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33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它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
血液中的凝血酶活性,从而延长凝血时间,达到抗凝的目的。
在临
床上,枸橼酸钠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外循环等
领域,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和安全性。
首先,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通过与血液中的离子钙结合,降
低血液中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凝血酶是血
液凝块形成的关键因子,它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进而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反应进行。
而枸橼酸钠的作用可以有效
地阻断这一过程,减少血液凝块的形成。
其次,枸橼酸钠还可以通过改变血液的酸碱平衡来发挥抗凝作用。
它可以使血液呈碱性,从而降低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栓形成
的风险。
此外,枸橼酸钠还可以促进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
加速纤溶酶原向纤溶酶的转化,从而促进纤溶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另外,枸橼酸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血管内皮
细胞的损伤,抑制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减少血
栓形成的可能性。
这些作用使得枸橼酸钠在抗凝治疗中具有独特的
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总的来说,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是通过多种途径共同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活性、改变血液酸碱平衡、促进纤溶作用、抗氧化和抗炎等多种机制,达到抗凝的效果。
在临床上,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枸橼酸钠,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发挥抗凝作用,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益处。
枸橼酸三钠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血液净化疗法都必须面对抗凝问题。
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新型抗凝剂水蛭素。
然而当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时,这些抗凝方法几乎都属禁忌。
枸橼酸三钠( trisodium citrate,枸橼酸钠) 则具有局部抗凝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在血液净化治疗时,尤其在肝素或其它抗凝剂禁忌的患者中已广泛应用[1]。
1枸橼酸钠抗凝的机制血清离子钙在机体凝血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参与了瀑布反应过程中多个步骤,枸橼酸钠通过络合作用,降低血清离子钙浓度,阻断其作用,进而阻断了血液凝固过程,而这种作用是可逆的,只要再加入足量的离子钙,凝血功能则能立即恢复正常。
利用此特性,人们将其应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即在体外循环中加入枸橼酸钠,显著降低局部离子钙浓度,有效抑制凝血过程,但当血液回输至体内后,通过补充足够离子钙,使机体凝血功能保持正常。
这样既可起到体外循环抗凝作用,又不至于影响体内凝血功能。
枸橼酸根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肌肉组织及肾皮质参加三羧酸循环,很快被代谢为碳酸氢根(每分子枸橼酸根可代谢为三分子碳酸氢根),而无任何残留,同时它能释放所络合的离子钙。
当停止输入枸橼酸根30 min 后,机体即能将之完全代谢,使体内离子钙及枸橼酸根浓度恢复正常[2]。
与肝素相比,枸橼酸钠除了局部抗凝的优势外,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肝素相关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降低离子钙后,同时抑制了补体激活,改善了膜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抗凝剂[3]。
2枸橼酸钠抗凝技术2. 1 使用方法枸橼酸钠抗凝的使用方法较简单,一般在体外循环的动脉端( 离心部分) 输入适量的枸橼酸钠,同时在体外循环的静脉端( 回心部分) 或外周静脉输入适量的钙离子即可。
钙剂一般多选用葡萄糖酸钙,因其刺激性小。
不少患者在使用钙剂后出现局部钙盐外渗沉积形成的结节。
对此,我们的经验是,将钙剂改在体外循环的静脉端输入,可以完全避免钙盐刺激及沉积的并发症,同时并未发现以往人们所担心的体外循环静脉端凝血问题[4]。
枸橼酸抗凝在重症患者连续血液净化中的应用阐述摘要: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到体外,然后通过体外循环管路,滤器等装置,过滤掉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代谢废物后,将血液返回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凝血反应,从而影响血液净化的进行。
对于重症患者,本身的凝血功能存在紊乱的情况。
因此,在连续血液净化过程中必须应用抗凝剂。
根据研究发现,枸橼酸抗凝技术是一种抗凝效果较好的药物。
本文主要讲解在重症患者连续血液净化过程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情况。
关键词:重症;连续血液净化;枸橼酸抗凝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中在早期只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或者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用。
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可以对重症监护室的重症患者中应用,提高重症患者的生存率。
抗凝剂是保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保证,基础。
在治疗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抗凝技术,从而预防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发生凝血反应,降低出血的危险性,提高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性。
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枸橼酸抗凝的操作简单,抗凝效果较好,并且没有体内的抗凝效果,可以预防出血等并发症。
1枸橼酸抗凝的原理在血管管路的动脉端中加入枸橼酸钠,在滤器中血液中游离的钙离子会与枸橼酸根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很难离解的可溶性的枸橼酸钙,可以有效减少体外血液中活性的钙离子,还会抑制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进而对凝血过程中其他环节造成影响,最终起到抗凝的作用。
在血液返回体内后,通过外周静脉血中补充足够的离子钙,可以促进凝血过程恢复正常。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在体外循环中抗凝效果,在体内不会出现抗凝作用,从而造成出血反应。
另外,枸橼酸根在进入体内后,会参与三羧酸循环,从而快速代谢,形成碳酸氢根,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根据很多文献研究发现,钙离子属于补体中活化的重要原因,枸橼酸根与钙离子进行结合后,可以避免由于血液净化器械的生物不相容性造成的补体激活的情况,可以避免透析膜与血液发生表面反应或者激活凝血因子。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制品的生产、临床检验等领域。
它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离子钠和枸橼酸根离子的作用,抑制了血液中的凝血过程,从而达到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效果。
首先,枸橼酸钠中的离子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降低了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使得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的过程受到抑制。
凝血酶是血液凝固的关键酶,它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栓。
而离子钠的作用可以减少凝血酶的活性,延缓了血液的凝固过程。
其次,枸橼酸根离子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枸橼酸钙沉淀,进一步降低了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
这种作用不仅可以抑制凝血酶原的转化,还可以影响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结合,从而减缓了血栓形成的速度。
综上所述,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抑制了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从而达到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效果。
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剂量易控制、作用迅速、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抗凝剂。
除了在临床应用中,枸橼酸钠还在血液透析、血液制品的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血液透析中,它可以避免因为血液与人工透析器接触时的凝血反应,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
在血液制品的生产中,枸橼酸钠可以作为抗凝剂,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枸橼酸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凝剂,通过降低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抑制了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酶活性,从而达到了延长血液凝固时间的效果。
它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剂量易控制、作用迅速、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在血液透析、血液制品的生产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作用机制,合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简)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简)
一、引言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
本文旨在对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二、药理作用
1.枸橼酸钠的血液抗凝作用机制
详细介绍枸橼酸钠在血液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如何抑制凝血酶的和活性,阻断血栓的形成等。
2.枸橼酸钠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动力学
说明枸橼酸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述其药物动力学参数和药物动力学特征。
三、临床应用
1.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枸橼酸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心脏手术后的抗凝治疗、脑血栓的抗凝治疗等。
2.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阐述枸橼酸钠在肾脏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抗凝剂的选择、用量调整等。
3.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介绍枸橼酸钠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抗凝剂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等。
四、临床研究与进展
介绍枸橼酸钠抗凝剂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新的研究发现、临床试验结果等。
五、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说明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安全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详细介绍如何处理和预防不良反应。
六、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1.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研究数据表格
2.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案例照片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1.枸橼酸钠抗凝剂:指枸橼酸钠作为抗凝药物的一种。
2.凝血酶: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一种酶类物质。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
简介:
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又称柠檬酸钠,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一般是含有2个水的柠檬酸三钠,分子量为294.12,CAS 号为68-04-2,用于血液抗凝时浓度多用109mmol/L(即3.2%)。
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经无菌处理,与血液的比例一般采用 (V :V ),适用于凝血象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当魏氏法血沉测定时,抗凝剂(4%)与血液的比例采用 (V :V )。
本试剂仅适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 一般情况下应稀释后使用,即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可抗凝血液。
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 名称 R10125 Storage 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 10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编号 名称
DC0032 Masson 三色染色液
NH0043 SSC 缓冲液(20×,pH7.0)
NR0001 DEPC 处理水(0.1%)
NR0042 RNase A(10mg/ml,DNase free)
PT0013 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液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 比色法)。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临床应用,包括其用途、工作机制、副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一、枸橼酸钠的用途枸橼酸钠主要用于抗凝治疗,其应用范围涵盖多个领域。
首先,在外科手术中,枸橼酸钠可以用于抗凝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其次,在血液透析领域,枸橼酸钠被广泛用于灌流液中,以避免血液凝固。
此外,枸橼酸钠还可用于体外循环等需要抗凝的医学过程中。
二、枸橼酸钠的工作机制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其作用。
首先,枸橼酸钠可与钙离子结合,降低血液中游离钙的浓度,从而抑制凝血过程。
其次,枸橼酸钠还可与某些凝血因子结合,阻断凝血级联反应,从而达到抗凝的效果。
此外,枸橼酸钠还可抑制纤溶过程,减少血栓的溶解,进一步发挥抗凝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枸橼酸钠的抗凝效果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同时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枸橼酸钠抗凝剂时需要谨慎控制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枸橼酸钠的副作用枸橼酸钠作为抗凝剂,虽然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但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出血、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出血倾向、凝血功能等指标至关重要,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此外,个体对枸橼酸钠的耐受性也存在差异,一些患者可能对其具有过敏反应。
因此,在应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前,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并谨慎选择适宜的药物。
四、相关研究进展近年来,对于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
一方面,科研人员致力于优化枸橼酸钠的配方,以提高其抗凝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关注于枸橼酸钠的新领域应用,如心血管疾病治疗、肿瘤相关血栓的预防等。
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枸橼酸钠抗凝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断完善抗凝治疗策略。
结论枸橼酸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应用。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采集和血样保存等医学领域。
其抗凝原理主要涉及对钙离子的螯合作用和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首先,枸橼酸钠通过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减少了游离的钙离子的浓度,从而阻断了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中的凝血过程主要是依靠钙离子作为辅因子,促使血浆中的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并进一步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
因此,通过减少游离钙离子的浓度,枸橼酸钠抑制了血液凝固的发生。
其次,枸橼酸钠还能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其抗凝效果。
凝血酶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酶,能够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活性的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栓。
枸橼酸钠通过与凝血酶结合,干扰其活性位点的构象,抑制了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延缓了凝血过程。
此外,枸橼酸钠还能抑制纤维蛋白合成和纤维蛋白聚合,进一步增加了抗凝效果。
另外,枸橼酸钠还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凝血酶的降解,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血小板是与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的血细胞,而枸橼酸钠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从而减少了血栓的形成。
此外,枸橼酸钠还能抑制凝血酶的降解,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凝血酶的存在时间,增强了抗凝效果。
总之,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主要涉及对钙离子的螯合作用和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通过减少游离钙离子的浓度、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抑制纤维蛋白合成和聚合以及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枸橼酸钠能够有效地延缓
血液的凝固过程,保持血液的流动性,起到抗凝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枸橼酸钠能够预防或缓解血栓性疾病,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枸橼酸钠抗凝剂应用细节对于高危出血倾向得患者,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法就是CBP得一种有效得抗凝方式。
其应用原理同普通血液透析。
在CBP治疗中若使用及护理得当,使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方式既能获得满意得抗凝效果,又不会出现使用肝素抗凝出现得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并发症,对滤器得膜得生物相容性也有一定程度得改善。
(一)使用方法1.置换液组成与处方(1)市售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①含钙与镁得成品基础置换液(每袋4L):输入速度2-2、5L/h 为宜,若治疗总时间为8-12小时,速度为3L/h.②4%枸橼酸钠(200ml/袋):输入速度210—240 ml /h.调整幅度5-10 ml /h。
③根据患者得血电解质监测结果动态调整钾得输入量,一般以10%KCL6-10 ml/3L得浓度输入。
(2)无钙置换液得配置及处方调整(以4L基础液+枸橼酸钠为例):①液体配制:将生理盐水3000ml,灭菌注射用水820ml,5%葡萄糖注射液150ml,25%硫酸镁3、2ml,10%葡萄糖酸钙28ml一并灌入无菌静脉高营养袋中。
配置好得置换液需在4小时内使用。
②4%枸橼酸钠:输入速度140—190ml /h。
调整幅度:10 ml /h。
③每袋10%10%KCL6-10ml。
若使用市售得血液净化置换基础液,应更加注意枸橼酸钠、碳酸氢钠得输入速度。
置换液输入速度以2000—3000ml/ h不等,以前稀释输入方法为主。
对于低氧血症、肝功能受损得患者禁用枸橼酸抗凝,严重低钙血症(透析前游离钙﹤0、75mmol/L)得患者慎用枸橼酸抗凝,若使用枸橼酸应减量或加大置换量.高钙血症不宜使用含钙血液置换基础液。
2.静脉用钙制剂得补充使用血液滤过置换基础液一般不需补充钙离子,若游离钙进行性下降,应警惕枸橼酸中毒,立即停用枸橼酸,改用其她方式抗凝。
若血液净化治疗前游离钙﹤0、95mmol/L,治疗结束前可缓推10%葡萄糖酸钙10 ml;使用无钙置换液则应在静脉回血端(双腔静脉得静脉端用三通开关连接注射泵管)持续注入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溶液,一般多选用葡萄糖酸钙,以2mmol/h得速率(10%葡萄糖酸钙24-26ml/h)直接输入患者静脉内,以补充患者血循环中得钙离子,根据医嘱通过调节钙得泵入速度使血钙浓度达到理想范围。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简)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简)
1、引言
1.1 背景
1.2 目的
1.3 研究方法
2、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定义与作用机制
2.1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定义
2.2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工作原理
2.3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优势和副作用
3、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领域
3.1 血液透析
3.2 心脏手术
3.3 血管外科手术
3.4 其他临床应用领域
4、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控制
4.1 枸橼酸钠抗凝剂使用方法
4.2 枸橼酸钠抗凝剂剂量控制
5、枸橼酸钠抗凝剂与其他抗凝剂的比较与选择 5.1 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肝素的比较
5.2 枸橼酸钠抗凝剂与华法林的比较
5.3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选择原则
6、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6.1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临床效果评价
6.2 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安全性评价
7、结论
7.1 结果分析
7.2 局限性与展望
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 抗凝剂临床试验数据表格
-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 相关研究文献引用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枸橼酸钠抗凝剂:一种药物,用于抑制血液凝固的过程。
2、抗凝剂:一类药物,用于防止血液凝固。
3、血液透析:一种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方法,通过机器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4、心脏手术:对心脏进行的手术治疗。
5、血管外科手术:对血管进行的手术治疗。
6、肝素:一种常用的抗凝剂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活性阻止血液凝固过程。
7、华法林:一种抗凝剂药物,用于阻止血液凝固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1:引言1.1 背景在临床医学中,抗凝剂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枸橼酸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枸橼酸钠抗凝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内容,并提供详细的范本和指导。
2: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作用机制2.1 枸橼酸钠的结构和性质枸橼酸钠是一种有机酸盐,化学式为C6H7Na3O7:它具有酸性和抗酸性的特点,在体内可被代谢为碳酸和水,不会导致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2.2 枸橼酸钠的抗凝作用枸橼酸钠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和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效果。
它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和凝血因子IIa的活性,阻断凝血级联反应。
3: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临床应用3.1 抗血栓形成枸橼酸钠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相关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血液凝固反应,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3.2 心脏病手术抗凝在心脏病手术过程中,枸橼酸钠常被用作静脉血液保存液的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固。
3.3 血液透析抗凝枸橼酸钠可被用于血液透析过程中作为抗凝剂,以防止血管内部的凝血现象和血栓形成。
4:临床应用指导4.1 用药适应症和禁忌症枸橼酸钠的临床应用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调整,禁忌症包括严重肝功能损害、出血性疾病、过敏史等。
4.2 用药剂量和给药途径枸橼酸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需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确定,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
4.3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枸橼酸钠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出血等。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患者的相关指标,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部分。
6:法律名词及注释1:枸橼酸钠:一种抗凝剂,用于防治血栓形成。
2:凝血因子Xa:凝血级联反应中的一种关键酶。
3:凝血因子IIa:凝血级联反应中的另一种重要酶。
4:血栓形成:血液中凝块的形成。
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分析赵钦;李冰【摘要】目的:探讨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间的100份正常输血检验标本,分别采用1:49枸橼酸钠、肝素钠以及EDTA-K2抗凝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并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面检测上述抗凝剂对交叉配血结果的影响.另外,选取艾滋病抗体(HIV)、梅毒抗体(TP)、丙肝抗体(HCV)以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各30例阳性标本,观察化学发光法检查下,1:49枸橼酸钠抗凝管对上述4种阳性标本的影响.结果:经对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筛选,1:49枸橼酸钠抗凝管抗凝效果最佳;且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结果无明显影响;同时,1:49枸椽酸钠抗凝与不抗凝采血管对HIV、TP、HCV及HBsAg各检测结果相近,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采用1:49枸橼酸钠抗凝剂既可以全面提升临床交叉配血、输血前检查效率,同时,也具有检测准确性高、检测时间短的优势;故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3页(P1323-1325)【关键词】输血检验;1:49枸橼酸钠抗凝剂;交叉配血;抗体筛查;输血传染病【作者】赵钦;李冰【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沈阳110024;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输血检验是临床输血前的关键环节;尤其是血型鉴定、各类抗体筛查、交叉配血以及相关传染性指标等的检测[1-2]。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生化学检查多采用商品化的真空抗凝管,但适用于临床输血的专用采血管尚未形成规模化、商品化。
如何全面确保输血前的交叉配血、血型鉴定,且能够满足输血技术规范、缩短临床输血抢救前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检测试验的时间,笔者就不同比例的枸橼酸钠抗凝剂进行抗凝效果对比研究,并就1:49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阐述。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它的抗凝原理是通过与钙离子结合,降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达到抗凝的效果。
血液凝固是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稳定的重要过程,它可以防止血液过多流失,并保障伤口的愈合。
然而,过分的凝固也会导致血栓的形成,进而危及生命。
因此,抗凝剂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降低患者的风险。
枸橼酸钠作为一种抗凝剂,其抗凝原理是通过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降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
在血液中,钙离子是一种重要的离子,它参与了凝血因子的激活和血栓的形成。
当钙离子的浓度降低时,凝血因子的活性也会降低,从而抑制了血栓的形成。
枸橼酸钠的抗凝原理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它是一种可逆的抗凝剂,即当枸橼酸钠的浓度降低或消失时,血液的凝固功能会逐渐恢复。
其次,枸橼酸钠的抗凝作用是与钙离子的结合作用相关的,因此其抗凝效果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有关。
最后,枸橼酸钠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使其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发挥抗凝作用。
枸橼酸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枸橼酸钠可以用于防止血液凝固,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
此外,在心脏手术、血管手术和血栓性疾病等治疗过程中,枸橼酸钠也被广泛应用。
枸橼酸钠作为一种抗凝剂,具有可逆性、钙离子相关性等特点。
其通过与钙离子结合,抑制凝血因子的活化,达到抗凝的效果。
在临床上,枸橼酸钠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降低患者的风险。
4%枸橼酸钠抗凝在肿瘤患者CRRT治疗的运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5-14T10:39:56.40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作者:平燕黄蔚[导读] 目的:探讨4%枸橼酸钠抗凝在肿瘤患者CRRT治疗的运用效果。
平燕黄蔚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目的:探讨4%枸橼酸钠抗凝在肿瘤患者CRRT治疗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行CRRT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组接受4%枸橼酸钠抗凝治疗,对比治疗后二组患者的血滤器寿命,ALT、CysC至水平一级抗凝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ALT及CysC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低,血滤器寿命较对照组广更长,观察组抗凝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肿瘤CRRT患者采用4%枸橼酸钠抗凝治疗能够有效延长血滤器寿命,改善相关体征指标,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枸橼酸钠;血滤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严重代谢紊乱或肾功能衰竭患者多用的标准治疗法。
治疗期间为避免CRRT滤器出现凝血,常采用抗凝剂延缓滤器使用时限,但多数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出现静脉血栓的概率是普通患者的5倍[1],而一些抗肿瘤方法会加重使患者的高凝状况,因此,肿瘤患者实施CRRT时期滤器中的凝血情况会明显加重。
基于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抗凝剂为临床关注重点。
本文先对行CRRT的肿瘤患者采取4%枸橼酸钠抗凝干预,并通过对比低分子肝素抗凝以探析前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行CRRT治疗的患者,收治时间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9±4.8)岁。
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平均年龄(52.0±4.9)岁。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概述枸橼酸钠抗凝剂是一种常见的抗凝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手术、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在管路中凝结,进行血液循环和处理。
本文将从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作用、临床应用、副作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作用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液凝血。
其分子中含有一定的负电荷,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在管路中形成钙离子和抗凝剂的络合物,从而达到抑制凝血的效果。
此外,枸橼酸钠抗凝剂还具有抗炎作用,在血液透析中,可以减少感染和炎症反应。
临床应用体外循环手术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心胸外科手术,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停止心脏的跳动,将血液从体内引出进行氧合和处理后再输回体内。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枸橼酸钠抗凝剂被用作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在管路中凝结。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机器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枸橼酸钠抗凝剂和肝素是常用的抗凝剂,用于防止血液在透析器中凝结和堵塞。
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免疫疾病和血液病的方法,通过过滤和清洗血浆来治疗相应疾病。
枸橼酸钠抗凝剂被用作血浆置换中的抗凝剂,以保证血液在管路中顺畅循环。
副作用虽然枸橼酸钠抗凝剂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且过量使用可能会造成体外循环过程中血钙下降,引起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临床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此外,枸橼酸钠抗凝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在使用中出现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停药。
总体而言,枸橼酸钠抗凝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广泛的且安全的。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医嘱,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以避免出现过量使用等副作用。
对于出现过敏反应等情况应及时停药或联系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