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9.53 MB
- 文档页数:18
菠萝线描画美术教案图文教案标题:菠萝线描画美术教案图文教学目标:1. 通过线描画菠萝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形状、比例和细节的观察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线条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菠萝的图片或实物样本2. 画纸、铅笔和橡皮擦3. 彩色铅笔或彩色绘画工具4. 教学投影仪(可选)教学过程:引入:1. 随堂展示一幅菠萝的线描画作品,引发学生对菠萝线描画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菠萝的特点和常见形状,培养学生对菠萝的了解和观察能力。
步骤一:线描练习1. 让学生先练习简单的线条基本训练,如直线、曲线、细线、粗线等,以熟悉线条的表达方式和手势。
2. 给学生提供一幅简单的菠萝线描画示例,并引导学生用铅笔按照示例进行模仿练习。
步骤二:线描画菠萝1. 让学生观察菠萝的形状和细节,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菠萝的外形特点。
2. 引导学生用铅笔先在画纸上勾勒出菠萝的整体形状,包括菠萝的外形轮廓和纹理。
3. 鼓励学生观察和捕捉菠萝的细节,如刺状突起、叶子等,并用线条勾勒出来。
4.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为菠萝添加一些装饰性的线条或图案。
步骤三:上色1.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彩色铅笔或彩色绘画工具进行上色。
2. 鼓励学生根据菠萝的实际颜色和自己的创意,运用适当的色彩技巧进行上色。
例如,使用混合色或渐变色来增加画作的层次感和细腻度。
3. 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决定是否上色背景或添加背景图案。
展示与总结:1. 邀请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菠萝线描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2. 与学生一起评价每位同学的作品,表扬他们的创造力和用心。
3. 引导学生总结菠萝线描画的关键要点和技巧,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创作。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水果或物体的线描画,培养他们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灵感引发。
3.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材料和绘画技法,如水彩、油画、丙烯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美术应用基础导学案
科目:美术 编号:6任课老师: 审核: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美术》学习指导书
课题:线描画人物篇练习
使用说明:
本学习指导书用在美术基础知识部分,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 能够单独画出一幅人物线描画、。
重点:如何画好人物线描画。
难点:1.学会按人物线描画的作画步骤作画 2.学会创编练习
当堂检测
1、1.创编练习的重点是()。
2、构图是指画面安排,要使画面结构完整,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主题形象要突出,二是()中要有变化。
3、人物线描画的作画步骤()
⑴、确定人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和基本比例
⑵、用肯定的线条。
深入刻画人物的头部五官和衣着等细部。
⑶、调整画面,将有些在完成过程中出现的琐碎部分以较完整线条加以概括,结构转折处要着重强调,做到画面完整统一。
⑷、用基本形画出人物的头部五官和衣着等细部。
A、⑴⑵⑶⑷
B、⑴⑶⑷⑵
C、⑵⑴⑶⑷
D、⑷⑴⑵⑶
4、创编练习与创作练习有什么不同?
5、如何画好人物线描画?。
大班美术活动线描画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线描画活动,培养大班学生的细致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具体目标包括: - 学习使用线条表达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 培养敏锐的视觉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表达能力; - 提高手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且富有表现力的线描作品。
2. 教学材料•纸张•铅笔•橡皮擦•参考图片或实物3.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线描画的概念并展示一些线描画的作品。
•鼓励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线条特点和表达形式。
第二步:练习线条基本技巧•指导学生使用铅笔进行线条练习,包括直线、曲线、斜线、锯齿线等。
•强调练习时需保持手腕灵活,控制铅笔的压力和线条的粗细。
第三步:观察实物或图片•准备一些简单的实物或图片,如水果、玩具等,并分发给学生。
•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图片,注意物体的形态、质感和细节。
第四步:描绘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物或图片进行线描画。
•鼓励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表达物体的形状和质感。
第五步: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验。
•引导学生讨论线条的表达方式和作品的特点。
第六步:自由创作•提供一些创作题材或主题供学生选择,如动物、景物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通过线条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感受。
第七步:展示和欣赏•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并邀请其他同学和教师参观、欣赏。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表达对作品的赞赏和建议。
4.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彩色铅笔或其他绘画材料对线描画进行润色或着色。
•组织一次线描画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技巧。
5. 教学反思通过线描画教案的实施,学生能够在观察和表达中得到培养,并在自由创作中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分享和欣赏活动,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素养也有所提高。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绘画技法和创作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幼儿园线描画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线描画的基本概念及技巧。
2.通过线描画练习,提高幼儿线条感知及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线条的感知及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前期准备•准备线描画的练习资料,包括简单的线条、基本的形状和图形等。
•教室要保持安静、整洁,提供干净的绘画用具,包括彩色纸、铅笔、彩笔等。
步骤一:讲解频率线和形态线的基本概念1.频率线:频率线是由重复出现的线条组成的,可以包括同一种类型的线条或不同类型的线条。
2.形态线:形态线是具有特定形状的线条,如弯曲、直线、斜线等。
步骤二:练习频率线和形态线1.给孩子提供一份频率线和形态线的练习资料,让他们自由练习。
2.鼓励孩子多尝试不同的线条组合,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对他们逐一进行指导和帮助。
步骤三:了解线描画的基本技巧1.线描画需要掌握铺垫、交叉、加厚、变细等基本技巧。
2.在讲解时需要配合实际的绘画练习,并逐一进行反复演示。
步骤四:练习线描画1.给孩子提供一份画板和绘画用具,让他们自由练习线描画。
2.在练习时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提示和指导,如控制画笔的力度、核对线条的方向等。
步骤五:引导孩子进行创意绘画1.鼓励孩子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自己想象的创意绘画。
2.在绘画过程中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评价1.评价孩子对线描画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评价孩子的绘画作品,包括画线条的准确性和创意的发挥能力。
3.针对评价结果,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通过这次线描画的教学,让孩子在自由绘画的过程中锻炼了线条感知及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对线条的感知及表达能力,提高了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初中线描手绘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描手绘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线描手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线描手绘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线描手绘的基本方法3. 线描手绘的实践操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线描手绘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描手绘。
2. 教师简要介绍线描手绘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二、基本方法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线描手绘的基本方法,包括线条的运用、构图、光影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方法。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进行线描手绘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线描手绘的高级技巧,如线条的变化、构图的技巧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高级技巧。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进行线描手绘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描手绘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线描手绘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线描手绘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线描手绘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线描手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评价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作品质量和对美术的热爱程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儿童线描写生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训练要点进行线描写生活动能让儿童更深刻地认识事物,什么是儿童线描写生?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儿童线描写生,希望对你有帮助。
儿童线描写生简介线描写生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真实的静物、人物、景物等为对象,用线条去表现其形体、结构和动态等。
儿童线描写生是通过儿童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感受和理解,用线条再现事物的美感,也是儿童基础训练和搜集素材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
为什么要学习线描写生线描写生是我们再十多年教学中摸索总结出的一种适合儿童绘画教学的新形式。
儿童在写生过程中观察物体外形特征、内部结构、大小比例、透视变化,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及动态变化等。
随着写生内容的不断变化,儿童的观察不断深入,不仅培养了儿童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通过协商使儿童更加热爱生活。
根据多年的追踪调查,凡是常到生活中写生的儿童,观察生活和描绘生活的能力比一般儿童强。
他们不仅画得好,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概括能力、吃苦能力、适应能力等其他综合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对儿童综合素质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学过线描写生的儿童进入艺术院校后,造型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同学。
因此我们提倡儿童多画线描写生。
儿童线描写生的训练方法1.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儿童怎样观察写生是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让他们在写生中学会观察生活、表现自然。
在写生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儿童怎样观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过多的示范会限制儿童的表现力,让儿童在观察中捕捉形的特征,发现有趣的细节,不苛求形的准确和比例透视。
2.耐心细致是画好线描写生的关键儿童学习线描写生首先要培养大胆踏实、认真果断、一丝不苟的作画习惯。
仔细观察、细心描绘,运笔做到慢而稳,每笔要交代清楚,不能潦草。
3.什么样的物体适合儿童用线描写生儿童写生一般根据物体的轮廓结构阻止线条,太简单的物体没有让儿童观察、了解、表现的余地,赢安排儿童感兴趣,本身线条明晰而富有变化的对象进行写生。
线描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线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线条运用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线描的基本技巧。
2. 多角度观察和全面表达。
教学难点:1. 对线条的感知和表达。
2. 色彩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线描的定义和意义。
2. 展示一些线描作品,引发学生对线描的兴趣和好奇。
二、讲解(10分钟)1. 介绍线描的基本技巧,如笔画的粗细变化、线条的曲直变化等。
2. 讲解线描的分类和用途,如素描线描、建筑线描等。
三、示范(10分钟)1. 在黑板上示范如何进行线描,注意示范线条的起伏和变化。
2. 强调观察物体的轮廓和结构,用简单的线条表达出来。
四、练习(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线描练习,可以选择简单的物体练习。
2.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细节和不同角度,绘制出全面的线描作品。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线描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线描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强调线描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物体进行线描练习,例如人体、建筑物等。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如水彩、铅笔等进行线描绘画。
教学资源:1. 黑板、白板和书写工具。
2. 线描示范作品。
3. 学生练习用的纸张和绘画工具。
线描画我自己教案教案标题:线描画我自己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线描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供学生机会通过线描画表达自己的形象。
3. 培养学生观察和细致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入线描画的概念,解释它是一种只使用线条勾勒形状和轮廓的绘画技巧。
2. 展示一些线描画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线条的注意和兴趣。
活动一:观察和练习线条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注意它们的形状和轮廓。
2. 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主要线条和细节线条。
3. 给学生提供练习用纸和铅笔,让他们练习画出简单的线条。
活动二:线描画自己1. 让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和轮廓。
2. 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的线条。
3. 让学生使用铅笔在练习用纸上画出自己的线描画像。
活动三:分享和反馈1. 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线描画像,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给予反馈。
2. 引导学生讨论线描画的难点和技巧,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教学资源:1. 纸张和铅笔供学生练习和画画使用。
2. 镜子供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和轮廓。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估学生的线描画作品,包括线条的准确性和细节的表现。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线条粗细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表情。
2. 引导学生尝试线描画其他物体或场景,如家庭成员、宠物或风景等。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和画画过程中保持安静和专注。
2. 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3. 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线描画的基本技巧。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线描画表达自己的形象,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细致的能力。
通过引入线描画的概念和技巧,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练习画线条,最终引导他们画出自己的线描画像。
通过分享和反馈,学生可以相互欣赏和学习,同时讨论线描画的难点和技巧。
这个教案还提供了拓展活动和评估方式,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