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服装款式图的画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服装款式图的画法教学目标⑴、明确款式图的概念及款式图的绘制方法-⑵、如何运用款式图表现人体结构-⑶、能准确的用款式图记录处于着装状态的服装,对立体的服装作平面化处理。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款式图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准确掌握服装比例、人体及服装款式之间相互关系,熟悉快速绘制款式图的基本技法,正确画出服装的平面款式图并能进行基本的款式设计。
教学难点服装款式图的画法主要分上衣、裙子和裤子的画法以及款式图的表现技法。
绘制方法比较简单,具有能快速记录传达服装的优点,用款式图记录处于着装状态的服装,要对立体的服装作平面化的处理。
主要用线描、色彩、电脑的表现技法将服装的质感充分的表现出来。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服装缝制基础工艺的表现”他们将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运用款式图的表现,更加完整的掌握服装的画法,为以后掌握服装效果图的画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导:?? 前面我们学习过服装人体的画法,人体的结构、比例都已经基本掌握,在我们上“服装款式图的画法”以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服装人体的比例。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按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服装人体又是几个头长,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1、?提问与复习⑴正常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⑵服装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⑶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答案参考:⑴正常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7个头长。
⑵服装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9个头长。
⑶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从头顶→下额→乳头连线→脐孔→大转子→大腿中部→膝关节→小腿中部→踝关节→脚底,各断长度为一个头长。
(教师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出服装人体简图)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服装人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那如何能按照已学的人体知识画出服装款式图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服装款式图的画法。
-第二节服装款式图的画法(板书)-款式图:款式图是用平面形式表现服装款式的图画。
(板书)-特点:款式图记录的是处于着装状态的服装,要对立体的服装作平面化处理,服装中源于人体动态的皱褶无需在款式图上画出来,以免影响服装自身结构的表现。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教学内容前中开襟,单排扣,钉纽5粒,前片腰节设置胸省+腰省,后片收腰省,前后衣片侧缝处吸腰,右侧缝装拉链。
裙子为以A字裙为基础的裥裙,前后裙片收裥8个(图5-20)。
(二)测量要点(1)衣长的测量由于款式为腰围剪接式,剪接部位在中腰,因此衣长即为腰节长。
(2)裙腰围的放松量由于是连衣裙,裙腰围的放松量大于半截裙,一般按人体测量数值加放5 cm以上为宜。
(三)制图规格号型衣长胸围领围腰围袖长160/84A 110 92 36 74 58教学内容二、连衣裙前后片结构制图(一)前片制图(二)后片制图板书设计一、连衣裙制图依据(一)款式特征与适用面料(二)测量要点(三)制图规格二、连衣裙前后片结构制图(一)前片制图(二)后片制图教后札记江苏省新沂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教学内容前中开襟,单排扣,钉纽5粒,前片腰节设置胸省+腰省,后片收腰省,前后衣片侧缝处吸腰,右侧缝装拉链。
裙子为以A字裙为基础的裥裙,前后裙片收裥8个(图5-20)。
(二)测量要点(1)衣长的测量由于款式为腰围剪接式,剪接部位在中腰,因此衣长即为腰节长。
(2)裙腰围的放松量由于是连衣裙,裙腰围的放松量大于半截裙,一般按人体测量数值加放5 cm以上为宜。
(三)制图规格号型衣长胸围领围腰围袖长160/84A 110 92 36 74 58教学内容三、连衣裙前后裙片结构制图(三)前片裙制图(四)后片裙制图(三)袖片制图板书设计一、连衣裙制图依据(一)款式特征与适用面料(二)测量要点(三)制图规格二、连衣裙前后片裙结构制图(一)前片裙制图(二)后片裙制图 (三)袖片制图教后札记。
服饰上衣绘画教案教案标题:服饰上衣绘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服饰上衣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2. 学习掌握服饰上衣的绘画要点和表现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 预先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服饰上衣实物或图片。
2. 准备几个绘画工具,包括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3. 准备绘画纸和画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几张具有不同风格的服饰上衣图片,引起学生对服饰上衣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你喜欢哪种类型的上衣?”、“你认为服饰上衣有何特点?”等。
2.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并描述展示的实物或图片中的服饰上衣,包括颜色、纹理、形状、细节等,并进行简单的讨论交流。
3. 绘画要点和技巧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绘画服饰上衣的基本要点和技巧,包括:a. 线条勾勒:使用铅笔在画布上勾勒服饰上衣的外形和细节。
b. 颜色运用:根据服饰上衣的颜色进行选择,并使用适当的绘画工具进行上色。
c. 立体感表现:通过调整颜色的明暗和明确的阴影来赋予服饰上衣立体感。
4. 绘画实践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服饰上衣图片或实物开始进行绘画实践。
教师可以在学生绘画过程中逐步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绘画后,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可以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提供反馈意见。
教师也可以提供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发挥创造力。
6. 总结与延伸教师带领学生对整个绘画过程进行总结,总结绘画服饰上衣的要点和技巧,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和练习,深化对服饰上衣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展示情况进行评价,主要评估学生对服饰上衣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和创造力的表现。
可以通过给予肯定和建议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服装款式图得画法20080619 08:46:59| 分类:服装教育教案研究|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教案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明确款式图得概念及款式图得绘制方法⑵、如何运用款式图表现人体结构⑶、能准确得用款式图记录处于着装状态得服装,对立体得服装作平面化处理。
2、过程与方法:过程:教案引导、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课堂练习、教师点评、布置作业。
方法:教师解说、演示,多媒体辅助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服装款式图画法得学习,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这一门学科得兴趣,促使她们能更进一步得热爱生活,创造美好得未来。
教案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款式图在服装设计中得重要性,准确掌握服装比例、人体及服装款式之间相互关系,熟悉快速绘制款式图得基本技法,正确画出服装得平面款式图并能进行基本得款式设计。
教案重点:服装款式图得表现技法教案难点:服装色彩得表现技法教材分析:服装款式图得画法主要分上衣、裙子与裤子得画法以及款式图得表现技法。
绘制方法比较简单,具有能快速记录传达服装得优点,用款式图记录处于着装状态得服装,要对立体得服装作平面化得处理。
主要用线描、色彩、电脑得表现技法将服装得质感充分得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服装缝制基础工艺得表现”她们将通过本节内容得学习,运用款式图得表现,更加完整得掌握服装得画法,为以后掌握服装效果图得画法奠定了基础。
教案手段: 多媒体辅助手段教案方法:理论讲解与示范教案相结合课时安排: 3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笔、颜料、绘画纸等。
教案过程:第一课时引导: 前面我们学习过服装人体得画法,人体得结构、比例都已经基本掌握,在我们上“服装款式图得画法”以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服装人体得比例。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按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服装人体又就是几个头长,具体就是怎样划分得。
1、提问与复习⑴正常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⑵服装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具体就是怎样划分得。
服装设计图绘制技巧教案一、引言服装设计图是服装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必备的工具之一。
通过绘制服装设计图,设计师能够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具体呈现出来,并能与制作团队、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
本教案旨在教授一些基本的服装设计图绘制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二、准备工作1. 工具准备:铅笔、橡皮、钢笔、量尺、缝纫尺、粉笔、颜料等。
2. 纸张选择:可以使用素描纸、画板纸或者透明纸进行绘制。
3. 角色定位:确定绘制的服装样式和角色类型,如男装、女装、儿童装等。
三、绘图步骤1. 设计构思:- 确定服装的整体风格、主题和目标受众。
- 进行相关的市场调研,了解流行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 创意搜集与整理,可以通过画册、时尚杂志、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灵感。
2. 身体比例:- 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构建出服装模特的身体比例。
- 根据角色类型和服装风格,调整身体比例的长短和宽窄。
3. 基础款式绘制:- 根据设计构思,将服装款式的基本形状轮廓用铅笔勾勒出来。
- 着重标注衣领、袖口、腰身、裙摆等细节部分,并确定材质纹理。
4. 细节描绘:- 通过钢笔勾勒出更加清晰明确的服装轮廓线条。
- 细化绘制各个部位的纹理和装饰,如花纹、褶皱、拉链、钉珠等。
5. 色彩渲染:- 根据服装主题和材质特点,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填充。
- 渲染过程中,要注意光影变化、层次感和透明度的表现。
6. 标注说明:- 添加文字或符号标注,描述服装的细节构造、特殊要求等。
- 标注尺寸、比例、材质等重要参数,方便后续的制作与评估。
四、技巧要点1. 视觉比例:- 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和身材特点,合理调整身体的比例和曲线。
- 注意身体的整体均衡与协调,避免产生不自然的视觉错觉。
2. 线条运用:- 运用不同粗细、硬度的线条来表现不同部位和材质的细节。
- 注重线条的流畅与精准,使服装效果更加真实和立体。
3. 色彩搭配:- 根据服装风格和主题要求,选择恰当的色彩组合和搭配。
- 运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和渐变效果,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和质感。
上衣款式图绘制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衣款式图的基本绘制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审美观。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上衣款式图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2. 上衣款式图的绘制步骤。
3. 上衣款式图的常用表现手法。
4. 实例讲解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上衣款式图的基本绘制技巧。
2. 上衣款式图的创意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上衣款式图的基本概念、绘制步骤和常用表现手法。
2. 演示法:教师示范绘制上衣款式图,学生跟随操作。
3. 练习法:学生独立绘制上衣款式图,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绘制心得,相互学习。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绘图工具: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3. 参考资料:上衣款式图样品、服装设计相关书籍等。
【章节一:上衣款式图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1. 讲解上衣款式图的定义:上衣款式图是服装设计过程中,用以表达设计师意图和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视觉表现形式。
2. 阐述上衣款式图的重要性:上衣款式图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服装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者满意度。
3. 介绍上衣款式图的分类:平面款式图、立体款式图、分解款式图等。
【章节二:上衣款式图的绘制步骤】1. 讲解上衣款式图的绘制步骤:确定比例、画出基本轮廓、添加细节、标注尺寸、上色等。
2. 示范绘制上衣款式图的步骤:以一件简单的T恤为例,演示绘制过程。
【章节三:上衣款式图的常用表现手法】1. 讲解上衣款式图的常用表现手法:线条、阴影、色彩、图案等。
2. 示范运用不同表现手法绘制上衣款式图:以一件衬衫为例,展示多种表现手法的应用。
【章节四:实例讲解与练习】1. 分析实例上衣款式图:讲解实例中的设计理念、绘制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学生跟随练习:根据实例,学生独立绘制上衣款式图,教师点评指导。
【章节五:创新与拓展】1. 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且有创意的上衣款式图。
服装设计教案
(二)分析讲解,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
本课通过素描与速写两种练习方
法来训练,主要是因为这两种造型训
练与时装绘画以线条为主的表达形式
较为接近。
1、了解结构素描的概念:
通过不同形式的素描画的展示和教师
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结构素描。
明暗素描
学生观看ppt
学社归纳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展
示,使学生直
观的感受到
什么是结构
素描。
结构素描
速写
教师总结:结构素描又称“形体素描”特点是一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学生单独发言,总结对结构素描的认识
板书:一、目的
二、能力培养
三、基本观念。
第二节服装款式图的画法
教学目标
⑴、明确款式图的概念及款式图的绘制方法
⑵、如何运用款式图表现人体结构
⑶、能准确的用款式图记录处于着装状态的服装,对立体的服装作平面化处理。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了解款式图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准确掌握服装比例、人体及服装款式之间相互关系,熟悉快速绘制款式图的基本技法,正确画出服装的平面款式图并能进行基本的款式设计。
教学难点
服装款式图的画法主要分上衣、裙子和裤子的画法以及款式图的表现技法。
绘制方法比较简单,具有能快速记录传达服装的优点,用款式图记录处于着装状态的服装,要对立体的服装作平面化的处理。
主要用线描、色彩、电脑的表现技法将服装的质感充分的表现出来。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服装缝制基础工艺的表现”他们将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运用款式图的表现,更加完整的掌握服装的画法,为以后掌握服装效果图的画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导:前面我们学习过服装人体的画法,人体的结构、比例都已经基本掌握,在我们上“服装款式图的画法”以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服装人体的比例。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按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服装人体又是几个头长,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1、提问与复习
⑴正常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
⑵服装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几个头长?
⑶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答案参考:
⑴正常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7个头长。
⑵服装人体以头长为单位分为9个头长。
⑶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从头顶→下额→乳头连线→脐孔→大转子→大腿中部→膝关节→小腿中部→踝关节→脚底,各断长度为一个头长。
(教师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出服装人体简图)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服装人体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那如何能按照已学的人体知识画出服装款式图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服装款式图的画法。
第二节服装款式图的画法(板书)
款式图:款式图是用平面形式表现服装款式的图画。
(板书)
特点:款式图记录的是处于着装状态的服装,要对立体的服装作平面化处理,服装中源于人体动态的皱褶无需在款式图上画出来,以免影响服装自身结构的表现。
(板书)
一、上衣的画法(板书)
1、画上衣大身部位的外轮廓(板书)
⑴画上衣大身部位外轮廓的长宽比例是以人体躯干部位的比例为依据确定的。
如:a、成年人肩宽为2个头长,上衣的肩宽可确定为2个头长。
b、齐腰节的上衣长度约在肩宽的1倍处(男人稍下、女人稍上)。
c、齐臀围的上衣长度约在肩宽的1.5倍处。
⑵利用男女体型的差异在款式图中画出不同性别的服装。
a、画男装肩宽要大于臀宽,画女装肩宽则要小于臀宽。
b、服装大身部位外轮廓的比例画准了,服装款式图才可能画好。
(如图所示见课本P45页图2---19)男人体女人体
2、画局部(板书)
⑴、画局部一般首先画领和门襟
a、一般领口的宽度约占肩宽的三分之一。
b、画的太宽或太窄都会让人看起来不舒服。
⑵画有领面的领还要注意处理好领面与领口以及领面与肩线之间的关系,即要画出立体感又要准确地画出它们的结构。
⑶门禁止口线不能画在上衣的中心线上。
注意:画袖身首先要注意袖与大身部位的比例,袖子的长短、宽窄以及外形特征都要通过其与大身相比较来确定。
画一般的袖可以用袖垂放的状态,如果是画比较特殊的袖,应该把袖打开放置,以便充分刻划非常规范袖的特征。
(如图所示课本P46页图2---20)
3、画细部(板书)
⑴上衣中一些特殊的缝合方式,连接方式、装饰方式,腰带以及装饰图案等细部对服装的外观和风格都有重要意义。
⑵缝制工艺比较复杂,刻画时不仅要把握好它们在上衣中的位置和比例,还应清楚地交代它们的缝制特点。
如果细部在款式图中所占比例太小,可以用“特写”的形式将它们放大。
(如图所示课本P46页图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