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绘画艺术欣赏教学提纲20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0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唐寅的山水画,博采众长,革新创造,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
1、《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
此图写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
《山路松声图》2、《骑驴归思图》,上海博物馆藏,纵77.7厘米,横37.5厘米。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作。
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
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骑驴归思图》3、《春山伴侣图》,上海博物馆,纵82厘米横44厘米。
此图全用水墨,仅一叟衣袍醮以淡红色。
图中曲栏掩映,杂树绽青,春山含笑,高士临流,给人以阳和日暖之感。
山峦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着意于水墨渲染,越发明秀逗人,全图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画上题有: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此图位置经营,如树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错落,山路迂回,都别具匠心,和一般简易的文人山水画不一样,尤其是全图笔墨隐约可见宋代山水画的骨骼,真可谓“北人南相”。
《春山伴侣图》4、《步溪图》立轴,绢本,设色。
纵159厘米,横8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高士步溪赏景。
图中巨峰突兀,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画面清秀中有浓重,柔润中见雄健。
唐伯虎书画艺术摘要:唐伯虎,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书画双绝。
本文将以唐伯虎的生平为线索,对他在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方面的造诣,以及其优秀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做简要评价。
关键字:唐寅、生平、书法绘画、艺术影响力正文:1 唐解元生平唐伯虎姓唐单字名寅,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浙江省苏州人。
生于公元1470年,卒于公元1523年享年53岁。
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还是享誉当时的书法和绘画大家。
少年时代,唐伯虎既从师于明代院派(一指祖述南宋画院的画风;另一种说法指祖述宋代著名画家赵伯驹,赵伯编的画法。
)著名画家周臣。
但到后来,唐寅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己经远远大于他的老师周臣。
唐寅青年时代就己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这在绘画艺术领域是属于早熟的画家了。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全面的画家,不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有卓越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唐寅晚年的生活并不富裕,由于长期的酗酒无度和放荡生活,加之心情郁闷,使他较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总让人感到有一此惋惜,但他却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画上了亮丽的一笔,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和永久的怀念。
2 唐寅的绘画艺术唐寅尊重两宋名家的画法,对元代的诸家技法也进行了苦心的研究,但更多使用的是宋代李唐的笔墨技法,又加入自己的独到新意,在作品中常常表现民间生活的片段,与社会生活有明显联系。
例如,他所画作品《红南农事图》,描绘的就是江南水乡耕织捕鱼的生活场面,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
他的画面构图变化多端,或雄伟险峻,或平远清幽,善用细长挺秀的线条画山石,使画面具有别致的细劲流畅的感觉,趣味横生。
总体艺术风格属吴门画派。
明代山水画的派系繁多,错综复杂。
派系名称有按地名定义的,也有按其画风与传统及师承关系命名的。
如“吴门画派”就是以地域名称命名的。
2.1 唐解元的山水画风格唐寅的山水画代表作品有:《骑驴归思图》、《山路松声图》、《青山伴侣图》、《江南农事图》等。
江南第一大才子唐伯虎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本课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唐伯虎生平、艺术特征及主要代表作品。
授课对象:舜耕中学初一、八班授课时间:45分钟一:教学目的:让学生深入了解伯虎生的生平,艺术特点及主要代表作品。
同时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特殊性格和气质。
尤其是他们对有一的珍视二:教学意义:让学生深入了解伯虎生的生平,艺术特点及主要代表作品。
同时使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特殊性格和气质。
尤其是他们对有一的珍视。
三:教学重点:唐伯虎生的艺术特色及代表作品。
四:教学难点:唐伯虎生的代表作及艺术特色。
五:教学方式:讲述。
六:授课内容:(一)唐伯虎的生平简介唐寅(1470一1523) 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
唐寅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
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南京解元等,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在书画文学上皆有很高的成就,主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另著有《六如居士集》,诗歌《桃花庵歌》《落花诗》等广为传颂。
(二)唐伯虎的艺术创作类型及其特点1、山水画唐寅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唐寅足迹遍名川大山。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2、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出自南宋院体画。
如《王蜀宫妓图另一种是从南宋的院体脱胎而出,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代表作品有《秋风纨扇图》等,画风由工丽变为简逸高雅。
部编版小学语文《唐伯虎》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唐伯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根据明代文学家唐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进行创作的。
通过描述唐寅喜爱绘画和文学创作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唐寅的个性特点和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唐寅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理解《唐伯虎》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乐观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关键词汇和语法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呈现唐寅的名画和相关背景图片,引发学生对唐寅的兴趣。
2. 梳理情节: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捕捉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简述课文内容。
3. 单词与短语复:复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
4. 阅读理解:使用不同形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创作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关于唐寅的描述,并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6. 小结与评价: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进行个人评价和互评。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听讲情况、问题回答情况、创作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另外,可以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活动、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唐寅的其他作品,如其诗词和绘画作品。
2. 组织学生一起参观美术馆或书法展,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引发学生对其他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兴趣,进一步拓展文学艺术教育的内容。
以上就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唐伯虎》说课稿的内容和教学安排。
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四年级人自然社会第10课唐伯虎与西子
湖优秀教学课件
课件内容
本节课研究内容为唐伯虎与西子湖,主要内容有:
1. 了解唐伯虎的人生经历;
2. 了解西子湖的历史;
3. 了解唐伯虎与西子湖的故事;
4. 善于用图画、小故事、诗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伯虎与西子湖故事的内涵;
5. 研究赏析相关文学作品。
课件设计
为了切合课程内容,本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
1. 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唐伯虎的人生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知识讲解板块,通过PPT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西子湖的历史、唐伯虎与西子湖的故事;
3. 情感体验环节,采用小组讨论、绘画、演讲等互动方式,让
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唐伯虎与西子湖故事背后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4. 总结回顾环节,通过回顾研究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唐伯虎与
西子湖的故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建议
1.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唐伯虎与
西子湖的故事,例如绘画、小组互动、情景表演等方式;
2. 对于不熟悉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任务,提高学生研究效果;
3. 在故事讲述板块中,可以采用拓展阅读、有趣的小故事等方
式来扩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研究兴趣;
4.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
体能动性,不断探究和发现知识的奥秘,提高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