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阅读任务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
全书回读1、阅读这本书,我们跟随尼摩船
长见识了神秘的海底世界,请评
选出你最喜欢的海洋生物(动物、
植物)TOP3,并为它们制作一张
宣传海报。
(配图、简介、上榜理
由)
2、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在本书中,作为“猛男”代表的
尼摩却多次流泪,请梳理相关内
容,完成表格。
次数章节
名称
落泪
原因
你的
评价
3、以返回陆地后的阿龙纳斯教授
身份,写一封信给朋友,向他介绍
尼摩船长。
1、海报绘制(A4 纸)
2、梳理原文内容,完成表
格
3、写信介绍尼摩船长(不
少于500 字)
第十周
4.22-4.28
1、全文梳理,海报
制作
2 、结合全文,梳理
信息
3、对主人公人物经历
及形象的整体介绍
内容统整观看由本书改编成的经典电影,
比较不同媒介(纸质书籍阅读、
影视作品观看)的表达效果,探
究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
观看电影,撰写专题文章:
①影视作品与书本原著情
节对比
②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与你
的体验(不少于500 字)
第十一周
4.29-
5.5
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
魅力。
《海底两万里》整合学习任务单要求:认真翻看老师的PPT,完成下列任务:一、请根据整本书的情节梳理情况,完成一幅航海图,画在A4纸上。
至少画出八个地方。
并把每个地方发生的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简单写出来。
画上可以画一画美丽的海底世界呀。
(参照PPT中老师给出的示例)已经完成随堂完成二、请以尼摩船长为主语仿写语段:“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示例:尼摩船长是一个孤独的天才,坐拥理性的智慧,一个革命的斗士,胸怀感性的正义。
他是一个博学家,历史学家,是一个不安现状的冒险家。
他是一个神秘的隐居者,一个富有的收藏家,一个有艺术品位的贵族,一个失去祖国与家人的王子,一个与世隔绝的海洋人,一个内心燃着怒火的复仇者,一个为自由、为不受压迫的战士,一个最冷漠又最温情的矛盾体,一个被仇恨支配的可怜人,一个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孩童。
他的灵魂中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又有着冷漠的悲凉,更有着对人性和平的憧憬。
三、走进鹦鹉螺号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史。
请结合书中更多精彩细节“整合还原”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形象。
(必选:尼摩艇长)(形式:思维导图,用A4纸,参照PPT中老师给出的示例)思维导图必须包括两个内容:人物情节(细节)+人物性格。
《海底两万里》“五一”自主学习任务单
【说明】本书有21章版,有47章版,但内容基本一致,后者内容更为详细一些。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国籍、代表作以及在世界科幻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2. 以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为线索展开快速阅读,梳理出“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及经历的主要事件。
3.能够用关键词分析法,结合情节分析尼摩船长、阿罗纳克斯教授、孔塞伊与尼德兰的人物形象特点。
4通过问题讨论探究小说的科学性、文学性、人文性,感受科幻小说的魅力。
二、快速阅读整本书
【温馨提示】
1.整本书阅读之前,请翻到七(下)教材156页——157页,了解作者,了解什么是“快速阅读”,了解对初一学生默读现代文的基本要求是每分钟不少于多少字,快速阅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等,勾画重要信息。
2.为了训练我们的快速阅读能力,阅读中能抓住主要线索和关键信息,请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勾画主要经过的地点、相关事件、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和描写,边快速阅读整本书,边完成以下三个具体任务。
特别提示:5月5日21:00前拍照提交班级小管家。
任务二:航海日记
任务三:“鹦鹉螺号”航海路线图
请同学们借助阅读过程中勾画的航行过程去过的地方、遭遇的险情,以及见到的神奇海底生物,准备一张A4纸,开始制作“航海路线图”。
(可以在世界地图上标示,也可以用箭头连贯地点和事件,也可作思维导图梳理信息)。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了解作者及作品主要内容。
2.梳理航行线路,掌握故事情节。
3.品味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课堂学习任务一、作品感知1.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
所写内容从地球到宇宙空间,从地质、地理到航海、航天,可谓包罗万象。
这些充满奇幻叙述的小说使他名扬世界。
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代表作有著名的“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2.内容概述。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又译为“鹦鹉螺号”)潜水艇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头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水艇,随后他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尼德·兰,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水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3.《海底两万里》中的“神预言”。
《海底两万里》出版时间:1870年。
世界上第一艘实用型潜水艇“霍兰-6”建造时间:1897年。
(书中“诺第留斯号”已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
)世界上第一个密闭式循环潜水呼吸系统发明时间:1878年。
(书中已出现了潜水服、储气罐和头盔等深海潜水设备。
)二、阅读指导1.制订阅读计划。
(1)每天阅读20~30分钟。
(2)总阅读时间:一个月。
第一、二周读完第一部分(共24章),第三、四周读完第二部分(共23章)。
2.确定阅读方法。
以快速阅读为主,以精读为辅。
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小说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如主要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需精读;对于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的介绍、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等,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海底两万里》阅读记录表(第二部分1-11章)
第三周阅读章节:第二部分1-11章
1.海底旅行还在继续。
这一部分中,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来到了印度洋。
请你在阅读中画出旅行中的时间、地点、经纬度等关键信息,结合小说内容,继续以教授的身份写几则航海日记。
阿龙纳斯教授的航海日记(二)
2.第二部分第三章《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讲述了一位印度的采珠人在下海采珠时遇险,尼摩船长和尼德·兰出手相救,最终化险为夷的故事。
从这个情节中,你对尼摩船长和尼德·兰有没有新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底旅行的过程中有平稳舒缓的时候,也有紧张危险的时候,好的小说的叙述节奏也是如此,如果总是平淡和缓读来会令人索然无味;一直处于紧张激烈中,也会让人神经紧绷感觉疲劳。
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是小说家非常注重的要素。
请你梳理第二部分1-11章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过程,用心电图的形式将其画出来,并标注好相关的情节。
以此显示小说的叙述节奏的变化,感受小说家的叙事艺术。
《海底两万里》作业设计单活动背景:三明十二中将于5月举办“阅读名著经典,书香浸润校园”系列读书活动,将推选优秀的名著阅读成果,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并于4月底前,提交阅读成果,获奖作品将发表于校刊《文笔星》。
时间安排:自主阅读2周完成,专题任务落实2周。
相关要求:通过四个阶段8个阅读任务群完成《海底两万里—名著阅读任务单》编撰任务,三个阶段任务完成后整理过程性资料,最后装订辑录成册。
(设计意图:设置真实语文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现实的语文活动推动自己的阅读学习,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以项目化推进整体活动落实,分解任务群,增加了整本书阅读的趣味。
以活动的形式推进,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任务一:感受海底旅程之险(1)初读感知,概述情节。
请速读略读小说,制作《海底两万里》读书卡,概述文章章节的主要内容。
注意概述的时候关注人物的出场顺序,表示时间变化的关键词,表示地点转化的关键词。
(请用红笔标记处人物、时间、地点)(设计意图:第一遍通览全书,运用速读、略读等阅读策略,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及快速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概述情节的能力。
)(2)跳读速读,回顾历程。
结合内容概述,运用跳读速读等阅读方法,绘制航海路线图。
(注意用黑笔标注地点,红笔补充主要遭遇/险情。
)(设计意图:第二遍跳读全书,串联主要情节。
此任务主要训练学生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并通过绘制路线图的形式,以形象化的表现形式呈现阅读成果,图文并茂,更直观具象,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3)定点选读,撰写日记。
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一行三人,纵横海底两万里,途中遭遇了不少惊魂险情。
结合已绘制航海路线图中,选择其中的一个险情,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一个人物,以“他”的身份,撰写两则航海日记。
(设计意图:定点重要情节,抓住关键细节进行叙述,训练学生对叙述视角的把握,代入人物角色,以特定人物的视角进行故事的复述。
同时叙事视角的转变也有利于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层剖析,关注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
《海底两万里》阅读任务单
第一阶段:
目标:读故事,理情节,概括内容。
方法:略读为主,跳读重要章节。
(一)第一关:完成简单填空题。
(见PPT)
第二阶段:
目标:研究主题,分析人物。
方法:静心细读,进入情境,摘抄并批注。
(圈点勾画)
(一)第二关:搭乘“鹦鹉螺号”(二选一)
A.以4人小组为单位,梳理“鹦鹉螺号”的航行路线。
(要求:1.细读原文,以表格形式记录“两万里”的起点、重要节点、终点,并概括航行中的主要事件,重要节点数量不少于8处。
2.绘制在世界地图中。
)
二选一)
B.参考相关章节设计出“鹦鹉螺号”潜水艇的设计图。
可以有平面图和侧视图。
(如第一部分第十一、十二等章节)
这是一艘()的潜水艇。
第三阶段
目标:评价性阅读,专题探究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方法:查找资料,读与思结合
(一)第三关:走进“鹦鹉螺号”
结合书中的精彩细节“整合还原”你感兴趣的两个人物形象(必选:尼摩艇长)
(形式:人物传记、人物剧本、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