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手术后遗症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4.14 KB
- 文档页数:2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指南(患者版)什么是颅内(脑)动脉瘤?颅内(脑)动脉瘤是动脉壁的异常膨胀,是一种将血液输送到大脑的血管。
动脉瘤是像一个小囊及被局部化,这意味着它被限制在一个小的区域,在动脉内。
在大脑中,与将血液运回心脏的静脉的低压相比,这些血管在高压下将血液运至大脑。
由于动脉壁无力而产生类似气球的瘤体。
动脉瘤可以扩大和压缩头部内部的正常结构(向其施加压力)。
它们还会破裂,使血液在高压下从血管逸出,进入大脑周围的含液空间,甚至直接进入大脑组织。
这可能会导致突然的剧烈头痛-通常但并非总是如此,人们称其为“我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
与这种头痛有关的可能是颈部僵硬和呕吐。
对光的敏感度也很高(正常日光会伤害眼睛),因此脑动脉瘤漏出或破裂的人可能更喜欢在黑暗的房间里。
较不常见的是,动脉瘤可能会压在头部内部的神经上,有时会引起双眼。
如果由于其他原因对头部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也可能会意外发现未泄漏,破裂或引起任何其他问题的动脉瘤。
脑动脉瘤的治疗分为两个部分:血管造影和血管内线圈置入。
这些过程将在下面详细说明。
如何准备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放射治疗?动脉瘤破裂或渗漏后,可将其视为紧急程序,或尚未破裂或渗漏时,可将其视为选择性或非紧急程序。
如果它们尚未泄漏或破裂,要对其进行处理是为了防止以后发生这种情况。
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因为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有脑动脉瘤破裂而死亡。
可以通过血管内线圈治疗来治疗动脉瘤–通过动脉内的导管(一根细塑料管)将一个或多个小线圈放置在动脉瘤内,或在动脉瘤外部放置夹子。
这是在外科手术中进行的,该外科手术需要去除颅骨的一部分,以使神经外科医生能够到达大脑深处的动脉瘤。
放置血管内线圈的准备工作首先涉及找到动脉瘤并确定其特征,例如位置,形状,大小以及通向动脉瘤的血管类型。
当动脉瘤未破裂时,可能会进行的检查或扫描包括CT,MRI和血管造影。
您通常会在治疗前3至7天被服用阿司匹林,有时还会使用其他药物以减少血栓形成和引起中风的可能性。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影响。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入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理状态。
结果:经过两种模式术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接受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性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消极心理,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颇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
虽然医学上称其为动脉瘤,但是颅内动脉瘤不是肿瘤,不会扩散,不会恶化。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以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治疗时要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来制定治疗方案。
颅内动脉瘤主要有两大治疗方向。
一是开颅夹闭,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彻底避免瘤体破裂的情况,二是在颅内动脉瘤溜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瘤体破裂风险。
介入栓塞治疗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1]。
但术后也仍有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的风险,因此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有重要意义。
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入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2.4±3.45)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4.6±3.87)岁。
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知识点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包括脑肿瘤切除术、脊髓损伤修复术等。
虽然神经外科手术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以下将介绍一些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知识点。
1. 出血:神经外科手术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出血的情况。
出血可能是由于手术中未能完全止血或术后出现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
术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在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出血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感染:术后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另一种常见并发症。
感染可能是由于手术中未能有效控制细菌感染或患者术后抵抗力下降等原因引起的。
感染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手术前后需要注意术中消毒、术后抗感染等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3. 神经功能损伤:神经外科手术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的损伤,表现为术后出现感觉丧失、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神经功能损伤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手术中需要尽量避免损伤神经组织,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4. 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是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见于脑膜脑膨出切除、胼胝体矫正等手术中。
脑脊液漏可能会导致术后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可能在严重情况下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术后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脑脊液漏的情况。
5. 脑梗死:脑梗死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手术中血供不足或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的。
脑梗死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失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手术中需要注意避免血管损伤,保证患者的血液供应畅通。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手术方式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手术前后注意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通过了解神经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知识点,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谈谈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610213当前,在治疗脑动脉瘤的过程中多采用介入手术,这种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颅术相比具有多个方面的优点,比如具有较小的创伤面积,不会引起较多的并发症以及患者进行手术之后能够较快恢复等等。
近些年来,随着该手术方式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方法。
1.一般护理。
在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使用相关的监护仪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等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
同时,护理人员还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从而使患者的脑组织供氧充足。
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将床头抬高30°左右,这有利于患者静脉中的血液回流,从而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并使脑水肿等症状减轻。
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血压变化多加注意,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异常升高,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降压措施,比如对患者静脉滴注硝普钠等降压药物,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滴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药物输注的速度进行调整,避免患者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
2.穿刺点观察。
脑动脉介入手术结束之后,要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穿刺部位,同时还要使用沙袋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
之后相关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血、血肿等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术侧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温度以及颜色等进行观察,如果出现明显变化或者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压迫患者穿刺部位的沙袋,6小时之后才能够移除,弹力绷带可在术后24小时解除,同时患者可下床进行小幅度的活动。
3.健康宣教。
脑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患者中具有明确出血诱因大约占总数的40%左右,比较常见的诱因有剧烈咳嗽或运动、排便用力过大等等。
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在术后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从而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尽量避免可能引发出血的诱因,比如过度劳累、高胆固醇饮食、吸烟饮酒等等。
动脉瘤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1.引言1.1 概述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特点是血管壁某一部分膨出。
该病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行适当的护理和观察。
术后护理和观察的目的是保证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脉瘤术后护理和观察的要点。
在术后护理方面,我们将关注病人的体位安排,伤口护理以及药物管理。
良好的体位安排有助于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以及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正确的伤口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药物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患者按时服用所需药物,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在术后观察方面,我们将关注血压监测、心率观察和神经状况评估。
血压监测是重要的观察指标,可及时发现术后出血等并发症。
心率观察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心律不齐等异常情况。
神经状况评估则可帮助判断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神经损伤。
术后护理和观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良好的护理和及时的观察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同时,对术后患者进行观察也有助于了解手术治疗的疗效,为后续病程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最终,优质的护理和恰到好处的观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章节安排进行说明。
您可以根据以下模板编写文章1.2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方式组织和呈现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动脉瘤以及术后护理和观察的重要性。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术后护理要点和观察要点。
术后护理要点将探讨病人体位、伤口护理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观察要点部分将涵盖血压监测、心率观察和神经状况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护理的重要性、术后观察的意义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通过以上结构的组织,读者将能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动脉瘤的术后护理和观察要点。
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应用这些重要的护理知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标准脑动脉瘤介入手术是一种治疗脑动脉瘤的常见方法。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出现异常扩张形成的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后果。
介入手术是通过导管技术将血管内的脑动脉瘤进行修复或补偿,以防止破裂出血的方法。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适应症根据瘤体大小、部位、形态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评估。
以下是相关的参考内容:1. 瘤体位置和大小:脑动脉瘤介入手术适用于位于脑动脉主干、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等较大位置的脑动脉瘤,直径一般大于5mm,最大直径小于25mm的脑动脉瘤。
2. 瘤体形态:脑动脉瘤介入手术适用于瘤体形态规则或稍微不规则的脑动脉瘤,不适用于形态极度不规则、有分叶或有梗阻性血栓形成的脑动脉瘤。
3. 患者的临床症状:脑动脉瘤介入手术适用于患者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的轻中度脑动脉瘤。
4. 瘤体状态:对于已经破裂出血、血肿未完全吸收的脑动脉瘤,应尽早进行介入手术。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禁忌症也需要考虑,以下是参考内容:1. 病情严重:患有严重心血管、呼吸系统、肾功能等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2. 瘤体位置特殊:位于枕骨突、眶上动脉、视交叉、脊髓动脉等特殊位置的脑动脉瘤,不适合介入手术。
3. 年龄限制:老年人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慎重选择。
4. 瘤体形态不适合:形态极度不规则、分叶或有梗阻性血栓形成的脑动脉瘤不适合介入手术。
此外,脑动脉瘤介入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参考内容如下:术前准备:1. 检查: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头颅CT、MRI、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2. 抗凝药物:停止使用抗凝药物一周左右,以防止手术过程中出血。
3. 镇静: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镇静处理,以减轻手术期间的不适。
术后护理:1. 观察:密切观察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2. 神经功能: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如出现感觉异常、下肢无力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动脉瘤破裂后遗症
1. 出血: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会从破裂处流出,造成内出血。
严重的出血可能导致休克和危及生命。
2. 血栓形成:破裂的动脉瘤会释放出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形成
血栓。
这可能堵塞血管并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3. 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后,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血液中
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
这会限制血流到脑部,引发头痛、意识丧失等症状。
4. 脑积水:当动脉瘤破裂后,血液可能进入脑室或脑膜下腔,
导致脑积水。
这会增加颅内压力,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5. 脑功能损害:破裂的动脉瘤可能导致脑组织的损伤和永久性
脑功能障碍。
这可能包括失语、瘫痪、认知功能障碍等。
动脉瘤破裂后遗症的严重性取决于破裂的位置、程度和及时处理的情况。
因此,对于怀疑患有动脉瘤的人来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受专业的医学建议和治疗非常重要。
> Note:
> 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常见情况,具体情况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不应作为诊断、治疗或医疗建议。
任何有关动脉瘤破裂后遗症的个人问题应咨询医疗专家以获取适当的建议和治疗措施。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护理要点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以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
术后护理要点包括: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 控制血压:术后应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3. 预防感染:术后应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4. 注意饮食:术后应注意饮食,避免过度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5. 活动限制:术后应限制患者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6. 药物治疗:术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7.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复查,以了解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预防感染、注意饮食、活动限制、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等。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临床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出院指导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局限性的异常扩张,在未破裂之前,绝大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个别可因体积较大压迫相邻神经与脑组织而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一旦破裂则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
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及精神症状,严重时立即导致病人死亡。
目前临床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采取有效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方法医生在全麻下行经股动脉插管,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选择合适直径的弹簧圈,将微弹簧圈安全、顺利地输送到相应的动脉瘤腔内,使其盘曲致密地填塞瘤腔,并保持瘤动脉通畅。
护理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该病的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手术过程、手术效果及术前术中术后患者需要配合的方面,减轻患者术前紧张及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②基础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促进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保持室内安静,温度湿度适宜,限制探视,保持睡眠正常,情绪稳定,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引起动脉瘤破裂出血。
③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肢体活动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④术前准备:予术区(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必要时留置静脉通路,避免在插管侧肢体穿刺。
术前导尿。
术前4h禁饮,8-12h禁食。
⑤药物护理:术前予尼莫地平扩血管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如血压下降,面部潮红、心慌等表现。
对头痛和躁动者应用足量有效的止痛、镇静药。
术中护理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瞳孔的改变,预防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术后护理①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24小时,动脉穿刺部位予加压包扎6-8小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
如血肿较小,可适当增加压迫时间,一般可自行吸收。
如血肿较大,要24h 内给予局部冷敷,24h以后予局部热敷。
浅谈临床中脑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效果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索脑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效果。
方法:对32例动脉瘤的早期手术病例进行了分析,32例脑动脉瘤中颈内动脉瘤20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
采取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脑血管造影进行诊断,利用显微手术完成手术。
结果:随访2个月~1年,良好26例,残废4例,植物生存2例。
结论:对脑动脉瘤,一旦确诊,应予早期手术,大多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动脉瘤;早期手术;疗效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
主要见于中年人(30~60岁),发病率居于脑血管意外疾病中的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及高血压出血。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脑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对脑动脉瘤患者手术以择期手术的效果为好,但有文献报告[1]认为在神经外科等待手术治疗的病人中约有1/6发生再出血。
我院2009年1月~2010年8月对48例脑动脉瘤中的32例采取了早期手术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18~76岁。
术前按Hunt-Hess分级法:Ⅰ级者8例,Ⅱ级者10例,Ⅲ级者9例,Ⅳ级者5例。
CT平扫28例均表现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前纵裂有小灶性出血8例,单侧侧裂池有小灶性出血12例,脑内血肿5例,1例血肿破入脑室,2例表现为硬膜下血肿。
32例全部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者,12例造影显示动脉瘤不确切的病例均采用螺旋CT 三维血管成像进行确诊,证实颈内动脉瘤20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瘤5例。
1.2手术方法:均按翼点入路,28例作了动脉瘤颈夹闭术,其中有6例还作了动脉瘤包裹术,4例作单纯包裹术。
手术距出血的时间第一次破裂出血后24小时内手术者4例,48小时内手术者8例,72小时内手术者11例,96小时内手术者9列。
脑膜瘤开颅手术后遗症脑膜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脑膜组织,通常是在颅骨上形成的肿块。
脑膜瘤开颅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旨在完全切除肿瘤并防止其扩散到周围组织和脑部。
尽管手术可以有效地切除脑膜瘤,但它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后遗症。
这篇文章将探讨脑膜瘤开颅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遗症,并提供一些建议来缓解这些问题。
脑膜瘤开颅手术后,许多患者可能会经历头痛、头晕和恶心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是由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导致的,或者是由于手术切除过程中损伤了周围组织和血管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这些症状会在手术后的几天或几周内逐渐减轻,但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全康复。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过长或过于严重,您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与手术直接相关的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感染风险。
由于手术需要切开头皮和颅骨,因此存在感染的风险。
术后患者应定期观察伤口是否发红、发热或有分泌物,如脓液。
如果您观察到这些症状,请立即向医生报告。
此外,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可能的感染。
神经功能障碍是另一个可能的后遗症。
脑膜瘤开颅手术可能需要切除或搬移一些周围神经组织。
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记忆问题、视觉或听觉问题等。
这些后遗症通常会在手术后几周或几个月内逐渐减轻,但有些患者可能需要康复训练来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与康复师合作,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是最佳的康复策略。
脑膜瘤开颅手术后,患者也可能面临着心理和情绪方面的挑战。
手术过程本身可能会引起焦虑和抑郁,而手术后的康复期也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和挫折感。
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与家人、朋友和专业心理健康专家交流可以帮助患者处理情绪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脑膜瘤开颅手术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也需要一些调整。
医生通常会建议饮食健康、多摄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并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和饱和脂肪。
此外,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脑,以免增加头部压力和可能的并发症的风险。
动脉瘤术后观察要点
1. 动脉瘤术后一定要密切观察体温呀,这就像你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一样重要!比如老张,术后就是因为没注意体温升高,结果引发了大麻烦呢。
2. 血压也是非常关键的要点呢,这可不能马虎!你想想,血压就像汽车的油门,不稳定怎么行?上次小李手术完,血压波动大,把大家都吓坏了。
3. 头痛情况得留意呀,要是突然头痛加剧,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这就好比平静的湖面突然起了大风浪,肯定有问题呀,之前王大妈就是因为忽视头痛,可吃了大亏。
4. 意识状态更是重中之重啊!就像灯亮不亮决定着房间是否正常,术后患者意识不清就要赶紧找医生啦。
隔壁的老孙不就因为没及时注意到意识变化,差点出事呢。
5. 肢体活动也得时刻关注呀!如果一边胳膊腿突然不能动了,那可不得了。
这就像车子一个轮子不转了,还能正常行驶吗?记得有个病人就是没注意这个,后悔都来不及。
6. 伤口也不能大意哦!看看有没有出血、渗液,这就像堤坝要关注有没有裂缝一样。
上次小赵的伤口没照看好,可让大家担心了好一阵。
7. 术后的饮食也很重要呀!你总不能让病人饿着或者吃坏东西吧。
这就好像给机器加油,得加对油才能正常运转呀,咱可不能瞎糊弄。
8. 病人的情绪也得照顾到呀!别让他们太焦虑、太紧张。
就像琴弦不能绷太紧,不然容易断,要多和他们聊天、开导他们呢。
总之,动脉瘤术后的观察要点一个都不能忽视!这可关乎着病人的恢复和健康呢,大家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脑动脉瘤手术后遗症介绍
导语:脑动脉瘤是很多人害怕的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影响很大,而且患有脑动脉瘤后,最佳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手术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病情有很好帮助
脑动脉瘤是很多人害怕的疾病,这类疾病对身体影响很大,而且患有脑动脉瘤后,最佳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手术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病情有很好帮助,那脑动脉瘤手术后遗症都有什么呢,手术治疗疾病,也是会产生一些后遗症的,对这些后遗症患者和家属也需要进行了解,下面就详细介绍下。
脑动脉瘤手术后遗症:
脑动脉瘤是因为血管局部膨大引起的,所以生活中基本都采取手术的治疗方式,没有其他治疗的最近手段,一般有介入栓塞和夹闭手术,一般来说如果做手术的话,操作的好,病情又容易治疗的话,是没有任何后遗症的。
后交通动脉瘤基本在手术后没有问题,只有前交通动脉瘤难度大了一些,术后并发症会有一些。
包括偏瘫昏迷甚至可以死亡。
当然这和病情和操作手术的人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说治疗脑动脉瘤手术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治疗。
作为手术病人家属要多注意护理,尤其是要日夜护理,多注意病人身体和情绪的变化,有条件的可以雇佣护工。
因为病人刚开始在大小便上需要照顾,在护理和饮食上,病人家属要格外注意。
注意事项:
患者一定要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后的各项调理,有条件的病人可以接受康复治疗,配合手术能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