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规程过程卡
- 格式:doc
- 大小:458.50 KB
- 文档页数:15
结构焊接工艺1目的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结构焊接工序。
3依据JB/T 6753 493《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焊接结构的一般公差》JB/T9185-1999《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工艺方法》4定义3. 1工艺守则是对我公司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 2对企业而言,企业标准时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技术标准的形式可以是标准、规范、守则、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
5职责4. 1工艺部门负责本工艺守则的制定、修订及推行。
4.2钣金车间焊接班组员工负责本工艺守则的实施。
6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图1)7手工电弧焊图17. 1焊接设备电焊机(交、直流)、榔头、扁铲、防护用品、E4303系列焊条、电磨工具等。
7. 2工艺参数7. 2. 1焊接参数:表1表1焊缝焊接厚度焊条直径焊接电流A备注1.5 〜2.0 2.555 〜602.5 〜3.5 3.290 〜1204〜5 3.2100〜1307. 2. 2电弧电压电弧电压主要影响焊缝宽度,电弧电压越高,焊缝就越宽,焊缝厚度和余高减少,飞溅增加,焊缝成形不易控制。
电弧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弧长度,电弧长,电弧电压就高;电弧短,电弧电压就低。
焊接电弧有长弧与短弧之分,当电弧长度是焊条直径的0.5〜1.0倍时,称为短弧;当电弧长度大于焊条直径时,称为长弧。
一般在焊接过程中,希望电弧长度始终保持一致且尽量使用短弧焊接。
7. 2. 3焊接电弧长度根据焊条型号不同而确定,一般要求电弧长度稳定不变,酸性焊条一般为3〜4mm碱性焊条一般为2〜3mm为宜。
7 . 2. 4焊接速度焊接速度主要取决于焊条的熔化速度和所要求的焊缝尺寸、装配间隙和焊接位置等。
当焊接速度太慢时,焊缝高而宽,外形不整齐,易产生焊瘤等缺陷;当焊接速度太快时,焊缝窄而低,易产生未焊透等缺陷。
在实际操作中,焊工应要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确保焊缝质量和外观尺寸满足要求。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焊接通用工艺1 范围本守则规定焊接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焊接加工。
2 焊工2.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焊工考试按照JG/T5080.2进行。
2.2 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严禁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3 焊前准备3.1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3.2 焊接工作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3.3 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
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时间1~2h。
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h即重新烘干。
酸性焊条一般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结构时经150~200℃烘干1~2h。
3.4焊材的选用3.4.1钢材和焊条的选配3.4.2 焊丝、焊剂的选配3.5 碳素钢板厚大于50mm、低合金钢板厚度大于36mm时,施焊前一般应进行预热至100~150℃,预热区应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100mm。
3.6 焊接部位必须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铁锈、油污等杂质,重要部位还要求打磨光洁。
4 焊接4.1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不允许超大电流焊接。
4.2 多层焊时,前一层焊道表面必须进行清理,检查、修整,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修整清除后再焊。
4.3 焊后处理4.3.1 焊接结束,焊工应清理焊道表面的熔渣飞溅物,检查焊缝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
公司规定要敲钢印的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3.2 焊缝缺陷超标允许返修,但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
4.3.3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的报告技术人员,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方可处理。
4.3.4 对于一些封闭型结构,多焊缝、长焊缝的构件,焊后应进行锤击、振动等方法消除残余应力,产品技术条件中要求热处理的,应采用热处理消除应力。
5各种焊接方法规范5.1 手工电弧焊5.1.1 有焊接工艺的按焊接工艺规定操作。
焊接工艺规程( WPS )焊接工艺规程编号No:WPS-R03-111-01焊接工艺评定书编号No:RHP-009焊接方法:111自动化等级:手工技术标准:容规焊接接头形式(焊缝和坡口的具体尺寸见图纸):焊接顺序:先用φ3.2焊条打底,在用φ4.0焊条焊1-2层,在用φ5.0焊满破口,背面清根,用φ5.0焊条盖面。
母材类别号组别号型号或牌号母材厚度范围管子直径范围适合焊缝厚度范围母材1 1 1 Q245R 1.5~12mm 全部≤12mm 母材2 1 1 Q245R 1.5~12 mm 全部≤12mm 母材3填充金属:焊剂牌号:类别号组别号型号或牌号规格(mm)焊丝焊剂分类:E5015(J507)φ3.2φ4.0φ5.0熔化性填塞:其它电特性:焊层焊接方法填充金属电流电压范围(V)焊接速度(m/h)型号或牌号规格mm 种类和极性范围(A)1 111 E5015(J507)φ3.2 直流反接110~130 22~25 —2 111 E5015(J507)φ4.0直流反接150~180 23~26 —3 111 E5015(J507)φ5.0直流反接200~230 24~274 111 E5015(J507)φ5.0直流反接200~230 24~27钨极类型和尺寸电流衰减时间磁控电流—气体:位置:气体百分比流量(L/min)坡口焊接位置1G正面保护气体角焊缝位置—背面保护气体焊接方向预热及后热:—喷嘴尺寸:—最小预热温度(℃)—焊前清理方法:钢丝刷最大层间温度(℃)—有无摆动:直道或少量摆动后热(℃/h )—单丝或多丝:—焊后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小时)冷却方式焊后无损检验方法:RT 执行标准:JB/T4730-2005操作技术要求1、焊前坡口两侧需要清理油锈、污物并露出金属光泽;可用砂轮或钢丝刷;2、焊丝焊前要除去油锈,焊条焊前经350~400℃/ 2h 烘干;3、焊接用直道或摆动焊方法;4、焊后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不许存在咬边、气孔、弧坑等超标缺陷;5、要求在焊态下进行100%RT射线检验。
焊接工艺过程及工序卡片模板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焊接工艺过程及工序卡片模板,以便在焊接作业中记录和管理相关数据。
该模板可用于不同类型的焊接工艺,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焊接机器人等。
2. 工艺过程2.1 准备工作- 确定焊接工件的材料和尺寸。
- 准备焊接设备和材料,包括焊接机、电极、焊丝等。
- 清洁焊接表面以确保良好的焊接质量。
2.2 焊接操作- 调整焊接设备参数,如电流、电压等。
- 采用正确的焊接技术和操作方法,如垂直焊接、水平焊接等。
- 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温度,以避免焊接缺陷和变形。
2.3 检验及修正- 对焊接接头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非破坏性检测。
- 如有缺陷或不合格部分,及时进行修正和补焊。
- 重新检验修正后的焊接接头,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3. 工序卡片模板3.1 概述工序卡片用于记录和管理焊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以下是一个示例模板:3.1.1 任务信息- 焊接任务编号:- 焊接工件名称:- 焊接工件材料:- 焊接工艺规程编号:3.1.2 焊接参数- 电流:- 电压:- 焊接速度:- 焊接温度:3.1.3 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焊接操作:- 检验及修正:3.1.4 检验记录- 外观检查结果:- 非破坏性检测结果:4. 结论本文提供了一个焊接工艺过程及工序卡片模板,帮助记录和管理焊接作业中的重要信息。
使用该模板可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确保焊接接头符合质量标准。
根据具体工艺需要,可以对模板进行调整和完善。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铁塔结构、桁架结构、多层和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钢材厚度≥4m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适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2.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3.焊接通用规范3.1 焊接设备3.1.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1.2 焊接设备的选用:手工电弧焊选用ZX3-400型、BX1-500型焊机CO2气体保护焊选用KRⅡ-500型、HKR-630型焊机埋弧自动焊选用ZD5(L)-1000型焊机3.2 焊接材料3.2.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3.2.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规定。
3.2.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的规定。
3.2.5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CO2气体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焊接用二氧化碳》(HG/T2537)的规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钢结构工程中主要构件的重要焊接节点采用的CO2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CO2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气与乙醇总含量(m/m)不得高于0.005%,并不准检出液态水。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铁塔结构、桁架结构、多层和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钢材厚度≥4m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适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2.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3.焊接通用规范3.1 焊接设备3.1.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1.2 焊接设备的选用:手工电弧焊选用ZX3-400型、BX1-500型焊机CO2气体保护焊选用KRⅡ-500型、HKR-630型焊机埋弧自动焊选用ZD5(L)-1000型焊机3.2 焊接材料3.2.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3.2.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规定. 3.2.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的规定.3.2.5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CO2气体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焊接用二氧化碳》(HG/T2537)的规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钢结构工程中主要构件的重要焊接节点采用的CO2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CO2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气与乙醇总含量(m/m)不得高于0。
焊接⼯艺规程⽬录1.焊接的依据及标准 (2)2.焊接⽤钢材 (2)3.焊接材料 (2)4.焊材储存和使⽤要求 (3)5.焊前监控措施 (3)6.焊接过程监控措施................................................................................ 4 ........................................................................................ 5焊后监控措施7.8.焊缝磨修和返修⼯艺 (6)9.冬季施⼯温度控制措施 (6)10.校正措施 (7)11、焊接顺序............................................................................................12.⽆损探伤要求. ...................................................................................111.焊接的依据及标准⽯家庄市和平路⾼架桥⼯程以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技术规范》为标准2.焊接⽤钢材本钢桥主体结构采⽤Q345qD钢种,其化学成分和⼒学性能应符合GB/T714-2008的要求。
3.焊接材料根据本⼯程⽤钢板,选择与其相匹配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符合以下国家标准的规定:焊接材料的牌标准名称标准号焊接材料名称焊接⽅法号或型号GB/T5118-1995 《低合⾦钢焊条》⼿⼯电弧焊E5015 焊条《⽓体保护电弧焊⽤GB/T8110-1995⽓体保护焊实芯焊丝ER50-6 碳钢、低合⾦钢焊丝》H10Mn2 焊丝《埋弧焊⽤碳钢焊丝 GB/T5293 H08MnA-埋弧⾃动焊 1999焊剂和焊剂》 SJ101q4.焊材储存和使⽤要求4.1焊材必须在⼲燥通风的室内存放,焊材储存库内,不允许放置有害⽓体和腐蚀性介质,室内保持整洁。
接头制备要求:1、管道采用火焰或等离子切割,加工后使用砂轮机打磨除去氧化皮,保证无裂纹、重皮、毛刺、凸凹、缩口、熔渣等现象。
2、焊件坡口及内外表面在焊接前要求进行清理,。
3、坡口组对:内壁错边量不超过管壁厚度的10%,且不应大于2mm 。
4、定位焊缝:应采用与根部焊道相同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定位焊缝的长度、厚度和间距应能保证焊缝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
焊接的工卡具其材质宜与母材相同或同一类别号,拆除工卡具时不应损伤母材,拆除后应将残留焊疤打磨修整至与母材表面齐平。
熔渣及影响焊接的表面层打磨平整。
焊接工艺规程页数 1 of 3工程名称:产品名称(施焊部位) 工艺管道 产品设计温度范围 - 产品工作介质 -焊接工艺规程(WPS )编号 WPS20201-201-GY-004 版次 - 日期2021.04.24 所依据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 )编号PQR2020063 版次 - 日期2020.12.16焊接方法 GTAW+SMAW 操作类型(手工,自动,半自动) 手工 焊接施工执行标准 GB/T50236-2011 其他 无 焊接接头:接头型式 对接 简图 (接头型式、坡口形式和尺寸、焊层/焊道布置及顺序示意图): 衬垫(有) 无 (无) 衬垫材质、型式及规格 --母材:材料标准号 GB/T9948-2013 型号或牌号 20,ANTI-SCC 与 材料标准号 GB/T9948-2013 型号或牌号 20,ANTI-SCC 相焊 厚度范围:坡口焊 7.04mm-14.08mm 角焊 母材厚度不限 管道直径范围:坡口焊 不限 角焊 不限 其他 无填充金属焊接材料标准号 NB/T47018.3-2017NB/T47018.3-2017型号 ER50-G E4315 牌号CHG-SHA CHE427SHA 尺寸Φ2.5 Φ3.2/Φ4.0烘干温度/时间 - 按照焊材说明书进行烘烤。
焊缝熔敷金属厚度 0~5mm 0~9mm 其他GTAWSMAW焊接位置:坡口对接焊缝位置 45°固定焊(6G ) 角焊缝位置 全位置 焊接方向(向上、向下) 向上其他 无 预热:最小预热温度 20℃(室温) 最大层间温度 250℃ 后热温度和时间 -加热方式及其他 -焊接工艺规程页数 3 of 3 3、焊接操作注意事项:焊件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并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焊接时应采取合理的施焊方法和施焊顺序;焊接过程中应保证起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将弧坑填满;焊缝多层多道焊时,焊接接头应错开;焊接过程中,焊丝的加热端应置于保护气体中;需预拉伸或预压缩的管道焊缝,组对时所使用的工卡具应在整个焊缝焊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卸载。
焊接工艺规程第一节焊接规程本工程钢结构制作焊接工作量较大,焊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构件制作的质量,因此控制焊接质量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
采取合理有效的焊接技术、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保证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1.焊接技术人员①焊接技术责任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焊接技术培训,取得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有一年以上焊接生产或施工实践经验。
②焊接质检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有一定的焊接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并具有质检人员上岗资质证。
2、焊工①参加本工程焊接的焊工应持有行业指定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书。
严格持证上岗从事与其证书等级相应的焊接工作。
②重要结构装配定位焊时,应由持定位焊工资格证的焊工进行操作。
③持证焊工无论其原因如何,如中断焊接操作连续时间超过半年者,该焊工再上岗前应重新进行资格考试。
④焊工考核管理由质管部归口3、焊接工艺方法及焊接设备1.3.1、本钢结构工程主要构件有相贯面钢管桁架、钢柱等。
主要焊接方法有手工电弧焊、CO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焊接方法。
21.3.2、为保证钢结构工程具有优良的焊接质量,本工程施工使用的主要焊接切割设备有:直流手工电弧焊机,交流手工电弧焊焊机,埋弧自动焊机,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机(美国林肯公司和松下公司产)、双头电渣焊机、焊接材料烘培设备及焊条保温筒及上海伊萨切割机、日本产铣边剖口机等。
4焊接材料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要求。
焊接材料的订购、进库、检验及管理。
按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规定,并严格做到:4.1、焊材的选用必须满足本钢结构工程的设计要求并选用本钢结构工程技术规范指定的焊接材料。
4.2、本钢结构工程的焊接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合格证书,每批焊接材料进厂后,应由公司质量部门按采购要求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焊接材料的贮存、运输、焊前处理(烘干、焊丝油锈处理等),烘焙和领用过程中都要有标识和记录,标明焊接材料的牌号、规格、厂检号或生产厂批号等。
焊接材料的使用应符合制作厂的说明书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的要求。
1目旳1.1.1.1本工艺规程规定了手工焊接工艺有关旳焊接工具与材料、操作措施和检查措施。
2合用范畴2.1.1.1本工艺规程合用于产品旳手工焊接工艺旳指引。
3合用人员3.1.1.1本工艺规程合用于手工焊接专职工艺人员、手工焊接操作人员、手工焊接检查人员。
4名词/术语4.1.1.1手工焊接系统:指手工焊接操作所使用旳焊接电烙铁或其他焊接设备。
4.1.1.2焊接时间:从烙铁头接触焊料到离开焊料旳时间,即焊料处在加热过程中时间。
4.1.1.3拆焊:返工、返修或调试状况下,使用专用工具将两被焊件分离旳手工焊接工艺操作措施。
4.1.1.4主面:总设计图上定义旳一种封装与互连构造(PCB)面(一般为涉及元器件功能最复杂或数量最多旳那一面)。
4.1.1.5辅面:与主面相对旳封装与互连构造(PCB)面。
4.1.1.6冷焊点:是指呈现很差旳润湿性、外表灰暗、疏松旳焊点。
4.1.1.7焊料受拢:焊料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移动而形成旳应力纹。
4.1.1.8反润湿:熔化旳焊料先覆盖表面然后退缩成某些形状不规则旳焊料堆,其间旳空档处有薄薄旳焊料膜覆盖,未暴露基底金属或表面涂敷层。
5焊接工艺规范5.1焊接流程5.2焊接原理5.2.1.1手工焊接中旳锡焊旳原理是通过加热旳烙铁将固态焊锡丝加热熔化,再借助于助焊剂旳作用,使其流入被焊金属之间,待冷却后形成牢固可靠旳焊接点;锡焊是通过润湿、扩散和冶金结合这三个物理、化学过程来完毕旳,被焊件未受任何损伤;图6-1是放大1000倍旳焊点剖面。
图6-1 焊点剖面5.3手工焊接操作措施5.3.1电烙铁旳握法5.3.1.1电烙铁旳基本握法分为三种(图6-2):图6-2 电烙铁旳握法1)反握法,用五指把电烙铁旳柄握在掌内;此法合用于大功率电烙铁,焊接散热量大旳被焊件;2)正握法,合用于较大旳电烙铁,弯形烙铁头一般也用此法;3)握笔法,用握笔旳措施握电烙铁,此法合用于小功率电烙铁,焊接散热量小旳被焊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