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七章2019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90
《遗传学》试题库适用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本科方向一、《遗传学》各章及分值比例:(X%)(一) 绪论(3-5%)(二)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8%)(三) 孟德尔遗传(12-15%)(四)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5-18%)(五) 数量性状的遗传(10-13%)(六) 染色体变异(8-10%)(七) 病毒和细菌的遗传(5-7%)(八)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5-7%)(九) 基因突变(8-10%)(十) 细胞质遗传(5-7%)(十一) 群体遗传与进化(10-12%)二、试题类型及分值:(X分/每题):1.名词解释(3-4)2.选择题或填空题 (1-1.5)3.判断题 (1-1.5)4.问答题(5-7)5.综合分析或计算题(8-10)三、各章试题和参考答案:试题库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一) 名词解释: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A.单项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 1859 (2) 1865 (3)1900 (4) 1910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1)J·Lamarck(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2)T·H·Morgan (3)G·J·Mendel(4)C·R·DarwinB. 填空题:1. 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_____和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2. 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____与____(连锁、交换定律);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遗传、变异和选择)(三) 判断题:1.后天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x);2.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将形成物种(L);3. 遗传、变异和人工选择将形成品种、品系(L);4.种质决定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L)。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一、生物变异的类型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的变异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 (1)诱发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某些病毒)。
(2)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3)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Ⅰ后期)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减Ⅰ前期)3、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3)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②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4)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育种方法小结秋水仙素作用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四、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2、人类遗传病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遗传学(全套课件752P)ppt课件目录•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基因突变与修复•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遗传规律与遗传图谱分析•分子遗传学技术与应用•细胞遗传学技术与应用CONTENTSCHAPTER01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遗传学定义及研究领域遗传学定义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表达和调控的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基因突变、重组、进化,以及遗传与发育、免疫、疾病等方面的关系。
遗传物质基础:DNA与RNA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RNA核糖核酸,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DNA复制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基因表达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翻译等过程转变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
调控机制包括转录水平调控(如转录因子、启动子等)、转录后水平调控(如RNA剪接、修饰等)和翻译水平调控(如蛋白质磷酸化、去磷酸化等)。
这些调控机制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CHAPTER02基因突变与修复点突变包括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
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03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和细菌。
01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 射线等。
0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 修复DNA 损伤修复机制01020304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DNA 损伤,通过特定的酶直接进行修复。
通过核酸内切酶将损伤部位切除,再利用DNA 聚合酶和连接酶进行修复。
在复制过程中,当遇到无法直接修复的DNA 损伤时,可通过重组机制进行修复。
当DNA 受到严重损伤时,细胞会启动SOS 修复机制,通过易错复制方式快速完成复制过程。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孟德尔遗传4.大豆的紫花基因P对白花基因p为显性,紫花´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
紫花×白花→紫花→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PP ×pp→Pp→3P_:1pp10.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的小麦10个株系,试问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的小麦若干株?由于F3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中PPRRAA的比例仅为1/27,因此,要获得10株基因型为PPRRAA,则F3至少需270株表现型为毛颖抗锈无芒(P_R_A_)。
14.设玉米籽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基因型为A_C_R_的籽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籽粒均无色。
有色籽粒植株与以下三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1)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2)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籽粒;(3) 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籽粒。
试问这些有色籽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根据(1)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或C为杂合型;根据(2)试验,该株基因型中A和R均为杂合型;根据(3)试验,该株基因型中C或R为杂合型;综合上述三个试验,该株的基因型为AaCCRr15.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a3、a4),试决定在下列这三种情况可能有几种基因组合?(1)一条染色体;(2)一个个体;(3)一个群体。
(1)四种可能,但一个特定染色体上只有其中一种,即a1或a2或a3或a4。
(2)十种可能,但一个特定个体只有其中一种,即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3)十种都会出现,即a1a1,a2a2,a3a3,a4a4,a1a2,a1a3,a1a4,a2a3,a2a4,a3a4。
2022年2月第6期Feb. 2022No.6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新旧教材比较与解读——以《生物的进化》章节变化为例赵文婧1a,刘瑞敏1b,李婷婷2,刘世恩2,范文岗2(1.太原师范学院 a.生物系;b.教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山西 太原 030001)[摘 要]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是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修订而来,修订的主要依据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以人教版2019年版教材《遗传与进化》中《生物的进化》章节变化为例,从新旧教材的引言、内容、插图、栏目设置、文章小结、课后习题分析等6个方面进行对比,了解新教材的特点,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教师和学生充分了解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真正培养中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成为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遗传与进化》新旧教材;核心素养;《生物的进化》;比较与解读[基金项目] 2020年度太原师范学院校级项目“案例分析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GLX2123)[作者简介] 赵文婧(1980—),女,山西晋中人,理学博士,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物教学论研究;刘瑞敏(1998—),女,山西忻州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037-04 [收稿日期] 2021-05-312019年,我国部分省市中学开始使用《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1](以下简称新教材)。
教材修订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根本任务为努力落实立德树人,以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目录•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染色体与遗传规律•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学•群体遗传学与人类多样性•分子遗传学技术与方法•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探讨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遗传学定义及研究领域遗传学定义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表达和变异的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基因突变、重组与进化,以及遗传与发育、免疫、疾病等关系。
遗传物质基础:DNA与RNA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由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
RNA核糖核酸,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由碱基、磷酸和核糖组成。
0102 03DNA复制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基因重组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包括同源重组和非同源重组。
染色体与遗传规律染色体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则对DNA的包装、稳定和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形态,包括染色质丝、染色单体、四分体等。
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控制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1 2 3包括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如单体、三体、多倍体等。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类型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不分离或丢失所致。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可能导致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异常、遗传性状改变以及生殖障碍等。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遗传效应染色体数目异常及遗传效应03性染色体遗传的规律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特殊的遗传规律,如伴性遗传、限性遗传等。
01性别决定的方式生物界存在多种性别决定方式,如XY 型、ZW 型、温度决定型等。
02性染色体的类型性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如人类的X 和Y 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