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透明公开的土地登记制度
- 格式:pdf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2
世界各国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产权制度在各国都有着不同的规定和特点。
了解世界各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对于理解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土地产权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法律体系。
以英国为例,土地产权分为自由保有地产权和租赁地产权。
自由保有地产权又可细分为绝对自由保有地产权和限定继承地产权等。
这种复杂的产权划分反映了英国历史上土地所有权的演变和社会阶层的差异。
法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则强调土地的公共利益和规划。
国家对土地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乡发展的协调。
同时,法国的土地所有权相对集中,私人拥有土地的比例相对较低。
德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注重土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土地交易也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此外,德国在土地利用方面强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土地的开发和建设有着严格的环境评估和审批程序。
在北美洲,美国的土地产权制度具有独特的特点。
大部分土地为私人所有,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
私人土地所有者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处置其土地,包括买卖、租赁和开发等。
然而,政府对于土地的用途和开发也有着一定的监管权力,以保障公共利益和环境保护。
加拿大的土地产权制度与美国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加拿大,土地的所有权分为皇家土地、私人土地和原住民土地。
皇家土地由政府管理和控制,用于公共服务和资源保护等目的。
私人土地所有者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土地的处置权,但同样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亚洲国家的土地产权制度也各具特色。
日本的土地所有权分为国有、公共所有和私人所有三种形式。
在城市地区,土地的利用受到严格的规划和管理,以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需求和环境问题。
中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
国家对土地的用途进行严格的规划和管理,以保障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公共利益。
外国企业在英国是否可以获得土地/林地?1 土地法的主要内容英国是一个土地私有制国家,绝大部分土地为私人或法人所有,政府和公共部门所有的土地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实行土地私有制,但因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政府和公共机构可通过行使强制购买权来征用土地。
享有这项权力的有政府和其他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地方政府、高速公路局、城市发展公司,以及自来水和电力公司等。
而何种用地功能属于公共利益范畴则由议会决定,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征地机构在取得强制征用权后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步骤并对被征地人做出最合理的补偿。
被征地人如对公开质询的结果仍有异议,还可向最高法院上诉,对于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被征地人,还可在法律费用方面获得经济资助。
英国复杂的土地强制购买程序保证了强制购买权的慎重使用,土地征用中的平等协商和合理补偿保障了被征地人的合法权益,完备的争议解决机制有效地缓解了征地纠纷的升级和蔓延。
在英国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且可以自由交易,然而,土地所有者并不能随意对土地进行开发,这一限制通过土地用途管制来实现。
1947年《城乡规划法》规定一切土地的发展权,即变更土地用途的权利归国家所有。
这项法律实质上实行“土地发展权国有化”。
任何土地所有人或其他人如欲变更土地用途,必须申请规划许可。
英国地产权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由保有的地产权,称永业权,分为无限制的单纯地产权、限制继承的地产权和终身地产权,一般以契约、居住或耕作使用等形式来确定,在他人土地上居住或使用12年,土地视为使用者保有。
另一种是租用保有地产权,也称租业权,是有一定期限的地产权,大部分依协议产生,分为125年、40年、20年和10年不等。
2 外资企业获得土地的规定在英国购买土地手续简单,而且对于外国企业购买没有限制,一般可通过产权公司购买、合作投资或合资形式等获得。
英国的房地产购买者须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根据最终成交价格按不同比例由买方缴纳。
英国印花税缴纳比例按最终成交价格递增。
土地登记的历史沿革与登记制度
土地登记是一种由政府或相关机构负责的制度,旨在记录和管理土地权益和交易信息。
它的历史沿革与登记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
1. 古代土地登记制度:在古代,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形式的土地登记制度。
例如,古埃及统治者通过碑文和纸质记录来记录土地所有权。
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土地登记制度,记录土地的归属权和使用权。
这些制度主要用于税收和军事目的。
2. 中世纪土地登记制度:在中世纪的欧洲,英国和其他国家开始建立正式的土地登记制度。
英国的许多土地登记制度都起源于11世纪的《多姆斯代登记簿》,这是最早的土地登记簿之一,用于记录土地所有权和租赁情况。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法律保护,并为土地交易提供准确的信息。
3. 现代土地登记制度: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登记制度变得更加复杂和全面。
现代土地登记制度通常由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并通过电子和在线系统来记录土地所有权和历史交易信息。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提供透明、高效的土地交易环境,保护土地权益并促进经济发展。
4. 土地登记的国际发展:土地登记制度的发展也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的土地登记制度,以促进土地权益保护和合法的土地交易。
总的来说,土地登记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土地登记制度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全面,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现代土地登记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法律保护,为土地交易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基金项目: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十三五’规划评估与‘十四五’规划编制与实施体系研究”软课题项目(编号:121103000000190020)收稿日期:2020-02-10第一作者简介:张兴(1978—),男,工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管理政策、资源产业经济、规划评估等领域研究。
E-mail :******************英国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张 兴,王春磊(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京 100035)摘 要:英国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拥有相对完备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在规划管控、土地登记、低效用地、绿带系统、规划督察等方面建立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本文着重概述了英国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英国土地资源的管理方式和内容,学习英国“规划、环保、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以期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土地资源 规划 低效用地 绿带 启示 建议英国是典型的土地私有制国家,自1066年以来,英国的土地在法律上都归英王(国家)所有,90%土地被10%的私人或法人所有掌控,土地所有者拥有对土地的永久权(life estate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规划管理、开发许可、用途管制等具有英国土地管理的鲜明特点。
中英两国基本国情不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存在差异,但在自然资源管理制度设计和建设上两国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了解英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特别是土地资源管理基本情况,分析英国土地资源管理特点,学习凝聚社会共识的规范制度,借鉴其管理方法和参考其实践经验,对健全完善我国土地管理体系、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英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1.1 规划许可管控制度是英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英国是世界上最早通过规划立法限制土地开发的国家。
1909年英国制定的《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Housig ,Town Planning ,etc.Act )是英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建立的标志,首次通过立法方式对土地发展进行法定限制。
英国的土地产权制度2011-01-18 16:51:26 华声在线902名网友正在讨论字体:【大中小】英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悠久,体系完整。
在英国、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全部的土地从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
也就是说英王是唯一的绝对的土地所有人,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英国、英联邦国家和地区的土地虽然在法律上都属于英王(国家)所有,但拥有永业权的土地持有人实际上就是该土地的拥有者。
因此,英国是一个土地私有制国家,绝大部分土地为私人或法人所有,政府和公共部门所有的土地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在法律中,土地保有权的拥有者称为土地持有人或租借人。
土地持有人所保有的土地权利的总和,叫做地产权。
地产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保有的地产权,即为永业权,主要有三类。
即无限制的单纯地产权、限制继承的地产权和终身地产权。
自由保有权为保有权人永久所有,一般以契约或居住、耕作使用等形式为基础确定,在他人土地上居住或使用12年,土地视为使用者保有。
另一种是租用保有地产权。
也称为租业权,它是有一定期限的地产权,大部分依协议而产生。
租用保有权有125年、40年、20年、10年等,并通过合同或协议确定土地权利和内容.而且在租赁期内,确定的土地权利和内容不能随意更改.自由保有权人不能随意干涉。
最重要的租借地产权是有期限的地产权和定期地产权。
虽然英国实行土地私有制,但因公共利益需要,如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行使强制购买权来征用土地。
享有这项权力的有政府和其他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地方政府、高速公路局、城市发展公司,以及自来水和电力公司等。
而何种用地功能属于公共利益范畴则由议会决定,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征地机构在取得强制征用权后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步骤并对被征地人做出最合理的补偿。
被征地人如对公开质询的结果仍有异议,还可向最高法院上诉,对于收入在一定范围内的被征地人,还可在法律费用方面获得经济资助。
英国复杂的土地强制购买程序保证了强制购买权的慎重使用,土地征用中的平等协商和合理补偿保障了被征地人的合法权益,完备的争议解决机制有效地缓解了征地纠纷的升级和蔓延。
英美土地管理制度英国的土地管理制度起源于中世纪封建时代,土地归属和使用权由贵族和教会控制,农民只能作为佃农或小农依附于地主。
18世纪工业革命后,土地私有制得以加强,土地使用权逐渐变得更加明确和稳定。
19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地役法》对土地管理进行了改革,强调土地所有权者对地役的责任和义务,并确立了土地登记和规划的基本原则。
美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则受到英国法律的影响,但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国会通过《土地法案》将西部土地划分为各类土地管理单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
美国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机构,负责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公众和后代能够继续享受自然资源的好处。
英美两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均体现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重视,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和挑战。
英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加集中和规范,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
而美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则更加分散和多元化,涉及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多个层级的管理机构,其制度的效率和一致性存在一定的挑战。
在诸多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英美两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英美两国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原则下,积极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现代化,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总的来说,英美两国在土地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演变和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
未来,英美两国将继续加强合作和交流,在土地管理制度领域实现更好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中外不动产登记特点及历史演变过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外不动产登记特点及历史演变过程不动产登记是指国家机关依法登记和保存土地、建筑物等不动产的权属、权利和限制的制度。
中外不动产登记制度在不同时间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演变过程,下面我们将对中外不动产登记的特点及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详细探讨。
1.稳定性不动产登记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其目的是确保社会成员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不动产登记的稳定性体现在权属登记、权利登记和限制登记方面,确保不动产权益的确权和保障。
2.清晰性不动产登记的特点之一是清晰性,即对不动产权属、权利和限制进行准确和清晰的登记。
通过不动产登记系统,可以清晰地查明不动产的权属归属和权利状况,保证不动产交易和使用的合法性。
3.公开性不动产登记具有公开性,即登记信息可以向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询不动产的登记信息。
这种公开性有利于确保不动产权益的公平和合法,避免不动产交易中的欺诈和虚假登记。
4.权利保护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保护不动产权利。
通过不动产登记,可以确保不动产权利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不动产纠纷和诉讼,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1. 中国的不动产登记中国的不动产登记起源于古代,古代中国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登记,确保土地的权属和使用权被确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加强,中国逐渐建立了现代不动产登记制度,包括土地权属登记、建筑物登记等。
中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系统,确保不动产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3. 中外不动产登记的比较中外不动产登记制度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对权属、权利和限制的登记和保护等。
但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差异,比如法律法规的规范程度、信息化水平和效率等。
中外不动产登记制度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不动产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中外不动产登记具有稳定性、清晰性、公开性、权利保护和权责划分等特点,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