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人物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6
唐伯虎个人简历“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你知道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吗?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唐伯虎个人简历”,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更多内容请关注。
唐伯虎个人简历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吴县人。
吴中四才子之一。
在画史上又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
民间有很多关于唐伯虎的传说,最为人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以及拍成电视剧及电影,也宣传、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间的形象。
唐寅出生于世商家庭,有一妹一弟,父亲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
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
生平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馀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馀,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一、唐伯虎的生平唐伯虎,(1470-1524),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
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
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
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风流倜傥”的一生(1470~1524)55岁1470年简介:唐伯虎,男,曾用名(亦名):真名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出生:1470年3月6日,出生于苏州府吴趋里父母:父亲为唐广德,母亲为邱氏背景:唐家自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亲在苏州吴趋里开设食肆,家境小康水平。
唐寅有一妹一弟1471年2岁1472年3岁1473年4岁1474年5岁1475年6岁弟弟唐申出生1476年7岁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
(具体年代不详)1477年8岁1478年9岁1479年10岁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具体年代不详)1480年11岁1481年12岁1482年13岁结识才子祝允明1483年14岁1484年15岁结识文徵明,并得到文征明父亲太仆文林的欣赏。
题外:文林(1445-1499),文征明之父,进士出身,历任永嘉县知县、博平县知县、南京太仆寺丞、温州府知府,因病卒于任内。
拜师明画家沈周:与文徵明一起拜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1427年-1509年)。
(具体年代不详)1485年16岁1486年17岁秀才成为秀才:通过院试考试,成为秀才。
秀才特权:秀才可免除徭役、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获得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
秀才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
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
秀才义务:生员必须不断参加考试,如岁考(考核),两年举办一次,成绩分六等;一、二等赏为“科举生员”,可参加“科考”,科考一、二等可取得乡试的资格;岁考三等无升降,岁考第六等则黜革。
经常会作为乡民与公家之间沟通的渠道。
遇上地方上的争执甚至械斗,或者平民要与官衙陈情、投诉、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生员出面。
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礼、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文等习惯。
关于唐寅的介绍唐寅(1470—1523年),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20XX年唐伯虎生平简介导读: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伯虎生平简介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属虎。
又名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伯虎唐伯虎生于明成化6年庚寅年(1470年),嘉靖二年(1523年)去世,享年54岁。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
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1/ 3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唐伯虎的人物简介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唐寅,明朝苏州人。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死于嘉唐寅像靖二年十二月初二。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生平事迹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一、唐伯虎的生平唐伯虎,(1470-1524),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
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
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
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唐伯虎是谁唐伯虎是谁 ?唐寅 (1470-1523),又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有名画家、诗人。
下边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唐伯虎简介,希望对你实用!唐寅 (1470-1523) ,又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有名画家、诗人。
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9 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但是受“会试泄题案”牵涉,被罚永久不得为官。
唐伯虎初期拜吴门画派首创人沈周为师,暮年画风已脱出周臣门户,自立风采 ;代表作有《落花诗》、《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集》等。
唐伯虎平生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 年 03 月 06日),逝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 (1524 年 01 月 07 日)。
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一般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原籍晋昌,书画落款中,常书“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惊动苏州城。
二十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亲母亲、老婆、妹妹接踵逝世,家境衰败,在挚友祝枝山的劝说下专注念书。
弘治十二年,二十九岁,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 。
弘治十三年 (1500) ,三十岁,赴京会试,受“会试泄题案” 牵涉,被罚永久不得为官。
唐寅回家纵酒浇愁,绝意宦途,以卖画为生,始游名山大川。
唐寅走开苏州,至镇江,至扬州,旅行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后坐船过芜湖、九江,至庐山。
坐船溯江而上到黄州,吊赤壁旧址,绘《赤壁图》。
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登南岳衡山。
入福建,遨游武夷诸名山、仙游县九鲤湖。
由闽转浙,游雁荡山、露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时囊中已罄,遂返回苏州。
千里壮游,历时九月。
返回苏州,家中贫穷,老婆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靠卖文鬻画为生。
唐伯虎是谁唐伯虎是谁?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唐伯虎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然而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伯虎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门户,自立风貌;代表作有《落花诗》、《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集》等。
唐伯虎生平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祖籍晋昌,书画落款中,常书“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苏州城。
二十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弘治十二年,二十九岁,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
弘治十三年(1500),三十岁,赴京会试,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寅回家纵酒浇愁,绝意仕途,以卖画为生,始游名山大川。
唐寅离开苏州,至镇江,至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后坐船过芜湖、九江,至庐山。
乘船溯江而上到黄州,吊赤壁遗址,绘《赤壁图》。
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登南岳衡山。
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仙游县九鲤湖。
由闽转浙,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时囊中已罄,遂返回苏州。
千里壮游,历时九月。
返回苏州,家中清贫,妻子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靠卖文鬻画为生。
正德元年,唐寅三十六岁。
唐伯虎是哪里人唐伯虎的人物介绍唐伯虎:北宋人,生卒年不详。
原名瞻,字望之,后名改为伯虎,字长孺。
父为北宋经学大师唐淹,有弟,唐庚,唐庾,均成名。
为人真率,平易近人,受人尊敬。
曾注释《易》,《春秋》,很有章法。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故事剧和一位漫画家的名字。
唐伯虎是哪里人风流才子唐伯虎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那才华横溢的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唐伯虎老婆是秋香吗?据历史记载,唐博湖老婆并非秋香,但他一生娶了三个妻子,分别是谁呢?唐寅,字子畏,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
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唐寅: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
他的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祖籍晋昌,即现在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
山西人是很会做生意的,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
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泄题案而交恶运。
关于这场会试泄题案,记载很多,说法不一。
实际上这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
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对唐寅来说是极其严重的。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唐寅离开苏州,历时9个多月,踏遍名山大川,为后来作画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苏州,家中非常清贫,妻子大吵大闹,终于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卖文鬻画为生。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以表其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
明正德九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
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脱了杀身之祸,但也引起不少麻烦,这使他思想渐趋消沉。
从此唐寅绝意仕途,归家后纵酒浇愁,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唐寅的山水画从临摹开始,经过了变革创新的过程而自成一体。
他的才情极高,学一样像一样,再加上他没有门户之见,无论是北宋中原画风还是南宋院体,以及江南画派,他都学其所长,为己所用。
另外他还学习赵孟[插图] 及“元四家”,向前辈周臣和沈周学习,并与同辈文徵明切磋画艺,博采众长,最终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唐伯虎,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作品有《骑驴思归图》、《事茗图》等。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
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六如居士唐伯虎的生平简介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
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
唐寅一生共有三位妻子,十九岁时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他大约廿四岁的时候病逝。
后来可能又娶有一室,但碰到科场弊案的牵累而离去。
后娶沈氏,或名九娘,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二十九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
正当他踌躇满志,第二年赴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交恶运。
“会试泄题案”,一般说法是,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巨富之子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
是年京城会试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东阳。
江南风流才子唐伯虎简介才子唐伯虎简介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后将字改为子畏,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鲁国唐生等,明朝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
1470年,唐伯虎在苏州府出生,其父名为唐广德,母为丘氏。
唐伯虎早年结识了祝允明、文征明、张灵等一干志趣相投的好友。
1488年,唐伯虎与徐廷瑞次女徐氏成婚,之后的十余年生活平静,《对竹图》等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但到1494年,唐伯虎的父亲去世,在这一两年内,他的母亲、妻子、儿子与妹妹相继离世,家境逐渐衰落,于是听从了好友祝枝山的劝说,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唐伯虎二十六岁便生白发,故作《白发诗》。
唐伯虎三十岁时进京会试,但因事被革黜,后与妻子失和,遂休妻。
他的一生比较坎坷,仕途失败后,游历名山大川,靠贩卖字画为生,但其书画自此闻名天下。
唐伯虎的画融会了南北画派,风格秀逸清俊;而人物画则色彩艳丽清雅,造型准确,体态优美;花鸟画擅长水墨写意;书法奇峭俊秀。
唐伯虎的代表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全集》等。
风流才子唐伯虎几个老婆唐伯虎有风流才子的名号,再加上《风流才子唐伯虎》等影视和戏剧作品渲染,很多人觉得他风流成性,应该有很多老婆。
其实唐伯虎一生只有三个老婆。
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娶了一个妻子徐氏,为宦官徐廷瑞的第二个女儿,夫妻间的感情很好,但是在六年后跟唐伯虎的父母、妹妹差不多的时间去世了。
唐伯虎后来又娶了一个,不过在他赶考陷入科考泄题案后回到家,妻子离开了他。
唐伯虎第三个老婆是沈氏,也叫九娘,此后就有人大胆猜想他有九个老婆,秋香完全就是后人把别人的故事套在唐伯虎身上的。
唐伯虎的真实经历完全没有像《风流才子唐伯虎》中那么欢乐和浪漫,二十出头就备受打击,尚未涉足仕途就被宣判一辈子都无法当官。
最后唐伯虎选择自居桃花坞,潜心写诗作画,排解郁闷,抒发当时的心情。
唐伯虎点秋香是真的吗历史上确实有唐伯虎这号人物,唐伯虎生活在明朝中期,名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并且是明朝有名的画家、文学家。
唐寅个人简历唐寅个人简历唐寅园——唐寅简介唐寅(1470—1523),明朝苏州人。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历史上的唐伯虎与戏剧《风流才子唐伯虎》中的境遇完全不同,那么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下面是为你搜集历史上唐伯虎的一生如何,希望对你有帮助!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唐寅(yín),晋昌人。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 梦觉六如身。
”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