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2016)
- 格式:pptx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57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
重要。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多个国际学术团体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疾病。
首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基于多次血压测量的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的标准,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
可被诊断为高血压。
而美国高血压教育项目则提出,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的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也可被诊断为高血压。
这两个标准虽然略
有差异,但都强调了多次测量的重要性,以排除一次性的异常结果。
其次,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对血压的影响。
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影响等都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史询问,以了解可能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
除了以上的基本标准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估。
例如,年龄、性别、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产生影响。
因此,医生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
准确的诊断可以
帮助医生和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医生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同时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估,以达到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郝丽琴发表时间:2016-05-25T14:46:17.8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作者:郝丽琴[导读]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综合征,是指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降低导致心室充盈压变高的疾病[1]。
郝丽琴(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摘要】目的:分析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35,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7%低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美托洛尔缓释片;原发性高血压;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01-02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一种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综合征,是指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心室松弛性和顺应性降低导致心室充盈压变高的疾病[1]。
相关研究报道显示,高血压是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严重产生重要的影响[2-3]。
本次研究选取7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组研究,探究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35)和治疗组(n=42),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38~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4±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复方利血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9-07T14:14:56.6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钟志富[导读] 高血压,英文名称acute mastitis,其作为临床内科的多发病及常见病之一。
钟志富(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卫生院重庆 402216)【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复方利血平为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治疗。
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分组治疗后,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显著的控制,且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和9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随访结果无显著差异。
结论: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应用复方利血平可平稳控制患者的血压,且经济实惠、安全性能高,值得进一步在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复方利血平;原发性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098-02高血压,英文名称acute mastitis,其作为临床内科的多发病及常见病之一,是指人体的血压在不同的内外环境的影响下,超出正常范围的波动[2]。
在患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极易引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与脑血管类病变,并协同提升并发疾病的死亡率,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由于高血压发病人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其治疗药物虽最终目的相同,但种类却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我院以本地区发病人群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收集2010年至2014年期间的80名高血压患者,且应用复方利血平进行治疗的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以《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对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类,依据血压高低分为1级,2级,3级。
其中,本组共45例男性和35例女性;39岁为最小年龄,76岁为最大年龄;分级:1级:49例,2级:31例。
案例:原发性高血压病
患者男性,65岁。
1年前因头昏、头痛就诊。
查体发现血压升高(190/120mmHg),其余未见异常。
现已服降压药1年,治疗后症状好转,舒张压降至正常,但收缩压仍保持在较高水平(150/70mmHg)。
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
问题与思考
1.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患者服用降压药后,舒张压降至正常,而收缩压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提示
1.高血压的定义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
国际诊断高血压的统一
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老龄人血
管壁硬化、顺应性降低。
主动脉硬化则其弹性储器功能降低,当心脏射血时,主动脉缓冲收缩压升高作用减弱,故引起收缩压升高。
外周小血管硬化,引起血管阻力增大而致舒张压升高。
绝大多数的降压药是通过舒张小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达到治疗目的。
该患者年龄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动脉硬化,管壁的顺应性下降,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减弱,药物虽然能降低舒张压,但收缩压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导致脉压明显增大。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氯沙坦钾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应用氯沙坦钾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氯沙坦钾治疗,对照组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比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有效率达到了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发生率为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钾治疗,有助于调整患者血压,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标签:氯沙坦钾;不良反应;原发性高血压;疗效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因而探讨有效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解氯沙坦钾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对其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46.5±6.3)岁。
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46.3±6.5)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對两组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初始剂量为25 mg/次,2次/d,给患者连续治疗6周,若患者的血压恢复正常,则继续按该剂量服用,若血压没有降低至正常水平,则将剂量增加至50 mg/次,2次/d,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研究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使用剂量为50 mg/次,1次/d,连续使用6周,血压降低至正常范围则维持原剂量治疗,若血压未达标则将使用剂量调整为100 mg/次,1次/d,直到治疗结束。
浅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刘婧发表时间:2016-08-04T13:55:13.4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5期作者:刘婧[导读] 高血压(hypertension)在医学上是指以患者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即收缩压与舒张压)增高为特征。
刘婧(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护理方法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后,30例康复出院,6例为1级高血压,2例为2级高血压,1例为3级高血压。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有效及精心的全面护理后,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及预后。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81-02高血压(hypertension)在医学上是指以患者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即收缩压与舒张压)增高为特征,并伴有肾、脑、心等器官的功能性损害的综合征[1]。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主要的危险疾病之一。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以患者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在高血压患者中占90%以上。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9~79岁,平均(61.2±1.5)岁,所有患者经临床检验验证为原发性高血压。
1.2 临床表现原发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其起病较为隐匿,病情进展较为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十年。
原发性高血压在初期时症状较少,50%左右的患者是因体检或其他疾病进行血压测量后偶然自身病情,部分患者在知道自身患有高血压后,会因心理因素产生各种神经症样的症状,例如头胀头晕、健忘失眠、乏力耳鸣、易激动等。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6-07-28T11:28:58.0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0期作者:曹敏[导读] 其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虽有一定作用,但治疗该病更主要的是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3],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曹敏(四川省资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资中 641200)【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7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化情况。
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症状轻微,以上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硝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072-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多的心血管疾病,其控制效果往往较差[1]。
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为18.8%,单控制率仅6.1%[2],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健康管理体系还在不断的建设当中,其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虽有一定作用,但治疗该病更主要的是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3],是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本次研究通过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7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9.7±12.8)岁,合并糖尿病34例,合并冠心病36例。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教案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开课系部护理部开课教研室内科教研室授课教师米笑非职称护师授课班级15级护理系学生人数130人长沙医学院教务处制长沙医学院教课设计课程名称讲课教师内科护理学米笑非所属系(部)讲课题目(章节或主题)护理部所属教研室第八节原发性高血压内科教职称护师研室讲课时间2016年 5 月8 日第20 周礼拜日第1-4节讲课时数4 学时讲课班级护理专业(本科√专科□)15教课课型理论课√实验课□见习课□习题课□级 13 议论课□班其余□教材名称、作者、第一版社及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第一版社,第一版时间2004教课目标要求:1、掌握 : 原发性高血压定义及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及分期标准;2、熟习 : 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3、运用所学知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会做出护理诊疗及拟订护理计划;4、运用所学知识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供给健康指导。
重点:主要知识点:1.原发性高血压的观点及与血压水平的分类2.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要素,危险要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因果关系3.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4.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重点5.原发性高血压的常有护理诊疗和护理举措6.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7.事例解说(以原发性高血压住院病人护理为例)难点:1.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体制;2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教课方法(请打√选择):解说法议论法启迪式□自学指导法□练习法( 习题或操作)念书指导法□PBL教课法□ CBL教课法□其余□教课手段(请打√选择):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投影□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课)教课过程设计和教课内容:教课方时法和注意事间分第十三章(循环系统)项配前言:在上一堂课中我们学习了冠芥蒂的有关知识, 知道冠芥蒂病发问方 5 分式,总结钟人的有关护理问题和护理举措,有哪一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稳固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和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举措??同学们回答的都特别不错,那同学们知道,在循环系统中还有一个非经常有的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特别高的疾病是什么吗?大家一同猜一猜。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在颈椎发表时间:2016-06-20T14:56:03.1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作者:王长锋[导读] 本文将阐述最新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在于颈椎的变化。
美国GS药业集团公司 91789(美国邮编)摘要:现代医学将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高血压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严重疾病,而且会引发其它疾病,给人类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基于目前的医学发展水平和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
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
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
所以确切证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阐述最新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在于颈椎的变化。
关键词: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颈椎;椎动脉;钙离子我和我的老师赵贵森先生专门从事人类颈椎的研究,赵先生60年代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70年代在哈医大进修西医,所以我的老师多年来一直采用西医理论对脊椎病进行诊断,采用中医手段进行治疗,真正做到诊断快,治疗快,很多疾病基本在一、两次即可治愈。
我在赵先生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学、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人体结构学、人体运动学、生理学、免疫病理学、经典力学、波义耳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现代医学影像学等基础科学,结合我的老师赵贵森先生自创的中医手法,建立的一个针对人体脊柱及中枢神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体系,称之为《人体结构病学》。
主要阐述人体骨骼机构位置的相对位移,会累及周围的神经、肌肉、韧带等组织,造成各种病症;沿脊椎从上至下:颈椎病有多种:原发性头痛、原发性高血压、帕金森病、美尼尔氏综合症、颈肩综合症、50肩、硬皮症等等;,胸椎病多种:冠心病、肺心病、哮喘、肋间神经痛、肺气肿、浅表性胃炎、胃痉挛、COPD等等,腰及骶椎病多种:腰间盘突出、不孕不育、流产、死胎、妇科病、坐骨神经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