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6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复习前课内容导入,如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一、农业的成就:1、水利:西汉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治理黄河2、农具: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手工业的成就1、丝织业:①_____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___2、冶铁业:①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
③_________我国最早发明炒钢技术三、商业繁荣:1、大一统的经济措施及作用:_________________2、东西二京:长安、洛阳①规模宏大:人口_________、________。
②布局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商业区___________市合作探究: 1.讨论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2.P72页动脑筋精讲点拨:1. 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两个方面讲解:一是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和耧车的发明;二是牛耕技术的改进,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
2.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兴修水利、农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种植三个方面。
3.提花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
4、解释五铢钱。
并同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比较。
5.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