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9 关于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问题 (2)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4
解读外籍人员和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个人所得税是许多纳税人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税种,本文就截至第五次修订涉及到的外籍人员和境外所得方面的个人所得税做一个解读。
一、对外籍个人计算其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除按月减除费用2000元以外,还可享受2800元的附加减除费用。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是这样规定的: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至第三十条规定: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2800元费用。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是指:(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执行。
二、外交人员所得《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依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三、外籍人员的补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020号)对外籍个人的下列所得,暂免征个人所得税:(1)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2)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3)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培训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取得有关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54号)进一步明确:(1)对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合理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和洗衣费免征个人所得税,应由纳税人在初次取得上述补贴或上述补贴数额、支付方式发生变化的月份的次月进行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上述补贴的有效凭证,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准确认免税。
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处理要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员工来到中国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税务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外籍员工需要了解并遵守中国的税法,合理处理个人所得税问题。
本文将介绍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处理要点。
一、税务居民身份认定根据中国税法相关规定,外籍员工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内,需要确定其税务居民身份。
以个人所得税法为基准,外籍员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确定为中国税务居民:1. 在中国的居住时间连续超过183天;2. 在中国的居住时间不连续,但在12个月内累计居住时间超过183天。
如果外籍员工符合上述条件之一,他们将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需要按照中国税法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二、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外籍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他们从中国境内的雇佣单位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
对于这部分收入,外籍员工应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纳税计算:1. 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税金额 = 应发工资薪金总额 -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个人扣款部分;2. 扣除费用标准:外籍员工可以按照税务法规定的标准申请费用扣除,如基本生活费、子女教育费、住房租金等;3. 适用税率:外籍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中国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进行计算;4. 应纳税额 = 应税金额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外籍员工需要在每个纳税年度结束后的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向税务机关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其他所得的税务处理除了工资薪金所得外,外籍员工可能还获得其他形式的收入,如股息、利息、租金等。
针对这些其他所得,外籍员工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纳税:1. 适用中国境内税收协定:外籍员工需要查看所在国与中国签订的税收协定,确定其他所得应纳税的国别,避免双重征税的情况;2. 税收减免、免税政策:外籍员工可以根据中国税法规定的税收减免、免税政策进行计算,降低其他所得的纳税金额。
外籍员工需要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外籍员工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申报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吸引了大量外籍员工来华工作。
然而,对于这些外籍员工来说,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就外籍员工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供他们参考。
一、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适用范围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在取得劳动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租金和财产转让所得等各项所得后,根据法定税率缴纳的一种税收。
外籍员工在中国工作取得的各类收入都适用于个人所得税。
二、税务登记与申报义务外籍员工在到达中国后,应与中国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获得纳税人识别号。
税务登记后,外籍员工有申报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申报的时间通常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盈利性的个人所得的申报期可延长至9月30日。
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分类个人所得税按照“累进税率”计算。
该税率根据收入多少分为7档,从3%到45%不等。
税率的具体计算方法可参照税务机关提供的相关信息。
个人所得税收入主要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
外籍员工往往以工资薪金所得为主,此类所得一般由工资、奖金、津贴、补偿金、股权激励等组成。
计算所得税时,可以减除一定的费用和捐赠等。
四、个税申报注意事项1. 获取准确的税法法规和政策信息。
外籍员工可以通过各地税务机关的网站或到税务机关咨询窗口获取个人所得税申报的相关信息。
此外,还可以联系公司的财务人员或专业税务顾问寻求帮助。
2. 填写正确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外籍员工需要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税务机关通常会提供电子版的申报表,可在网上下载填写。
3. 核对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内容的准确性。
在填写申报表时,请仔细核对每一项所得、扣除和税款等数据。
确保所有的数据都是准确的,以免出现错误或漏报。
4. 及时缴纳个人所得税。
外籍员工在申报个人所得税后,需要根据申报表上的数据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给税务机关。
常见问题解答1.如何界定外籍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境外工作期间?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中任职(包括兼职、下同)、受雇的个人,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应包括在中国境内期间在境内、外享受的公休假日、个人休假日以及接受培训的天数;其在境外营业机构中任职并在境外履行该项职务或在境外营业场所中提供劳务的期间,包括该期间中的公休假日,为在中国境外的工作期间。
税务机关在核实个人申报的境外工作期间时,可要求纳税人提供派遣单位出具的其在境外营业机构任职的证明,或者企业在境外设有营业场所的项目合同书及派往该营业场所工作的证明。
2.外籍纳税义务人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应提供什么证明资料?据(86)财税外字第027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义务人申报个人所得税应提供证明资料问题的通知》,明确如下:一切纳税义务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都应按税法规定如实申报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雇主取得的收入,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派遣公司单位开据的原始明细工资单(书)(包括奖金、津贴证明资料),或提供派遣公司、单位委托在中国注册的会计师出具的证明。
对一些国家的纳税义务人,还应提供“海外驻在规定”、“出差规定”等与征税有直接关系的必要的证明资料。
税务机关和主管人员对纳税义务人申报的“纳税申报表”和提供的有关证明资料,应负责保密,不得对外泄露。
3.如何确定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地点?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及有关税收规定:(1)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扣缴义务人应向其所在地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纳税;(2)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应向取得所得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3)同时在几处地方工作的外籍人员或提供劳务的临时来华人员,应以税法所规定的申报纳税的日期为准,在某一地达到申报纳税的日期,即在该地申报纳税。
但准予其提出固定在某地申报的申请,经批准后,也可固定在一地申报纳税。
4.外籍人员取得的补贴,有哪些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外籍人员取得的下列补贴,凡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有效凭证及证明材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为合理的,免征个人所得税:(1)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和洗衣费。
解读外籍人员和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个人所得税是许多纳税人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税种,本文就截至第五次修订涉及到的外籍人员和境外所得方面的个人所得税做一个解读。
一、对外籍个人计算其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除按月减除费用2000元以外,还可享受2800元的附加减除费用。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是这样规定的: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至第三十条规定: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2800元费用。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是指:(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执行.二、外交人员所得《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依照中国有关法律规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三、外籍人员的补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020号)对外籍个人的下列所得,暂免征个人所得税:(1)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2)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3)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培训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审核批准为合理的部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籍个人取得有关补贴征免个人所得税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54号)进一步明确:(1)对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合理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和洗衣费免征个人所得税,应由纳税人在初次取得上述补贴或上述补贴数额、支付方式发生变化的月份的次月进行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上述补贴的有效凭证,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准确认免税.(2)对外籍个人因到中国任职或离职,以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搬迁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应由纳税人提供有效凭证,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就其合理的部分免税。
外籍个人所得税
一、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籍人士,均为中国的纳税义务人。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按照中国的税法规定,对其全球范围内的收入进行申报并缴纳税款。
二、税率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制度。
根据年所得额的不同,税率从3%至45%不等。
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收入,也需要按照这一税率体系进行计算和缴税。
三、免征额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有一个基本的免征额,目前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只有超过
这一金额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专项扣除
除了基本的免征额之外,中国还允许纳税人进行一些专项扣除。
这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支出。
这些扣除可以进一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五、申报与缴纳
外籍人士需要定期向中国的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税。
通常,雇主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外籍人士也可以选择自行申报。
六、税收协定
中国与许多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
如果外籍人士的母国与中国有此类协定,他
们可以根据协定的规定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七、注意事项
1. 外籍人士应当及时了解中国的税法变化,以确保自己的税务合规。
2.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注意各种允许的扣除项目,以免多缴税款。
3. 对于在中国有房产或其他资产的外籍人士,可能还需要缴纳房产税或资本利得税。
八、结语
作为外籍人士,了解并遵守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避免税务风险,还可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外籍人员提供劳务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涉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正确执行个人所得税涉外法规政策,对于维护国家权益,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增加财政收入都有极其重要意义。
小编整理了外籍人员缴纳个人所得税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外籍人员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某企业聘用日本籍A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A每月在中国滞留五天,企业每月支付技术咨询服务费7500元。
请问对A是否按照非居民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判断纳税义务方面,A是否适用90天或者183天的时间标准?该项目是适用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还是适用劳务报酬项目?【解答】对于外籍人员提供劳务如何征税,实际要判定外籍人员是提供独立个人劳务还是非独立个人劳务。
非独立个人劳务是指外籍人员由于和企业存在雇佣关系提供的劳务,取得的收入按工资、薪金项目纳税。
如果是独立个人劳务,则外籍人员取得的收入按劳务报酬征税,并需要缴纳营业税。
对于独立个人劳务的判定,应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税收协定独立个人劳务条款执行解释问题的通知》(国税函[1990]609号)规定进行判定:根据税收协定关于独立个人劳务的定义规定,所谓“独立个人劳务”是指以独立的个人身份从事科学、文学、艺术、教育或教学活动以及医师、律师、工程师、建筑师、牙医师和会计师等专业性劳务人员,没有固定的雇主,可以多方面提供服务。
因此,对在缔约国对方应聘来华从事劳务的人员提出要求对其适用税收协定独立个人劳务条款规定的,须向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如下证明:一、职业证件,包括登记注册证件和能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或者由其为居民的缔约国税务当局在出具居民证明中注明其现时从事专业性劳务的职业;二、提供其与有关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表明其与该公司的关系是劳务服务关系,不是雇主与雇员关系。
审核合同时,应着重以下几点:(一)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假期工资、海外津贴等方面不享受公司雇员待遇。
(二)其从事劳务服务所得的劳务报酬,是按相对的小时、周、月或一次性计算支付。
外籍人员如何缴纳所得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来到中国工作、生活。
对于这些外籍人员来说,了解如何缴纳所得税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外籍人员缴纳所得税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外籍人员在中国纳税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那么,如何判断外籍人员是居民个人还是非居民个人呢?这主要取决于其在中国境内的居住时间。
如果一个外籍人员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就会被认定为居民个人。
如果不满一百八十三天,则为非居民个人。
对于居民个人,其取得的境内和境外所得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得的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外籍人员最常见的收入类型之一。
对于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即为应纳税额。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对于外籍人员的税收优惠,也是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如何申报和缴纳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大国,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士来华工作和生活。
与此同时,外籍人士在中国也需要履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义务。
本文将介绍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并指导如何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根据中国税法,外籍人士在中国居住满一年或者居住不满一年但连续满足183天的,均视为中国税务居民。
中国税务居民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同时,外籍人士在中国取得的中国境内的各类收入,也应纳入个人所得税的税务范畴。
二、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1.税务居民申报外籍人士作为中国税务居民,需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
申报周期为每年一次,通常从1月至6月。
申报时需填写《个人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并将其报送至当地税务局。
2.非税务居民申报若外籍人士在中国居住不满一年且未连续满足183天,则为非税务居民。
非税务居民应当按照其取得的中国境内收入进行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单位支付薪金收入时,会根据其情况进行预扣预缴,无需自行申报。
三、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依据为税务居民的收入总额,计算公式如下:纳税额 = (收入总额 - 个税起征点)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指规定的免征额,根据国家政策,目前该数额为5000元人民币。
适用税率根据收入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分为7个层级,最高税率为45%。
速算扣除数用于简化计算过程,根据适用税率进行相应减免。
四、个人所得税缴纳方式1.工资薪金所得对于从中国单位获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通常由单位代扣代缴。
单位会根据个人工资收入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2.非工资薪金所得对于外籍人士取得的中国境内其他收入,如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非工资薪金所得,则需要个人自行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申报后可选择按季度缴纳或者年度集中缴纳。
缴纳方式包括线上缴税和线下缴税,具体可咨询当地税务部门。
WANG JING & CO. Law Firm
Partners: J. W ang X. Y. Chen S. Z. Zhao X. M. Shen L. D. Pan G . Y . Jiang J. Y. Wang
C. Zhong * H. Y. Wang * Z. C. Zou * X. C hen * J. L. Sun * H. Yuan * R. C. Li * J. F. Xu *
Consultants:
Y. S. Zhong (Master Mariner) H. Lei (Master Mariner) * Y. J. Jia (Litigation) * K. Peng (Patent Agent) F. Y. Zheng (FDI)
Y. Zhu (Ad miralty Manager) * O. Levitt (C orporate)
F. B. Xu (Admiralty/Litigation) *
Client Service Managers: Z. W ortham (USA) F. Fornari (Italy) M. Sawamura (Japan) T. Odake (Japan) E. Oki (Japan) * M. Ishii (Japan) *
11/F., Block D, GT Land Plaza 8 Zhu Jiang W est Road Zhu Jiang New Town
Guangzhou 510623, P. R. China Website: E - mail: info@
T el : (8620) 8393 0333
3719 0919 (Japanese)
* Non resident
Fax : (8620) 3808 2990
Tianjin
Qingdao
Shanghai
Xiamen
Shenzhen
Fuzhou
Haikou
收件人:广州欧基思机床科技有限公司 小関 先生
发件人:广东敬海律师事务所 潘立冬∕邓勇 律师
日期:2011年3月9日 页数:3
关于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问题
承蒙贵司关照和信任,在此深表感谢!
贵司日前邮件询问个人所得税问题如下:
1、贵司希望了解日本人来中国出差,不发生个人所得税的条件。
2、贵司的认识是:
(1)183天以内的居留天数;
(2)在上述条件内,每月出差中国∕居留都可以。
与在日本的职务无关; (3)与在中国有无工资收入无关;
(4)也有的意见说,在日本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不领取工资收入,在中国居留多长时间都没问题。
就上述问题,我们根据中国现有法律法规向贵司答复如下: 一、 有关对外籍雇员纳税义务认定的主要规定
有关外籍雇员的所得税纳税义务的规定,主要是[1994]国税发第148号《关于在
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148号文”)和国税发[2004]97号《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执行税收协定和个人所得税法若干问题通知》(“97号文”)等。
由于该等规定比较繁琐,为方便贵司理解,我们根据规定制作了下列表格:
1.1关于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纳税的一般规定
外籍人员(中国境内无住所)取得的工资薪金应纳税的征税范围(表1)
境内居住天数
(T)
来源于中国境内来源于中国境外
境内公司
支付
境外公司
支付
境内公司
支付
境外公司
支付
T≤183天征税不征不征不征
183天<T<1年征税征税不征不征
1年≤T≤5年征税征税征税不征5年<T
即从第6年起
征税征税征税征税
1.2对上述表格的解释
(1)上述表格1中,所谓“183天”是指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183天,临时离开中国境内的,不扣减日数。
所谓“临时离开中国境内”,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比如: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2)上述表格1中,所谓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为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即: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3)“征税”是指外籍雇员就所对应的收入应向中国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
“不征”指外籍雇员就所对应的收入无需向中国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
(4)根据上述规定,也就是说,我们假设:即使小関先生在中国居住的天数没有超过183天,但如果小関先生在广州欧基思公司工作,并且广州欧基思公司向小関先生支付了工资,则小関先生需要就该部分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工资向中国税务机
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如果是境外企业(比如日本母公司)向小関先生支付工资,则小関先生不需要就该部分由境外企业支付的工资在中国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5)但如果小関先生在中国居住时间超过183天,少于一年,则小関先生应当就在中国工作期间所取得的收入(也就是说来源与中国境内的收入),不管是广州欧基思公司支付还是境外企业支付,都需要向中国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概念以及与公司一般人员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区别(表2)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指公司正副(总)经理、各职能总师、总监、
及其他类似公司管理层的职务。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公司一般人员
不论其在境内履行职务,还是在境外履行职务,只要是由境内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必须全额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董事费:外籍雇员担任中国公司的董事,从中国境内公司取得董事费收入,应当在中国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必须在工作境内有实际工作天数,才能对其境内所得部分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2.1对上述表格的解释
(1)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不管是否来中国履行职务,只要是由中国境内(比如广州欧基思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则必须在中国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
(2)但如果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工作和居住的时间超过183天时,在中国工作的收入是由境外公司(一般是母公司)支付时,则仍然要按照表1的规定向中国机关申报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长期呆在中国境内子公司工作(在中国居住时间超过183天时),则子公司一般会向其支付部分工资,否则可能会遭到税务机关的怀疑和调查(认为存在有意避税或偷逃税款的可能)。
以上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
此致
广东敬海律师事务所
潘立冬∕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