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晚年时期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 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 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 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 《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山路松声图》等。 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 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 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唐寅晚年,精神空 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 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 享年54岁。
1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 唐寅(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
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亲 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 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 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 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 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 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 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画中喻意
此图原名《孟蜀宫伎图》,俗称《四美图》,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网·画
录》最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伎图》,描绘的是
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画面四个歌舞宫女正在整妆待君王召唤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