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81.50 KB
- 文档页数:13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交流电机分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大类。
异步电机一般作电动机使用,拖动各种生产机械作功。
同步电机分分为同步发电机和同步电动机两类。
根据使用电源不同,异步电机可分为三相和单相两种型式。
一、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因转子结构不同又可分为三相笼型和绕线式电机。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定子主要由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
定子的作用是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后产生旋转磁场以驱动转子旋转。
定子铁心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为减少铁心损耗,一般由〜0.5mm厚的导磁性能较好的硅钢片叠成圆筒形状,安装在机座内。
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电路部分,安嵌安在定子铁心的内圆槽内。
定子绕组分单层和双层两种。
一般小型异步电机采用单层绕组。
大中型异步电动机采用双层绕组。
机座是电动机的外壳和支架,用来固定和支撑定子铁心和端盖。
电机的定子绕组一般采用漆包线绕制而成,分三组分布在定子铁心槽内(每组间隔120。
),构成对称的三相绕组。
三相绕组有6个出线端,其首尾分别用U1、U2; VI、V2; W1、W2表示,连接在电机机壳上的接线盒中,一般3KW以下的电机采用星形接法(丫接),3KW以上的电机采用三角形接法(4 接)。
当通入电机定子的三相交流电相序改变后,因定子的旋转磁场方向改变,所以电机的转子旋转方向也改变。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子主要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和转轴三部分组成。
转子的作用是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形成电磁转矩,实现机电能量的转换,从而带动负载机械转动。
转子铁心和定子、气隙一起构成电动机的磁路部分。
转子铁心也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压装在转轴上。
气隙是电动机磁路的一部分,它是决定电动机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隙过大将会使励磁电流增大,功率因数降低,电动机的性能变坏;气隙过小,则会使运行时转子铁心和定子铁心发生碰撞。
一般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气隙为〜1.0mm,大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气隙为~1.5mm。
简述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机械设备的电动装置,它是当今工业用电动机中最常用的机型。
它由定子和转子组成,也称为无刷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或交流电机。
交流异步电动机能够转化电能为机械能,实现电能的便捷转换,是工业自动化运行的重要部件。
一、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交流异步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由电线、绝缘体、短路器、电路断路器以及各种构件组成,其中的构件是由电线和绝缘体组成的绕组。
定子的绕组的安装方式有直列式和波形式,而转子则由电磁铁、电机轴、磁弹簧以及其他构件组成。
二、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当电源供电时,电流进入电动机定子绕组,绕组形成磁场,此时定子磁场对转子产生力,使转子轴和定子磁场方向一致,形成单向力。
此时,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相互交叉,形成转子旋转力,致使转子匀速旋转,从而实现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此外,定子绕组上的变压器、变频器和变调器可以改变定子绕组上的电压大小,从而实现转速的调整,满足不同的工况要求,是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比较常用的电机控制手段。
总结而言,交流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机械设备的电动装置,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绕组上的变压器、变频器和变调器可以改变定子绕组上的电压大小,从而实现转速的调整,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是比较常用的电机控制手段。
它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
行的响应速度快,启动和停止动作平稳,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行业,是工业机器自动化运行的重要部件。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电动机的构造:
电动机是一个圆柱体,里面装有一对能产生磁场的固定电磁极叫定子(永久式和电磁式的区别就在这里,永久式的定子是一对永久磁铁,电磁式的定子是一对电磁线圈)装在钉子中间的是一个能转动的电磁体叫电枢,又叫转子。
转子是由特种材料作成的圆柱体,套在电动机轴上。
2.工作原理:
在转子的纵向凹槽里嵌入有绝缘铜丝饶成的转子绕组,电流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导入转子绕组就能产生电磁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
定子是固定不动的部分,由三个互相间隔120度的线圈组成。
这些线圈通过铜线绕制在定子的铁芯上,形成三个独立的相互连接的线圈,分别称为A相、B相和C相。
每个线圈都与电源的一相连接。
转子是旋转的部分,由导体棒组成。
导体棒通常是由铝或铜制成,固定在转子的铁芯上。
通过导体棒的旋转运动,产生相对于定子线圈的运动。
转子和定子之间通过空气隙分离,因此它们没有物理接触。
当转子在旋转磁场中运动时,磁场穿过转子导体棒,感应出在棒上出现电动势。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棒相对于磁场运动时,会在导体上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与定子线圈中的电流产生互相作用,产生电动力。
电动力会使导体棒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开始自动旋转。
导体棒受到的力是由定子线圈中的交变磁场产生的。
这个力始终试图使导体棒对齐磁场并旋转。
由于定子线圈中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导体棒会不断地受到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这使得转子在一个方向上旋转。
为了控制和调整电动机的速度,一个附加的元件称为转子电阻器和变频器经常用于传统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转子电阻器用于降低转子的起始电流,变频器用于调整电源频率,从而控制电动机的速度。
总之,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电磁感应和电动力实现转子的旋转运动。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定子是固定的,转子是旋转的。
通过定子线圈中的交变磁场和转子导体棒的电动力相互作用,使得电动机可以产生旋转运动。
转子电阻器和变频器可以用于控制和调整电动机的速度。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定子是由铁芯和绕组组成的。
铁芯通常采用硅钢片制造,以减小磁滞和涡流损耗。
定子绕组是用导电材料,如铜线等,绕制在铁芯上。
绕组中的线圈分为三组对称的绕组,分别连接在三个相位的电源上。
转子是由铁心和导体环组成的。
铁芯是由硅钢片制造,类似于定子的结构。
导体环由铝导线制成,通常是槽形。
导体环被放置在铁心内,可以转动。
工作原理:当电机接通电源时,三个相位的电流将分别通过定子的三组绕组。
这样,在定子内就会形成一个旋转磁场,它的速度与电源的频率有关。
当转子静止时,由于转子中的导体环在定子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会引起转子内的感应电流流动。
由于导体环是闭合的,感应电流会在转子上形成一个感应磁场。
由于定子旋转磁场的速度与感应磁场的速度不同,所以转子会因为磁力的作用而开始转动。
当转子开始转动时,感应磁场与定子旋转磁场的速度之差会产生一个力矩,使转子继续转动。
转子的转动速度与旋转磁场的速度不同,因此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称为滑差的差异。
滑差越大,转子的力矩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快。
当转子的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滑差逐渐减小,转子的转速也减小,最终与旋转磁场的速度同步。
这时,滑差变为零,电动机达到了额定转速。
总结: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的。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磁场效应来实现转子的转动。
在工作过程中,定子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而转子产生一个感应磁场,二者之间的差异产生一种力矩,使转子沿着旋转磁场的方向转动。
最终,当转速接近同步转速时,电动机将达到额定转速。
绕线式电动机工作原理
绕线式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绕线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 基本结构:绕线式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构成。
定子是固定的部分,通常由一组线圈构成,每个线圈都被称为一个绕组。
转子是可旋转的部分,通常由磁铁或永磁体组成。
2. 磁场产生:当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它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极性可以改变。
通过对不同的线圈施加不同的电流,可以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
3. 转子受力:转子上的永磁体被吸引或排斥定子产生的磁场。
由于磁场的磁极在一系列线圈上产生变化,转子也会不断受到推力,从而发生旋转运动。
4. 组电极效应:当绕线式电动机中线圈的数量增加时,线圈之间的磁场交互作用将增加。
这就是所谓的组电极效应,它可以增加电动机的转矩输出和控制灵活性。
5. 电刷和换向器:为了保持转子旋转的方向一致,绕线式电动机通常需要使用电刷和换向器。
电刷是连接到电源的碳刷,它们通过刷与刷盒之间的接触实现电流的供应。
换向器用于根据转子位置和电流方向的变化,及时改变刷接触线圈的配置。
绕线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转子
上的永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恰当设计定子和转子的结构,并利用换向器和电刷的帮助,绕线式电动机可以转化电能为机械能,实现各种应用需求。
电机驱动的原理电机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电力装置,其驱动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力的作用机制。
本文将对电机驱动的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电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定子是用于产生磁场的部分,通常由一组绕制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
转子则是负责转动的部分,通过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来产生转动力。
2. 定子的工作原理定子线圈通电后会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定子线圈中的电流改变时,磁场也会发生变化。
这种磁场变化会在转子上感应出一个感应电动势,根据洛伦兹力定律,感应电动势与转子上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矩,从而驱动转子转动。
3. 转子的工作原理转子上的电流可以通过电源供给。
当转子通电后,它会产生一个自己的磁场。
根据电磁力定律,定子线圈和转子磁场之间会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矩。
这个力矩会使转子开始旋转,并沿着轴向运动,从而实现电机的转动功能。
4. 不同类型电机的驱动原理电机的驱动原理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机而有所不同,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机驱动原理。
4.1 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驱动原理基于直流电流在磁场中的相互作用。
当通过直流电机的定子线圈和转子之间通过电流时,根据洛伦兹力定律,会产生一个力矩使转子旋转。
换向器则用于改变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电机保持稳定的旋转方向。
4.2 交流电机交流电机的驱动原理是利用交流电源的电压变化来驱动电机。
交流电机通常采用感应电动机的原理。
当交流电压施加在定子线圈上时,定子线圈中的电流会不断变化,从而产生磁场变化,进而在转子上感应出电动势,从而产生一个力矩使转子旋转。
4.3 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电机,其驱动原理是按照特定的步进角度逐步驱动转子。
步进电机通过定子线圈的切换来产生一个旋转磁场,然后利用磁场与转子之间的磁力作用来推动转子完成步进运动。
5. 总结电机驱动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力的作用机制。
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驱动电机旋转的目的。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超详细!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超详细!
电子元器件知识,1月6日讯,电动机(Motors)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鼠笼式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
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
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
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超详细!基本介绍
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
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电枢鼠笼式铝框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
这些机器中有些类型可作电动机用,也可作发电机用。
它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机器。
通常电动机的作功部分作旋转运动,这种电动机称为转子电动机;也有作直线运动的,称为直线电动机。
基本结构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由定子、转子和其它附件组成。
(一)定子(静止部分)
1、定子铁心。
电机知识学习总结1基本知识介绍1.1直流、单相交流、三相交流1。
2交流下有“同步和异步”的区别同步异步指的是转子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转速是同步(相同)还是异步(滞后),因而只有交流能产生旋转磁场,只有交流电机有同步异步的概念.同步电机——原理:靠“磁场总是沿着磁路最短的方向上走”实现转子磁极与定子旋转磁场磁极逐一对应,转子磁极转速与旋转磁场转速相同。
特点:同步电机无论作为电动机还是发电机使用,其转速与交流电频率之间将严格不变。
同步电机转速恒定,不受负载变化影响。
异步电机——原理:靠感应来实现运动,定子旋转磁场切割鼠笼,使鼠笼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受力使转子旋转。
转子转速与定子旋转磁场转速必须有转速差才能形成磁场切割鼠笼,产生感应电流。
区别:(1)同步电机可以发出无功功率,也可以吸收;异步电机只能吸收无功。
(2)同步电机的转速与交流工频50Hz电源同步,即2极电机3000转、4极1500、6极1000等。
异步电机的转速则稍微滞后,即2极2880、4极1440、6极960等。
(3)同步电动机的电流在相位上是超前于电压的,即同步电动机是一个容性负载。
同步电动机可以用以改进供电系统的功率因素.同步电机无法直接启动:刚通电一瞬间,通入直流电的转子励磁绕组是静止的,转子磁极静止;定子磁场立即具有高速。
假设此瞬间正好定子磁极与转子磁极一一对应吸引,在定子磁极在极短的时间内旋转半周的时间之内,会对转子产生吸引力,半周之后将会产生排斥力。
由于转子有转动惯量,转子不会转动起来,而是在接近于0的速度下左右震动.因此同步电机需要鼠笼绕组启动.转速差使其产生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具有减小转速差的特性(四根金属棒搭成井形,内部磁场变密会减小面积,变疏会增加面积,阻止其变化趋势),因而会使转子转动起来,直到感应电流与转速差平衡(没有电流就不会有力,因而不会消除转速差,猜测与旋转阻力有关)。
1。
3永磁、电磁、感磁(构成定子、转子)永磁——永磁铁电磁——通电线圈感磁——无电闭合绕组、鼠笼永磁和电磁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互换,感磁需要有旋转磁场的场合才能用,在三相同步电机中经常作为启动与电磁/永磁共用于转子.1.4有刷无刷电机有刷和无刷对电机结构影响很大,刷指的是转子通电时的电刷换向器、或者滑环。
电动机工作原理
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洛伦兹力的作用。
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定子是固定不动的部分,通常由一组线圈或导体组成。
转子则是可以旋转的部分,通常由一组磁体组成。
当电流通过定子的线圈时,会在定子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这个磁场会沿着线圈形成闭合的磁力线。
同时,定子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转子中的磁体进入定子磁场中时,由于磁力线的相互作用,转子会受到一个力矩,使其产生旋转运动。
具体来说,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当有导体运动穿过磁场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受到磁力的作用,从而产生一个方向垂直于磁场和运动方向的力。
这个力将导致转子开始旋转。
为了保持转子的运动,电动机通常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源提供电流。
在交流电机中,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变化,从而使转子产生连续的旋转运动。
而在直流电机中,通常使用电刷和换向器来改变电流的方向,使转子能够持续地旋转。
除了定子和转子,电动机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元件,如定位器和轴承,用于保持和控制转子的运动。
总而言之,电动机通过电磁感应和洛伦兹力的作用,将电能转
化为机械能。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与磁体相互作用产生力矩,从而使转子产生旋转运动。
电动机解剖报告一,电动机工作原理电动机转动的最基本理论就是带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如下图:由于大部分的电动机须作连续的旋转运动,因此,必须使载流导体在磁场中所受到的电磁力能形成一种方向不变的转矩;这就注定了电动机的结构组成:1,换向器;2.电刷装置;3,机座;4.主磁极;5,换向极;6,端盖;7,风扇;8,电枢绕组;9,电枢铁芯。
如上图电机工作原理所示,在电路中的转子是由电刷和换向器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满足电动机的连续转动所需要的方向不变的转矩。
综上可知,电动机主要工作的是定子和转子,在转子上缠绕许多的导线以产生足够大小的转矩,这取决于怎样的电枢绕组以下为绕组的简单示意图:二,电动机中的主要结构部分:定子、转子及电刷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而旋转部分(转子)叫电枢铁心,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后产生电磁转矩进行能量转换.以定子绕组的形状与嵌装方式区分,定子绕组根据线圈绕制的形状与嵌装布线方式不同,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
1.集中式绕组集中式绕组应用于凸极式定子,通常绕制成矩形线圈,经纱带包扎定型,再经浸漆烘干处理后,嵌装在凸形磁极的铁心上。
一般换向器式电动机(包括直流电机和通用电动机)的激磁线圈以及单相罩极式凸极电动机的主极绕组都采用集中式绕组。
集中式绕组通常每极有一只线圈,但也有采用庶极(隐极)形式的,如框架式罩极电动机就是用一只线圈形成两极的电动机。
2.分布式绕组分布式绕组的电动机定子没有凸形极掌,每个磁极由一个或几个线圈按照一定的规律嵌装布线组成线圈组,通电后形成不同极性的磁极,故也称隐极式。
根据嵌装布线排列形式的不同,分布式绕组又可分为同心式和叠式两类。
(1)同心式绕组同心式绕组是由几个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线圈,按同一中心位置嵌装成回字形状的线圈组。
同心绕组可根据不同的布线方式而构成双平面或三平面绕组。
永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永磁电动机由固定磁极和旋转部分组成。
固定磁极通常由永磁体(如永磁铁或永磁钕铁硼)制成,用于产生磁场;旋转部分是由绕组、转子和轴承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当电机通电时,电源产生电流通过绕组,产生电磁场。
2. 电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使转子旋转。
3. 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通过控制电源来调节,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
4. 电机的转子通过轴承支撑旋转,从而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工作。
永磁电动机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具有响应快和启动力矩大的特点,因此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家电、工业、交通等。
同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同步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交流电动机,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同步电动机是一种特殊的交流电动机,它是通过将外界电源供电到电机的定子绕组上,产生旋转磁场,与电机的转子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使电机产生转矩,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同步电动机的结构一般包括定子、转子和机壳。
定子是通过绕组组成的电磁铁,用来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是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的部分,一般是通过导磁铁片和励磁电流来形成磁场,从而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
机壳则是用来保护和支撑定子和转子的重要结构。
同时,同步电动机中还包括定子绕组的绝缘层、轴承等组成部分,用来确保电机的稳定运行。
1.电源输入:将三相交流电源输入到电机的定子绕组中,同时加上适当的控制电路来控制电机的运行。
2.旋转磁场的产生:定子绕组受到电源供电后产生磁场,这个磁场的旋转速度与电源的频率有关,一般是同步电机的同步转速。
3.转子磁场的产生:转子通过导磁铁片和励磁电流来形成磁场,这个磁场与定子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转矩。
4.产生转矩:两个磁场的相互作用会使转子产生转矩,从而使电机开始旋转。
5.效率提高: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相位来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输出扭矩,实现电机的高效率工作。
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输出功率稳定、转速准确可控、效率高等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工业生产等。
同时,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和船舶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同步电动机是一种重要的电动机种类,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十分有效。
了解同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和电机专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电机类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都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同步电动机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更好地应用它们于实际生产中。
电动机工作原理电动机工作原理1. 引言2. 电动机内部结构3. 玩具电动机4. 电动机的其他部件5. 电磁铁和电动机6. 电枢、整流子和电刷7. 电动机组装8. 电动机的应用引言电动机无所不在!您在房内四周所见到的机械运动几乎都是由AC(交流)或DC(直流)电动机产生的。
通过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了解有关磁铁、电磁铁和电学的许多常识。
本文将介绍是什么原因使电动机不断运转。
电动机内部结构我们首先看看简易型双极直流电动机的总平面图。
简易电动机包括六个部分,如下图所示:∙电枢或转子∙整流子∙电刷∙轴∙场磁铁∙某种类型的直流电源电动机的组成部分电动机的工作方式不外乎与磁铁和磁性相关:电动机使用磁铁产生运动。
如果您曾经玩过磁铁的话,就知道所有磁铁都具有以下基本法则: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因此,如果有两根磁铁,并且每根的两端分别标有“北”和“南”,则一根磁铁的北极将会吸住另一根磁铁的南极。
反之,一根磁铁的北极将会排斥另一根磁铁的北极(对于南极,情况与此相同)。
在电动机的内部,就是这些吸引力和排斥力产生了旋转运动。
在上图中,您可以看到电动机中有两块磁铁:电枢(或转子)是电磁铁,场磁铁是永久磁铁(场磁铁也可以充当电磁铁,但在大多数小型电动机中,人们为了省电而不将其用作电磁铁)。
玩具电动机此处分解的电动机是在玩具中常见的简易型电动机:您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小型电动机,与一毛钱的美元硬币差不多大小。
从外部看,可以看到构成电动机机体的钢结构、一根轴、一个尼龙端盖和两条电池导线。
如果将电动机的电池导线接到手电筒的电池上,轴就会转动。
如果将导线反接,则轴会朝反方向转动。
下面是同一电动机的其他两个视图。
(请注意第二个视图中钢壳一侧的两个槽,稍后您就会明白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了)尼龙端盖由构成钢壳的两个簧片固定到位。
如果您将簧片往后扳,就可以释放端盖并将其卸下。
在端盖的内部可以看到电动机的电刷。
当电动机旋转时,这些电刷可以将电池中的电能传输到整流子:电动机的其他部件轴可以固定电枢和整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