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藏象论
- 格式:ppt
- 大小:279.00 KB
- 文档页数:20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读完《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让我深深地感到人体内蕴藏着强大的生命能量,并且可以通过调理六脏六腑的机能来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在这本书中,黄帝对于人体内六脏六腑的机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
他认为人体内的六脏六腑都是有生命力的器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内部的生态系统。
只有这个生态系统的调理才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
在阅读六节藏象论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帝内经的观点深入人心,与现代医学也颇有相通之处。
例如,黄帝认为人体有着天然的自我调节机制,与现代医学对于自我免疫系统的研究不谋而合。
此外,黄帝也十分注重饮食,认为饮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这也与现代医学对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的研究相符合。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黄帝内经的“预防为主”思想。
他认为,只有在身体健康的时候才能够延续生命,所以预防疾病就非常重要。
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思想。
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健康、适当的锻炼以及放松心情,尽可能减少自身患病的风险。
总之,《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体内蕴藏着强大的生命能量,并且指明了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和思路。
读完此书后,我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也更加注重了饮食和锻炼的习惯,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读后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它以天文学和气象学的角度,探讨了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文章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让我明白了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文章中提到了“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天地的阴阳五行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让我意识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季节的变化、气候的冷暖、天气的阴晴等都可能对人体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饮食起居,以保持身体健康。
其次,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让我认识到了人体的脏腑功能的重要性。
文章中详细阐述了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这让我意识到,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注重脏腑功能的保养和维护。
同时,当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也需要及时调理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最后,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还让我认识到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文章中提到了“治未病”的理念,强调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这让我意识到,预防保健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该注重养生保健,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等方式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明白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脏腑功能的重要性以及预防保健的意义。
这篇文章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将继续秉承“天人相应”的理念,注重养生保健,以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我也将把中医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原文六节藏象论原文黄帝问曰: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
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导读:【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译文】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岐伯答到: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
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
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
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
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
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为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
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原文】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译文】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
内经 六节藏象论 天的五行之气, 在四时中的分布不能没有常规。
如果五行之气不按规律依次 相承, 就是反常的现象, 反常就会使人发生病变, 如在某一时令出现的反常气候, 为当旺之气之所胜者,则其病轻微,若为当旺之气之所不胜者,则其病深重,而 若同时感受其他邪气,就会造成死亡。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 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 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 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 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 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 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 治焉。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 法。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 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1/8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译: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麽道理?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译:岐伯答到: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
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
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译: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
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
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译: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译: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译: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译:自古以来,都以通于天气而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译文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的六节藏象论篇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它详细介绍了人体的脏腑器官和经络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下面是第九节的译文:
第九节:肝藏血,主疏泄,其华在颜色,其音在声,其志在怒,其味酸,其时春,其候风,其病筋急挛,颜色青,恶寒喜暖,善怒,夜卧不安,多梦,若火状,目赤,头痛,善饥而不善饱,遇甘则泄。
此节主要介绍了肝脏的功能和特点。
肝脏主要负责存储和调节血液,同时也是疏泄功能的主要器官。
肝脏的表现在颜色上体现为健康的人面色红润,而肝病患者面色则呈现青色。
肝脏的声音是怒吼声,因为它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怒气。
肝脏的味道是酸味,因为酸味可以刺激肝脏的功能。
肝脏的时间是春季,因为春季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肝脏也是人体生机的重要器官。
肝脏的气候是风,因为风可以使人体的气血流通。
肝脏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筋急挛,青色等症状。
肝脏疾病的患者通常会感到恶寒喜暖,夜间难以入眠,多梦,目赤,头痛等症状。
肝脏疾病患者的饮食偏好甘味,而甘味会导致泄泻。
总之,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功能和特点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了解肝脏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调节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