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气功养生家朱鹤亭崂山道家养生功
- 格式:docx
- 大小:286.84 KB
- 文档页数:18
朱鹤亭昌邑捐赠仪式
近日,一则百岁老人、著名文化学者朱鹤亭回家乡捐款50万元,用于家乡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息在山东潍坊昌邑市不胫而走,引起热议。
据悉,朱鹤亭先生是青岛崂山道长玄中子朱文彬的第五子。
其父朱文彬青年时期离开故乡马疃,只身到青岛创业,创立了泰记商号,生意兴隆,跨越多省多地,涉及多个领域和行业,成为当时青岛的商界领袖。
朱文彬先生爱家、爱乡、爱国,行善积德,救助穷人,他的善行义举在马疃乡间久久盛传不衰,素有“朱善人”的美称。
朱鹤亭先生传承家教,子承父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朱鹤亭现在是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医学家、食疗学家、武学家、书法家。
80年代初他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定居香港。
他自幼传承家教,六岁开始学习中医、武术和儒释道等知识,自幼打下中医药和传统文化牢固根基。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家体委工作,从事医学科研、运动医学工作,专门为国家运动员提供保健服务。
他专业技术精湛,知识渊博,特别是在运动康复、食疗、推拿、针灸、点穴、气功等多方面身怀绝技。
几十年来,他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为各国政要、社会名流诊断治病、讲学,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和中华文明,享有盛誉。
为了助力家乡建设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朱鹤亭带领世界各地的学子大力支持,以及多位社会贤达无私援助,共筹集善款777638
余元。
这次他专程回到家乡,慷慨捐出50万元。
冬季养生-朱鹤亭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话题: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四季养生冬季养生身体健康冬天立冬这一天传统习惯吃饺子,北方还有吃合饼(一张圆饼里包着素菜,在锅里烙,和饺子有些区别),立冬吃合饼最好,合饼可以放鸡蛋、香椿、绿豆芽(不要黄豆芽),因为绿豆是解毒的,绿豆芽是清热解毒的作用,冬天虽是寒冷的季节,人们都要烤火炉,但不要过热。
鸡蛋是增强蛋白质、增强能量的作用;香椿芽是有生发作用的。
有冬天里还可吃山楂,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
将山楂熬汤,它的作用:一、克食积;二、助消化;三、理气。
因为冬天容易憋气,特别房间里门窗紧闭,就容易压气,山楂汤即可缓解憋气。
立冬是冬季到来的第1个节气,依据中国传统民俗习惯,立冬可吃合饼或者喝一些山楂汤以达到养生的目的,立冬时节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禁忌呢, 不能是的东西也有,有1种鸟叫“斑鸠”不可吃。
立冬这一天还可吃一2个蚝,蚝有滋阴益血,清热除湿,对壮阳及美容,都有功效。
立冬这一天切忌喝凉水,要喝一些温热水。
过了立冬这天可以喝,因为中国的节气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是随便立的,立冬这天本就是阴寒,所以是不可以喝冷水的。
冬天属肾,立冬这一天你也不要吃炒腰花和炖猪腰子,虽然肾是补精但立冬也不能是。
立冬需要早晨板栗五粒,中午板栗三粒,晚上板栗五粒。
板栗:一补脑;二固精;三补肾;四强健下肢。
立冬这一天还要禁止吃瓜类,特别是冬瓜、方瓜、丝瓜、蛇瓜、西瓜。
以上是饮食方面要注意的,还有保养要注意的。
立冬这一天千万不要赤脚,洗澡时也不要赤脚。
因为这时阴寒、阴湿可以攻心。
这会给冬天种下病种,如:骨骼病、关节病、寒腿、腿痹都是由于立冬这一天吃着脚在水泥地上走的关系。
因为土地是最湿、最阴的,有时你可以看到土地表面会有层雾气。
就说明很多人的脚气、湿气、足温、足痹、腿痹都是由于赤脚造成的。
在立冬这一天最好不要同房,这一天容易破阳,容易死精,这对于男性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从养生学角度最好不要同房。
朱鹤亭“夏季养生”第1讲:夏季养心、养脾胃、养心功法、脾胃病针炙治疗,防燥热中暑朱鹤亭“夏季养生”第1讲:夏季以养阳为主,养心、养脾胃、养心功法、脾胃病针炙治疗,防燥热中暑第一讲夏季以养阳为主《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说春季和夏季以养阳为主。
也讲“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说,人的生命是靠阴阳两个字的结合、相生,而产生了阴阳的生命。
另外,《黄帝内经》中还认为“夫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循环和阴阳的交替,构成人们生命的根本。
阴阳对于人的生命,对于自然界的循环、周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
1、夏季养心、养脾胃夏季主要属南方,南属心,属火,而心主火,所以在夏季就要以养心为主。
而且,心脏是“诸官之君”,所以养心脏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夏天在中医学诊断疾病进行切脉的时候,夏天的脉象多见于洪脉,就是心脏的切脉主要是以洪脉为主。
手指在寸关尺一试,在夏天首先就感觉到洪脉。
夏季分孟夏、仲夏和季夏。
代表四、五、六月,四月接续春季的三月还是代表头和颈。
四五月就主心了。
既然是主心,便涉及胸廓,所以夏季诊断病情,就要考虑到心脏的功能,考虑到胸部的状况、胸部的病症、胸部的体相。
夏季的养生学自我养心功法夏季属土,土属脾胃,在夏季到来时,人们的肠胃会经常出现病症,所以夏季也要养脾胃。
夏季主要养心和脾胃,既然养心,就涉及胸部,既然养脾胃,就涉及腹部,所以也可以说,夏季的养生学,一养胸,二养腹。
中午做养心功法夏季所主为心,而心脏是五脏之君,所以夏季养生,尤其要注意心脏的保养,可以通过做一些功法,来增强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我自己经常在夏季的中午做一种功法,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面向南方坐下,用鼻子慢慢吸气,用嘴缓缓呼气。
吸气的时候,收腹,从丹田的气往上提,提到上、中、下脘和梁门穴这个部位,提的时候要扩胸,三角肌和肩部的肩髃穴、巨骨穴,这个范围往后伸,胸部往上提。
然后呼气,呼的时候可以舌舔上颚,也可以舌尖拄下颚,这个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
朱鹤亭养生理念阐释作者:杨磊张萍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3摘要朱鹤亭是中国的国学大师,自幼承受家教,熟读四书五经,是将道家、易学、武学、医学、养生学、气功学、堪舆学于一身的道家宗师。
他的养生思想融合儒释道经典理论,集各家之所长,经过理性的思考与大量的实践,破除思维定式,转换观念,总结出一套符合现代人需要的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的学问和方法,极具现代应用的价值。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以探析朱鹤亭的养生思想为目的,从朱鹤亭养生的理念出发,着重于对朱鹤亭的养生理念和方法进行阐释,他的养生理念与现代生活密切结合,涉及婚姻、家庭、文化艺术、饮食、时令、人际关系、生活节奏等方面的养生,全方位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启示人们在探讨健康生命的过程中求得人生的价值。
关键词朱鹤亭养生理念养生方法现代价值朱鹤亭是国际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学家,他熟读四书五经,习医、武、堪舆,并学道家养生学术,将多种国粹精华内化,使得朱鹤亭对国学的认识达到精深的理解与运用,其思想观和实践观显现出儒、释、道合一的国学理念,并将三家学说融入到其养生思想理论的体系中,形成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
朱鹤亭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珍贵的是健康,健康最可贵的是养生;无可贵的养生,难得珍贵的健康,无珍贵的健康,难得宝贵的生命。
关于健康与养生,朱鹤亭说人的健康跟人的物质是没有绝对相关的,人的健康与人的精神绝对相关。
有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不一定就能拥有健康的人生,但一个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充沛的精力的人,一定是健康的。
所以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的或生理的,更包括心理健康,如精神上轻松与富足,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人的认同和尊重等,也包括良好的道德修养。
本文从朱鹤亭健康与人生的养生角度出发,对朱鹤亭的养生思想和原则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其总结的养生理念进行阐释。
一、养生以不伤为本(一)“不伤为本”是最根本的养生原则“养生以不伤为本,养生以不害为主,养有利,避有害。
香港著名武术气功名家朱鹤亭的简介香港著名武术气功名家朱鹤亭朱鹤亭,道号玄鹤子,香港著名武术气功名家,中医学者,出身于玄学世家,父亲是著名的崂山道人玄中子,母亲信仰佛教,他六岁开始练功。
自1974年开始诊症至今,治愈过多种疑难病症,其关于养生的书籍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曾多次受邀在东欧国家讲授运动医学和养生方法,长于运用食疗、点穴、针灸、气功、中草药等综合疗法。
自幼承受家教,熟读四书五经,习医、武、堪舆,学道家养生学术。
读中学和在入北京大学学习时期,研修中西医理论,潜修老庄哲学,道、佛学经典。
在大学任教及调科研机构工作时期,利用假期、业余时间在下农村,走城市,采药、疗疾的实践中,善于结合中西医理论诊断病症,长期运用食养、食疗、点穴、针灸、中草药等施治病症历经数十年。
曾给中央领导干部治愈过多种疑难疾病。
同时有多国国家元首、政府要员慕名就医,得到良好医治。
为将毕生所学传授于后人,有《中国秘传宝典》四册、《养生之道锦囊》、《养生益寿秘法》英文版、《糖尿病防治》日文版、《新生命》日文版、《道家养气生气功》日文版、《健康是福》、《性爱情缘》、《经络与运动医疗》、《运程与养生》、《生肖与养生》、《玄鹤子养生书法集》、《玄鹤子养生语论书法集》《玄鹤子益寿箴言丛书》。
通过现代传媒传播中华养生、医学、武学文化,众多海外媒体如美国CNN、日本NHK、英国BBC、亚洲电视、无线电视、华娱电视对其进行采访及专题现场直播。
香港著名武术气功名家朱鹤亭家庭影响朱鹤亭曾说自己涉猎的内容广泛得益于家庭的影响,幼时家中有100多个食客,研究医学、练武、儒家思想、哲学的大有人在,出于感激,他们在离开之前纷纷将毕生绝技传给他父亲,父亲又用了七年时间拜访名医名师学艺,创立了自家的理论。
朱鹤亭从小耳濡目染获益匪浅,加上多年的刻苦钻研,形成了自己的保健养生理念。
朱鹤亭将自己的养生之道概括为:注意呼吸和饮食。
呼吸和饮食是生命的两大核心,是维持人生命的根本。
龙源期刊网
朱鹤亭养生之道
作者: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4期
朱鹤亭生于1927年,祖籍山东青岛,是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养生家、玄学家、武学家。
朱鹤亭出身于玄学世家,父亲信仰道教,母亲信仰佛教。
他六岁开始练功,多年来潜心研究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之术,并将道家的玄学文化融入到中医、食疗、养生和武学中。
朱老长于运用食疗、点穴、针灸、气功、中草药等综合养生。
他曾多次受邀在欧美国家讲授运动医学和养生方法,编写的养生书籍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朱鹤亭将自己的养生之道概括为注意呼吸和饮食,他认为呼吸和饮食是生命的两大核心,是维持人生命的根本。
他就是通过习武练习呼吸,通过调和饮食来保证营养。
多年来,朱鹤亭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先练习家传的武功,以保证气力充沛,呼吸协调,每天晚上则练习气功,通过早晚一快一慢、一动一静、一刚一柔的练习,使他的身体精、气、神充足。
朱鹤亭在饮食上讲究多样化,早饭每三天一个周期,三天中每天各有侧重。
比如,第一天喝自己配的七豆粥。
第二天改为喝麦片,第三天又换成豆腐加小米粥。
这样可使营养搭配均衡,还能促进食欲,激发胃气。
最古老的气功之一——武当气功鹤形桩鹤立草丛稳如山,亭亭玉立天地间。
仙鹤展翅飞高远,自由翱翔在蓝天。
鹤形气功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气功的一种。
仙鹤素以喙长、颈长、腿长著称,它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羽毛洁白、飘逸雅致;引颈耸翅、翩翩起舞;鸣声嘹亮,超凡不俗。
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仙鹤是长寿的象征。
在武当山天柱峰,金殿前面就有两只铜铸仙鹤,一左一右,鹤立金顶。
道教中,仙鹤飘逸的形象,象征着长寿延年,得道成仙,如此可见仙鹤在武当道教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传统气功鹤形桩,兼具技击和养生两大公用于一身,是武当道人必须修炼的功法之一。
身在玉虚宫,心静天地宽。
玉虚宫里,武当三丰派第15代传人袁师懋道长,身穿白色道袍,习练鹤形桩功,灵韵脱俗,自己仿佛化成了一只洁白的仙鹤,此时此刻简直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长期习练鹤形桩功调整身心,对静功入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鹤形桩主要的特点是以养神为主,练气为辅,它通过外表对肢体筋骨皮肉活动,达到对脏腑、经络、气血、大脑的锻炼。
鹤形桩是一种站桩气功,习练者需要保持长时间的鹤形独立,因此它也是五行气功当中最难练的一种。
习练鹤形独立,能快速解决身平气静的问题,因为在行功中,若意念不集中,你的重心就会不稳,闭着眼睛站马上就会倒掉。
所以静是根本,因为气从静中而来。
练功时,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干扰,往往会心生杂念,使行功难以入静。
有些动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做到,尤其是柔韧性方面平衡方面,做到平衡了松不了,松了难做到平衡。
而鹤形桩中提膝基本动作,很容易地帮助你在短时间里保持平衡。
另外注意下盘要稳重。
长期习练鹤形桩功调整身心,对静功入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鹤形也是五形功里最重要的一种。
五形功里有如此之说:龙形练神、虎形练骨、豹形练力、蛇形练气、鹤形练精。
固精调心,是鹤形桩气功的显著特点:内固精髓,外示安逸;动作优雅,强筋壮骨;调摄身心,动作舒展;稳实轻柔,聚精凝神;运气随势,内含精、气、神三字。
快速入静,短期打通体内阴阳之气以此可以说练好鹤形桩是提升神、骨、力、气的基础,为内外功法锻炼之根本。
一:养生之道的三个核心问题:1:睡眠之养。
2:饮食之养。
3:动静之养。
睡眠比饮食重要,睡眠是养神智,养心是第一。
动养身,静养心。
中医讲上养是神智,中养形态,(身体)下养四肢筋骨。
中医讲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二:年轻人有五大优点,老年人有十大优点年轻1反映快,2接受新事物,3不保守,4很勇敢,5敢于创造。
真正懂养生的人是抑制欲望的。
名和利都是无休止的欲望,当名利到一定时的时候必会走向反面,所以真正懂得智慧的人是适可而止的。
静下来养生如何养?1:安神。
2:定意。
3:守心。
4:制情。
1人不安神经常会做错事。
2有时一个意念导致你一生败落。
3心猿意马,一定要把心收拢住。
4控制自己的感情切忌大怒。
1:安神,立,坐,行,卧。
立:站着面向东方,两手按着丹田,闭着眼,时间不要长,两个脚尖向前直不能弯,挺胸收腹,用鼻子吸气,用最呼气,轻轻的,徐徐的吸,缓缓的呼。
吸左呼右,男的8分钟,女的7分钟。
因为中医理论,阴阳虚实,八,一阳生,七,一阴生。
2:定意,面向男方,坐着,两腿分开,食指中指按膝眼穴,拇指鹤井穴,挺胸收腹,闭死眼睛,慢慢的吸,缓和的呼,也是男八女七,因为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东方是生发的方向,南方是火的星像,火是主血液,是主情智的,东方是主思虑的,所以叫安神定意。
3:守心,就是卧着,因为心脏在左边,应该向右侧躺着,右腿伸直,左腿微倦,压在右腿上,侧卧,劳宫穴心包经上的穴位,拇指是管肺的,肺是管气的,气血相融就是养生学,左手拇指放在右手的劳宫穴上,右手拇指放在左手的劳宫穴上,合抱变太极放在丹田穴上,侧卧,轻慢的呼吸,有心脏病,冠心病,要做!4:制情,就是走动,散步有养生学的奥妙,左为阳,右为阴,右手是阴,左手是阳,一定要阴阳结合,伸左腿大步走,心脏的节奏加快不好,一定要缓和,这样氧吸收的多,中医理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身体内的流动是靠气,靠氧,先迈左腿,挺胸收腹,挺胸:肺是扩展的,而且脾胃不受压迫,走七八步要舒展一次,(三次,手臂由内向外圈,吸,呼,)眼睛要看直线,练武的人必须看直线,走的时候一八为基数,一八得八,二八一十六,40分钟是最好的,因为五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男八就是五行乘八,女的五七三十五分钟,这是符合养生学的散步。
著名气功养生家朱鹤亭:教您崂山道家养生术(肌肤功)崂山道家养生术为崂山道人玄中子所传。
玄中子其人,勤苦求学,悟性高深,对于道家之丹、经秘诀潜心揣摩竭诚悟化。
经数十年刻苦修研,终领玄机,精达要义,深得正宗三昧,熟谙蜡山道家养生之法术。
本文作者朱鹤亭系玄中子之子,自幼得其父真传。
目前他已是我国著名养生专家,他运用药物气功点穴、按摩、推拿等手法治好了许多国内外疑难病症。
今他将崂山道家养生术公诸于世奉献给追求养生长寿的人们。
朱鹤亭人体的肌肤运动,会加强气血流注,使气血运行畅达、从而贯通全身肌肤。
所以气血周流旺盛就能使肌肤得到润泽。
用意念习气、运气、并气、充气于肌肤并用力练功则可协调呼吸运动肌肤从而肌肤机能得到强化增强了肌肤的抗病能力和肌肤损伤后修复的能力。
第一节功法:身体直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五指微屈、分开。
自然、均匀地呼吸。
手前臂缓慢地提至胸前,肘臂内收、平直,两手掌心向胸,五指尖相对。
自印堂穴交替按摩至神庭、百会、风府穴。
食、中、无名指并拢,按摩风池、天柱穴。
食、中指并拢按摩翳风、耳听、太阳、率谷、头维穴。
中指按摩丝竹空、攒竹、睛明、迎香、地仓穴。
食指交替按摩人中、承浆穴。
拇、食指上提耳轮尖,下揉耳垂。
双手掌向前,手臂自然下垂,习练3-5次。
功用:通阳脉之经络,开津液之传道,通利官窍,开阖神府。
功效:提神明目解痉镇痛润泽颜面肌第二节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五指微分、屈。
徐徐吸气,手前臂缓慢抬肘、臂内收平直。
两手掌心向胸。
重叠按至胸乳部擅中穴。
男左掌心在下,右掌在上,女右掌在下,左掌在上,轻柔、缓慢的按顺时针方向按摩8-24次。
徐徐吸气,手掌推至中脘穴,轻度,稍慢,按顺、逆时针各按摩7-21次。
徐徐吸气,手掌推至关元穴,重度,缓慢,按顺时针方向按摩8-24次。
两手掌向前分开,自然收功。
功用:通阴脉之经络,开脏腑之传道,贯通气机,梳调腠理。
功效:补气,壮阳,滋润胸腹肌肤。
著名气功养生家朱鹤亭:教您崂山道家养生术(肌肤
功)
人体的肌肤运动,会加强气血流注,使气血运行畅达、从而贯通全身肌肤。
所以气血周流旺盛就能使肌肤得到润泽。
用意念习气、运气、并气、充气于肌肤并用力练功则可协调呼吸运动肌肤从而肌肤机能得到强化增强了肌肤的抗病能力和肌肤损伤后修复的能力。
第一节
功法:身体直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五指微屈、分开。
自然、均匀地呼吸。
手前臂缓慢地提至胸前,肘臂内收、平直,两手掌心向胸,五指尖相对。
自印堂穴交替按摩至神庭、百会、风府穴。
食、中、无名指并拢,按摩风池、天柱穴。
食、中指并拢按摩翳风、耳听、太阳、率谷、头维穴。
中指按摩丝竹空、攒竹、睛明、迎香、地仓穴。
食指交替按摩人中、承浆穴。
拇、食指上提耳轮尖,下揉耳垂。
双手掌向前,手臂自然下垂,习练3-5次。
功用:通阳脉之经络,开津液之传道,通利官窍,开阖神府。
功效:提神明目解痉镇痛润泽颜面肌
第二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五指微分、屈。
徐徐吸气,手前臂缓慢抬肘、臂内收平直。
两手掌心向胸。
重叠按至胸乳部擅中穴。
男左掌心在下,右掌在上,女右掌在下,左掌在上,轻柔、缓慢的按顺时针方向按摩8-24次。
徐徐吸气,手掌推至中脘穴,轻度,稍慢,按顺、逆时针各按摩7-21次。
徐徐吸气,手掌推至关元穴,重度,缓慢,按顺时针方向按摩8-24次。
两手掌向前分开,自然收功。
功用:通阴脉之经络,开脏腑之传道,贯通气机,梳调腠理。
功效:补气,壮阳,滋润胸腹肌肤。
第三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五指微屈、分,自然呼吸。
手前臂缓慢抬至胸乳部,双手掌相对成合掌,前后擦掌,擦热为度,手掌顺前臂直搓拉至中府、云门穴。
指腹轻柔穴部,再顺前臂下推至中冲穴。
双手掌相对,合掌,前后擦掌,擦热为度。
重复上述做法,男先左臂,女先右臂。
按摩3-7次。
功用:梳通腠理,润泽皮毛,开合胸廓。
功效:宣通肺气,止咳降逆,通利臂膊,润泽肌肤。
第四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向前,五指微屈、分。
自然呼吸。
屈肘上提,双掌轻柔、缓慢,顺时针按摩大包穴7-21次。
顺腹股沟下推至急脉、阴廉、五里穴,上下按摩7-21 次,顺揉至血海穴,按摩7-21次,顺推至三阴交、太溪穴,按摩7-21次,顺推至公孙、太白穴,按摩8-24次。
功用:通运化,调水道,舒筋络。
功效:健脾补肾润泽。
第五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向前,五指微屈、分。
自然呼吸。
屈肘,两掌向股外侧向后上提,双掌轻柔、缓慢按摩京门穴7-21次。
斜内推至命门穴,双手重叠,顺时针缓揉命门穴部8-24次。
双手分开,掌根上下推动八髎穴7-21次,双手顺时针重揉环跳8-24次。
掌根部上下推风市8-24次。
斜上推承扶穴,下推股门穴8-24次。
掌心重揉委中穴8-24次。
拇指与食、中、无名、小指分开,分推承筋、承山、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绝骨、丘墟、仆参、京骨、至阴、上下按摩8-24次。
功用:调养水谷气机,通利脉络。
功效:健脾胃,壮筋骨,润滑肌肤。
来自:1990年《体育文史》,朱鹤亭
朱鹤亭
人体的肌肤运动,会加强气血流注,使气血运行畅达、从而贯通全身肌肤。
所以气血周流旺盛就能使肌肤得到润泽。
用意念习气、运气、并气、充气于肌肤并用力练功则可协调呼吸运动肌肤从而肌肤机能得到强化增强了肌肤的抗病能力和肌肤损伤后修复的能力。
第一节
功法:身体直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五指微屈、分开。
自然、均匀地呼吸。
手前臂缓慢地提至胸前,肘臂内收、平直,两手掌心向胸,五指尖相对。
自印堂穴交替按摩至神庭、百会、风府穴。
食、中、无名指并拢,按摩
风池、天柱穴。
食、中指并拢按摩翳风、耳听、太阳、率谷、头维穴。
中指按摩丝竹空、攒竹、睛明、迎香、地仓穴。
食指交替按摩人中、承浆穴。
拇、食指上提耳轮尖,下揉耳垂。
双手掌向前,手臂自然下垂,习练3-5次。
功用:通阳脉之经络,开津液之传道,通利官窍,开阖神府。
功效:提神明目解痉镇痛润泽颜面肌
第二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五指微分、屈。
徐徐吸气,手前臂缓慢抬肘、臂内收平直。
两手掌心向胸。
重叠按至胸乳部擅中穴。
男左掌心在下,右掌在上,女右掌在下,左掌在上,轻柔、缓慢的按顺时针方向按摩8-24次。
徐徐吸气,手掌推至中脘穴,轻度,稍慢,按顺、逆时针各按摩7-21次。
徐徐吸气,手掌推至关元穴,重度,缓慢,按顺时针方向按摩8-24次。
两手掌向前分开,自然收功。
功用:通阴脉之经络,开脏腑之传道,贯通气机,梳调腠理。
功效:补气,壮阳,滋润胸腹肌肤。
第三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五指微屈、分,自然呼吸。
手前臂缓慢抬至胸乳部,双手掌相对成合掌,前后擦掌,擦热为度,手掌顺前臂直搓拉至中府、云门穴。
指腹轻柔穴部,再顺前臂下推至中冲穴。
双手掌相对,合掌,前后擦掌,擦热为度。
重复上述做法,男先左臂,女先右臂。
按摩3-7次。
功用:梳通腠理,润泽皮毛,开合胸廓。
功效:宣通肺气,止咳降逆,通利臂膊,润泽肌肤。
第四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向前,五指微屈、分。
自然呼吸。
屈肘上提,双掌轻柔、缓慢,顺时针按摩大包穴7-21次。
顺腹股沟下推至急脉、阴廉、五里穴,上下按摩7-21 次,顺揉至血海穴,按摩7-21次,顺推至三阴交、太溪穴,按摩7-21次,顺推至公孙、太白穴,按摩8-24次。
功用:通运化,调水道,舒筋络。
功效:健脾补肾润泽。
第五节
功法: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向前,五指微屈、分。
自然呼吸。
屈肘,两掌向股外侧向后上提,双掌轻柔、缓慢按摩京门穴7-21次。
斜内推至命门穴,双手重叠,顺时针缓揉命门穴部8-24次。
双手分开,掌根上下推动八髎穴7-21次,双手顺时针重揉环跳8-24次。
掌根部上下推风市8-24次。
斜上推承扶穴,下推股门穴8-24次。
掌心重揉委中穴8-24次。
拇指与食、中、无名、小指分开,分推承筋、承山、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绝骨、丘墟、仆参、京骨、至阴、上下按摩8-24次。
功用:调养水谷气机,通利脉络。
功效:健脾胃,壮筋骨,润滑肌肤。
来自:1990年《体育文史》,朱鹤亭
崂山道家养生术(肢节功)1头部前后俯仰运动
按揉人迎、天突穴
扶突(在喉结旁开3寸)
头部转圈
2双臂绕肩
按揉肩髃、
按揉尺泽、
按揉清冷渊(位于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
肘关节屈伸运动(前后、左右、上下、斜上下)
按揉阳溪在腕上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拇指上翘,在手腕桡侧,当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腕关节桡侧处取穴。
、腕骨穴
双手交叉平推翻转
3双掌心按揉京门、命门
按揉命门、按揉肾俞穴
按揉居髎(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八髎
转腰
4按揉犊鼻穴
转膝盖
按揉髌骨(膝盖骨)、足三里、委中穴、承山穴、风市穴
5按揉照海(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涌泉穴
冲阳穴
太冲穴
然谷穴
四方蹬腿踝关节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