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堂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37
教案《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学会使用灭火器和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燃烧的条件1. 燃烧的定义和特点2. 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点火源3. 探究燃烧的实验第二节:灭火的方法1. 灭火的原理:消除燃料、切断氧气、降低温度2. 常见灭火方法:用水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用灭火器材灭火3. 灭火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灭火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难点:1. 燃烧的实验现象和灭火原理的理解。
2.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实验器材、灭火器、灭火器材。
2.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燃烧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燃烧的三要素。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燃烧实验,观察和记录燃烧的现象,引导学生探讨燃烧的条件。
4. 知识讲解:讲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灭火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器的使用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
6.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案《燃烧和灭火》(接上)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灭火器使用练习:检查学生对灭火器使用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七、教学延伸:1. 探索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如木材、煤炭、天然气等。
2. 深入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燃烧和灭火》说课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化学》下册第九章《化学与生活》中的第二节“燃烧和灭火”。
详细内容包括:1. 燃烧的条件和特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 燃烧与灭火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特点,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的理解;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方法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燃烧实验装置、灭火器、火柴、蜡烛、酒精灯等;2. 学具:实验报告单、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燃烧和灭火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3. 例题讲解:讲解燃烧的条件、特点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说明其燃烧条件;(2)简述灭火的原理,并给出三种灭火方法;2. 答案:(1)燃烧现象:蜡烛燃烧、火柴燃烧、天然气燃烧。
燃烧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3)正确。
用湿抹布扑盖可以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目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掌握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搜集更多关于燃烧和灭火的知识,了解燃烧和灭火在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燃烧条件的理解;2. 灭火原理的掌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实验设计;4. 作业设计中灭火实例的分析;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燃烧条件的理解补充说明:1. 可燃物: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如木头、汽油、天然气等;2. 氧气: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燃烧时氧气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3. 温度达到着火点:每种可燃物都有一个特定的着火点,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开始燃烧。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此次说课比赛,我将借这次机会,与大家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展示得是: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九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内容。
本节教材在整册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燃烧和灭火这一重要知识点,时常在中考中浮现,并且还时常以实验探索的形式浮现,学习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家里不幸发生了火灾,应该怎么处理?公共场所浮现了火灾险情,怎么办?怎么样防止惨剧发生?等。
从内容设置的角度看,本节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化学反应——燃烧入手,用科学探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爆炸等有关知识。
增强学生的防火意识,及火灾中逃生的一些小常识。
我担任的教学班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通,但对学习化学兴趣较为浓厚,特别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
有一部份同学具备独立完成探索实验的能力,有的可以通过组成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获得知识。
学生学习本节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对这一部份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现象的分析、总结而得出结论。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对火灾发生的原因的分析(2)常用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爆炸发生的原因(2)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3)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4)能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火的问题(1)通过灭火的原理的探索,体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2)通过活动与探索,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1)通过对燃烧现象的分析,了解内因和外因间的辩证关系(2)在进行科学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带来的乐趣,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对化学学习的兴趣(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4)展示大量熟悉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 .实验探索法:通过实验,探索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燃烧与灭火》。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燃烧与灭火》是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 1 的内容。
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后,进一步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燃烧现象。
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使学生能从化学视角认识燃烧和灭火,增强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氧气性质的巩固和应用,又为后面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性质和一些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但对于燃烧的本质和条件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在设计实验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缺乏耐心和细心。
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
(2)灭火原理的应用。
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基本知识。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
在生活中,同学们对燃烧还是比较熟悉。
本课题重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和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将理论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2.教材主要内容:本课题内容包括物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等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因为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我把燃烧定义,物质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做为第一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等内容作为第二课时。
二.教学设计思想1、通过学生和老师合作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思维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进行改进的能力等。
让学生学会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通过《新闻联播》有关“天津大爆炸”的片段视频报道,让学生体会到燃烧利用不当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巨大威胁,同时利用视频中涉及到的灭火方法引入学习灭火的原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后再通过电影《奇幻森林》、《紫日》片段视频,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灭火的原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便于掌握和运用。
3、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尝试熄灭蜡烛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尝试灭火的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对象分析1、燃烧与灭火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化学原理来为自身服务,历史悠久。
燃烧与灭火也是今与学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化学现象。
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因为家庭人口结构和学习压力的双重影响,对这些现象的本质认识比较缺乏。
2、在思维方面,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认识的直接支持。
初三的学生正是处在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年龄,所以本次课力求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将在思维的引领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燃烧和灭火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水、土、灭火器等。
2. 教学课件:燃烧和灭火的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火灾新闻,引起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关注。
2. 探究燃烧的条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火柴、蜡烛的燃烧过程,总结燃烧的条件。
3. 学习灭火的方法:讨论灭火的方法,观看灭火器的使用视频,了解各种灭火方法的适用场景。
4. 实践灭火:分组进行灭火实践,运用所学的灭火方法,体验灭火过程。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预防火灾和正确灭火。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燃烧和灭火的知识结构图,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讨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在实践灭火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安全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掌握不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可以增加火灾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燃烧和灭火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探讨燃烧和灭火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森林火灾、化学实验室火灾等。
2. 介绍新型灭火材料和技术,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 强调在生活中注意火灾预防,提高安全意识。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火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
2.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火灾事故统计数据及火灾原因分析。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灭火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火灾预防意识的提高。
十、教学改进1. 针对学生掌握不扎实的知识点,加强课后辅导。
《燃烧和灭火》课题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
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小活动引入,进而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材采用从实验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学生可通过探究,亲身体验和思考来掌握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有:1.对着火点的概念理解不够,有的学生把降温灭火的方法说成是降低着火点。
2.探究活动的动手能力和规范性。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①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②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教学用品:多媒体、白磷、红磷、烧杯、热水、铜片、导管、蜡烛、碳酸钠、稀盐酸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实验法、演示法等。
【教学活动】通过投影展示四幅图片(图片内容按次序是:①篝火晚会,②煤炉烧饭,③奥运圣火,④火箭发射)。
请同学们观察、联想,并将想法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教师聆听学生的各种议论,并助以手示或眼神或语言给学生鼓励,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然后与学生一道归纳、整理)。
【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火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热量,火把我们带进未知的世界,总之,火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世界。
但是火如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使火造福于人类呢?接下来我们就对燃烧进行研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学习目标: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前预习】1.描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有利和有害两方面);2.2【情境导入】前面我们了解到很多物质的燃烧,你能总结出什么叫燃烧吗?燃烧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二、自主探究:【归纳】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总结什么是燃烧:可燃物与发生一种的、的的氧化反应。
【猜想】燃烧需用的条件是什么?、、燃烧的条件:①;②;③。
【思考】1.这三个条件是需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事例分析证明。
2.燃烧在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交流讨论】教材P125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124【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②;③。
【思考】1.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2.发生火灾怎么办,如何灭火?124【结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②;③。
【讨论交流】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3.扑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4.如何解释“钻木取火”、“水火不容”、“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几个成语?127【思考】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诗哪句涉及到化学变化?怎么发生的?【自学】阅读教材P128~129.思考下列问题:1.爆炸引起的原因:可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除像氢气、________等可燃性气体外,面粉、煤粉等______也能爆炸。
1282.素。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记住一些燃烧与爆炸有关的图标。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课堂实录沿庄中学李树娟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播放」一些燃烧的片断。
师: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什么是燃烧呢?燃烧指的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播放」同台PK。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采用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竞赛的形式展开。
现在我宣布竞赛规则:竞赛分动手实验和知识抢答两部分。
实验成功或答题正确将记100分,并掌声鼓励;实验不成功不给分,答题不正确将倒扣100分。
由老师或同学们评定。
各小组自己用记分牌记分。
赛后老师将给得分最高的组颁发奖品。
比赛前,我先介绍各小组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纸条、小石条、3支蜡烛(2支长短相同)、小木条、无烟煤块、二氧化碳1瓶(125mL)、酒精灯、烧杯(500mL)、坩埚钳、石棉网、火柴、湿抹布。
师:现在我宣布小组学习竞赛正式开始。
师:首先请各小组讨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能谈谈作出假设的理由吗?「分组讨论」「板书」一、燃烧的条件师:讨论结束。
请各小组派代表抢答。
×××:燃烧需要氧气,即支持燃烧的物质。
因为氧气有助燃性。
师:回答正确,给×组记100分(掌声)。
请继续抢答。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很好,理由也很充分。
下面各小组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用品,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如下:「播放」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用酒精灯点燃纸条和石条。
对比现象。
1 / 9『实验2』分别用酒精灯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烧杯罩住。
对比现象。
『实验3』分别点燃小木条和无烟煤块。
对比现象。
师:请同学们看清实验内容,相互合作,记录现象。
实验比赛现在开始。
「学生实验」师:实验比赛结束,请同学们将仪器归位。
刚才我检查了各小组实验情况,各小组都很成功,这可让我这个裁判为难了。
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目录•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目标燃烧与灭火基本概念燃烧灭火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燃烧的基本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灭火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防火观念。
教学方法与手段01020304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燃烧原理及过程分析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030201燃烧三要素燃烧过程及特点燃烧过程燃烧特点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基本特征。
不同类型燃烧现象自燃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源的情况下,由于本身内部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燃烧现象,如白磷自燃。
爆炸灭火方法与技术应用常见灭火方法及原理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1 2 3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保养方法其他灭火器材的使用与保养灭火器材使用与保养实施演练按照计划进行演练,注意安全和秩序,确保演练效果。
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场地、人员、物资等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物资准备等。
评估与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完善灭火方法和技术应用。
实际操作演练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火灾原因分析电器短路、过载煤气泄漏易燃物品管理不当人为纵火预防措施010204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短路、过载使用煤气时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易燃物品远离火源,分类存放加强防火意识,杜绝人为纵火03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液体火灾及固体物质火灾断电灭火切断电源后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扑救技巧窒息灭火冷却灭火报警方法拨打119火警电话,说明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等情况到附近消防队报警或按下火灾自动报警按钮熟悉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保持冷静迅速撤离引导他人一起疏散,帮助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01020304安全意识培养与责任担当增强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了解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危害,学会在危险环境中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