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7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52 MB
- 文档页数:61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导图考纲解读1.地球公转特点:中心、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2.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3.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及相关计算4.四季和五带的产生和划分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图51(1)方向:①__________。
(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图51中A位于②______(位置),每年7月初经过;B位于近日点,每年③______经过。
(3)周期(一恒星年):④____________________。
(4)速度:近日点⑤______,远日点最慢。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图52(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⑦________之间做往返运动。
图53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典型图示(a) (b) (c)图54(2)变化规律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地⑩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a)中⑪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地⑫__________,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b)中⑬________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⑭________现象春、秋分日图(c)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⑮________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⑯__________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⑰________及其以北各地南半球各地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⑱________各地春、秋分赤道(1)形成原因: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的划分a.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b.北温带国家的气候四季:3、4、5月为春季,夏、秋、冬三季时间以此类推。
精心整理考点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域及一些半润湿地域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惹起的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我国西北地域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色(1)西北地域的东西差别(2)西北地域天气干旱的原由及表现(3)西北地域生态环境的柔弱性3.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①干旱的天气 (基本条件 )②松散的沙质堆积物 (物质基础 )因为天气干旱,植被稀罕,土壤发育差,地表多松散的沙质堆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供给了物质来源。
③狂风日数多且集中 (动力因素 )靠近亚洲高压中心,狂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建了有益条件。
④天气异样 (重要影响因素 ):连续干旱会加快荒漠化进度。
(2)人为因素人为原由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致使荒漠化的主要原由。
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大;②人类活动不妥,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分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详细以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散布地域主要危害过分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少地域草场遭损坏过分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快草场退化和沙化沙质土壤肥力降落,荒弃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过分开垦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区,特别是沙区边沿连片发展内地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水资源利用不妥区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周边城镇或许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四周草场退化、精心整理环保沙化4.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单影响西北地域经济和社会的连续发展,并且严重威迫到当地甚至其余地域人们的生计环境。
5.荒漠化防治的内容(1)预防潜伏荒漠化的威迫。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6.防治原则:坚持保护生态均衡与提升经济效益相联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 )、治沙相联合。
7.防治举措(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改良耕作和浇灌技术,推行节水农业,防止土壤盐碱农作区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目,免得牲口大批无序增添干旱的内地地合理分派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区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举措和工程举措修建防备系统(3)调理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①现有林地→作为防备林②绿洲边沿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发展林业、牧业③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4)采纳综合举措,多门路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添我国不一样地域的荒漠化治理不一样地域有不一样的生产状况,形成不一样的荒漠化问题,详细的散布特色、防治举措也不同样,针对我国西北地域的荒漠化,剖析重点以以下图所示:题组一荒漠化的形成1.(2014 ·新课标全国文综Ⅰ )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1.读下图,回顾并完善相关知识。
(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如上图所示)。
(3)结合上图,完善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结构: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方法技巧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1)一看位置:它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
进入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2)二看实质:它是否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
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就不是天体。
2.读“太阳系模式图”,完善相关知识。
(1)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 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结构特征: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
拓展延伸1.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3.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1)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寻。
(2)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3)气候干燥,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4)地质条件好,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
(5)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
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2018·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第2章第三讲考点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答案 A解析CaO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Si和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3.答案①⑧⑨⑩⑭⑮⑰⑲②③④⑤⑥⑦⑪⑫⑬⑯⑱考点二物质的分类题组一采用反例否定,准确辨析概念1.答案(1)×(2)√(3)×(4)√(5)×(6)×(7)×(8)×(9)×(10)×(11)×题组二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2.答案 C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 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3.答案 C解析A项,光导纤维属于酸性氧化物,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C项,氧化物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D项,H2SO4是含氧酸,但含氧酸不一定都是强酸。
考点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深度思考1.答案(1)×(2)×(3)×(4)√(5)×(6)√(7)×(8)×(9)×(10)×2.答案①⑤⑧3.答案①②③④题组一准确判断物质变化1.答案 C 解析C项,包含了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两个化学过程。
2.答案 D解析剩饭变馊、自行车生锈、牛奶变酸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题组二判断物质性质,理解物质转化3.答案 A解析A项,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能使环境温度急剧降低,可作制冷剂,正确;B项,石英的成分是SiO2,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错误;C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不能用碱性干燥剂干燥,错误;D项,AlCl3是共价化合物,加热升华不导电,错误。
4.答案 B解析A项,当A为Mg、B为Cl2、C为H2时,符合题给信息和框图转化,A、B、C中没有氧元素,A项错误;B项,碱至少有三种元素组成,B项正确;C项,常温下,B、C均为气体单质,E溶液不可能为硫酸,C项错误;D项,金属在常温下不为气体,D项错误。
第3讲 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1.读下图,回顾并完善相关知识。
(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上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3)结合上图,完善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结构: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2.读“太阳系模式图”,完善相关知识。
(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自身条件。
下图为“太阳系中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所示相关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北极上空看,行星①②都呈逆时针方向绕日公转 B .行星①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C .图中共有四级天体系统 D .行星①是金星、②是火星2.与①②两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 ) A .有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B .太阳辐射更强C .有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D .地震和火山活动适宜 答案 1.A2.C考向一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018·湖南名校联考)2014年3月26日,天文学家在冥王星更外侧的太阳系边缘发现一颗太阳系的新成员,这颗“冰冻星球”的发现暗示在那个寒冷的区域很有可能还隐藏着比冥王星更大的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