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课文阅读爱之链(教师版)
- 格式:doc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爱之链》阅读理解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
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
“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
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
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
”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
”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
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
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
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
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1.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3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爱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讨课文主题。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2感受亲情的伟大,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
1.3课文主题的探讨。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情感理解。
2.2课文主题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爱心项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表达。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读音。
3.2学生进行生字词的朗读和书写练习。
4.课文理解4.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
5.课文情感理解5.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提问:“你们在课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爱?”6.课文主题探讨6.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爱是如何传递的?”6.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7.小组活动7.1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爱心项链,并用你们手中的材料表达出爱的传递。
”7.2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8.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小组活动成果,并进行点评。
8.3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爱之链”的作文,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四、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爱的力量。
在课文理解、情感理解和主题探讨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动手实践,进一步体会到了爱的传递。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爱之链》教案爱之链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无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无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