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定义 联考
- 格式:ppt
- 大小:629.00 KB
- 文档页数:32
2023考公行测资料-快速识别省考最常考的25种类比关系!近五年联考类比推理题中,对应关系是必考书点,出题量在2至6道,但是对应关系精细化的考点比较多,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加练习。
天为大家整理了常考的25种类比关系,考前抽空过一遍~1、近义关系/语义关系如何想到一般题干出现成语、俗语等词,或成语与词语同时出现时,优先考虑语义关系。
典型例子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河清海晏指的是黄河的水澄清,大海风平浪静,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指的是国家太平,人民安乐,二者为近义关系。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羔羊嘴乳和乌鸦反哺出自古训《增广贤文》,原文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羔羊佩乳和乌鸦反哺都有感恩父母、奉养长辈的,二者为近义关系。
直言不讳: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指直献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打开天窗说亮话指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二者为近义关系。
2、反义关系/语义关系如何想到一般题干出观成语、俗语等词,或成语与词语同时出现时,优先考虑语义关系。
典型例子轻车熟路:人生地疏轻车熟路指车子轻便,道踏熟悉,比喻任务不重,又有经验,做起来容易;人生地疏指人事不熟,地方陌生,二者为反义关系。
前仆后继:贪生怕死前(个后继指的是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喂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贪生怕死指的是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二者为反义关系。
疏远: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与疏毫远构成反义关系。
3、比喻象征义/语义关系如何想到一般题干出现文言文、古诗等古文中的词,或出现一个具体事物与一个抽象事物,优先考虑比喻象征义。
典型例子优雅:天鹅天鹅象征着优雅,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
青衿:读书人羔羊跪乳和乌鸦反哺出自古训《增广贤文》,原文是"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羔羊跪乳和乌鸦反哺都有感恩父母、奉养长辈台思,二者为近义关系。
踢皮球:互相推诿“踢皮球”常用来形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相互推诿”。
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61题61.鱼:鳞片A.人:衣服B.鸟:羽毛C.书:目录D.蚕:蚕茧【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题干中“鱼”和“鳞片”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鳞片是鱼身体的一部分。
四个选项中,B项“鸟”和“羽毛”满足整体与部分关系,并且羽毛也是鸟身体的一部分。
故选择B选项。
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62题62.并蒂莲:鸳鸯A.松树:仙鹤B.夜来香:蝙蝠C.何首乌:画眉D.牡丹:孔雀【正确答案】A【思路点拨】“并蒂莲”是植物,“鸳鸯”是动物,两者都象征恩爱。
“松树”是植物,“仙鹤”是动物,两者都象征长寿。
故选择A选项。
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63题63.谬论:结论A.纠纷:纠葛B.相识:见识C.承认:否认D.否决:表决【正确答案】D【思路点拨】“谬论”与“结论”是种属关系。
“谬论”是指错误的结论,含有负面色彩;“结论”是中性色彩。
D项否决和表决为种属关系,“否决”含有负面色彩,“表决”是中性色彩,故选择D选项。
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64题64.时间:速度A.空间:质量B.体积:密度C.压力:效率D.价格:价值【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时间”和“速度”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成反比,备选项中只有B选项,“体积”和“密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成反比,故选择B选项。
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65题65.演员:导演A.作家:读者B.战士:指挥官C.司机:交警D.歌手:经纪人【正确答案】B【思路点拨】题干中“演员”与“导演”为并列关系,二者都是电影工作者,并且演员表演时要听从导演的指挥,B选项中“战士”和“指挥官”也为并列关系,二者都是军人,并且”战士”在作战时要听从”指挥官”的指挥,故选择B选项。
2010年9月18日联考第66题66.子弹:枪管A.马车:山路B.原子:原子核C.电流:电缆D.行人:斑马线【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子弹沿着枪管的方向运动,并且枪管严格控制着子弹的方向。
备选项中只有C选项中的电流是沿着电缆方向运动的,并且电缆严格控制着电流的流向,故选择C选项。
【导语】类⽐推理亦称“类推”。
推理的⼀种形式。
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较⽽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
以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2020年公务员联考⾏测类⽐推理解题技巧:循序渐进,供⼤家的参考和学习。
第⼀:先整体⽐较后局部⽐较。
【例】杂志:书刊:阅读 A铅笔:⽂具:书写 B轿车:⽕车:运输 C绘画:艺术:欣赏 D篮球:运动:投掷 【解析】答案:C。
拿到题⽬以后第⼀步,我们先分析题⼲,题⼲整体的关系是杂志是书刊,⽤来阅读。
第⼆步选项分别造句A铅笔是⽂具,⽤来书写,保留;B轿车和⽕车是并列关系,都有运输功能,与题⼲不符,排除;C绘画是艺术,⽤来欣赏,保留;D篮球是运动,⽤来投掷,保留。
第三步,整体⽐较⽆法选出选项,再来⽐较局部的关系。
分析题⼲我们知道,杂志是书刊,包含关系,A、C、D项都符合,阅读杂志,阅读书刊,第三个词语和前两个词语都可以构成动宾关系,A书写铅笔,构不成动宾关系,排除;C欣赏绘画,欣赏艺术,符合,保留;D项投掷运动是⼀个名词词组,故排除。
项是C项。
第⼆:先横向⽐较,再纵向⽐较。
【例】荆棘:困难 A.布⾐:学⽣ B.折柳:惜别 C.⼼腹:信任 D.桎梏:束缚 【解析】答案:D。
第⼀步,分析题⼲横向⽐较,荆棘象征困难,A项布⾐古时指平民,与学⽣⽆关,排除;B项折柳象征惜别;C⼼腹指的是指亲信的⼈,亲随,与信任不存在象征关系;D项桎梏象征束缚。
B、D均符合象征关系。
第⼆步,纵向⽐较选出项,⽐较第⼀个词,荆棘指的是带刺的植物,是名词,折柳是动词,桎梏指的是⼿铐和脚镣,是名词,从第⼀个词语看项是D项,如果⼤家没有发现第⼀个词语的关系,纵向⽐较第⼆个词语,束缚和困难都是指⼀种不好的不利的境地,惜别是⼀种感情的表达,也能选出项D项。
通过分析这两道题⽬,⼤家以后再做题的时候⼀定要养成“先整体⽐较再局部⽐较”、“先横向⽐较再纵向⽐较”的思维,这样才能保证类⽐推理的正确率。
类比推理中的全同关系-2022公务员联考行测解题技巧类比推理在解题过程中肯定要分析题干的规律关系,找出选项中与题干规律关系最为贴近的进行选择。
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完全等价,在国考题目中常常消失。
1、全同关系介绍全同关系:两个词语意思相同。
如牵牛花和喇叭花属于全同关系。
国考/省考命题过程中,全同关系还可以考的更加具体,如芙蕖和荷花,虽然是全同关系,但是细化考法就是芙蕖是古代对荷花的称呼,两者存在古今的区分;浪漫和罗曼蒂克,罗曼蒂克是英文单词音译而来,两者存在中国外国的区分;父亲和令尊,令尊是尊称,两者存在尊称和统称的区分;解雇和炒鱿鱼,炒鱿鱼是口语,两者存在书面语和口语区分。
总结口诀:古今中外,自他雅俗。
2、如何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分析题干词语的规律关系,题干是全同关系,假如没有细化考法找一个全同关系选项即可,假如有细化考法,找一个规律全都的选项。
3、例题精讲例1:牵牛花:喇叭花A.乞巧节:七夕节B.七巧板:橡皮泥C.人行道:车行道D.防腐剂:添加剂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规律关系。
“牵牛花”和“喇叭花”属于全同关系。
其次步,辨析选项。
A项:“乞巧节”与“七夕节”属于全同关系,与题干规律关系全都,符合;B项:“七巧板”与“橡皮泥”无明显规律关系,排解;C项:“人行道”与“车行道”属于并列关系,排解;D项:“防腐剂”是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二者属于包含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解。
因此,选择A选项。
例2:贱内:妻子A.寡人:自己B.犬子:儿子C.家母:祖母D.红绿灯:信号灯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规律关系。
“贱内”是对“妻子”的谦称,二者为全同关系,并且“贱内”是古时候男性对妻子的普遍的谦称。
其次步,辨析选项。
A项:“寡人”是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但是“寡人”是对自己的谦称,不是对他人的谦称,与题干规律关系不全都;B项:“犬子”是对“儿子”的谦称,并且是古代父母对“儿子”的普遍的谦称,是对他人的谦称与题干规律关系全都;C项:“家母”是母亲,“祖母”是父亲的母亲,这是两代人的称呼,与题干规律关系不全都,排解;D项:“红绿灯”是一种“信号灯”,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规律关系不全都,排解。
2022年公务员行测联考内容说明对于即将到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很多考生已经进入了备考阶段,关于国考行测该如何备考。
很多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不知道如何准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联考内容说明,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联考内容说明一、试卷构成国考行测的试卷有两类,一类是地市级,行测题量130题,一类是副省级,行测题量135题,差别在数量关系上,其余的题型题量基本相似。
文科部分的试卷构成主要包括两类:(一)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四大题型:逻辑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图形推理。
每种题型10题,这一部分共40题。
这四种题型中定义、类比偏向于常识性,图形有部分的技巧性,而逻辑推理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最多,也最繁琐,需要大家用专业的逻辑思维来解题。
(二)言语理解言语理解包括三种题型:逻辑中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
填空题20题,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加在一起20题,共40题。
这三种题型需要大家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如何做好前期准备(一)判断推理判断推理部分定义、类比和图形推理技巧性相对较弱一些,前期了解相应的方法和考点之后,更多需要强化题目的训练,通过题目提升敏感性和准确率。
逻辑推理中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理论较多,且更专业,所以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建议大家按照每一个题目类型进行理论的学习,专项突破,把知识点逐一学习,打好基础。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的学习是积少成多的,并不能够短时间内获得很高的提升,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逻辑填空题目需要大家从现在开始积累语言词汇和语感的培养,可以借助题目或者平时的阅读增加词汇储备量,在前期打好基础。
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技巧性较强,需要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巩固基础,在后期才能更好的提升。
同时,言语理解题目考查长期的积累,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养成阅读习惯,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央视新闻、新华日报、光明评论等相关的官方媒体,每天阅读一两篇内容,日积月累,一定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和词汇的积累,为后期的冲刺做好准备。
构思撰写定稿类比推理湖北联考2018一、逻辑关系选择最优在逻辑关系考查较多的知识点就是概念间关系:主要包括“全同、全异、交叉、包含”,在概念间关系选择最优中,我们要注意“全异和包含关系”,首先全异关系其实又有细分为绝对对立的全异和相对并列的全异,我们要加以区分。
比如下面这道例题:男人:女人A左手:右手B黑色:白色这道题容易错选B选项。
题干男人、女人这是绝对对立的全异关系(人只分为男人和女人)A选项左手和右手是绝对对立的全异关系(手只分为左手和右手),而B选项黑色和白色是相对并列的全异关系(颜色除了黑色和白色之外还存在其他颜色)。
故正确答案选A。
至于包含关系(A是B的一种),我们要注意它与组成关系(A是B的一部分)的区别。
看一道例题理解一下:杭州:浙江A苹果:水果B象牙:大象这道题容易错选A。
题干杭州是浙江的一部分,为组成关系;而A选项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为包含关系;B选项象牙是大象的一部分,为组成关系。
故答案选B。
在逻辑关系中除了概念间关系我们要注意,其实在顺承关系中我们也要学会选择最优,在顺承关系中我们要注意主体的一致性。
下面以一道例题进行讲解:例题:构思:写作:发表A播种:施肥:收获B提交:评定:获奖这道题干“构思、写作、发表构成顺承关系,而且三个动作的主体一致,都为作者发出的动作”,A选项播种、施肥、收获为顺承关系且主体一致,而B选项虽然为顺承关系,但提交与评定的主题不一致(提交的主体是参赛者、评定的主体是评委),故最优选项为A。
二、言语关系选择最优在言语关系中考查较多的考点就是近义词,在近义词考查中我们也要注意选择最优,主要是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
下面我们看一道例题理解一下呕心沥血:处心积虑A后果:成果B神机妙算:诡计多端这道题容易错选A。
题干“呕心沥血”和“处心积虑”为近义词关系,但是前褒后贬,而A选项“后果”和“结果”虽然为近义词关系,但是前贬后褒,故不是最优选项,而B选项“神机妙算”和“诡计多端”为近义词关系,而且是前褒后贬,故与题干最为相似,答案选B。
2010年1月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解析2010年1月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解析一、真题分类解析1、类比题:类比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般是从物理、数学或逻辑关系中抓住对应的类比,给出正确的答案。
2、判断题:判断题要求考生分析提供的信息,根据命题中的条件判断结论是正确还是错误。
3、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和信息收集能力,要求考生在题干中补充完整信息。
4、推理题:推理题是按照事实进行推导逻辑判断的一种题目。
本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5、定义题:定义题是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文字解释或定义,从句中找出关键信息并给出统一的准确说法。
二、常见错误技巧1、概括错误:即:将题目中的条件简化考虑,而把假设去掉而给出不一致的答案。
为了不犯这样的概括错误,考生应该仔细思考这一题中所有条件是否均in 考虑范围之内,或者是否有任何其他条件可以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2、字义错误:即把题目中的词语误读成另外一个类似的含义,从而造成误用的混淆。
为了避免这种误读,考生应该仔细观察,把握词语词义,不能把偏义相似的词语误读成另外一个类似的含义。
3、排除错误:即:在选择答案时,把正确答案排除掉,而把错误答案作为结果取出加以利用。
为了不犯此排除错误,考生应该仔细读完整个题目,把握正确答案,不要把正确答案排除在外。
4、可能性错误:即:忽视掉不确定的可能性,而仅仅在考虑的情况仅仅假设两个选项的例子情况下,给出不一定正确的答案。
以上就是2010年1月管理类联考逻辑真题解析,考生在备考这类考试时,需要仔细熟悉真题,同时也要避免错误答题技巧,细致认真,才能取得理想的分数。
公务员联考行测类比推理考点解析:条件关系一、考点相关理论条件关系主要分为充分不必要条件和必要不充分条件1.充分不必要条件:有它就够了,没它不一定【示例】参加面试对于通过笔试。
如果参加面试,则说明一定通过了笔试;而没有参加面试,依然有可能通过了笔试。
如:天下雨:地上湿,无规矩:不方圆等。
2.必要不充分条件:没它不行,有它不一定。
【示例】考进前五对于考进前三。
如果没有考进前五,那么一定不会考进前三;而考进了前五,也不一定考进了前三。
如:调查:发言权,18周岁:选举权等。
二、题目练习【例1】水∶农业A.消费∶经济B.婚姻∶人生C.文字∶文化D.娱乐∶生活【解析】A。
题干关系为水是农业的必要条件。
A项消费是经济的必要条件,保留;B项人生不一定需要婚姻,有人一生未结婚,依然可以度过一生,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文化不一定需要文字,有些部落没有文字,但他们依然有文化,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生活不一定需要娱乐,生活中有人是工作狂,他们在的生活不是在工作就是吃饭、休息等,与题干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A项。
【例2】消毒:手术A.动员:开会B.生产:销售C.启动:驾驶D.彩排:演出【解析】C。
题干关系为只有消毒才能手术,手术前必须消毒,消毒是手术的必要条件。
A项开会前不一定需要先动员,排除A项;B 项只有生产了才能销售,销售前必须生产,生产是销售的必要条件,保留B项;C项只有启动了才能驾驶,驾驶前必须启动,启动是驾驶的必要条件,保留C项;D项演出前不一定需要彩排,排除D项。
当题目不能锁定答案时需要进一步分析。
消毒是手术的一个组成环节,包含在手术过程之中。
B项,生产和销售是两个独立的环节,生产并不包含在销售的过程中,排除B项;C项启动是驾驶的一个组成环节,包含在驾驶过程中,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故本题选C项。
希望考生在做类比推理时思维能够更加严谨,了解其解题原则,把握常考知识点,从而轻松应对,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公务员联考行测基础练习及解析:类比推理
1.乐以忘忧:忧伤
A.畏缩不前:退缩
B.黯然神伤:伤心
C.欣喜若狂:喜悦
D.完美无瑕:缺陷
2.林黛玉:《红楼梦》
A.《西游记》:唐僧
B.林冲:《三国演义》
C.宋江:《水浒传》
D.《骆驼祥子》:骆驼
3.灯泡∶台灯
A.试卷∶考试
B.房屋∶屋顶
C.汉语∶语言
D.指甲∶手指
4.石灰水:氢氧化钙
A.硫酸:硫
B.精盐:钠
C.盐酸:氯化氢
D.石墨:金刚石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题干考查的是反义对应关系。
“乐以忘忧”是指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形容非常快乐。
该词与“忧伤”构成了反义关系。
“完美无瑕”是指十全十美,没有任何缺陷。
该词与“缺陷”构成反义关系。
答案选D。
A、B、C项均属于近义关系,故排除。
2.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的关系,答案中只有“宋江”与《水浒传》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包含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灯泡是台灯的一部分,指甲是手指的一部分。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4.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第一项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与之相同逻辑关系的是C、D。
第二步:答案不时,再判断题干词语间第二重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
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相同特征的即为C。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