5 分20.教学有个性,形成特色与风格。
5总分评课老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