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牌人才 ——职业教育:品牌学生与特色学校
- 格式:pdf
- 大小:207.05 KB
- 文档页数:2
学校特色建设与品牌打造的研究研究方案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这里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品牌学校的要求。
(一)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时代的呼唤。
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呼唤着学校特色化发展的研究。
(二)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教育竞争的客观要求。
现代教育竞争是现代教育结构本身所固有的,积极的教育竞争是学校创建特色、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过程,是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卓越教育的过程。
正是在竞争过程中,创特色,展优势,通过竞争学校互动发展,共同向更高层次、更新目标迈进。
(三)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创办特色品牌学校走的是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即依靠学校实行自主的改革、挖掘本校所具有潜在的优势,合理而又充分的利用学校即有的资源并最终形成名校。
事实证明,我国许多原先基础较差的薄弱学校通过创办特色品牌学校而优化了教育资源。
因此,创办特色品牌学校可以在国家有限的教育投入下为国家增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同时,特色品牌学校所提供的优质教育不仅表现在教学质量、教育效果上的“优”,而且还能提供“特”即多样化的教育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潜能的需要,使得有某方面兴趣、特长的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学校。
(四)创建特色品牌学校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学校教育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
创建特色品牌学校,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
(五)特色建设与品牌打造研究是我校实际发展的迫切需要。
打造具有特色的学校品牌学校品牌在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仅代表了学校的形象,还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
一个具有特色的学校品牌可以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师生和家长的关注和选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学校品牌。
第一、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一个拥有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学校,在其他方面打造品牌会更加事半功倍。
学校需要注重教师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同时,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二、建设学校特色项目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项目,可以是某个专业领域的深度开发,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或教学方法。
学校特色项目的建设需要与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等合作,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创办特色研究所或实验室等方式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第三、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学校品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品牌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学校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校园网站等互联网平台,积极宣传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分享学校的成功案例和学生的优秀作品。
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加入学校。
第四、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展现学校的特色和氛围。
学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塑造,包括校园形象、校训、校歌等方面。
学校可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营造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校园氛围。
第五、与家长积极互动家长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对学校品牌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互动,发送学校的通讯、举办家长会等形式。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和问题。
第六、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学生是学校品牌的重要代言人。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使他们成为学校品牌的积极传播者。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等,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打造中国职教产教融合特色品牌文/李志红奋勇争先,在职业教育的浪潮中与时俱进,砥砺前行,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谱写了一曲华美乐章。
校长:产教融合怎样“融”?重庆市梁平职教中心是梁平县人民政府举办的,重庆市内外享有盛誉的一所职业学校。
该校前身是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由梁平《易》学家、教育家邱渭璜建议创办的“梁山县乙种实业学堂”。
2003年,梁平县政府将县内5所公立职业学校(梁平县师范学校、梁平县职业中学、梁平县技工学校、梁平县成人中专学校、梁平县卫生学校)整合组建,成立了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
该校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办“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职业教育既是教育,更是经济,还是民生”……伴随着中央领导同志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指示,职业教育展开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壮阔蓝图。
作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重庆市梁平职教中心编者按: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然而曾几何时我们却只专注于一条——那就是考上大学,成为“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唯此的人生才被认为是精彩。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能型人才变成了国家的亟需。
职业教育对现代社会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类型,它可以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梁平职教中心核心课改团队受邀到四川崇州市讲学学思路,以“把简单的事做好成就不简单的事,把平凡的人做好成就不平凡的人”为办学理念,以对中职学生基本素质“七个一”(一副健康的体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篇优美的文章、一手漂亮的书法、一项熟练的技能、一副响亮的歌喉、一颗感恩的心)为基本要求,倾力打造“有序教育、产教融合、职教高考”三张名片,铸就了独具特色的“书剑报国”职业教育品牌。
梁平职教中心李少军校长说,“梁平职教中心能有今天的成就,各方面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高职院校如何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作者:陶红霞赵秀云来源:《商情》2013年第45期【摘要】品牌、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的核心资源,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学校只有围绕创建品牌、特色专业开展各种管理活动,才能更好地抓住市场,为学校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必将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
办教育就是办学校,办学校就是办专业,专业建设是反映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项主要指标。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专业建设目标。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竞争,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国内许多高校都在把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和发展、提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教学改革内容。
一、品牌、特色专业的内涵关于品牌专业的内涵,不同学者的界定不尽相同。
有学者认为品牌专业是指其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在市场上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竞争优势,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
也有学者认为所谓品牌专业一般是指专业条件、建设水平、改革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整体达到一流水平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社会上知名度高、竞争优势强并受到广泛欢迎的专业。
对特色专业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学者认为特色专业的显著特点是教学环境好、教师队伍强、实验室设备先进、现代化教学手段齐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水平走在全校前列;也有学者认为专业特色可以体现在不同层面:(1)体现在专业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2)体现在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上;(3)体现在专业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4)体现在专业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
二、为什么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是教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传统与特色,形成办学优势,争创同类一流奋斗目标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党和国家职业教育的方针(四个坚持):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2、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农村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3、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大力推动中外合作与交流;4、坚持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并举,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职业教育、名言警句1、围绕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开课程2、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步伐,积极探索区域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加突出实践特色,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改革。
3、怕吃苦莫入此门,图轻松另寻他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4、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处5、教育照亮人生,技能立足社会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6、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7、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家长、一切为了企业、一切为了就业8、出国有门,工作有路,学升有望9、合格+人才,文凭+证书,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0、定好位,打品牌,办特色11、小学历、大培训12、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成人、成才、成功13、走出去、留得住、有发展14、专业行业有机接轨、中职高职相互融通、国内国外联合办学15、就业后“零距离”上岗16、严是爱、松是害17、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原则:专业设置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课程设置以就业岗位为导向;教学设计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
新专业的五定原则:(1)确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2)确定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主要项目;(3)确定专业教师及教学设施设备;(4)确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具有的能力;(5)确定教学计划。
18、不培养数以万计合格毕业的失业者,只打造高新收入技能达标的上岗者19、双元制的特点是:企业与学校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校企合作COOPERATION编辑 李黄珍文 / 杨征东强化品牌建设 打造精品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近几年专业技能人员的就业率一直稳居前列。
那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而言,如何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就成了重中之重。
随着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烹饪重点专业建设的推进,在借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的情况下,希望学校能充分利用省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烹饪专业开启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作为职业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向加以推广。
创立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达到三个目标创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烹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尤其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促进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使培养出的学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同时也让企业了解职业学校、认识职业教育、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企业再依据学生的能力,做好进一步的培养工作,满足企业的长远需求。
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掌握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真实岗位的实践操作,使二者达到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使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劳动意识得到全面的加强;最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及注重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走出校园后,可以快速地融入社会,用最短的时间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三模式一理念”特色教学烹饪专业破除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与实施上,进行了大胆尝试。
通过企业走访、调研,召开专业建设专家委员会会议论证,调整了教学计划,将原来的2年在校学习、1年外出实习的安排,调整为“1.25(在校学习)+0.5(学训交替)+0.75(在校学习)+0.5(顶岗实习)”的教学安排,开创了“三模式一理念”的特色教学。
2024年品牌特色学校构建方案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提出了2024年品牌特色学校构建方案。
该方案旨在打造一所具有独特教育理念和优势特色的学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未来领导者。
以下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教育理念我们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养和国际视野为目标,构建一个关注个体发展、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教育环境。
1.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2.培养创新能力: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和创造。
3.培养综合素养: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国际视野:学校将提供国际化的教育课程和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课程设置: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和创新课程。
2.实践教学:学校将注重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能力。
3.项目学习:学校将推行项目学习,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锻炼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4.互动教学:学校将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在学习中培养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师队伍建设1.素质要求:学校将选拔具有高学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的吻合。
2.教师培训:学校将提供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教学方法的研修,确保教师具备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3.团队合作:学校将倡导教师间的团队合作,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校园建设与管理1.教育资源:学校将不断完善教育资源,提供优质的教育设施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2.校园文化:学校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合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