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2.00 KB
- 文档页数:127
全身麻醉后护理常规全身麻醉后护理是指手术或其他医疗过程中使用全身麻醉药物使患者昏迷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系列护理措施。
全身麻醉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但同时也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进行全身麻醉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全身麻醉后的护理常规。
一、患者观察1.患者的神志和意识状态需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
麻醉药物从体内代谢和排出所需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2.患者的呼吸状态需密切观察,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
也要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喉痛、喉水肿等情况。
3.患者的心血管状况需密切观察,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要特别注意有无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肌缺血等情况。
4.患者的皮肤颜色、湿度需密切观察,特别是术后手术部位是否有红肿、瘀血、渗液等情况。
二、呼吸道护理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喉痛、喉水肿等情况,护士要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
3.维持患者的氧气供应,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三、心血管护理1.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心率不齐、低血压等情况。
2.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3.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电图,了解患者心脏的情况。
四、液体管理1.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包括尿量、体重等指标,及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2.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保持患者的正常水平衡。
五、镇痛护理1.制定合理的镇痛计划,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
2.定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并记录疼痛评分和镇痛效果。
六、体位护理1.保持患者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处于一个姿势,防止肌肉僵硬和血液循环障碍。
2.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区肿胀、瘀血等情况,护士要定时观察并记录肿胀程度和颜色变化。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1、床旁备有氧气导管,吸引器等用物;2、详细交接病人: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儿,了解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仔细交接患儿全身皮肤情况、伤口情况、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固定是否良好,观察患儿麻醉是否清醒;3、遵医嘱持续低流量吸氧至患儿麻醉清醒,有呼吸道症状者应延长吸氧时间;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心电监护,未清醒前按医嘱没30~6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做好记录。
术后4小时还未清醒应告知医生,如发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收缩压在90mmHg以下,脉搏细速或每分钟达120次以上,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或神智呆滞,感觉迟钝,手足冰冷等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5、体位:未清醒者予平卧头偏向一侧,肥胖患儿肩颈部垫软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腔手术和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取半卧位,有利于炎症局限和引流;骶尾部和臀部手术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颈部手术取头高位,减轻伤口水肿;新生儿取低斜坡(床头摇高15~30度)侧卧位,减少误吸发生率;6、加强体温监测,术后注意保暖及防止高热,发现异常及实报告医生处理。
如体温不升,采取保暖措施;如出现高热,及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防止高热惊厥;7、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及口唇颜色,如口唇发绀或闻及痰鸣音,立即予吸痰,防止误吸及窒息;8、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9、观察患儿伤口情况,若敷料潮湿或脱落,应及时予以更换;10、饮食:非胃肠道的一般手术,患儿清醒后2小时可少量饮水,观察20-30分钟,如无恶心呕吐,予半流质或易消化的软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手术当天应少量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手术部位为胃肠道等的较大手术,术后禁食(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
待肠功能恢复后,方可少量饮水,如无异常,逐渐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11、皮肤护理:小儿皮肤嫩薄,易发生压疮,应定时检查患儿全身皮肤特别是手术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完好。
协助患儿更换卧位,保持床单元整洁;12、做好基础护理及安全护理:对全麻恢复过程兴奋、躁动的患者,予安抚或给予适当的约束,防止其拔除各种引流管、输液管或坠床。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概念】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经呼吸道、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
【护理措施】
一、执行麻醉恢复室一般护理常规
患者入PACU前做好相应物品、药品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氧气、吸引器、拮抗药品、急救物品等。
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恢复室医生,即刻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三、做好体温监测及给予保暖措施,低体温患者及时采取复温措施。
四、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导管固定不住或引流量突然增多、管腔不通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五、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六、识别并遵医嘱处理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如疼痛、恶
心呕吐、寒战、低体温、低氧血症等。
7、记录麻醉恢复护理记录单及患者交接单。
8、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平稳,经麻醉医师确认并签字后字后方可转出患者。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是指对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护
理的常规措施。
以下是一些全身麻醉术后护理的常规事项:
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
率和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定期更换体位:术后患者常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定期更换
体位有助于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 咳嗽和深呼吸:术后患者应该经常咳嗽和深呼吸,有助于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术后肺炎。
4. 监测排尿情况:及时记录患者的尿量和排尿情况,观察是否
出现尿潴留等问题。
5. 给予充足的液体:术后患者需要保持水分平衡,适当给予充
足的液体,有助于预防脱水和恢复机体功能。
6. 注意患者的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
药物,并定期评估镇痛效果。
7. 定期观察伤口:检查术后伤口的情况,注意是否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和更换敷料。
8. 饮食护理:根据医嘱,逐渐给予患者适合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进食过多油脂等刺激性食物。
9. 注意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护理:与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心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以上是全身麻醉术后护理的常规事项,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保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