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钠抗凝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32
枸橼酸三钠抗凝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血液净化疗法都必须面对抗凝问题。
目前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新型抗凝剂水蛭素。
然而当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时,这些抗凝方法几乎都属禁忌。
枸橼酸三钠( trisodium citrate,枸橼酸钠) 则具有局部抗凝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在血液净化治疗时,尤其在肝素或其它抗凝剂禁忌的患者中已广泛应用[1]。
1枸橼酸钠抗凝的机制血清离子钙在机体凝血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参与了瀑布反应过程中多个步骤,枸橼酸钠通过络合作用,降低血清离子钙浓度,阻断其作用,进而阻断了血液凝固过程,而这种作用是可逆的,只要再加入足量的离子钙,凝血功能则能立即恢复正常。
利用此特性,人们将其应用于血液净化治疗中,即在体外循环中加入枸橼酸钠,显著降低局部离子钙浓度,有效抑制凝血过程,但当血液回输至体内后,通过补充足够离子钙,使机体凝血功能保持正常。
这样既可起到体外循环抗凝作用,又不至于影响体内凝血功能。
枸橼酸根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肌肉组织及肾皮质参加三羧酸循环,很快被代谢为碳酸氢根(每分子枸橼酸根可代谢为三分子碳酸氢根),而无任何残留,同时它能释放所络合的离子钙。
当停止输入枸橼酸根30 min 后,机体即能将之完全代谢,使体内离子钙及枸橼酸根浓度恢复正常[2]。
与肝素相比,枸橼酸钠除了局部抗凝的优势外,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肝素相关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降低离子钙后,同时抑制了补体激活,改善了膜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抗凝剂[3]。
2枸橼酸钠抗凝技术2. 1 使用方法枸橼酸钠抗凝的使用方法较简单,一般在体外循环的动脉端( 离心部分) 输入适量的枸橼酸钠,同时在体外循环的静脉端( 回心部分) 或外周静脉输入适量的钙离子即可。
钙剂一般多选用葡萄糖酸钙,因其刺激性小。
不少患者在使用钙剂后出现局部钙盐外渗沉积形成的结节。
对此,我们的经验是,将钙剂改在体外循环的静脉端输入,可以完全避免钙盐刺激及沉积的并发症,同时并未发现以往人们所担心的体外循环静脉端凝血问题[4]。
可编写可改正CRRT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
1.惯例安装置套管路;
液接 4%枸橼酸钠液( ACD-A),余管路惯例连结;
3.惯例肝素预充管路;
4.预充结束后,动、静脉端与患者相连,静脉端接三通开关, 10%葡萄糖酸钙连续静脉端泵入;
5.初始参数设置:
设置 CRRT惯例参数;
ACD-A:初始泵速为血液流速(BRF)的即泵速( ml/min )=()×BRF(ml/min ),
如 BRF=120ml/min ACD-A 泵速 =144-180ml/hr;
钙泵:初始泵速为ACD-A泵速的 %,约;
6.抗凝监测:(同时取滤器后及外周动脉血气)
静脉标本:滤器后血管路:游离钙
11
可编写可改正动脉标本:外周动脉(或外周静脉):游离钙
监测间隔时间 :
第一天: Q2h共 4 次,后 Q4h共 4 次
次日: Q6-8h。
-
7. 外周血(外周动脉或动脉):HCO3 22-27mmol/L,
-
若HCO3增添>10mmol/L,降低ACD-A泵速25%,2-4 小时后复查,若仍不正常,再次降低 ACD-A泵速 25%;
8. 外周血(外周动脉或动脉):Na+ 135-145mmol/L,
若 Na+>155mmmol/L 或高升> 10mmmol/L,
降低 ACD-A泵速 25%,2-4 小时后复查,
若仍不正常,则下分配液中Na+含量,或静脉输注5%葡萄糖。
22。
枸橼酸钠抗凝的原理
枸橼酸钠在体内水解成碳酸氢钠,在体内水解成草酸钙,草酸钙再进一步水解成无水碳酸氢钠。
因此,血液中的枸橼酸钠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柠檬酸,另一部分是无水碳酸氢钠。
在血液中的枸橼酸钠(不是柠檬酸)可使血液中的Ca2+升高,而使血液凝固。
如果将血液稀释,则枸橼酸钠的作用消失。
所以,要想利用枸橼酸钠抗凝,首先必须要稀释血液。
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一、枸橼酸钠氯化钠注射液
它是在体外通过离子交换而制备的一种药物制剂,它对人体无毒,而且能口服,因而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一般将10-30g的氯化钠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制成枸橼酸钠溶液(浓度为
10.0-10.0g/L)。
临床常用其做抗凝和溶栓药物。
二、枸橼酸葡萄糖液
它是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药物制剂,其抗凝作用主要通过在体内的一种叫做葡糖酸化酶(GLU)的酶作用而实现。
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正常情况下,G6PD具有将葡萄糖水解成葡萄糖和磷酸的作用。
—— 1 —1 —。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简)
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简)
一、引言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广泛应用于临床领域。
本文旨在对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二、药理作用
1.枸橼酸钠的血液抗凝作用机制
详细介绍枸橼酸钠在血液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如何抑制凝血酶的和活性,阻断血栓的形成等。
2.枸橼酸钠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动力学
说明枸橼酸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阐述其药物动力学参数和药物动力学特征。
三、临床应用
1.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枸橼酸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心脏手术后的抗凝治疗、脑血栓的抗凝治疗等。
2.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阐述枸橼酸钠在肾脏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抗凝剂的选择、用量调整等。
3.枸橼酸钠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介绍枸橼酸钠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抗凝剂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等。
四、临床研究与进展
介绍枸橼酸钠抗凝剂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新的研究发现、临床试验结果等。
五、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说明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安全性,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详细介绍如何处理和预防不良反应。
六、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1.枸橼酸钠抗凝剂临床应用研究数据表格
2.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案例照片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
1.枸橼酸钠抗凝剂:指枸橼酸钠作为抗凝药物的一种。
2.凝血酶: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一种酶类物质。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
简介:
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又称柠檬酸钠,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一般是含有2个水的柠檬酸三钠,分子量为294.12,CAS 号为68-04-2,用于血液抗凝时浓度多用109mmol/L(即3.2%)。
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经无菌处理,与血液的比例一般采用 (V :V ),适用于凝血象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当魏氏法血沉测定时,抗凝剂(4%)与血液的比例采用 (V :V )。
本试剂仅适用于科研领域,不适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 一般情况下应稀释后使用,即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可抗凝血液。
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
2、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12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 名称 R10125 Storage 枸橼酸钠抗凝剂(4%,无菌) 10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编号 名称
DC0032 Masson 三色染色液
NH0043 SSC 缓冲液(20×,pH7.0)
NR0001 DEPC 处理水(0.1%)
NR0042 RNase A(10mg/ml,DNase free)
PT0013 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液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 比色法)。
枸橼酸钠抗凝原理
枸橼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钙离子结合,降低血液中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从而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延长血液凝固时间。
枸橼酸钠中的枸橼酸与钠离子结合形成枸橼酸钠盐,该盐能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进而使得血液中的游离钙离子的浓度降低。
凝血过程中,血液中的钙离子是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素的重要因子,而枸橼酸钠的抗凝效果正是通过降低钙离子的浓度来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此外,枸橼酸钠还能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阻碍血液中的复合物形成,进一步阻断了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中的凝血过程需要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这些反应在钙离子的参与下进行,而枸橼酸钠通过结合钙离子,阻断了这些反应的进行,从而延长了血液的凝固时间。
总的来说,枸橼酸钠通过降低血液中的游离钙离子的浓度和阻断凝血过程中的酶促反应,实现了抗凝的效果。
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常用的抗凝剂,在血液透析、外科手术和血液保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