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3、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谁有着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他的信念是什么?(生答) 2、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是谈迁从小就有的信念,但是在他追求信念的人生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厄运打击着谈迁。谈迁遭遇了怎样的厄运?面对厄运

的打击,谈迁是怎样做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三百年前,走近这位伟大的史学家。 二、体会谈迁初写《国榷》付出的艰辛。 1、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谈迁遭遇了怎样的厄运?”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读中思考。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A、“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师:在这简单的两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引导理解: 为了抄“一点”史料,可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四处借书抄写”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B、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师:透过这些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引导理解: (1)“20多年”:说明时间长。 (2)“400多万字”:可以看出巨著的工程浩大 (3)“六次修改”:体会谈迁著书严谨认真的态度。 (4)“50多岁”:《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自己)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4、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2、学习运用数据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喜欢看书吗?看了哪些书?认识几个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的,但我第一印象中的有:孙武、韩非子、秦始皇、司马迁、唐太宗、范仲淹、毕升、成杰思汗、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李世民、武则天、李白、杜甫、白居易、郭子仪、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杨炎、朱全忠、李存勖、赵匡胤、赵炅、赵佶、赵构、赵普、曹彬、高怀德、杨业、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狄青、包拯、苏轼、宗泽、李纲、韩世忠、岳飞、张俊、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成吉思汗、忽必烈、孔子、刘邦 表扬的话:你真是个知识渊博的人 你真是博览群书啊!你竟然认识这么多的历史人物,真是咱们班的“历史通” 这么多的人物都认识,老师是自叹不如啊!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介绍谈迁 今天,老师想介绍大家认识一位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谈迁 板书:谈迁(出示他的简介:课文第一自然段前2句),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齐读课题。 3、“厄运”是什么意思?(不幸的遭遇)带着对这个词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信念是什么意思?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再读课题 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1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阅读附答案

阅读蒋光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完成小题。①明朝末年,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钱财,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②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年过六十、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再次从头撰写这部史书。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③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④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⑤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当初他每写完一章,就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⑥但是,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起来。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开始了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⑦不错,当无事时,应像有事时那样谨慎;当有事时,应像无事时那样镇静。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⑧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小题1:本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2分)小题2:选文叙述谈迁和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 分)小题3:如果李强同学常抱怨身不逢时,命运不好,请结合本文的内容,以朋友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4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参考答案:小题1:面对厄运,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取得成功。(或“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坚定自己的信念,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3 分)小题1:叙述事例,引出论题和论点(2 分)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观点(2 分)。小题1:略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分析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引用的作用。议论文运用引用的作用一般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小题1:本题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称呼得体1分,引用选文观点、内容劝解(2分),语言连贯,表达清楚(1分)。

【精选】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测评20诚实与信任苏教版

20 诚实与信任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ɡùzhànɡpòsuìzérèn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诚()侮() 城()悔() 址()谦() 扯()歉() 三、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晓:A.天刚亮的时候B.知道 无人知晓.( ) 鸡鸣报晓.( ) 2.寄:A.寄托 B.依附别人 C.通过邮局递送 寄.存( ) 寄.钱( ) 寄.居( ) 3.故:A.事情;事故 B.原因 C.旧的;从前的 D.死亡 缘故.( ) 故.居( ) 病故.( ) 变故.( ) 句子模块 四、我能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诚实故障责任陌生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两句关于诚信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重点句子分析。 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1.“我”为什么很后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为什么想要问他的姓名和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我”能够再见到他,“我”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七、课外类文阅读。 诚实 数年前,一名坐椅制造商雇用了一批年轻人,以手工来制造椅子。商人依据 ..每人制作出来的椅子数量,每周付款一次,但有一个条件:每一把椅子要在检验合格后,工人才能取得 应获 ..的工资。这名制造商非常留意其中两名青年人——李刚及王明。这两个人每周都分别造出很多好的椅子,而且很少有不合格的。 随着时光的流转 ..,制造商需要找一位监工了。他想到了要从这两人——李刚及王明之中选出一位来担任。如果你是那名制造商,你怎么决定呢?那名制造商是这样做的:他将所有工人召集起来,并宣布为了赶工,只要椅子造好了,不必管是否通过检验,他都计件付酬。于是,椅子的产量大大地增加了,但相对的,椅子的不合格率也增加了。这时,制造商特地去检查李刚及王明所做的椅子。结果,李刚所做的椅子的质量跟往常的一样好,但王明在新政策下做的椅子却有一半不合格。 你猜:谁可以晋升到监工的职务呢?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计件付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优质教案教程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备课人:张翠玲 教材分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国标本第9册第20课,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困境中前后两次撰写明史《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 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教学设计思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数据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

学的完美和谐统一。基于此,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作铺垫。 2、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法是品读感悟法,让学生自读,并进行交流讨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依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的学情,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设为通过品读谈迁撰写《国榷》的过程,体会只要有厄运打不倒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主线问题是: ①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 ②厄运给谈迁带来了怎样的打击? ③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拓展读写: 好书推荐:《谈迁传》 资料补充: 练习题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字,向老师同学请教,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7题;共81分) 1. (6分)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号_______浪吼(háo hào)厌恶_______(èwù)枝折_______花落(zhéshé) 一模_______一样(mómú)薄_______雾(bóbáo)凶_______猛(xiōng xiū) 2. (3分)按拼音写汉字 jiǎo zi jié jūgǎn pí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读音节,填空,组句子。 Dong gua qie zi shen me yi yang _______和_______有_______不_______? 4. (5分)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写在下边横线上。 徐徐汇合安静雄壮举 汇集缓缓雄伟肃静擎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 (5分)动脑筋想一想,图上有什么,会有什么故事呢?先想一想,再写几句通顺的话。

6. (5分)有人说:“读书,使弱者获得信心和勇气;读书,使悍夫收敛粗蛮,弃粗俗,趋儒雅;读书,使男子更潇洒,为女子添风韵。”读了它自然地想到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请你写下来。再结合自己的童年读书体验,当回小名人,用精炼的语言写一句勉励人勤奋读书的小名言。 7. (6分)写出反义词 厄运_______ 信念_______ 刻苦_______ 喜爱_______ 绝望_______ 可信_______ 8. (6分)形近字组词 漫_______ 坎_______ 垮_______ 慢_______ 吹_______ 跨_______ 9. (4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博览_______书家_______四壁一_______破衫奋笔_______书 10. (4分)读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填空 本文记叙了史学家_______ 在艰难的困境中_______ 次撰写明史巨著_______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_______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11. (3分)查字典 疾,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然后查_______画,读_______ 12.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奋笔疾书: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运用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课题中的答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感受谈迁面对厄运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运用数据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谈迁精神的过程中,学会抓住关键词读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他们。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奋起的。齐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通过读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厄运是什么?课文中厄运指什么?谈迁有怎样的信念? 过渡: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打开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注意字音要读准,句子要读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些生字你能读好吗?指名读准下列词语(课件出示一类字) 浙江崎岖谈迁抄写诞生门锁博览群书 师:这些文中出现的生词你也会读吗?(课件出示二类字) 撰写坎坷逸闻夜难安寝奋笔疾书翔实可信 师:这里还有一个多音字(课件出示多音字挣) 你能根据它的字义,判断挣脱、挣扎这两个字的读音。 2.字音读准确了,这些红颜色的字你能写好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你是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同学们很会观察,提醒“锁”最后一笔,范写“诞”(笔顺)学生描写 3.通过读书,你刚才提出的疑问都解决了吗? 4.你能根据这些答案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总结:我们将课题中解决的疑问通过连贯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办法。 过渡:你还有哪些疑问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走入文中,来揭开问题的答案吧。 三、深入文本,问题探究 (一)围绕《国榷》体会艰辛 1.师:小偷偷走的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如何称得上是“厄运”? 预设:学生谈论打击大;引导你丢了一本书能称为“厄运”吗? 2.师:他著书过程太艰辛了,对他打击确实大,难怪称为“厄运”,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编写《国榷》的艰辛? 预设:四处借书抄写,从一点、一百多里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他写这本书很不容易。从20多年体会到写这部书花费的时间很长。从6次修改体会到谈迁著书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50多岁说明他年龄很大了从400多万字体会到书稿内容多。 总结:20多年,6次,50多岁,400多万字,作者通过运用具体的数据让我们体会到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 3.想着我们刚才的交流,你能读出这段文字背后的内容情感吗?谁来读一下?指名读 (二)感悟悲伤体会不屈 师:20多你那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厄运,这位50多岁的老人,此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出示课件)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师: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可是谈迁垮下去了吗,他又怎么做的呢? 出示课件: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20诚实与信任

四上第六单元课题 20 诚实与信任第 1 教时总第 57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城的词语。 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一部分。 2.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准备先学提纲、小黑板 【先学提纲】 一、我来学生词: 1.读一读:先把绿色通道和生字表里的字读两遍,然后通读课文三遍, 遇到不流利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写一写:一笔一划,认真描红生字表里的字。 3.查一查:查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难以理解的词语 词语:我的理解: 二、我来分分段。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至自然段) 第二段(至自然段) 第三段(至自然段) 三、我来品课文: 1.读书中碰到的疑惑之处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过一个小故事《狼来了》。有哪位同学会讲这个故事? 2.指名讲《狼来了》的故事。 3.交流:故事中的小男孩在遇到狼的攻击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来救他?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对他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也是关于诚实的人获取他人信任的。 5.板书、齐读课题——20诚实与信任。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一句话,有不理解的词语采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试着理解一下,如果不能理解,请你在书上做好标记。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出示词语,学生试读。 诚实故障碎了一辆超出厘米 毕竟责任邮寄地址驱车陌生搁下 4.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1)平舌音:碎责 (2)翘舌音:诚障超址 (3)后鼻音:诚障辆 5.书写指导。 障:右边的笔画比较多,应该把这一部分写得紧凑一些。 碎:整个字要写地左窄又宽,而且还要左短右长,最后一笔竖只能出头一点点。 责:写好第4笔,横一定要长一些,整个字看起来才饱满。 6.理解词语。 (1)能见度: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所能看到的最长的距离。它与天气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雨、雾、沙尘暴这样的天气。 (2)陌生:不熟悉的、不相识的事物。 (3)环顾四周:朝四处看,观察周围的地方。 (二)顺读课文 1.自由读文 这些生字词放到课文中,能读准吗?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测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理清脉络

五年级语文上册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课练 苏教版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课内基础提优夯实课内基础,你就拥有了遨游语言天空的翅膀…… 一、拼音小关卡。认真拼读,写出正确的字词。 1949年10月1日,冲破重重枷suǒ(),新中国终于dàn shēng()了,从此,中国人民不再在苦难线上zhēng zhá(),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词语游艺厅。 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逸”的解释有:①逃跑;②避世隐居;③安乐;安闲;④超过一般;⑤散失,失传。 逸.闻( ) 逃逸.( ) 一劳永逸.( ) 逸.民(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挣扎”“挣钱”“挣脱”这三个词中的”挣”的读音相同。 B. “家徒四壁”和“博览群书”的反义词分别为”一贫如洗””胸无点墨”。 C. “邓小平爷爷的功绩将名垂青史 ....《家》《春》《秋》是著名作家巴金 ....”和“鸿篇巨制 心血的结晶”两句话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完全正确。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再把成语用到下面的句子中。 形容挥动笔杆急速书写的样子。( ) 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刻苦学习,知识面广。( ) 家里只剩下四面墙壁,形容十分贫穷。( ) (1)尽管,可他依然不放弃史料的编写。 (2)圆明园在一片火海中________,这是人类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 ________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司马迁不顾年老力衰,________,终于完成了历史价值极高的作品--《史记》。 三、句子训练营。按要求写句子。 面对一袭破衫的谈迁,我要对他说:生活的困苦动摇不了您经历了20多年风雨洗礼的信念。 面对________的谈迁,我要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面对________的谈迁,我要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拷贝室。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本文记叙了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次撰写明史巨著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 谈迁的人生厄运是,但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在他60多岁时,又完成了这部巨著。从他拼搏的经历中,我们不难悟出。 五、语段欣赏屋。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èjiāng tán qiān chāo xiě suǒ mén zhèng tuōkě yì ( )( )( )( )( ) ( ) ān qǐng zhuàn xiěqí qūkǎn wén guó què dànshēng ( ) ( )( )( )( )( ) 二、先解释带点的字,再解释整个词语。 博览群书:() 家徒四壁:() 奋笔疾书:() 一袭破衫:() 三、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广泛()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填空。 《国榷》初稿用了年时间。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岁的谈迁带着书稿,又经过了年的奋斗,终成定稿。定稿的《国榷》共卷,万字。以上所填的,都是数据,课文中还有使用了数据的语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3、读文中画“”的语句。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 4、你能深入地谈谈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吗? 四、填空。 1、本文记叙了史学家在艰难的困境中次撰写明史巨著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谈迁的人生厄运是 但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在他60多岁时,又完成了这部巨著。从他拼搏经历中,我们不难悟出 五、积累语言。有关战胜挫折的名言。 1、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2、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内容详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内容详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我相信大家都读过。关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内容,每个人读后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概括,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理解,不足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内容详解 明朝未年时,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二十多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使的打击。对年过六十、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明朝未年时,史学家谈迁经过二十多年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巨著,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他没有高兴多久,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进他家偷东西,见到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些珍贵的稿子就下落不明。 二十多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样的事情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使的打击。对年过六十、两鬓已开始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可是谈迁很快从痛苦中崛起,下定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又继续奋斗十年后,又一部《国榷》重新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实精彩。谈迁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也遭遇了类似谈迁的厄运。 卡莱尔经过多年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我将这部著作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进一步完善。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的底稿,除了少数的几页外,已经全部被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的打击同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的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

20诚实和信任

19诚实和信任 教材分析: 《诚实和信任》记叙了作者驱车回家时,因夜深天黑,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灯的反光镜,后来双方通过电话联系相互解决了问题,从中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诚实和信任》要弄懂为什么以这为题?学生通过读文,心里能感受到这个原因,但要用一定的语言阐述出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悟。课文第三段打电话的部分对话内容不多,但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在读的过程中要通过对话内容让学生体 设计意图: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宝贵的是什么?诚实与信任。诚实与信任又是相互依存的,只有诚实与信任看得比金钱更重要该是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东西,这是本节课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感悟的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从“打电话”这部分内容的朗读中,认识、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法:情境式启发式读悟式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远程教育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路,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几乎每个同学都听过这个故事,老师小时侯也不止一次的地听过。可以这么说,《狼来了》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这么广泛地代代相传吗?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板书课题:诚实与信任)课题中的“诚”是个生字,它与“城市”的“城”很容易混淆,你有好办法区分它们吗?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关于“诚实与信任”的故事,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听老师读课文,不过听有任务:注意生字的读音;注意长句子的停 顿。 2、听老师读完,同学们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不过读有要求: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想意思;第三,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认读词语,理清脉络 1、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2、出示第一组词语:驱车、布鲁塞尔、能见度、碰碎 (1)练习读准词语。 (2)这里面有你不懂的词吗?理解: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0课《诚实与信任》

20.诚实与信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重要的道理,知道诚实是信任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吗?都听过,故事中的小男孩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帮助?是的,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的说谎,不讲诚信,所以人们不相信他,结果丢了性命,可见诚信有多重要,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诚实与信任。(板书) 二.同桌合作学习 师:首先,请同桌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请看上投影,齐读一遍问题,预备起。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同桌互相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2.用“——”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我”做法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 3.有感情朗读画出来的句子。 师:都明确了吗?好,开始吧! 检查: 师: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谁愿意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学生答:......) 师:哦,你知道了这段发生的事情是“我”深夜驱车回家,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后,在小红车上留下了联系用的纸条。 师:同意吗?都同意了。那他为什么撞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呢? (天很黑,有雾,能见度差) 师:嗯,因为天很黑,雾大,能见度差所以就撞碎了别人的反光镜。 2.师:闯祸后的作者看了看四周没人他是怎么向,怎么做的呢?谁找到他想的句子? 想:(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师:我们大家来齐读这句话,这辆车预备起。 (学生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作者诚实,勇于承担责任) 师:他这样想,那他是怎么做的? 做:(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我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师:嗯,那我们读这两句话时应该要怎么读?

阅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

阅读短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完成素养测评(后附答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谈迁“刻苦好学”的表现,下面哪个描述不正确?() A博览群书喜爱历史B四处借书抄写C不辞奔波劳累D家境非常贫寒 2谈迁所遭到的“厄运”具体指什么?() A家境贫寒,家徒四壁B书稿被偷,下落不明 C体弱多病,夜难安寝D终日奔波,孤灯相伴 3“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告诉你什么信息?()A心中非常伤痛B不想喝茶吃饭C睡眠极其不好D眼睛经常不适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精读感悟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谈迁和《国榷》。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谈迁写《国榷》的艰辛。 2、了解数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文第20课。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检查预习。 1、走近谈迁。了解谈迁的基本情况。 2、质疑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 要求:a、自由朗读课文 b、在不理解的地方作出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 A、出示词语

a、自由读, b、个读, c、齐读 B、理解词语 C、利用词语感知课文内容。 3、分节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本 1、谈迁的信念是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课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翔实可信? 讨论交流。 2、谈迁为了完成《国榷》,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写出体会。 3、出示:《国榷》图,再次感知写《国榷》的艰辛。 4、明朝都已经灭亡了,谈迁为什么还要编写《国榷》呢? 5、你觉得谈迁是一位怎样的人? 四、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再次认读,书空。 (2)分析字形。 (3)教师范写,学生先描后写。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史学家叫------谈迁,了解了一部编年史叫-----《国榷》,《国榷》写成之日就是谈迁成功之时,怎奈天有不测风云,这部珍贵的书稿被偷走了,而谈迁又将如何面对呢?我们下节课再看。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推荐阅读《谈迁传》 附: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国榷》翔实可信

教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3、能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下面请正确响亮地朗读这些词语。 出示:家境贫寒一袭破衫体弱多病化为乌有 博览群书四处寻访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鸿篇巨制翔实精彩明史巨著名垂青史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请任选两个或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谈迁。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史学家谈迁,感受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生齐读课题)这是坚不可摧的信念——再读课题。 二、立志编史,体会一写《国榷》付出的努力。 谈迁从小的信念是什么?(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板书:立志编史 为了实现这个心愿,谈迁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读第1小节。 1、概括介绍: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e》。 (1)这段文字有什么特别之处?(运用数字)

(2)透过这些数字,你读出了什么? 20多年(时间长,七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谈迁一直都在编写史书)6次修改(治学的认真。我们平时写作文修改几次?最多2、3次吧,可谈迁呢?足足修改了6次。)更何况谈迁修改的是几百字的作文吗?那可是400多万字(一本写满字的语文书大概4万字,400万字就相当于100多本书的量)这么大的规模,课文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就是——鸿篇巨制。50多岁(从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体弱多病的老人,为了写《国榷》谈迁付出了他最宝贵的青春。) (3)现在,这些数字还仅仅是几个数字吗?不,每个数字的背后都诉说着一份艰辛,诉说着《国榷》的来之不易。带着理解读好这句话。 2、具体事例: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一点”也许就是一段话,也许只有几句话,可他竟走了“一百多里路”。这相当于从我们学校步行到上海的路程。你读出了什么?为了编写这部明史,谈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小结: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型事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国榷》的来之不易。 3、板书:完成《国榷》终于写好《国榷》,谈迁的心情如何?虽然苦虽然累,但成果是喜人的,谈迁的这份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三、紧扣“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谈迁沉浸在《国榷》编写成功的巨大喜悦之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快速浏览第2小节,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2、概括板书:书稿被盗。同学们,你有没有丢过东西呢?生活中很多人都丢过东西,为什么对谈迁来说却是一场厄运呢?再细读第2小节,找出表示原因的句子,用曲线划出。 3、出示句子:什么原因?(1)20多年的心血理解:化为乌有(2)体弱多病的老人读句子,难怪对谈迁来说这是一场天大的厄运!老师想到了一个词:飞来横祸。你想到了什么词?(灭顶之灾、祸不单行、晴天霹雳、痛不欲生……) 4、致命的打击让这位老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你读出了什么?(伤心、难过、痛苦、绝望……) 理解:茶饭不思(吃不下饭,喝不下茶)夜难安寝(睡不着觉) 此时的谈迁可能在想些什么?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500字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500字(一) 这个星期,孙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新的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讲的是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故事,他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他整整花费了20年时间,经过6次修改,写成了500万多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书被小偷偷走了,从此下落不明。这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是多么致命的打击呀,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谈迁的信念,他毫不气馁,继续写作,终于在59岁那年完成了新一部的《国榷》,内容比前一部更翔实,更精彩。学完这篇文章,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不断地浮现出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谈迁坐在窗前挑灯写作的场景,一阵寒风吹开了破旧的木门,谈迁被冻得瑟瑟发抖,他走过去,把门闩上,两只手冻得通红,他捧起双手,哈了一口气,又不顾寒冷,继续写作。 其实,像谈迁这样的伟人,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像诺贝尔、爱迪生,他们都经历了种种磨难,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始终坚持信定的信念,永不放弃,取得了伟大的发明。最让我敬佩的是海伦。凯勒,她在19个月时,因为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让她陷入了黑暗的世界,但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考入哈佛大学,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被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成为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也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为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虽然没有遇到像他们这样的磨难,但是也有遇到一些小的挫折。记得在我三岁的时候,由于小小班还没有开学,妈妈把我托给一位奶奶照顾,结果她带我出去时,由于不小心,把我的脚夹在自行车里了,每一次去医院换药,我都哭得撕心裂肺,伤口整整长了一个多月才慢慢愈合。由于刚下地走路时,脚会牵着痛,所以我就一直不敢下地走路。在外婆的鼓励下,我才勇敢地迈出步伐,我才知道,其实困难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不可战胜,只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坚定信念,就会迈出成功的一大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上,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我们应该把每一次困难当成一种进取的机会,在暴风雨中茁壮成长。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读后感500字(二)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与厄运抗衡的伟大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经过了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可是即将在复印前书稿被盗,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但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他又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定决心从头撰写。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着《国榷》诞生了。谈迁就是凭着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战胜了厄运,这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呀!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他不是也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吗?恩科西虽然先天患有艾滋病,但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多次参加艾滋病大会,还关心和他一样的患病儿童。虽然恩科西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他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 与他们相比,我真是惭愧极了。我们虽然不会遇到那么大的厄运,但生活中,学习上,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困难,可我并没有勇敢地去面对,而是知难而退。比如遇到难题,自己不思考,为图省事,直接去问爸爸妈妈;考试考砸了,不找出原因,而是听之任之;遇到计算题时,自己不认真计算,反而直接用计算器……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作业时,本来是一路畅行,可一个"拦路虎"拦住了我的去路。面对难题,我不加思考便大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