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闸北八中新校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 格式:doc
- 大小:363.50 KB
- 文档页数:8
闸北八中新校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请将第I 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第II 卷的答案表格中。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Cl-35.5 Ba-137第I 卷 (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A .Na +B .H +[ ]-C .D .2、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A .KCl 和KOHB .Cl 2和H 2C .CO 2 和SiO 2D .NH 4Cl 和KI3、最近,医学家们通过放射性14C 标记的C 60发现: 一种C 60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 杀死细菌,从而控制爱滋病毒.下列有关14C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14N 所含中子数相同B 与C 60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C 与12C 互为同位素D 质量数为14,原子序数为6,核内有8个质子4、在医学、日常生活中常见的①福尔马林 ②医用消毒酒精 ③生理盐水 ④食醋,这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④①③5、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 <HCl <HBr <HI B. 酸性:HClO 4 >HCl >H 2CO 3 >CH 3COOH >C .碱性:Ba(OH)2 > NaOH >Mg(OH)2 >Al(OH)3D .熔沸点:金刚石 >NaCl >CO 2 >I 2 >Br 2二.选择题(本题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非极性共价键只存在于单质中B .离子键只能存在于化合物中Cl Cl O H N HHC.分子晶体里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D.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如CH4、CCl4、P4等,其中键角都是109°28’7、在一定的温度下,100ml 6mol/L硫酸与过量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固体) B.水 C.NaNO3溶液 D.硫酸铵固体8、已知C+CO2 2 CO-Q,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Q,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9、运用元素周期表知识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和盐酸的白色固体B.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C.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HAt)很不稳定D.甲硅烷(SiH4)是一种易自燃、不稳定的气体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Al3+、Ag+、NO3-、Cl- B.Fe2+、H+、NO3-、Cl-C.K+、NO3-、AlO2-、OH- D.K+、H+、Cl-、S2-11、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类似C60的物质N60 ,试推测该物质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N60易溶于水 B.稳定性N60 < N2C.等物质的量分解吸收的热量N60 > N2 D.熔点N60 > N212、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关系为………………………………………()A.V3﹥V2﹥V1 B.V3﹥V2 = V1 C.V3 = V2﹥V1 D.V1 = V2﹥V313、常温下的下列物质中,含离子数目最多的是A 20mL冰醋酸B 20mL0.2mol/L的CH3COOH溶液C 20mL0.2mol/L的BaCl2溶液D 20mL0.15mol/L的AlCl3溶液14、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B、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均为0.2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 AD、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15、下图表示反应,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图。
2006-2007学年度上海市闸北区八中新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一、 (55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 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间距离为10m ,以恒定的速度1m/s 匀速传动。
现将一质量为0.2kg 的小物体无初速放在A 端,物体与传送带间滑动摩擦系数为0.5,g 取10m/s 2,则物体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为:( )A .零B .10JC .0.1JD .除上面三个数值以外的某一值2.如图所示。
重为G 的棒可绕O 点转动,另一端P 搭在物体M 上表面。
物体M 处于水平光滑地面上,在下列情况下,M对P 的支持力N 怎样变化( ) A .若M 受水平向左推力作用,仍静止,则N 变大 B .若M 受水平向左推力作用,仍静止,则N 不变 C .若M 受水平向右推力作用,仍静止,则N 变大 D .若M 受水平向右推力作用,仍静止,则N 不变3.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物体由静止起从底边长相等,倾角不同的斜面顶端下滑到底面( )A .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物体损失的机械能也相同;B .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物体到达底端时动能相同;C .若物体到达底端时动能相同,则物体与倾角小的斜面间动摩擦因数较小;D .若物体到达底端时动能相同,则物体与倾角小的斜面间动摩擦因数较大。
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圆形轨道,AB 为其水平方向的直径,甲、乙两球同时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轨道内表面按图示方向运动到B 点,运动中均不脱离圆轨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先到达BB .乙球先到达B C. 球同时到达BABD.若两球质量相等则同时到达B5.一个气泡由湖面下20m深处上升到湖面下10m深处,它的体积约为原来体积的(温度不变)( )A.3倍 B.2倍 C.1.5倍 D.0.7倍6.关于电场力的功及电势能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点电势的大小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到零电势点电场力所做的功B.电场中某点电势的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在该点所具有的电势能C.在电场中无论移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电势能都要减少D.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能减少;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势能增加7.如图所示,10℃的氧气和20℃的氢气的体积相同,水银柱在管中央。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海门市三厂中学2008年8月24日一、指导思想以坚持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统领全局,以提高质量和创新管理为学校发展的两大主题,按照“勤业、精艺、认真、缜密”的工作要求,围绕“抓实教学、放大德育、投资教师、聚焦课堂、规范后勤”的总体思路,通过教学常规检查、德育主题活动、后勤岗位考核等措施,在执行力、思想力和沟通力上下功夫,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和行政管理,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水平,促使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逐渐改善,努力确保实现“综合考评第五”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1.高三年级要确保在全市综合考评中前五位,高二年级、高一年级整体实力要确保全市第五。
2.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使班主任队伍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要加强校本培训,每月集中培训至少一次,并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
在教师各类竞赛和09高考中,获奖人数、受表彰的备课组、受表彰的班级要确保有所增加。
要壮大校内骨干教师群体队伍,并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3.积极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一体化讲义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积极开展南通市级课题研究,确保100%的教师参与科研。
5.挖掘德育资源,整合德育力量,充分引爆学生潜能,提高内驱力,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6.全面加强综治安全管理,确保师德合格率100%,师生违法犯罪率0%,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7.后勤工作进一步规范,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过程有考核,有督查。
8.确保年度预算按计划完成,确保教职工福利稳中有升。
三、重点工作1.研究教学管理。
构建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管理组和基础年级教学质量管理组,实行班级、学科联系制,质管组的同志要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走访学生,加强调研,及时了解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状态,适时反馈存在问题。
进一步发挥年级组职能,加大管理力度,由组内实施决策、执行和检查。
加强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增强团队意识,加重群体考核,着底抓起,关注、关爱学困生、问题生,大力开展帮扶工程,增添学习信心和动力。
上海市闸北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卷化学(2009.1)审核:卢立臻校对:刘彦利(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共6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答案写在第Ⅱ卷前的I卷答题栏中)1、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的是A.二氧化硫的含量B.蛋白质的含量C.亚硝酸盐的含量D.三聚氰胺的含量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5+、H3、O4、C60等已被发现。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B.C60的摩尔质量为720gC.H2和H3属于同素异形体D.O2和O4属于同位素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O HB.S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C.乙炔的最简式CH≡CH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4、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不再需要实验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等焰火让全世界为之欢呼、倾倒,这主要是利用了化学中“焰色反应”的有关知识B.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C.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D.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答案写在第Ⅱ卷前的I卷答题栏中)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锌作阳极,铜作阴极B.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反应中,阳极上质量增重C.铜锌原电池中,电子由锌极经导线流向铜极D.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反应中,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7、在0.10mol/L的氨水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保持温度不变,往氨水中通入少量氯化氢,促进了氨水的电离,溶液的pH增大B.加水稀释0.10mol/L的氨水,溶液中n(OH-)减小C.保持温度不变,在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氨水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均变小)D. 氨水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满足:c(OH-)= c(H+)+c(NH+48A.Mg B.Ba C.F D.Na9、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A.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B.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10、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水中的溶解度:NaHCO3>Na2CO3B.熔点:铯>钾>钠>钠和钾的合金C.熔沸点:HI>HBr>HCl>HFD.热稳定性:HF>HCl>HBr>HI11、“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闸北八中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英语期中试卷考生注意:答案请做在答题卡(纸)上第Ⅰ卷(共105分)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Part A Short ConversationsDirections:In Part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i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ve he ard.1. A. 1,500 years ago B. 2,000 years agoC. 2,500 years agoD. 3,000 years ago2. A. At the jewelry counter. B. At the stationery counterC. At the shoe counterD. At the garment counter3. A. For use B. For showC. Both for use and for showD. Neither for use nor for show4. A. The quality B. The size C. The door D. The brand5. A. To get the woman’s address B. To travel by shipC. To buy a boatD. To ship the goods6. A. 84 B. 10 C. 18 D. 147. A. Paying with credit cards B. Paying in cashC. Paying with checkD. Checking the credit cards8. A. Mr. Brown likes to change often B. Mr. Brown is a man of habitC. Mr. Brown often does the same things in the dayD. Mr. Brown will do different things now and then9. A. The guest has to pay for the green crabB. They will change the green crabC. The bill for the green crab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room rentD. They’ll draw back the green crab to the kitchen10. A. 508 B. 507 C. 608 D. 308Part B PassagesDirections:In Part B, you will hear two short passages, and you will be asked three questions on each of the passages. The passages will be read twice, but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i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would b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ve heard.Questions 11 through 13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11. A. The darkest room B. The cheapest roomC. The biggest room.D. The most expensive room12. A. The biggest room B. The most expensive roomC. The smallest roomD. The cheapest room13. A. He was a mean man B. He was a funny manC. The millionaire, though rich, never wasted his moneyD. He was foolish manQuestions 14 through 16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14. A. Because the house where he once lived became too big for him B. Because he was used to living in the smaller houseC. Because a smaller house was more comfortableD. Because he liked to have a smaller house15. A. He let the man carry his clock in their truckB. He carried it down the road in his armsC. He asked a man to carry his clock in his carD. He had his clock taken to his new house16. A. Break the old clock B. Buy a new clockC. Buy a watchD. Put the clock onto the truckPart C Longer ConversationsDirections: In Part C, you will hear two longer conversations. The conversations will be read twice. After you hear the conversation, you are required to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words you’ve heard. Write your answer in your answer sheet.Blanks 17 through 2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Blanks 21 through 24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Inquiring about a ConcertWhen is the concert? It is on (21)__________, May 5th.How much is the seat? It is (22)__________.What time will the concert start? At (23)____________.What time will the concert end? Around (24)__________ .Complete the form. Write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for each answer.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25. If I _____ you, I ‘d join the army.A. amB. wasC. wereD. would be26.If he _______ tomorrow, he would find Mr Wang in the office.A. comesB. will comeC. should comeD. come27. If he had worked harder, he _______.A. would succeedB. had succeededC. should succeedD. would have succeeded28. If he _____, he _____ that food.A. was warned; would not takeB. had been warned; would not have takenC.would be warned; had not taken D. would have been warned; had not taken29. _____ it rain tomorrow, we would have to put off the visit to the Botanical Gardens.A. WereB. ShouldC. WouldD. If30. He has suggested that Miss Li _____ action at once before it is too late.A. takeB. takesC. will takeD. would take31. I would have paid a visit to you _____ possible.A. if it wereB. would it beC. had it beenD. should it have been32. The judge ordered that the thief _____ punished.A. would beB. should beC. was to beD. must be33. China successfully launched a moon exploration satellite in October this year, ______encourages the whole nation.A. whenB. whichC. thoughD. what34. We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______ we decide whether we ’ll carry out the plan.A. beforeB. asC. sinceD. while35. She must have gone out early, _____ she had not shown up at breakfast.A. becauseB. sinceC. forD. therefore36. You ’d better take the document along _____ they want to see them..A. ifB. so thatC. in caseD. as long as37. It is often said that an American starts a speech with a joke, _____ a Japanese has an apologyto make.A. whichB. asC. whileD. when38. --- Did you remember to give her the book she asked for?--- Yes. _____ I saw her, I remembered.A. WhileB. SuddenlyC. RightD. The moment39. He felt _____ duty to work for human rights and progress.A. it hisB. hisC. that is aD. it is his40. _____ needs further discussion whether we ’ll build a library or not.A. ThatB. ItC. ThisD. The thingDirections: 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 Each word can only be used once. There is one extra word.答题卡填涂说明: 填涂复合字母选项时,请将代表该选项的两个字母同时都涂黑。
闸北八中新校高三物理月考试卷一.(42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2,两相邻车站相距560m ,则地铁列车在这两站行驶时间最少为_________S ,这种情况下最大行驶速度为_________m/S 。
2.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3. 某举重运动员举重,记录是90Kg ,他在以加速度2m/S 2竖直加速上升的电梯里能举________Kg 的物体,如果他在电梯里能举起的物体,则此电梯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__,大小是________。
4. 质量为M 的轮轴其轴半径为r ,轮半径为R ,可绕水平转轴O 转动.重物质量为m ,由轻绳绕在轮轴上,如图所示.重物由静止下落高度为h 时的速度为v ,则轮轴转动的动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轮边缘某点的线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计一切阻力)5.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地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_______。
6. 某地强风的风速为20m/S ,设空气密度为ρ3。
如果把通过横截面为S=20m 2的风的动能的50%转化为电能,则电功率为_______。
7. 一个小球从倾角为370的斜面上O 点以初速v 0水平抛出, 落在斜面上A 点,如图所示,则小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为t= 。
若第二次以水平速度0v ',从同一位置 同方向抛出,小球落在斜面上B 点,两次落至斜面时的动能与抛出时动能相比,其增量之比5:2:='∆∆kk E E , 则两次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00:v v 。
二.(59分)选择题. 本大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13小题,单项选择题有6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多项选择题有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I .单项选择题8.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同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 相同位移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9. 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C. 只要合力的方向变化,物体一定会做曲线运动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一定是变化的mhMrRo10.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 在O 点被悬挂起来,AO =OC ,在A 、C 两点分别挂有二个和三个砝码,木棒处于平衡状态。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注意:1.第1至8题填涂在答题卡......1到8的位置上,题号不要错位。
其余题目答在答题卷上。
2.第四大题为选做题,二选一。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日晕./眩晕.掂.量/惦.记果脯./哺.育休憩./修葺.B.尽.快/尽.管沮.丧/龃.龉娇嗔./嗔.目劲.旅/径.直C.露.骨/ 露.脸提.防/堤.堰濡.染/蠕.动间.距/信笺.D.塞.责/堵塞.沏.茶/堆砌.拱.手/供.给行.当/巷.道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于是,吴仁宝创造性地在全村开展了旷日持久....的“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把村民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B.早春时节,桃李争荣,春意阑珊....。
在翠柳轻拂的湖堤上,游人三三两两地走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C.西方一些大国千方百计插手中东事务,他们不是关心那里的人权、民生和动荡的局势,而是对那里的石油垂涎三尺....。
D.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无疑对工薪阶层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保障市场供给,规范价格秩序,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的艰苦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D.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文学,,它取材于现实,根植于人们生活的土壤,反过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如一股清清流淌的甘泉,滋润人的生命。
常 州 外 国 语 学 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初考试物 理 试 题2008年8月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大小相等、互相垂直的水平力F 1与F 2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A 、在F 1的反方向上受到mg f μ=1的摩擦力B 、在F 2的反方向上受到mg f μ=2的摩擦力C 、在F 1、F 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为mg f μ2=D 、在F 1、F 2合力的反方向上受到摩擦力为mg f μ=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木版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 、sin 2gαB 、sin g αC 、3sin 2g αD 、2sin g α3、如图,质量为M 的木架上有一质量为m 的金属环,当环以初速度v o 沿杆上升时,木架对地刚好无压力,则金属环的加速度为:A 、M m g m +向下 B 、M ()mg m +向上 C 、m M g m -向下 D 、M m g M+向上4、作用于原点O 的三力平衡,已知三力均位于xoy 平面内,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 1,沿y 轴负方向;力F 2的大小未知,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第三个力F 3的判断正确的A 、力F 3只能在第二象限B 、力F 3与力F 2的夹角越小,则F 3与F 2的合力越小C 、力F 3的最小值为力F 1cosθD 、力F 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域5、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θ xO F 1F 2y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2sin sin M m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 、当θ=0°时,该解给出a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 =g ,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g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二、多项选择题。
上海市八校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物理考试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校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
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计算题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而未写出必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4:本卷g 取10米/秒2。
(题目所涉及的实际问题中,g 也取10米/秒2)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如图所示,一个“工”字型的玻璃管中用密度ρ的液体封闭了几段气体,认为玻璃管截面直径相比其长度可忽略,大气压强p 0,则根据图象数据,图中A 端气体压强为;若仅略微升高B 端气体温度,稳定后竖直管中水银柱高度h1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以抛出时t =0,得到如图所示的s -t 图象,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 2,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m/s 。
3.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静止放在光滑绝缘斜面上,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则场强方向为 (填“向上”或“向下”)。
若保持场强大小不变但将场强方向改为水平向左,发现小球能沿斜面运动但对斜面无压力,则斜面的倾角大小为 。
4.如图所示,同种介质中两列简谐机械波相对传播,实线表示的波向右传播,虚线表示的波向左传播,在t =0时刻波形如图,两列波已相遇并叠加。
已知虚线波的频率5Hz ,则实线波的波速为 m/s ;t =0.025s 时刻,在x=3m 处的质点位移为 m 。
5.如图所示,轻杆可绕其中点O 自由转动,初始时质量M =4kg 的小物体通过长为R =1m 的细绳挂在杆的右端,质量m =5kg 的小物体通过细绳挂在杆的左端,为使轻杆水平静止,在P 处将其托住。
式为 10、函数12(0,1)x y aa a +=->≠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 在直线01=++ny mx 上,其中0m n >、,则nm 21+的最小值为 .11、若不等式log sin 2a x x > (01)a a >≠且,对于任意0,4x π⎛⎤∈⎥⎝⎦都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2.若对任意,x A y B ∈∈,(,A R B R ⊆⊆)有唯一确定的(,)f x y 与之对应,则称(,)f x y 为关于,x y 的二元函数。
定义:满足下列性质的二元函数(,)f x y 为关于实数,x y 的广义“距离”: (1)非负性:(,)0f x y ≥,当且仅当x y =时取等号; (2)对称性:(,)(,)f x y f y x =;(3)三角形不等式:(,)(,)(,)f x y f x z f z y ≤+对任意的实数z 均成立. 给出三个二元函数:①2(,)()f x y x y =-;②(,)f x y x y =-;③(,)f x y =.请选出所有能够成为关于,x y 的广义“距离”的序号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16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都给出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结论,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必须把正确结论的代号写在题后的圆括号内,选对得4分,不选、选错或者选出的代号超过一个(不论是否都写在圆括号内),一律得零分。
13、x R ∈, 211x x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且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函数1()f x x x=-的图像关于 ---------------------------( )A .y轴对称B . 直线x y -=对称C .直线xy =对称 D .坐标原点对称15、下面有五个命题:①函数y =sin 4x -cos 4x 的最小正周期是2π;②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是,2k k z παα⎧⎫=∈⎨⎬⎩⎭;③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 =sin x 的图象和函数y =x 的图象有一个公共点; ④把函数.2sin 36)32sin(3的图象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x y x y =ππ+=;⑤在A B C ∆中,若cos cos a B b A =,则A B C ∆是等腰三角形;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 .(1)(2)(3) B .(2)(3)(4)C .(3)(4)(5)D .(1)(4)(5) 16、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老师给出函数()()1x f x x R x=∈+,三位同学甲、乙、丙在研究此函数时给出命题: 甲:函数()f x 的值域为[]1,1-;乙:若12x x ≠,则一定有12()()f x f x ≠;丙:若规定11()(),()(())n n f x f x f x f f x -==,则()1n x f x n x=+ 对任意n N *∈恒成立。
2008-2009学年闸北八中新校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共20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当木块有1/4长露出桌面时,水平推力F= 。
2、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两个连续的4秒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24米和64米,则其运动的加速度为 ,初速度为 。
3、如图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上的合外力与物体运动距离的对应关系,物体质量 1kg ,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则当物体在外力的作 用下,运动30m 的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为 J ,物体末速度为 m/s 。
4.质量为1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且动能随位移变 化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取g=10m/s 2,则物体滑行持续的 时间为 s ,合外力的平均功率为 w 。
5.如图所示:装置A 是一匀速转动的转盘,P 与Q 是 盘上同一直径两端的小孔,当将小球以v 0沿竖直方向 从P 孔向上抛出时,恰能从Q 孔落下,则A 转动的角 速度为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 共24分)6、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
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6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取g =10m/s 2,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 ( )A 、8m/sB 、10 m/sC 、16 m/sD 、20 m/s7.在同一平台上的O 点分别水平抛出三个物体, 它们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则三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1、v 2、v 3 的关系和平抛运动的时间t 1、t 2、t 3的关系分别是: ( ) A .v 1>v 2>v 3,t 1>t 2>t 3 B .v 1=v 2=v 3,t 1=t 2=t 3 C .v 1>v 2>v 3,t 1<t 2<t 3 D .v 1<v 2<v 3,t 1>t 2>t 3m )第3题图第7题图第1题图第4题图 第5题图8.如图所示,两段木杆A 0与BO 对接牢后,在0点被悬挂起来,AO =OC ,在A 、C 两点分别挂有三个和二个钩码,平衡时木杆BO 部分处于水平状态。
如在木棒的A 、C 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A. 绕O 点顺时针方向转动B. 绕O 点逆时针方向转动C. 平衡可能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D. 仍能保持平衡状态9.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1和f 2 ,那么: ( )A .f 1向下,f 2向上,且f 1 = f 2 ;B .f 1向下,f 2向上,且f 1 > f 2 ;C .f 1向上,f 2向下,且f 1 = f 2 ;D .f 1向上,f 2向上,且f 1 = f 2 ;10、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s 的M 、N 两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可能情况,如图所示,设这四列波的速度均为v ,且均向右传播,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M 点首先出现波谷的是图中的哪一个?: ( )11.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比较它们滑行的最大距离,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若两物体的初速度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B .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它们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C .若两物体的初动能相等,则质量小的最大滑行距离大D .若两物体停止前的滑行时间相等,则两物体的最大滑行距离相等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 共25分) 12.下面各图中M 球系在绝缘细线的下端,N 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它们带电的种类以及位置已在图中标出。
M 球能保持静止的是: ( )13.如图所示,一战斗机由东向西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发现地面目标P 后,开始瞄准并投掷炸弹,若炸弹恰好击中目标P ,假设投弹后,飞机仍以原速度水平匀速飞行,则(不计空气阻力): ( ) A .此时飞机正处在P 点正上方B .此时飞机是否处在P 点正上方取决于飞 机飞行速度的大小C .飞行员听到爆炸声时,飞机正处在P 点正上方D .飞行员听到爆炸声时,飞机正处在P 点偏西一些的位置14.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 .振子运动的周期为4s B .振子运动的振幅为4cmC .在第2s 末,振子的速度达到最大D .在第3s 末,振子的加速度达到最大第14题图ABC D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0题图15、一简谐横波在图中x 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 1和t 2时刻的波形图,已知t 2-t 1=1.0s .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可能的是: ( ) A .1m./s B .3m/sC .5m/sD .10m/s16、如下图所示,相同质量的物块由静止从底边长相同、倾角不同的斜面最高处下滑到底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损失的机械能相同 B .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到达底面时的动能也相同 C .若物块到达底面时的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大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 D .若物块到达底面时的动能相同,物块与倾角小的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四.实验题(4+4+4+6+6 共24分)17.(4分)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 .极限的思想方法;B .放大的思想方法;C .控制变量的方法;D .猜想的思想方法。
18.(4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___________是为F 1和F 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___是力F 1和F 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 ) A.理想实验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
19(4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算的g 值比实际值大,则可能的原因是: ( )(A )摆球的质量过大(B )秒表走时比标准钟慢(C )将振动次数n 错记为(n +1) (D )测摆长时未计入摆球的半径测定引力常数显示玻璃瓶受力形变显示桌面受力形变第17题图第16题图第18题图20.(6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实验时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用了一块平木板附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正对槽口前某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 ,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同样高度由静止滑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 ,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 ,小球再从斜槽上同样高度由静止滑下,再得到痕迹C ,A 、B 间距离y 1,A 、C 间距离y 2。
(1)写出测量小球初速度公式v 0= (用题中所给字母)。
(2)若测得木板后移距离x =l0cm ,测得y 1=6.0cm ,y 2=16.0cm ,小球初速度值为 m/s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g 取9. 8 m/s 2 )21.(6分)右图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定小车A 刹车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中的简易装置图。
(1)若信号发射器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 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信号发射器接受到,从而可以测 量物体运动的一些物理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
(2)这组传感器所测量的物理量是 。
(3)图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再经计算机所绘制的小 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v —t 图线,根据图线中的数据可求 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 = m/ s 2。
五.计算题(10+10+12+12+13 共57分)22.(10分)如图所示在一根细棒的中点C 和端点B ,分别固定两个质量、体积完全相同的小球,棒可以绕另一端A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转动. 若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求两球到达最低位置时线速度的大小. 小球的质量为m ,棒的质量不计. 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是:设AB=L ,AC=L2,到最低位置时B 球和C 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v 2.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所以每个球的机械能都守恒.:C 球有21122Lmv mg =,1v (m/s) B 球有 2212m v m g L =,2v =(m/s) 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不同意,请简述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第21--1题图第21--2题图第20题图23.(10分)质量为1kg的长为1m的盘上放着的均匀的柔软的绳被竖直向上的恒力从桌面提起,如图所示,当整条绳子离开桌面时速度为4m/s,取g=10m/s2,则整条绳子离开桌面时的加Array速度大小为多少?24、(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 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3)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12m/s,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5.(12分)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起方向上运动,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所示。
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2。
试结合图象,求(1)蹦床运动稳定后的运动周期;(2)运动员的质量;(3)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4)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第25题图26、(13分)如图所示,一水平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转动,圆盘边缘有一质量m=1.0kg 的小滑块。
当圆盘转动的角速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滑块从圆盘边缘滑落,经光滑的过渡圆管进入轨道ABC 。
以知AB 段斜面倾角为53°,BC 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圆盘及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μ=0.5 ,A 点离B 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2m 。
滑块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过渡圆管处和B 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 2,sin37°=0.6; cos37°=0.8(1)若圆盘半径R=0.2m ,当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滑块从圆盘上滑落?(2)若取圆盘所在平面为零势能面,求滑块到达B 点时的机械能。
(3)从滑块到达B 点时起,经0.6s 正好通过C 点,求BC 之间的距离。
闸北八中新校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共20分)1、μmg 2、 2.5 ; 1 3、200 ;20 4、5s ;10W 5、),2,1,0(2)12(0=+n v n g π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 共24分)第26题图四.实验题 (4+4+4+6+6 共24分)17、B 18、 1)F ;F ′ (2)B 19、 B 、C 20、(1)122y y g x -(2)1.6m/s21、 (1)B (2)位移 (3)1. 35 m/s 2五.计算题(10+10+12+12+13 共57分)22.解: 不同意,因为在此过程中,细棒分别对小球做功,所以每个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说出“不同意”得2分,说出理由得2分 但对棒、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gL+mg L 2=12m 2C v +12m 2B v (3分) 又v B =2vC , (1分)可解得: v C =15gL 5, v B =215gL5(2分) 23、 解:用L 表示绳长,则:2212mv L mg FL =⨯- 即:2412111011⨯⨯=⨯⨯-⨯FF=13N由:ma mg F =-2/3s m a =24、解:(1)警车启动时,货车已行走了:∆S=∆t •V = 2.5×8=20m, 设警车发动起来后要ts 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则S Vt at ∆=-221,解得t=10s 或t= – 2s (舍去)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起来后t ´s 两车速度相等,两车间的距离最大为S m 则t ´ =s a V 4=,S m =∆S+V •t ´– 221t a '=20 + 8×4 – m 3642212=⨯⨯ (3)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12m/s ,则警车发动起来后加速的时间t 0=s a V m 6212== 设警车发动起来后经过时间t ''s 追上违章的货车,则S t V t t V at m ∆=''⨯--''⨯+)(2102(或S t V t t V Vt m ∆=''⨯--''⨯+)(210) 解得t ''=14s25.(1)周期可以求出,由图象可知T=9.5s -6.7s=2.8 s(2)运动员的质量要以求出,由题中图象可知运动员运动前mg=F 0=500N ,∴m=50 kg (3)运动员运动稳定后每次腾空时间为:△t=8.7-6.7=2 s ,∴H =2)t 21(g 21∆=5 m (4)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可以求出,运动员每次腾空时加速度a 1=g=10m/s 2,而陷落最深时由可知F m =2500 N此时牛顿运动定律F m -mg =ma m , 可得最大加速度a m =g mF m-=40 m/s 2 26、解: (1)滑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时,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 ω2R 代入数据解得:ω=R ug /=5rad/s (2)滑块在A 点时的速度:U A =ωR=1m/s从A 到B 的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mgh-μmgcos53°·h/sin53°=1/2mv B 2-1/2mv A 2在B 点时的机械能E B =1/2mv B 2-mgh=-4J (3)滑块在B 点时的速度:v B =4m/s滑块沿BC 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3=g (sin37°+ucos37°)=10m/s 2速度减小到零所用的时间为:s a v t B4.011==返回时的速度大小:a 2=g (sin37°-ucos37°)=2m/s 2返回的时间:s t 2.04.06.02=-= BC 间的距离:2221212t a t v S B BC -=代入数据得:m S BC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