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共3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15 MB
- 文档页数:36
唐寅:“生的伟大,死的悲凉”——风流才子唐伯虎。
(书画鉴赏)《梅家100之三十九---唐寅》文/梅园水仙(初稿)大明唐寅,生于公元1470年3月6日,卒于1524年1月7日。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明朝著名狂人画家、诗人。
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为“吴门画派四大家”。
唐寅生于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辰。
祖籍晋昌,苏州吴县人。
六如唐寅,奇颖天授,才锋无比。
寅狷介疏狂,好诗酒,纵情色,任性放诞,难齿于士族。
其一生坎坷,代人收过,绝望仕途,众叛亲离,流连丹青,背时违信,实为天命。
(一)初生牛犊,雄姿英发唐寅奇颖天授,雄姿英发。
寅出生商人世家,其父望子成龙,溺爱有加。
少学书画,其山水远攻李唐,近学沈周;书学赵孟頫、李北海;京试出狱后再拜宫廷派周臣,画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据说唐寅得画名后,老师周臣也为他打工代笔。
唐寅生性狂傲,画艺卓绝;年少得志,自恃伟大。
唐寅人物仕女画工写兼有。
其工笔重彩远学唐宋,近师大明狂人杜堇,但始终沒有逾越宋人的院体藩篱。
其人物写意则自恃才高,笔意潇洒,甚至对人物夸张变形,古灵精怪,对后世陈老莲、扬州八怪、任伯年及晚清人物画产生深远影响。
唐寅花鸟画则远宗南宋画僧法常,近学卧游沈周。
花鸟画有《墨梅》、《鸲鹆图》、《落花诗册》传世。
(二)京试舞弊,仕途绝望上天是公平的,赐与你才华,你必将受难。
少年唐寅有侠客情结,好友祝枝山赠与他两把古剑,以成全他“丈剑去国”青云之志。
无奈20岁的唐寅家中却连遭不幸,其父母、少妻、妹妹相继离世,家境颓败,绝望无期……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和鼓励下,潜心读书以求功名。
29岁的唐寅果然不负众望,参加应天府的公试,竟得“解元”第一名。
30岁乘风破浪时,却受江阴首富之子徐经考场舞弊案牵连,入狱受刑,生不如死。
后经政客学者李东阳查证,大明皇帝恩准,唐寅被斥为吏,从此绝意仕图,反以卖文鬻画求生。
了解元,徐氏喜出望外。
谁知好景不长,第二年,唐伯虎进京会试,受到科场泄题案的无辜牵连,不幸琅铛入狱。
徐氏得知,料定唐伯虎从此难以高升,就收拾细软,回娘家去了。
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后来,唐伯虎在青楼中认识了官妓沈九娘。
九娘很敬重这位才子,为了使唐伯虎有个绘画的良好环境,她把妆阁收拾得十分整齐,唐伯虎作画时,九娘总是给他洗砚,调色,铺纸,唐伯虎有了这个好伴侣,画艺愈见精到。
他画的美人,大都是从九娘身上体会到的风姿神采。
九娘见唐伯虎不把她当作官妓看待,就益发敬重他了。
天长日久,两人产生了爱情,成了夫妇。
过了两年,九娘生了个女儿,取名桃笙。
一五九○年,苏州水灾。
唐伯虎的卖画生涯自然艰难了,有时连柴米钱也无着落。
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九娘苦心撑持。
九娘终因操劳过度病倒了,唐伯虎请来医生,医生诊断后,告诉唐伯虎,九娘已经病入膏盲。
唐伯虎尽力服侍九娘,无心于诗画。
一五一二年冬至前,九娘紧紧握着唐伯虎的手,说道:“承你不弃,要我作你妻子,我本想尽我心力理好家务,让你专心于诗画,成为大家。
但我无福,无寿,又无能,我快死了,望你善自保重。
”听了这番话,唐伯虎禁不住泪如雨下。
沈九娘死后,唐伯虎再也没有继娶妻室,晚年皈依佛法,号称六如居士。
一、唐伯虎的生平唐伯虎,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正在他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
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唐伯虎传世书法赏析一、唐伯虎简介唐伯虎(字子安),号削平,是明朝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福建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酷爱书画,才气出众。
唐伯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创作成就,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瑰宝。
二、唐伯虎书法特点1. 活泼俏皮的风格唐伯虎的书法作品充满了活力和趣味。
他擅长运用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字体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他的字体风格流畅灵动,结构紧凑,给人以快活、俏皮的感觉。
2. 独特的构图和装饰性唐伯虎的书法作品注重构图和装饰性。
他常常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构图,增加作品的艺术感。
他还常在作品中加入各种纹饰,如花鸟、人物、山水等,使字与图相融合,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
3. 随性而变的笔画唐伯虎的书法笔画自由而变化多样。
他常常运用厚重的笔画、轻盈的柳叶形笔画和变态的折笔等技巧,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他的字迹充满了变化,有时流畅如云,有时潇洒自如,给人以美的享受。
4. 蕴含情感与思想的作品唐伯虎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他自身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幽默、夸张、讽刺等情感元素,以及哲理上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与触动。
三、唐伯虎书法赏析1. 《西施写真图》这是一幅以西施为主题的书法作品。
唐伯虎运用了行草相间的笔画,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装饰性的元素,展现了西施的美丽与风情。
作品中蕴含着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爱情的思索,给人以欣赏和思考的空间。
2. 《秋江独钓图》这幅作品展示了唐伯虎独钓秋江的情景。
他运用了潇洒自如的笔画,描绘了江水流动的姿态和渔翁的孤独身影。
作品中透露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感叹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共鸣。
3. 《虎伯携云图》这是一幅以虎为主题的书法作品。
唐伯虎通过疯狂的草书风格,展现了自己对自由和狂放的追求。
他将自己与虎相融合,表达了对独特个性与内在力量的向往。
作品中字体狂放、布局别致,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思想上的启迪。
江南四大才子之「唐伯虎」,中国画作品欣赏
唐寅(1470年-1524年),别名唐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受家族影响,唐寅从小读书求取功名,16岁中苏州府试第一,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1499年,因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其作画很少注明年份,且画风变化没有很明显的规律,很难推测作画时间。
单就题材来看,唐寅的画作主要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写意画等。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
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他的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六如居士全集》等。
其中,唐寅的一幅立轴《庐山观瀑图》以3亿美元起拍,更是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的天价成交。
唐伯虎画作欣赏唐伯虎画作欣赏唐寅字伯虎(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寅⽇寅时⽣,故名唐寅,字伯虎,⼀字⼦畏,号六如居⼠、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
出⾝商⼈家庭,⽗亲唐⼴德,母亲邱⽒,⾃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母、妻⼦、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归。
晚年⽣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玩世不恭⽽⼜才⽓横溢,诗⽂擅名,与祝允明、⽂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画名更著,与沈周、⽂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坎坷,最后潦倒⽽死,年仅55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的留恋⼈间⽽⼜愤恨厌世的复杂⼼情:“⽣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沦落的读书⼈共同的悲剧。
风流才⼦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说起唐伯虎,⼈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凡,“江南第⼀风流才⼦”、“三笑点秋⾹”、“家有九美”等等。
但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是⼀⽣坎坷,并⾮《三笑》中塑造的那种喜剧⾓⾊。
出⾝寒门考中解元唐伯虎(1470—1523),名寅,字伯虎,后字⼦畏,别号六如居⼠、桃花庵主等,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学家。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唐伯虎⽣于苏州,其⽗唐⼴德是普通的苏州市民,在苏州皋桥开设酒肆做⼩⽣意,其母丘⽒也是当地的⼩家碧⽟。
因他出⽣那年是庚寅年,故取名唐寅,因在家中排⾏⽼⼤,故⼜称唐伯虎。
据苏州有关⽂史专家介绍,唐伯虎⾃幼天资聪敏,过⽬成诵,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选》等史籍,闲暇时也学画⼭⽔花鸟。
明代才子唐伯虎的简介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历史名人唐寅人物生平简介唐寅字伯虎,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不仅是公认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还位列明四家,他的书画作品如今藏于世界各地的多个博物馆中。
唐寅于成化年间降生苏州府,分别于13岁和15岁时认识祝枝山和文征明,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苏州府学习。
19岁的时候,唐寅与徐氏结婚,25岁时唐伯虎的父亲去世,此后母亲、妻儿、妹妹相继离世,家道日益中落,在祝枝山的鼓励下准备科举考试。
但在科考期间,与好友夜夜宿醉风月场,十分被主考官所厌恶,幸得苏州知府惜才求情才录于榜末。
此后,唐伯虎仕途艰难,乡试第一却又牵连科场案被贬,此后不愿就任小官职,31岁时婚姻不顺休妻,漂泊四地后得病,在家休养了很久才好。
与兄弟分家后,唐伯虎卖画为生,日日纵情酒色,与文征明关系逐渐僵硬,此后多作书画。
1508年唐伯虎筑新居桃花庵和梦墨亭,次年亲侄儿年仅十二便夭折,唐伯虎为其作诗画送别,四十岁时为自己作自寿诗和画。
唐寅著名的代表画作唐寅,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才子,作品产量极大,至今留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画作,分别藏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博物馆中。
其中他的骑驴思归图,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长77cm,宽37.5cm,画作整体颜色淡雅,描绘的是一幅漫山遍野的野花、层层叠叠的高山与山泉溪涧流动相映的宜人景象。
画中弯曲盘旋的小径将颤颤巍巍的小桥与山中的茅房连接在一起,一路上有砍柴归来背薪过河的樵夫,也有坐在驴背上的士人,强烈地流露出文人欲隐于市的情感心境。
唐寅的笔法最初师从周臣,后赶超李唐,逐渐将先人的笔法做出调整与转变,由刚劲强硬的转刮转变成逸动自然的勾勒与回折,能够灵活运用。
在这幅画作中,唐寅的画法熟稔,山石纹路与树干的皱褶都用湿墨来调和,把大面积的斧劈皴晕染成掺水的长条皴,显得山峰秀丽缜密,显得自然避免过于生硬,此时的画作已经能够展现出唐寅的画风特色。
唐伯虎诗画精品唐寅 字伯虎(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5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共同的悲剧。
唐伯虎诗画 图文 欣赏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
借问牧童应设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
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
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
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
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
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
风流才子——唐伯虎唐伯虎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
他逝世后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凑钱安排后事,祝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
唐伯虎的花鸟画,传世作品不多,现存作品有《墨梅图》、《风竹图》和《鸲鹆鸣春图》以及《临水芙蓉图》、《杏花图》等,画风远法宋元水墨画.近师沈周的变革创新,刻意求精。
如在《墨梅图》中唐伯虎用水墨画梅花一枝,意笔写花干,没骨法点梅花,笔法秀逸洒脱,颇具质感。
而《鸲鹆呜春图》则用水墨随意点画,较之沈周则更为活泼洒脱,较之林良、吕纪又不像他们那样粗犷豪放,而是自有一番清新活泼之趣。
春宫画是中国古代性文化的一朵奇葩,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唐伯虎就是这方面的顶尖级的代表人物。
我看过许许多多唐伯虎的论述,也在国家博物馆里见过一些唐伯虎的书画真迹,但是始终没有见过唐伯虎所作的春宫画的真迹。
2000年7月,我去德国的慕尼黑,拜访了曾经举办过慕尼黑性博物馆的仙林先生,在他家中他给我看了一本唐伯虎春宫画的册页,全册有12张春宫图,并有题跋,书画俱佳,似非赝品.以传统的美术史观点来说,“明朝文人唐伯虎是当时最著名的职业画家”是一个不太准确的定义,因为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是两条不能合流的溪水。
今天如果换个角度说呢,唐伯虎是文人堆里画得最棒的一位画家,同时也是吴门画派宗师中学识渊博、科举功名最高的一位文人。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唐伯虎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才华卓著、风流倜傥、纵情山水的潇洒形象。
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的确很有才华,但他却并不风流,而是一个悲情才子。
唐伯虎一生坎坷,靠卖诗文书画维持生计,生活穷困潦倒,常常需要好友的接济度日,最终他在孤独与贫困中终老一生。
唐伯虎回到苏州,朋友众筹给他在城外买了一栋破旧的房子,住了下来。
唐伯虎给这栋破房子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桃花庵。
此时的唐伯虎只能捡捡桃花,画点儿画,换换买酒的钱。
他在给朋友信中说:“三日无烟不觉饥。
”三天没吃饭了,都不觉得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