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_图文
- 格式:ppt
- 大小:6.96 MB
- 文档页数:5
眼中唐伯虎在介绍明代历史人物的时候,唐寅这个人不得不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唐伯虎几乎是一个天才级的人物(当然,最终也只能是个天才级的悲情历史人物(点亮太阳的解读))。
弘治十一年(1498年)南京乡试,唐伯虎中乡试解元(乡试第一名),这也没啥,有趣的是赴考途中唐伯虎与三个好友喝酒,酒后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这一起喝酒的四个人就是史上的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进京赶考,参加会试(会试之后是殿试,殿试第一名才是状元)。
这年会试题目相当困难,很多人交了白卷,唯有唐伯虎和徐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但是,这个唐伯虎兄弟还没中会元就开始喝酒,酒后狂言:“诸位不要争了,我必今科会元!”结果,唐伯虎落榜了,因为有考生告状唐伯虎舞弊,这事情直接惊动了朱佑樘。
这个案件在历史上比较有名,而且还成了悬案。
因为同期考生徐经,家财万贯,读书的确不咋地,但这人居然也交出了比较满意的答卷。
更何况,这个徐经还是唐伯虎的粉丝,唐伯虎进京赶考一路盘缠都是徐经所资助的。
所以,李东阳最后判定,唐伯虎和徐经科场舞弊,永世不得为官,并连监考官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副部级干部)也被勒令下岗了,气急败坏的程敏政不久就病逝。
这个时候开始,唐伯虎就开始了他的浪子生涯:喝酒、逛窑子、写几个字。
而那个徐经的后人没准是受到徐经的教育,成为了一代驴行名人:徐霞客。
几年之后,唐伯虎回到家乡,此时家乡人人民早不再崇拜这位偶像级的才子了,于是伯虎兄继续借酒消愁,风流倜傥、纵意花丛。
就在唐伯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朱宸濠(被迫与朱棣一起发动靖难的宁王之后人)来到了他的身边,伸出了手——将他推向了更低谷。
原本以为上朱宸濠王府当个幕僚也不错的唐伯虎,渐渐发现形势不对,这个朱宸濠是准备造反了,这种玩命的活,唐伯虎是丝毫没有兴趣。
离开王府后的唐伯虎因(此时伯虎兄49岁)知道了太多的秘密而有被灭口的危险。
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1470一1523)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
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商贩家庭,少时读书发愤,青年时中应天府解元,后赴京会试,因舞弊案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又投宁王朱宸濠幕下,但发现朱有谋反之意,即脱身返回苏州。
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唐寅的山水画,博采众长,革新创造,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
1、《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
此图写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
《山路松声图》2、《骑驴归思图》,上海博物馆藏,纵77.7厘米,横37.5厘米。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作。
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
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骑驴归思图》3、《春山伴侣图》,上海博物馆,纵82厘米横44厘米。
此图全用水墨,仅一叟衣袍醮以淡红色。
图中曲栏掩映,杂树绽青,春山含笑,高士临流,给人以阳和日暖之感。
山峦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着意于水墨渲染,越发明秀逗人,全图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画上题有: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此图位置经营,如树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错落,山路迂回,都别具匠心,和一般简易的文人山水画不一样,尤其是全图笔墨隐约可见宋代山水画的骨骼,真可谓“北人南相”。
《春山伴侣图》4、《步溪图》立轴,绢本,设色。
纵159厘米,横8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高士步溪赏景。
图中巨峰突兀,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画面清秀中有浓重,柔润中见雄健。
唐伯虎简介唐寅(yín),字伯虎,故以唐伯虎闻名于民间,明朝苏州人。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伯虎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伯虎画作欣赏唐伯虎画作欣赏唐寅字伯虎(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寅⽇寅时⽣,故名唐寅,字伯虎,⼀字⼦畏,号六如居⼠、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
出⾝商⼈家庭,⽗亲唐⼴德,母亲邱⽒,⾃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母、妻⼦、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归。
晚年⽣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玩世不恭⽽⼜才⽓横溢,诗⽂擅名,与祝允明、⽂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画名更著,与沈周、⽂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坎坷,最后潦倒⽽死,年仅55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的留恋⼈间⽽⼜愤恨厌世的复杂⼼情:“⽣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沦落的读书⼈共同的悲剧。
风流才⼦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说起唐伯虎,⼈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凡,“江南第⼀风流才⼦”、“三笑点秋⾹”、“家有九美”等等。
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坎坷,并⾮《三笑》中塑造的那种喜剧⾓⾊。
出⾝寒门考中解元唐伯虎(1470—1523),名寅,字伯虎,后字⼦畏,别号六如居⼠、桃花庵主等,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学家。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唐伯虎⽣于苏州,其⽗唐⼴德是普通的苏州市民,在苏州皋桥开设酒肆做⼩⽣意,其母丘⽒也是当地的⼩家碧⽟。
因他出⽣那年是庚寅年,故取名唐寅,因在家中排⾏⽼⼤,故⼜称唐伯虎。
据苏州有关⽂史专家介绍,唐伯虎⾃幼天资聪敏,过⽬成诵,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选》等史籍,闲暇时也学画⼭⽔花鸟。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优美诗词配画欣赏唐寅(1470~1523年),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
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绝笔》身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题沈石田壑舟图》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题伍子胥庙壁》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题菊花图》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仅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题秋风纨扇图》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题齐云山石室壁》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
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题落霞孤骛图》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题陶谷赠词图》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
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
《讽炼金方士》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君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张梦晋改流水诗》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
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题倦绣图》夜合花开香满庭,玉人停绣自含情,百花绣尽皆鲜巧,惟有鸳鸯绣不成。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其一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江南一代风流才子-唐伯虎展开全文唐伯虎出生于富商之家,其父唐广德在苏州经营一家酒店,生意红火,家境非常殷实。
父亲极其注重对儿子的教育,从小请老师辅导唐伯虎研读四书五经,希望儿子参加科考,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唐伯虎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以能诗擅画而远近闻名,在16岁时便考中秀才,成为众多大家闺秀心仪的郎君。
18岁时,唐伯虎与宦官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徐氏端庄美丽,温柔体贴,深得唐父唐母的喜欢,也得深受唐伯虎的喜爱,夫妇两人情深意切,生活幸福美满。
唐伯虎在父母和妻子的支持下,更加勤读经书,准备参考科考,金榜题名已指日可待,不料晴天霹雳,家庭连续发生变故。
弘治七年(1494年),唐伯虎的父亲突发中风过世,母亲悲伤过度也随父亲撒手而去,刚过了3个月,妻子生育难产,生下儿子之后病死,3天之后儿子不幸夭折,一连串的打击将唐伯虎打入了深渊,使其痛苦不堪,意志消沉,家境也从此逐渐衰落。
唐伯虎一生才华横溢但又怀才不遇生世坎坷,青年时家中凶连祸结屡遭不幸,只余兄弟二人相依为命。
后来高中解元,得中解元之后,次年便信心满满地去京城参加会试。
在途中,唐伯虎结识了江阴巨富徐经,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的曾祖父。
唐伯虎的绘画被列入院派是众所公认的。
正因为如此,谈到“吴派”绘画均不列唐伯虎,而只说唐伯虎是文人士夫身份,其画属文入画范畴。
只在以地域划分时才把他列为“吴门画派”四大家之一。
唐伯虎晚年的时候还有一幅很重要的作品,就是他仿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端听琵琶》、《韩熙载夜宴图·击鼓助舞》、《韩熙载夜宴图·盥手小憩》、《韩熙载夜宴图·闲对箫管》、《韩熙载夜宴图·依依惜别》。
唐伯虎仿的《韩熙载夜宴图》与顾闳中的原则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一、顾闳中的原作体现的是一种沉重的氛围,而唐伯虎的仿版则显轻松。
二、原作中人物形态规规矩矩,仿版的人物形态比较散漫。
三、原作色彩暗淡而仿版的色彩则比较艳丽。
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简介明朝人物本名:唐寅字号:初字:伯虎;后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苏州府白下桥李间出生时间: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去世时间: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1524年1月7日)主要作品:《六如居士全集》、《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等主要成就:吴门四家本经:《诗经》唐伯虎人物生平成化时期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
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成化十二年(1475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认识祝允明。
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认识文徵明,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
唐寅结识好友张灵。
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
张灵,字梦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唐寅、祝允明、罗圯、白钺、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壑舟园》图上题诗。
注: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
弘治时期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弘治三年(1490年),唐寅作《对竹图》。
弘治四年(1491年),唐寅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作墓志铭。
注:刘秀才名刘嘉德,字协中,年长唐寅两岁。
(历史)弘治六年(1493年),唐寅为沈隐君写墓碣文。
注:沈隐君名沈诚,字希明,号隐君,姑苏长洲人,死于弘治六年五月,年七十,开馆售业为生,是唐寅的蒙师。
弘治七年(1494年),唐寅的父亲去逝。
而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在这一两年内去逝。
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弘治八年(1495年),唐寅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
唐寅年二十六岁,已有白发,故写《白发诗》,文林作诗唱和。
唐寅画《桂香亭图》。
注:文林时年五十岁。
弘治九年(1496年),唐寅作《中州览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