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校园写作指导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6.97 MB
- 文档页数:26
三年级语文上册作文《秋天的校园》教案标题:《秋天的校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并感受秋天校园的变化,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绘景色,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秋天校园的景色,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句子进行描述。
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景色转化为文字,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主题:“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觉得秋天的校园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引发学生对秋天校园的思考。
2. 观察与讨论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实地观察,提示他们注意秋天特有的景色,如落叶、果实等,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发现。
3. 写作指导(1)标题设定:《秋天的校园》(2)开头:简单介绍秋天的到来,引出要描述的主题——秋天的校园。
(3)正文:按照观察顺序,依次描述校园里的景色,可以包括天空、树木、草地、花朵、小鸟等,注意使用形容词和动词,让文章更生动。
(4)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对秋天校园的喜爱之情。
4. 作文练习让学生根据刚才的指导,尝试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校园》的作文。
5. 作文点评收集学生的作文,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四、作业布置:回家后,继续观察周围的环境,找找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秋天的特点,为下次的写作积累素材。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写作有了更高的热情,也更善于观察和表达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他们发掘生活中的美,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习作秋天教学指导
习作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能够抓住秋天的特点进行描写,做到语言通顺,表达清楚。
习作重点:能够抓住秋天的特点进行描写,做到语言通顺,表达清楚。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
2、每个人所喜欢的季节都有所不同的,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3、板书课题——秋天
二、交流想法,开启思路。
教师做总结性指导。
三、各组交流,指名示范。
四、指导写作
1、指名讲述习作要求。
2、师归纳汇总。
3、各自写一写,同桌互相修改。
4、教师巡视指导。
5、写好后自改,抄正。
中秋赏月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因为那天的月亮最圆。
关于中秋的月亮还有许多美妙的故事,带着这些憧憬,每年的中秋节,我都赏月。
那天晚上,我拿上望远镜和妈妈一起来到小区门口赏月。
我们等了半天,天空一片空白,连星星的影子也没有,天上空空的,只有深色,没有其它颜色,我们有些失望了。
但是,一会儿,我看见了天上有一朦胧的光芒,也有了一些些星星。
我想:星星都出来了,那么月亮一定也会出来。
我望着天上,慢慢地有了一丝光芒,弯弯的,一会儿又变成了小船;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圆盘子。
“啊,月亮出来了!”圆圆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洁的光芒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
月亮的银白色光芒照在树上,树像披上了一件白纱衣,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镜子,把光线反射到我的脸上。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丰富的想象。
嫦娥偷吃仙药,从此寂寞地住在广寒宫内,吴刚被罚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儿在广寒里为嫦娥捣药……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问受苦的吴刚,多想去逗豆那可爱的小白兔儿呀!但都不可能成为现实……”这时,妈妈吟起了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一会儿,月亮不见了“是什么东西?”慢慢地那东西飘走了,借着月光看,那是云。
原来,晚上也有云呀。
这时,我发现,地上的蚂蚁不动了,好像也在看月亮。
月亮多么迷人啊!妈妈告诉我:“因为人们为了日子能过得圆满,所以,人们要望着月亮许愿。
”于是我也许了一个愿:希望每天日子能过得圆满。
十五的月亮,你勾起了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和憧憬啊!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
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
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文题】1、我(们)眼里的秋天2、美丽的秋天3、秋天4、秋天的景色5、迷人的秋色6、秋天在哪里?7、寻找秋天8、秋天来到我的家9、秋天如画10、秋天,真好!【习作要求】1、按一定顺序写。
从高到低(先写天上,再写地上)从远到近地点转换(选取不同地点写景色)2、抓住重点,运用形容词、象声词、四字词语、叠词等具体描述。
4、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事物的特点。
5、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开头】一、比较:我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更喜欢瓜果遍地的秋天。
百花盛开、百鸟争鸣的春天是可爱的,瓜果遍地、果实累累的秋天更可爱。
二、排比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它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没有夏天的枝繁叶茂;没有冬天的白雪飞扬,但它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中、农田中、森林中、校园中到入处都有它的影子。
三、拟人秋姑娘踏着优美的华尔兹缓缓地向我们走来。
三、运用了自问自答的手法秋天到了,秋风习习。
秋天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秋天吧!(《找秋天》)秋天在哪里呢?秋天藏在金灿灿的稻穗上,秋天藏在火通通的柿子里,秋天藏在绿油油的菜地间。
四、还有——声音开头、俗语开头、诗文开头……【结尾】啊,秋天多美呀!我爱美丽的秋天!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我爱这美丽的秋天!我爱美丽的秋天!秋天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我爱你——秋天!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
金色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高兴、喜悦的心情。
秋天的丰收能使农民致富,秋天给大自然增加了绚丽的色彩......秋天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我爱你—秋天!秋天,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季节啊。
你真是人类的一个好朋友。
我们一起携手走过了多少个秋天啊!如果没有了秋天,那么人们也就少了那么多的欢乐,和喜悦呀【布局谋篇】1、选择一处景物写。
秋天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去野外郊游的好时候。
我和伙伴们相约来到万安县生态公园游玩。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那花坛中五彩缤纷的菊花。
关于秋天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写作指导】作为秋天的景色丰富多彩,写作也应该如此。
在写秋天作文时,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 描述丰富多彩的景象秋天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季节,我们需要用文字来描绘秋天的景色。
比如,描绘绚烂多彩的红叶,呼之欲出的霜花和渐渐变色的草地等等。
2. 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当我们写作时,需要让读者注意到我们的作品,这可以通过具体细节和生动的描写来实现。
比如,描绘日日不变的秋风带来的感觉,或者是渐变的天空和偶尔闪电的景象,这些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美。
3. 把个人情绪与秋天的景象联系起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个感受可以通过秋天的景象来表达。
比如,通过渐变的落叶来表达你自己的感受。
或者通过渐变的天气来表达你的心情等等。
用词分析:在秋天的作文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形象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秋天的景象。
想象一下,晴天后带来的一场细雨,想象一下田地上的农作物的成熟等等。
这些细节可以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具体和生动,从而让读者更有自主性。
【第一篇范文】秋天,我的最爱秋天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季节,这个季节的景色堪称美丽和神奇。
当我们走在秋天的大街上时,一阵清新的气息迎面而来,秋天的味道让人沉醉。
我们从采集红叶的树林中出来后,眼前芳香四溢,升起的霜花映入眼帘。
踏着飘落的枫叶,仿佛置身于童话里的林地。
当地球转到秋季的时候,天空中的云彩也开始变色,从蓝色渐变为柔和的橘色,让我们更加舒适和放松。
而当季节快结束时,所有的果实都变得甜美而美味。
苹果和梨子,因为冬季的来临而有着更加坚定的形状和更坚硬的皮。
秋天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季节,大自然让我们体验到的尽收眼底,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爱。
【第二篇范文】秋季的感受秋季是一个让人不禁沉思的季节。
这个季节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对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体验。
走在金色的草地上,享受着夏天离去的厚重,我们感受到晴好的冷风清爽而有力。
然而,在它的某个时刻,这种清爽变成了刺骨的寒冷,我们深深地体味秋天的真正面貌。
秋天的风韵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习作指导《秋天》【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秋天的季节变化。
2.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秋天里的迷人景物,注意捕捉主要景物写下来。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充分地说。
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把景物的美写下来。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第三单元作文要求。
2.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秋天的景物变化。
3.教师制作好有关秋天的课件。
【教学片段】师:课文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样的作文。
生:写秋天为内容的作文。
师:同学们说说秋天到了我们有什么感受?生:秋天真美。
生: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师:说得好。
同学们说说秋天怎么美?秋天有哪些收获呢?(顿时,教室一片寂静,没有一位想发言的同学。
我见此哑然无声的状况,马上在电子白板上出示课件一。
当同学们看到满眼是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稻子,都“哇”地惊叫起来。
)师:下面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秋游吧,走进秋天,我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金灿灿的稻谷,真美啊!生:我看到田野就像一大块黄金,太美了!生:我看到这样金色的秋天真高兴!生:稻子还笑呵呵向我们点头哩!······师:我们看到这无边无际的田野有这么深的感慨,那么农民爷爷看到这么美的田野会怎样?生:农民爷爷一定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生:农民爷爷肯定比我们更高兴。
生:他们会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我们再去一个地方欣赏欣赏秋天美景吧!(出示课件二)师:走过田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生:绿叶中挂满了诱人的桔子。
生:树上拥挤着无数橙黄的小灯笼。
生:树都压弯了腰多辛苦啊!······师:说得真好。
《秋天的校园》习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任何景物都有自身的特点,能找出最显眼、最有趣、最不同于他物的地方,抓住事物的特点,并展开想象。
2.学会由总体到局部,按一定的顺序实行观察的方法。
3.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教学重、难点:把观察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教学准备:课前带同学们参观校园,重点观察校园的大槐树、小花园、爬山虎、柳树等。
教学过程:一、结合本单元课文,提出要求。
师:这个单元,我们领略了三峡壮丽的风光,看到了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的云雾,走进了美丽而又广阔的锡林郭勒大草原,感受到了坚固而且美观的赵州桥,作者们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把祖国山河景观的秀美壮丽体现在我们眼前。
我们每天与我们的校园朝夕相处,能够说是最好的朋友了。
今天,我们就以校园为题,写一篇关于校园美景的文章——《秋天的校园》。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忆,激发起学生对校园的热爱,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观察与写作的氛围中,也为学生在写作中借鉴本单元的写作方法做好铺垫。
)二、选择校园重点景物,练说片段。
课件出示学校大槐树、小花园、爬山虎、柳树等景物。
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我们校园里的景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让我们来仔细地观察校园中的这棵大槐树,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1.引导学生按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
(远看……,近看……,整体按从下到上的顺序观察树干、树枝、树叶。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实行观察。
(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槐树的树叶上。
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飘落的样子,然后再展开想象。
)3.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不但……,也……”“有……,也有……”等关联词语练习说话。
师:如果仅仅是把你看到实实在在地说出来,老师觉得你眼中的大槐树还不够美。
还得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它像什么?想想它们在干什么?它和你有什么话想说?我们能够仿照《锡林郭勒大草原》这篇课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展开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