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9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积累(18分) (共3题;共18分)1. (4.0分) (2019七下·衢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开学以来的语文旅行,让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ó;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沦丧的故土的挚痛的juàn恋和热爱;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①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国献身的情怀……(1)划线字“鲜”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 . xiānB . xiǎn(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挈B . 锲(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òjuàn英雄气________________恋2. (10分) (2019九下·中原模拟)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2) 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3)《爱莲说》中表现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空中变幻多姿的云朵,常常是诗人情感传递的载体。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秋风破茅庐,阴云却又如墨——“,________,________,”连夜雨将至,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塞外边疆天寒地冻,愁云凝结——“________,________”不言送别,却蕴含送别的伤感。
3. (4分) (2018八上·宁波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2018年安徽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②,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④,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⑤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⑥,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⑦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⑧,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立春之美,是一种淡雅的静静等待着的含蓄美。
积雪虽然还未消尽,但是早梅已经在山坳.中疏影横斜,占尽了风情。
水仙花尽情享受着即将被替换的阳光,枝条摇yè,金盏族拥。
从不争春的春兰,依然静静地只甘居墙角架上一隅,如一首隽永的诗。
与梅或水仙比,它绝不怒放,默默地yùn育良久,才偷开半朵,只为自由之赏。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山坳.()摇yè() yùn()育(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隽永”在文中的意思是。
“甘居墙角架上一隅”中“隅”的意思是。
(2分)(4)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描绘春兰悄然开放的情态。
(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_的作品。
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_ 、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朝花夕拾》中鲁迅揭露一些徒有虚名、草菅人命的“名医”的文章是_____;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______ 和《五猖会》。
2018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课文默写。
①不愤不启,__________。
(《论语》八则)②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③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⑤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⑦刘禹锡《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之调,表明对秋天独特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不悱不发(2). ②札札弄机杼(3). ③感时花溅泪(4). 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5).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7).⑦自古逢秋悲寂寥 (8). 我言秋日胜春朝【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悱、札、杼、寂、寞、寥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卷)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三大题,21小题及附加题2小题。
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
一、书写(5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积累(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mèi)▲骨。
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
“横.眉冷对千夫指,(fǔ)▲首甘为孺子牛。
”在我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
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水浸不透,他的身影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节选自季羡林《访绍兴鲁迅故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èi)▲骨(fǔ)▲(2)给文中加点宇“横”选择正确的读音。
(▲)A.héhèng(3)给文中处选择合适的汉字。
(▲)A.融2.鸟影蹁跹,入诗入文,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句子。
(10分)(1)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晓雾将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晏殊《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6)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7)在美丽的绍兴乡村,浅山婀娜,暮色氤氲,群鸟纷纷归巢,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
(《饮酒》其五)3.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注释。
(6分)(1)居.①数月,其马将.②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2)策.③之不以其道,食.④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3)一鼓作.⑤气,再.⑥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①居:▲②将:▲③策:▲④食:▲⑤作:▲⑥再:▲三、阅读(57分)(一)名著阅读(7分)4.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下)。
选择题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收敛(1iǎn)着急(zháo)陨落(yǔn)怏怏不乐(yàng)B. 雏形(chú)惬意(qiè)譬如(pì)面面相觑(qù)C. 玄虚(xuán)褴褛(1ǚ)稽首(jí)戛然而止(jiá)D. 绮丽(qí)蓦然(mò)汲取(jí)前仆后继(pū)【答案】C【解析】C.稽首(qǐ)。
选择题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诘责更胜一筹禁锢恪尽职守B. 亵渎走头无路坍塌通宵达旦C. 阑语相得益彰混淆翻来覆去D. 愧赧神秘莫测游弋断壁残园【答案】A【解析】B. 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C. 阑语——谰语。
D. 断壁残园——断壁残垣。
选择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他最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在烧烤店举杯小酌,同享天伦之乐。
C. 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D. 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复习,李明却玩的痛快;要中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生了病,连中考都不能参加。
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答案】A【解析】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不合语境。
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不合语境。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不合语境。
A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符合语境。
选择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在思考,但是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材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昆大高铁开通后,从大理到昆明的时间需要两小时左右,比原来减少了三倍多。
2018年云南曲靖市中考语文试卷(,有答案)曲靖市2018年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执著(zhuó) 摄取(shè) 龟裂(guī) 泰然处之(chǚ)B。
慷慨(kǎi) 轻盈(yín) 匀称(chèn) 岿然不动(kuī)C。
蜿蜒(wān) 琐屑(xuè) 忏悔(chàn) 断壁残垣(yuán)D。
炽痛(chì) 寥廓(kuò) 胆怯(qiè) 剽悍狂野(piā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XXX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
听完演讲后,XXX由衷地说:“XXX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D。
在广州读书的美籍华裔留学生XXX,正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中式英语的是与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
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否实现的关键。
C。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
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城水库调水以解燃眉之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
我们今天淡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
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三年中考·真题试炼』『2018-2020·分项详解』编在前面:历年的中考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题型,命题风格,各知识板块的分值分布,考查的重点及难点。
这对于初三学生备战中考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且历年的中考真题还有中考风向标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中考试卷分析命题趋势自我预测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重点难点。
这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非常大。
很多学生在初三在复习阶段会买很多的预测试卷儿或者是模拟题。
虽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题面见识更多的题型,但是这些复习资料是与中考真题相比是无法比拟的。
利用好中考真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通常会在中考第二轮复习期间要求学生做至少三遍中考真题,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通常第一遍就是按照中考节奏去完成试卷。
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中考的节奏。
了解中考题试卷难易的题型分布等。
中考真题通常是80%是基础题型,20%是难题。
第一遍做中考真题并不强调分数的重要性。
主要是要把握中考的做题节奏,合理安排时间。
第二遍通常要注重准确率。
因为通过第一遍做题和对答案以后,需要花时间对错题进行分析,对难题做出归纳总结。
掌握中考真题的做题思路和方法。
而且在做第二遍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去缩短时间。
同时避免再犯第一次做题的错误,以能够锻炼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做第三遍的时候就要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
因为经过前两次的反复练习,对中考真题已经很熟悉。
尤其是对中考试卷进行研究以后,那么对于平时的模拟考试,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一般情况下模拟考试的题型都能够在之前的中考真题中找到真实题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第三次,做中考真题的时候还会出现错误,那就需要好好地反省一下了。
中考真题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你做再多的模拟试卷都不如做一套中考真题作用大,所以在考试前一定要认真做中考真题,并总结分析真题规律!专题08 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原卷版)【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次以“关注我们的视力”为主题的全校性主题班会活动,并要求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学业考试语⽂试卷⼀、⽂⾔⽂(40分)(⼀)默写(15分)1.空⼭新⾬后,?。
??(王维《⼭居秋暝》)2.?,草⾊⼊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青⼭绿⽔,?。
(⽩朴《天净沙·秋》)4.?,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
?(《孔孟论学》)5.⽉上柳梢头,?。
(欧阳修《⽣查⼦·元⼣》)㈡阅读下⾯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欲把西湖⽐西⼦,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诗的作者苏轼,号?居⼠。
(2分)7.下列对这⾸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后⽔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句赞美了不同天⽓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完成第8—10题(9分)⼩⽯潭记(节选)①从⼩丘西⾏百⼆⼗步,隔篁⽵,闻⽔声,如鸣佩环,⼼乐之。
伐⽵取道,下见⼩潭,⽔尤清冽。
全⽯以为底,近岸,卷⽯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所依。
⽇光下澈,影布⽯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望,⽃折蛇⾏,明灭可见。
其岸势⽝⽛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树环合,寂寥⽆⼈,凄神寒⾻,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2分)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声⾳的悦⽿动听。
B.“伐⽵取道”意为砍到⽵⼦并做成了⽵筏。
C.“坻”“屿”“嵁”“岩”写出⽯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藤蔓青翠茂盛。
9.⽤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
(3分)似与游者相乐。
10.⼩⽯潭潭⽔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㈣阅读下⽂,完成第11—13题(12分)(傅)⽂忠不谈诗⽂,⽽极爱才。
第六讲名句名篇默写(直接型和理解型)1.(2018某某省某某市中考语文试题)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6)__________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7)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8)古人写舟有不同的意义,“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行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韦应物的《某某西涧》中的横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归舟。
【答案】(1)鸡声茅店月(2)落日故人情(3)雪拥蓝关马不煎(4)枯藤老树昏鸦(5)似曾相识燕归来(6)有约不来过半夜(7)濯清涟而不妖(8)忽复乘舟梦日边;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茅”“蓝”“藤”“濯”等字词的书写。
2.(2017某某省某某市中考语文试题)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悖(bèi)谬狡黠(jié) 有模(mú)有样气喘吁(xū)吁B。
濒(bīn)临脚踝(huái) 相濡(rú)以沫唾(chuí)手可得C。
豢(huàn)养着落分道扬镳(zháo) 憨(hān)态可掬D。
拜谒(yè) 沏(qì)茶矢(shǐ)志不移颓垣(yuán)断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蔓延融洽兵慌马乱深居俭出B。
寂寥幅射猝不及防容光焕发C。
挑衅横亘骇人听闻焦躁不安D。
序跋肆虐长相厮守追本朔源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印度空军计划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永久派驻苏30战斗机,这不言而喻地证明了印度早有针对中国的不轨意图。
B。
电视剧《国宝奇旅》宣传海报的设计别具匠心——将传世名画与火车相结合,暗示了故事的主题与发生背景。
C。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反复无常,这不仅不能体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也让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无所适从。
D。
中超联赛第4轮,山东鲁能在主场迎战贵州队的比赛中如同梦游,对鲁能的这种表现,球迷们早已司空见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5.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耶胡”是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出现的一种人形动物,它是贪梦、嫉妒的象征。
由于格列佛有着与“耶胡”类似的外形,因而被迫离开了“慧因国”。
4.5月21日,绵阳遭遇强降雨天气,狂风呼啸,雨点密集地哗哗下着。
不到两小时,部分地区的积水深达40厘米。
百色市右江区2018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二)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 拐弯抹.(mǒ)角无动于忠大楞.(lèng)乡变化无长B. 水波鳞鳞诓.(kuāng)骗锐不可挡奄.(yán)奄一息C. 消声匿迹祈.(qí)福多姿多采干瘪.(biē)D. 长途拔涉咬文嚼(jué)字立立在目吹毛求疵(c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妈妈问小英下午怎么没去学校,小英期期艾艾....了半天,才下决心告诉妈妈真相。
B.百色抗击冰冻灾害的斗争,如果没有党的正确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C.进入初三以来,学习成绩一向平平的钟意特别勤奋,进步很大,真叫人刮目相看....。
D.昨天,幸福中学初三(1)班的同学为四川灾区捐款5000元,初三(2)的同学也捐款8000元,真是有过之无不及......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宇骁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C. 近日来有些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有些学生又出现头昏、失眠的症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的是不注意饮食卫生。
D.在中学生作文中,感到无话可说,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
4.补出下列名句。
(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1)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
(3)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感时往往避实就虚,借历史典故来书写情怀,例如李白《行路难》中的,就用了典故。
(4)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
(赵翼《论诗》)(5),。
蒴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5.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4分)⑴标题:(2分)⑵寓意:(2分)6.暑假期间,右江中学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
李家父子同读《水浒》,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
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4分)崇拜英雄....的儿子说:身为律师....的爸爸说: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7~8题(5分)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栽不动许多愁。
7.对词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8.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之处。
(3分)..和写法..上的不同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答:(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3题(13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元思书》)9.下面句子中加点虚词“以”字含义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2分)例句:不以.物喜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家贫,无以致书以.观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A.互相轩.邈(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窥谷忘反.()D. 先.天下之忧而忧()11.翻译下面句子(4分)(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2.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乙段则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到桐庐沿途的特点(用原文做答)(2分)13.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不超50字)(3分)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 题(10分)①201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7.8级地震,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地震是自然____________中对人类____________最大的____________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
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
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
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级。
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加兹利地震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
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
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厘米。
此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球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14.根据第①段文字的意思,将“危害、灾难、灾害”三个词分别填人文中的横线上。
(3分)15.本文主要说明了( ) (2分)A.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B.预测地震的方法C.预报地震的方法D.预测地震所采用的仪器设备16.第①段中加点词“据不完全统计”能否去掉?(1分)为什么? (2分)答:_____去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_17.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说说你探究的结果(2分)材料一:1977年3月4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北部地区发生了7.2级地震。
震前无雨,但在公园和市内草坪周围有许多蚯蚓纷纷钻出地面,只隔半天,强烈地震发生了。
材料二: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
震前一个多月就发现冬眠的蛇从冰天雪地里爬出洞。
我的探究结果:(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 题(13分)老师的泪初二时,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杨,爱穿白色的裙子,她在讲台上讲蓝蓝的天,青青的草,像一片白云飘来飘去,轻盈极了。
她有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笑时,便成了甜甜的弯月……“齐玉。
”杨老师叫我。
我发怔。
“为什么走神?”她停止讲课,走到我面前。
云飘到我眼前……可我仍愣愣的。
“我,我喜欢看你的眼睛。
”我说。
同学们爆发出哄堂大笑。
在笑声中,她的脸红红的,(a)美丽的眼中似乎还有泪水——她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呢。
“你——你请出去!”我懊丧地走出了教室。
她从没发过火,这一次一定真生气了。
第二天,杨老师叫我们写周记。
我花整整一个晚上,把心中的苦水倾倒出来:“美丽的妈妈死了,爸爸根本就不管我,整天就知道玩麻将、赌博,被公安局抓走,判了三年徒刑。
我冷了、饿了、怕了、病了,也没人知道。
那时我常常一边哭,一边看妈妈的相片;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男子汉,我不哭,把泪水咽在心里。
我只有恨,恨我爸。
我毕竟是个孩子,需要爱护,需要有人听听心里话。
我选择了我的语文老师。
因为,她像妈妈。
”不久后的一天,杨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宿舍,我诚惶诚恐地走进她的房间,只见她眼睛红红的。
“原谅老师,好吗?”泪水涌出我的眼睛,尽情流淌。
在同学面前,甚至在爸爸面前,我从不流泪,可在她面前我做不到。
我哭了,尽情地哭了。
她等我哭完,便为我擦干泪水,轻轻地讲了一个姑娘的故事:“一个小姑娘上中学时,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亡,只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个人。
当小姑娘绝望时,是她的老师收养了她,给她生活的勇气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后来,小姑娘考上了师范大学,可老师不行了。
弥留之际,小姑娘跪在老师的床前,哭着说:‘妈妈,我还没报答您呀!’老师却含笑地说了一句:‘给你未来的学生吧……’”(b)杨老师泪水盈盈。
我明白了:“杨老师,你也……”她擦了擦眼泪,微笑着扶住我的双肩:“你是个男子汉,对吗?”我呜咽着点点头。
“你恨爸爸,这不好。
男子汉不这样,男子汉是笑着对待整个世界,真的。
笑一笑,你笑一笑。
”我咧了咧嘴。
“我会帮助你的——像我的老师一样。
”她眼中突然滚出了泪水,洒落在我的额头上。
“记住你是个男子汉,做个乐观正直的人!”我狠狠地点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我额上有着圣洁的印迹。
我永远也忘不了。
18. 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文以老师的泪为线索,表现杨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同情和关爱以及勇于自责的品质。
B.文中插叙杨老师小时候的经历,其写作目的仅仅是为了让“我”理解杨老师。
C.本文主要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杨老师的形象。
D.本文选材精当,以“老师的泪”作为写作的切入口,选取的角度颇具匠心。
19.文章开头说“我竟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0.第二、三自然段对老师外貌的描写,目的是表现老师的外表和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