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阅读任务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
全书回读1、阅读这本书,我们跟随尼摩船
长见识了神秘的海底世界,请评
选出你最喜欢的海洋生物(动物、
植物)TOP3,并为它们制作一张
宣传海报。
(配图、简介、上榜理
由)
2、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在本书中,作为“猛男”代表的
尼摩却多次流泪,请梳理相关内
容,完成表格。
次数章节
名称
落泪
原因
你的
评价
3、以返回陆地后的阿龙纳斯教授
身份,写一封信给朋友,向他介绍
尼摩船长。
1、海报绘制(A4 纸)
2、梳理原文内容,完成表
格
3、写信介绍尼摩船长(不
少于500 字)
第十周
4.22-4.28
1、全文梳理,海报
制作
2 、结合全文,梳理
信息
3、对主人公人物经历
及形象的整体介绍
内容统整观看由本书改编成的经典电影,
比较不同媒介(纸质书籍阅读、
影视作品观看)的表达效果,探
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
观看电影,撰写专题文章:
①影视作品与书本原著情
节对比
②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与你
的体验(不少于500 字)
第十一周
4.29-
5.5
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
魅力。
《海底两万里》整合学习任务单要求:认真翻看老师的PPT,完成下列任务:一、请根据整本书的情节梳理情况,完成一幅航海图,画在A4纸上。
至少画出八个地方。
并把每个地方发生的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简单写出来。
画上可以画一画美丽的海底世界呀。
(参照PPT中老师给出的示例)已经完成随堂完成二、请以尼摩船长为主语仿写语段:“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示例:尼摩船长是一个孤独的天才,坐拥理性的智慧,一个革命的斗士,胸怀感性的正义。
他是一个博学家,历史学家,是一个不安现状的冒险家。
他是一个神秘的隐居者,一个富有的收藏家,一个有艺术品位的贵族,一个失去祖国与家人的王子,一个与世隔绝的海洋人,一个内心燃着怒火的复仇者,一个为自由、为不受压迫的战士,一个最冷漠又最温情的矛盾体,一个被仇恨支配的可怜人,一个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孩童。
他的灵魂中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又有着冷漠的悲凉,更有着对人性和平的憧憬。
三、走进鹦鹉螺号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史。
请结合书中更多精彩细节“整合还原”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形象。
(必选:尼摩艇长)(形式:思维导图,用A4纸,参照PPT中老师给出的示例)思维导图必须包括两个内容:人物情节(细节)+人物性格。
《海底两万里》“五一”自主学习任务单
【说明】本书有21章版,有47章版,但内容基本一致,后者内容更为详细一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国籍、代表作以及在世界科幻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2. 以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为线索展开快速阅读,梳理出“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及经历的主要事件。
3.能够用关键词分析法,结合情节分析尼摩船长、阿罗纳克斯教授、孔塞伊与尼德兰的人物形象特点。
4通过问题讨论探究小说的科学性、文学性、人文性,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
二、快速阅读整本书
【温馨提示】
1.整本书阅读之前,请翻到七(下)教材156页——157页,了解作者,了解什么是“快速阅读”,了解对初一学生默读现代文的基本要求是每分钟不少于多少字,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等,勾画重要信息。
2.为了训练我们的快速阅读能力,阅读中能抓住主要线索和关键信息,请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勾画主要经过的地点、相关事件、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和描写,边快速阅读整本书,边完成以下三个具体任务。
特别提示:5月5日21:00前拍照提交班级小管家。
任务二:航海日记
任务三:“鹦鹉螺号”航海路线图
请同学们借助阅读过程中勾画的航行过程去过的地方、遭遇的险情,以及见到的神奇海底生物,准备一张A4纸,开始制作“航海路线图”。
(可以在世界地图上标示,也可以用箭头连贯地点和事件,也可作思维导图梳理信息)。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了解作者及作品主要内容。
2.梳理航行线路,掌握故事情节。
3.品味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课堂学习任务一、作品感知1.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
所写内容从地球到宇宙空间,从地质、地理到航海、航天,可谓包罗万象。
这些充满奇幻叙述的小说使他名扬世界。
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代表作有著名的“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2.内容概述。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又译为“鹦鹉螺号”)潜水艇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头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水艇,随后他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水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3.《海底两万里》中的“神预言”。
《海底两万里》出版时间:1870年。
世界上第一艘实用型潜水艇“霍兰-6”建造时间:1897年。
(书中“诺第留斯号”已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
)世界上第一个密闭式循环潜水呼吸系统发明时间:1878年。
(书中已出现了潜水服、储气罐和头盔等深海潜水设备。
)二、阅读指导1.制订阅读计划。
(1)每天阅读20~30分钟。
(2)总阅读时间:一个月。
第一、二周读完第一部分(共24章),第三、四周读完第二部分(共23章)。
2.确定阅读方法。
以快速阅读为主,以精读为辅。
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小说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如主要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需精读;对于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的介绍、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等,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记录表(第二部分1-11章)
第三周阅读章节:第二部分1-11章
1.海底旅行还在继续。
这一部分中,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来到了印度洋。
请你在阅读中画出旅行中的时间、地点、经纬度等关键信息,结合小说内容,继续以教授的身份写几则航海日记。
阿龙纳斯教授的航海日记(二)
2.第二部分第三章《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讲述了一位印度的采珠人在下海采珠时遇险,尼摩船长和尼德·兰出手相救,最终化险为夷的故事。
从这个情节中,你对尼摩船长和尼德·兰有没有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底旅行的过程中有平稳舒缓的时候,也有紧张危险的时候,好的小说的叙述节奏也是如此,如果总是平淡和缓读来会令人索然无味;一直处于紧张激烈中,也会让人神经紧绷感觉疲劳。
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是小说家非常注重的要素。
请你梳理第二部分1-11章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过程,用心电图的形式将其画出来,并标注好相关的情节。
以此显示小说的叙述节奏的变化,感受小说家的叙事艺术。
《海底两万里》作业设计单活动背景:三明十二中将于5月举办“阅读名著经典,书香浸润校园”系列读书活动,将推选优秀的名著阅读成果,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并于4月底前,提交阅读成果,获奖作品将发表于校刊《文笔星》。
时间安排:自主阅读2周完成,专题任务落实2周。
相关要求:通过四个阶段8个阅读任务群完成《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任务单》编撰任务,三个阶段任务完成后整理过程性资料,最后装订辑录成册。
(设计意图:设置真实语文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现实的语文活动推动自己的阅读学习,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以项目化推进整体活动落实,分解任务群,增加了整本书阅读的趣味。
以活动的形式推进,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任务一:感受海底旅程之险(1)初读感知,概述情节。
请速读略读小说,制作《海底两万里》读书卡,概述文章章节的主要内容。
注意概述的时候关注人物的出场顺序,表示时间变化的关键词,表示地点转化的关键词。
(请用红笔标记处人物、时间、地点)(设计意图:第一遍通览全书,运用速读、略读等阅读策略,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及快速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概述情节的能力。
)(2)跳读速读,回顾历程。
结合内容概述,运用跳读速读等阅读方法,绘制航海路线图。
(注意用黑笔标注地点,红笔补充主要遭遇/险情。
)(设计意图:第二遍跳读全书,串联主要情节。
此任务主要训练学生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并通过绘制路线图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呈现阅读成果,图文并茂,更直观具象,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3)定点选读,撰写日记。
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一行三人,纵横海底两万里,途中遭遇了不少惊魂险情。
结合已绘制航海路线图中,选择其中的一个险情,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一个人物,以“他”的身份,撰写两则航海日记。
(设计意图:定点重要情节,抓住关键细节进行叙述,训练学生对叙述视角的把握,代入人物角色,以特定人物的视角进行故事的复述。
同时叙事视角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层剖析,关注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 《海底两万里》阅读任务单
一、填空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国科幻小说作家()。
2、请读《海底两万里》的片段,判断分别是谁说的话。
(1)对此,两个朋友掀起一番争论,因为他们知道鱼,但每人的认识方式迥然不同……“知道,”A严肃地回答,“人们分成可以吃的鱼和不可以吃的鱼!”“这是馋鬼的分法,”B说,“请告诉我,您知道硬骨鱼和软骨鱼之间的区别吗”
A是() B是()
(2)“大海是一切!它覆盖着地球的十分之七。
它的呼吸是纯净和健康的。
它茫茫无边,但人在里面从来不孤独,因为人感到生命在他身边搏动。
”
“我”是()
(3)“我实在赞赏,很明显,您已经找到人类有朝一日无疑会获得的真正电动能量。
”“我”是()
3、《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名为()号。
二、填表——《海底两万里》大事记【请根据需要自行增加表格】。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设计内容1. 阅读任务:学生需要在规守时间内阅读完备本《海底两万里》,并理解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主题。
2. 阅读方式:学生可以选择在教室上集中阅读,或者在家自主阅读,但必须保证在规守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3. 阅读时间:学生将有两周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
4. 阅读材料:学生将阅读《海底两万里》原著小说。
5. 阅读要求: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笔记,包括主要情节、人物干系、主题等重要内容。
6. 阅读评判:学生将根据阅读笔记和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判,包括书面作业、口头表达等形式。
三、设计步骤1. 第一周:学生开始阅读《海底两万里》,并做好阅读笔记,记录主要情节和人物干系。
2. 第二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整理阅读笔记,准备书面作业。
3. 第三周:学生提交书面作业,老师进行评判,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底两万里》的理解和感悟。
四、评判标准1. 阅读笔记:学生的阅读笔记应包括主要情节、人物干系、主题等内容,清晰、准确。
2. 书面作业:学生的书面作业应包括对《海底两万里》的理解和感悟,结构完备、内容丰富。
3. 口头表达: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应准确、流畅,能够清晰表达自己对《海底两万里》的看法。
五、作业设计意义通过本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通过快速阅读《海底两万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增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阅读任务单1.快速阅读小说第二部分,写出《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的行程路线。
【答案】太平洋一印度洋一红海一地中海一大西洋一南北两极海洋。
2.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第一至六章,完成下列表格。
3.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第七至二十三章,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并把你认为最精彩的故事情节描述下来。
(300字左右)【答案】九消失了的大陆:潜艇背向欧洲驶去,离大陆越来越远,我们失去了一次逃跑的机会。
尼摩船长在夜间带“我”到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亚特兰蒂斯。
十海底煤矿:潜艇来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中心取燃料,“我”和同伴出去游览了一通。
十一马尾藻海:潜艇来到马尾藻海,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
十二抹香鲸和长须鲸:“鹦鹉螺”号驶向南大西洋海域,海面上出现了一群长须鲸,捕鲸手尼德·兰请求去捕杀,却被船长劝住了。
船长说,人类不应该滥杀这种善良无害的动物。
不一会儿,来了一大群长须鲸的天敌——抹香鲸,“鹦鹉螺”号为了保护长须鲸狠狠地冲杀抹香鲸。
十三大浮冰:“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冲撞大冰盖,浮出水面。
十四南极:“我”和尼摩船长登上南极大陆,观察到南极特有的美丽景观。
十五大事故还是小插曲:潜艇在驶离南极时,被一大块倒下来的冰块砸到了,潜艇一时找不到出路,陷入困境。
十六缺氧:潜艇四周都围着厚厚的冰墙,尼摩船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并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
艇内极度缺氧,但秩序井然。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我们也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十七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潜艇从大西洋往北,沿着南美洲的曲折海岸行驶在亚马逊河口,我们用印颈鱼作饵来钓海龟。
十八章鱼:在留卡斯群岛附近,潜艇被一群大章鱼围上了。
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
在艇顶平台上,人和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在生死关头,尼摩船长挺身而出救下了尼德·兰。
十九墨西哥湾暖流:尼摩船长为在人鱼大战中牺牲的艇员而哀伤。
《海底两万里》阅读任务单
第一阶段:
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概括内容。
方法:略读为主,跳读重要章节。
(一)第一关:完成简单填空题。
(见PPT)
第二阶段:
目标:研究主题,分析人物。
方法:静心细读,进入情境,摘抄并批注。
(圈点勾画)
(一)第二关:搭乘“鹦鹉螺号”(二选一)
A.以4人小组为单位,梳理“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
(要求:1.细读原文,以表格形式记录“两万里”的起点、重要节点、终点,并概括航行中的主要事件,重要节点数量不少于8处。
2.绘制在世界地图中。
)
二选一)
B.参考相关章节设计出“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设计图。
可以有平面图和侧视图。
(如第一部分第十一、十二等章节)
这是一艘()的潜水艇。
第三阶段
目标:评价性阅读,专题探究
方法:查找资料,读与思结合
(一)第三关:走进“鹦鹉螺号”
结合书中的精彩细节“整合还原”你感兴趣的两个人物形象(必选:尼摩艇长)
(形式:人物传记、人物剧本、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参照)。
(三)阅读任务单
1.完成下列表格
2.书中四位主要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从他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康塞尔,因为他不仅生性沉稳,为人随和,对自己的主人非常忠诚,而且精通标本分类,为主人后来写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勇敢、随和、忠诚等精神品质。
3.阅读《海底两万里》,试着讲述你认为精彩的故事情节。
【答案】在托雷斯海峡,遇到巴布亚土人时,对巴布亚土人有这样的描写:他们是真正的巴布亚人,身材高大,体格魁伟,前额宽大高起,鼻子粗大,但不扁平,牙齿洁白。
他们像羊毛一般的头发作红颜色,披散在漆黑发亮的、像非洲纽比人一般的身躯上。
他们的耳垂子,割开了和拉长了,挂着骨质的耳环。
这些土人通常是光着身子不穿衣服,土人的外貌十分令人害怕。
当土人进攻潜艇时,嵌板的外面放下来了。
怕人的二十副脸孔现出来了。
但第一个土人,那个把手放在铁梯扶手上的,马上被一种神秘不可见的力量推到后面去,他发出怕人的叫喊,做出奇怪的跳跃逃跑。
他的十个同伴陆续前来按扶手,十个也得到相同的命运,受到打击,向后逃走。
情节紧张又出人意料,把土人的动作表情刻画得十分搞笑。
4.圈点勾画你认为最精彩的片段或词语,把它摘抄下来进行批注和赏析。
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简单的情节描绘得如此吸引人的写出你的看法。
《海底两万里》阅读单第一篇:《海底两万里》阅读单红鹰小学二年级一班暑期阅读单读书日期:家长签字:《海底两万里》阅读单创作背景《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品之一,它与《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并称“凡尔纳三部曲”。
凡尔纳被人们称为“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美好梦想。
阅读提示:在海底两万里行程中,你发现主人公的航行路线了吗?我们的主人公今天到哪了,经历了怎样曲折惊险的故事呢?你的笔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吧。
人物介绍: 今天你在故事中认识了谁?你喜欢他吗?他都做了那些事情呢?日积月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第二篇:海底两万里《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四、二在假期的时候,我读过一本书名叫《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使我深有感悟!1866年,在海底峡谷出现了一只“海怪”,阿龙纳斯先生就被叫去不捉那只神出鬼没的“海怪”。
同行的还有阿龙纳斯的仆人康纳尔和加拿大人捕鲸能手尼德兰。
他们的路程惊险万分,扣人心弦!海底森林、珊瑚王国、去南极点、杀章鱼群……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不幸落入水中,这倒好,他们爬上了“海怪”的身上,这时,他们才发现这不是“海怪”这是一架利用海洋来发光的船,“鹦鹉螺号”一艘构造精密的潜水艇。
里面的船长尼摩邀请他们来一次海洋之旅。
他们冲破了重重困难,多次化险为夷,但是,最终还是落入漩涡里,生死为卜,下落不明。
而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乘坐准备逃走的小艇而幸免落难,将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布于世。
在他们的历险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精彩绝伦的画面,我们而且还懂得了一些道理:在危难面前,我们需要尼摩船长球场不甘示弱的精神;我们需要尼摩天楼船长镇静机敏的心态;我们更需要那种敢于探索,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力!同时,知识就是力量,我们也要像尼摩船长那样有着超人的智慧。
《海底两万里》导读清单《海底两万里》导读清单【推荐版本】译林出版社(沈国华等译)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
1863年因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一举成名,此后开始从事写作,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2.故事梗概《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问世于1870年。
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法国人阿龙纳斯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其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将多艘航船撞裂。
公众坚决要求把这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有人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我”(阿龙纳斯)认为是一种力大无比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准备去清除怪物。
我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参与活动。
我的仆人康塞尔跟我一同上了“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
舰长法拉格特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要捕获独角鲸。
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尼德·兰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舰只在海上游弋了半年后准备返航,这时候,尼德·兰发现了怪物。
在与怪物对峙中,林肯号遭受重创,我与康塞尔以及尼德·兰都成了“怪物”的俘虏!“怪物”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诺第留斯”号。
这艘潜水艇的艇长叫尼摩(意为“不存在的人”),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后在《神秘岛》中交代其为印度人),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
潜艇船长对俘虏也很优待,但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从此之后不允许他们离开。
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艇周游各大洋。
《海底两万里》阅读任务单
第一阶段:
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概括内容。
方法:略读为主,跳读重要章节。
(一)第一关:完成简单填空题。
(见PPT)
第二阶段:
目标:研究主题,分析人物。
方法:静心细读,进入情境,摘抄并批注。
(圈点勾画)
(一)第二关:搭乘“鹦鹉螺号”(二选一)
A.以4人小组为单位,梳理“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
(要求:1.细读原文,以表格形式记录“两万里”的起点、重要节点、终点,并概括航行中的主要事件,重要节点数量不少于8处。
2.绘制在世界地图中。
)
二选一)
B.参考相关章节设计出“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设计图。
可以有平面图和侧视图。
(如第一部分第十一、十二等章节)
这是一艘()的潜水艇。
第三阶段
目标:评价性阅读,专题探究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方法:查找资料,读与思结合
(一)第三关:走进“鹦鹉螺号”
结合书中的精彩细节“整合还原”你感兴趣的两个人物形象(必选:尼摩艇长)
(形式:人物传记、人物剧本、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