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酵母菌活菌制剂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9.30 KB
- 文档页数:3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英文名称:Saccharomvcesboulardiisachets商品名称:亿活[成分]本品主要活性成分为冻干布拉酵母菌。
[形状]本品袋内含淡黄色或乳白色粉末。
[规格]0.25g (菌粉)/袋【适应症】:治疗成人或儿童急性感染性或非特异性腹泻。
预防和治疗抗菌素诱发的结肠炎和腹泻。
与万古霉素或甲硝哇配合使用,治疗梭状芽抱杆菌症的复发。
预防由管饲引起的腹泻。
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1或2个小袋,每天1-2次。
将小袋之内容物倒入少量温水或甜味饮料中,混合均匀后服下。
也可以与食物混合或者倒入婴儿奶瓶中服用。
本品婴幼儿、儿童和成年人均可以服用,服用剂量由诊治医生确定。
[不良反应]曾报道在极少数病例中有上腹部不适,但不需停药。
[禁忌]对该药物中某一成份过分敏感的患者。
中央静脉导管输液的患者。
[注意事项]本品含活性细胞,请勿与超过50C热的或冰冻的或含酒精的饮科及食物同服。
-该产品的治疗不能代替再水化作用,对于严重腹泻患者,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通过口服方式补充足够液体。
布拉氏酵母菌是活菌制剂,如经手感染的活菌进入血液循环则会有引起全身性真菌感染的危险。
不得用于高危的中央静脉导管抬疗的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虽然本品动物试验束发现任何对胎儿毒性作用的现象,迄今为止,临床使用也没有此,为了谨慎起见,妊娠期内避免使用该药物。
哺乳期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亦应避免使用。
[儿童用药]本品婴幼儿、儿童均可用药,注意事项见[用法用量]。
[老年人用药]老年患者用药无特殊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可与全身性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同时使用。
可与抗生素合用治疗腹泻。
【药理作用】本品为含活布拉氏酵母菌的微生态制剂。
本品口服后不会在肠道内定植,产生一过性的微生态调节作用。
临床研究显示,本品对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有一定的疗效。
非临床研究提示:布拉氏酵母菌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刺激小鼠分泌针对梭状芽抱杆菌毒素(毒素A)的抗体(I gA)布拉氏苗分泌的蛋白酶可水解由梭状芽抱杆菌产生的毒素,以剂量相关的方式缓解薨麻油所致的大鼠腹泻。
婴儿黄疸是指1岁以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胆红素积聚致皮肤及巩膜黏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黄疸的延续,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疾病。
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1~2周黄疸即可自行消退,但部分新生儿由于感染、遗传代谢等因素,使黄疸迁延不愈或退而复现,最终延续为婴儿黄疸,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过多,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1]。
该研究讨论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患儿。
临床上目前较广泛地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黄疸,有报道布拉氏酵母菌散及酪酸梭菌活菌散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治疗作用,但两种益生菌在婴儿黄疸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临床疗效比较却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及酪酸梭菌活菌散在婴儿黄疸中的临床疗效。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入院的71例婴儿黄疸患儿,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其年龄为1~2月龄。
患儿分为观察组(布拉氏酵母菌散)和对照组(酪酸梭菌活菌散),其中观察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对照组39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
2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②黄疸退而复现;③血清总胆红素>34μmol /L 。
具备任何一项即可。
④月龄≥1个月。
剔除母乳性黄疸、溶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胆道畸形及遗传代谢疾病。
1.3治疗方法:2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退黄治疗;观察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250mg /次,1次/d ,口服(法国百科达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规格:0.25g );对照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25g /次,2次/d ,口服(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规格:0.5g )。
2组治疗过程中经皮测疸仪监测黄疸指数,当黄疸指数在60mg /L 时,抽血化验血清胆红素值。
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下降值、间接胆红素下降值及日均下降值、黄疸消退时间。
耐酸性布拉氏酵母的筛选及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李飞龙;陈晓华;郑鑫;谢永振;谭之磊;贾士儒【摘要】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临床上作为益生菌药物治疗肠道疾病使用的唯一一株酵母菌,作为微生态制剂,要保证其生物效果,必须能够在胃肠道中保持一定的活菌数,研究发现影响布拉氏酵母菌在胃肠道中存活的最主要因素是低pH,为提高布拉氏酵母菌在低pH条件下的存活率,该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S.boulardii进行诱变,最终筛选出3株对低pH值耐受性较好的突变株.对突变株耐低pH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传代20次后,突变株YB-3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其存活率为51.79%.在5L发酵罐中,对突变株YB-3高密度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终所得布拉氏酵母菌体干质量为58.79 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55.52%.【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6(035)007【总页数】5页(P15-19)【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室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高密度培养;耐酸性【作者】李飞龙;陈晓华;郑鑫;谢永振;谭之磊;贾士儒【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布拉氏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法国科学家Henri Boulard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于印尼水果荔枝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非致病性酵母菌[1-2]。
DOI:10 15972/j cnki 43 ̄1509/r 2018 01 015论著:临床医学收稿日期:2017-01-06ꎻ修回日期:2017-03-22∗通讯作者ꎬE ̄mail:cuipingxu@hotmail.com.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郎艳飞ꎬ阮慧杰ꎬ卜㊀佳ꎬ许翠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ꎬ山西省太原市030001)摘㊀要:㊀为了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ꎮ将73例慢性腹泻患者分为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ꎬ结果显示ꎬ与治疗前相比ꎬ两组患者排便次数㊁粪便性状明显改善ꎻ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48%和67.74%ꎮ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全身过敏反应㊁荨麻疹㊁便秘㊁口干等不良反应ꎮ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ꎬ其疗效优于单独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ꎬ安全性好ꎮ关键词:㊀布拉氏酵母菌散ꎻ㊀酪酸梭菌活菌胶囊ꎻ㊀慢性腹泻ꎻ㊀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74.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Observationofbulbuliabacteriumpowdercombinedwithclostridiumbutyricumvaccine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chronicdiarrheaLANGYanfeiꎬRUANHuijieꎬBUJiaꎬXUCuiping(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ꎬtheFirstHospitalofShanxiMedicalUniversityꎬTaiyuan030001ꎬShanxiꎬChina)Abstract:㊀Inordertoobservetheclinicalefficacyofbulbuliabacteriumpowdercombinedwithclostridiumbutyricumvaccine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chronicdiarrhea.73casesofpatientswithchronicdiarrheaweretreatedwithbulbu ̄liabacteriumpowder(BBP)orbulbuliabacteriumpowderandclostridiumbutyricumvaccine(CBV).Resultshowedthatdefecationfrequencyandthedifficultydegreeofdefecationofthetwogroupswereimprovedcomparedtobeforetreatment.TheefficacyratesoftheBBPandCBVwere67.74%ꎬ90.48%ꎬrespectivelyꎬandadversereactionsincludingsystemicallergicreactionsꎬurticariaꎬconstipationꎬdrymouthwerenotfound.Combinedtherapyofbulbuliabacteriumpowderandclos ̄tridiumbutyricumvaccinewassuperiortosingleuseofbulbuliabacteriumpowderinpatientswithchronicdiarrhea.Keywords:㊀bulbuliabacteriumpowderꎻ㊀clostridiumbutyricumvaccineꎻ㊀chronicdiarrheaꎻ㊀clinicalobservation㊀㊀正常人每日3餐后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ꎬ其中结肠每日吸收3~5L水分ꎮ在病理状态下ꎬ进入结肠的液体量超过其吸收能力ꎬ和/或结肠的吸收容量减少时便产生腹泻(Diarrhea)ꎮ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ꎬ粪便量增加(>200g/日)ꎬ粪质稀薄(含水量>85%)ꎻ病程超过3周或长期反复发作者为慢性腹泻[1]ꎮ慢性腹泻病因复杂ꎬ病程迁延ꎬ严重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ꎬ成为全球公众健康问题ꎬ根据其病因不同ꎬ临床症状多样ꎬ治疗原则各异ꎮ临床实践中常规治疗慢性腹泻的方法有口服止泻药㊁消炎药㊁解痉药及营养补液支持等ꎬ短期疗效尚可ꎬ远期疗效欠佳ꎬ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及禁忌症ꎮ因此ꎬ结合慢性腹泻患者的发病特点ꎬ寻找疗效更好㊁副作用及禁忌症更少的治疗慢性腹泻药物与方法符合临床需求ꎮ临床上感染及肠道菌群失调是最常见的导致慢性腹泻的病因ꎬ目前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类药物已越来越多应用于治疗慢性腹泻ꎬ但针对众多种类及作用机理不同的微生态类药物如何选择及配伍仍处于探索阶段ꎮ布拉氏酵母菌从印尼荔枝和山竹皮中分离得到ꎬ是酿酒酵母的亚种ꎬ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一株具有生态调节作用的生理性真菌ꎮ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布拉氏酵母菌散可用于治疗抗菌药相关性腹泻76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年1月第46卷第1期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病[2 ̄3]㊁儿童急性腹泻[4]等疾病ꎬ但其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甚少ꎻ特别是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更罕见ꎮ本研究比较单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ꎬ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㊀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的73例慢性腹泻的患者ꎬ入选标准:符合 罗马Ⅲ[5]:功能性腹泻 的诊断标准ꎻ男女不限ꎬ年龄在18~80周岁ꎮ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对微生态制剂有过敏史者ꎻ(2)有心㊁肝㊁肾功能不全者ꎻ(3)有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感染㊁血吸虫病)者ꎻ(4)胃源性㊁胰源性腹泻ꎻ(5)重度的慢性腹泻ꎻ(6)晚期癌症所致的腹泻ꎻ(7)变态反应疾病所致的腹泻(如食物过敏㊁过敏性紫癜)ꎻ(8)接受中央静脉导管输液的患者ꎻ(9)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ꎮ1.2㊀分组㊀㊀符合入选标准者ꎬ征求入组同意并签署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2014 伦审字(Y13)号)的 知情同意书 ꎬ填写临床观察表ꎬ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布拉氏酵母菌散组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ꎮ其中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患者31例ꎬ男15例ꎬ女16例ꎬ年龄(20~72)岁ꎬ平均年龄(47.52ʃ15.20)岁ꎻ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患者42例ꎬ男24例ꎬ女18例ꎬ年龄(19~79)岁ꎬ平均年龄(49.57ʃ13.84)岁ꎻ两组患者的病程均超过3周ꎬ为1月到20余年ꎬ粪便次数最多7~8次/日ꎬ为不成形稀便或糊状便ꎬ无脓血及黏液ꎬ无发热ꎬ粪便常规无白细胞及脓细胞ꎬ粪便潜血(-)ꎮ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㊁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ꎬ具有可比性ꎬ如表1所示ꎮ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n)性别(男/女)年龄(岁)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3115/1647.52ʃ15.196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4224/1849.57ʃ13.836统计值χ2=0.550t=-0.602P值0.4860.5551.3㊀治疗方法㊀㊀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饭后口服ꎬ0.5g/次2次/日ꎻ联合组在布拉氏酵母菌散的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ꎬ饭后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ꎬ3粒/次ꎬ2次/日ꎻ疗程均为14天ꎮ治疗14天后进行随访ꎬ随访内容包含生活习惯㊁饮食种类㊁排便习惯及伴随症状㊁辅助检查及其它等方面内容ꎮ对治疗前㊁后两组患者腹泻情况进行评估ꎮ1.4㊀药品及来源㊀㊀布拉氏酵母菌散(商品名:亿活ꎬ法国百科达制药厂生产ꎬ批准文号S20100086ꎬ0.25g(菌粉)/袋ꎬ每袋装药粉765mgꎬ含菌粉250mgꎻ每1g药粉含活菌数应不低于1.3ˑ109CFU)ꎻ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商品名:阿泰宁ꎬ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ꎬ国药准字S20040084ꎬ420mg/粒ꎬ含酪酸梭菌活菌数不低于1.5ˑ107CFU/g)ꎮ1.5㊀观察指标及评分㊀㊀观察指标主要为:腹泻次数㊁粪便性状ꎮ其中腹泻次数评分标准[6]:0分(1~2次)ꎻ1分(3~4次)ꎻ2分(5~6次)ꎻ3分(>7次)ꎮ粪便性状以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7]为标准进行评分ꎬ6型为糊状便ꎬ7型为水样便ꎬ1~7型分别计为5㊁4㊁3㊁2㊁1㊁0分ꎬ其中4型㊁5型为正常粪便ꎬ均计为2分ꎮ1.6㊀疗效评估㊀㊀参考1998年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8]ꎬ显效:治疗14天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ꎬ全身症状消失ꎻ有效:治疗14天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ꎻ无效:治疗14天时粪便性状㊁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ꎮ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ˑ100%ꎮ1.5㊀安全性指标㊀㊀安全性参数设定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ꎬ不良反应的症状按轻㊁中㊁重和危及生命四个等级记录ꎮ轻度:短时间不适(<48h)ꎬ无需医疗ꎻ中度:轻度 中度限制日常活动ꎬ不需要或者只是需要少量的医疗干预ꎻ重度:显著地限制日常活动ꎬ需要日常生活照顾ꎬ需要医疗ꎬ可能需要住院ꎻ危及生命:极度限制了日常活动ꎬ显著地需要日常生活照顾ꎬ需要医疗和住院ꎮ并按照可能有关㊁可能无关㊁肯定有关㊁肯定无关记录与药物的关系ꎮ1.7㊀统计学方法㊀㊀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ꎬ计量资料用xʃs表示ꎬ采用t检验ꎬ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ꎬ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㊀果2.1㊀两组治疗前后慢性腹泻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的比较㊀㊀如表2所示ꎬ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相比ꎬ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症状有所改善(P<0.05)ꎻ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症状明显改善(P<0.01)ꎻ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与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相比ꎬ症状明显改善(P<0.01)ꎮ86MedicalScienceJournalofCentralSouthChinaꎬJanuary2018ꎬVol.46ꎬNo.1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表2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次数㊁粪便性状积分的比较组别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n=31)治疗前治疗后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n=42)治疗前治疗后次数1.21ʃ0.670.78ʃ0.66a1.48ʃ0.681.14ʃ0.45bd性状0.89ʃ0.621.21ʃ0.63a0.71ʃ0.292.02ʃ0.63bd㊀㊀与治疗前相比ꎬa:P<0.05ꎬb:P<0.01ꎻ与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相比ꎬc:P<0.05ꎬd:P<0.01ꎮ2.2㊀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㊀㊀与单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相比ꎬ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疗效明显提高ꎬ疗效分别为:67.74%㊁90.48%ꎬχ2=9.709ꎬ有统计学差异(P<0.05)ꎮ2.3㊀不良反应㊀㊀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全身过敏反应㊁荨麻疹㊁便秘㊁口干等不良反应ꎮ3㊀讨㊀㊀论慢性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ꎬ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9]ꎮ肠道菌群失调后ꎬ有害菌繁殖产生毒素等物质损伤肠粘膜上皮细胞ꎻ有益菌尤其是产酪酸菌数量减少ꎬ使酪酸分泌不足ꎬ而酪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ꎬ酪酸的减少造成肠上皮进一步损伤ꎬ最终导致黏膜屏障破坏和黏膜通透性增高ꎬ造成粪便性状的改变ꎬ从而发生腹泻ꎮ布拉氏酵母菌区别于其他细菌性益生菌的主要是可以和抗生素合用ꎬ故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抗击腹泻的药物中ꎮ布拉氏酵母菌散直接抑制或拮抗肠道致病菌ꎬ提高小肠粘膜对营养物质的转运等来保护和营养胃肠道[10]ꎬ不会被胃酸㊁胆酸㊁抗生素等所破坏ꎬ其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意义ꎮ但目前单独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仅广泛应用于治疗儿童(或成人)急性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11]ꎬ用于成人慢性腹泻的研究甚少ꎮ市场上双歧杆菌㊁乳酸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分泌的乳酸㊁乙酸等短链脂肪酸必须转化为酪酸才能被结肠所利用ꎬ治疗腹泻效果不理想ꎮ本研究选用的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阿泰宁)ꎬ其有效成分是酪酸梭菌ꎬ进入肠道后迅速生长繁殖ꎬ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1)分泌低聚糖酶ꎬ将食物残渣中的多糖转化为低聚糖ꎬ促进有益菌生长ꎬ恢复肠道菌群平衡[12]ꎻ(2)大量分泌酪酸ꎬ恢复肠道屏障功能ꎬ有利于肠道菌群定植[13 ̄14]ꎮ有临床研究表明ꎬ酪酸梭菌治疗非感染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均有良好效果[15]ꎮ因此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既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ꎬ又可修复受损的肠粘膜ꎬ有协同增效的作用ꎮ本研究结果显示:单用布拉氏酵母菌散ꎬ可使粪便性状和排便次数有所缓解(P<0.05)ꎬ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性状和排便次数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ꎻ治疗14天后两组相比ꎬ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腹泻症状明显改善(P<0.01)ꎻ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患者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48%ꎬ显著高于单用布拉氏酵母菌散的67.74%ꎮ综上所述ꎬ联合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ꎬ其排便次数缓解㊁粪便性状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独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组ꎬ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ꎬ为临床治疗慢性腹泻提供多一种选择ꎮ参考文献:[1]㊀陈灏珠ꎬ钟南山ꎬ陆再英ꎬ等.内科学.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3:402.[2]㊀MICKLEFIELDG.Saccharomycesboulardiiinthetreatmentandpre ̄ventmentionofantibiotic ̄associateddiarrhea[J].MMWFortschrMedꎬ2014ꎬ156(Suppl1):18 ̄22.[3]㊀POZZONIPꎬRIVAAꎬBELLATORREAGꎬetal.Saccharomycesboulardiiforthepreventionofantibiotic ̄associateddiarrheainadulthospitalizedpatients:asingle ̄centerꎬrandomizedꎬdouble ̄blindꎬplacebo ̄controlledtrial[J].AmJGastroenterolꎬ2012ꎬ107(6):922 ̄31.[4]㊀FEIZIZADEHSꎬSALEHI ̄ABARGOUEIAꎬAKBARIV.EfficacyandsafetyofSaccharomycesboulardiiforacutediarrhea[J].Ped ̄iatricsꎬ2014ꎬ134(1):e176 ̄91.[5]㊀DROSSMANDA.The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andtheRomeⅢprocess[J].Gastroenterologyꎬ2006ꎬ130:1377 ̄90. [6]㊀淡春英.三联药物治疗成人慢性腹泻210例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ꎬ2012ꎬ23(11):1911.[7]㊀ARHANPꎬDEVRIEDEGꎬJEHANNINBꎬetal.Segmentalcolonictransittime[J].DisColonRectumꎬ1981ꎬ24(8):625 ̄9. [8]㊀方鹤松ꎬ魏承毓ꎬ段恕诚ꎬ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ꎬ1998ꎬ13(6):384.[9]㊀李岩.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ꎬ2003ꎬ23(10):584 ̄6.[10]㊀BUTSJPꎬDEKEYSERNꎬMarandiS.Saccharomycesboulardiiup ̄gradescellularadaptationafterproximalenterectomyinrats[J].Gutꎬ1999ꎬ45(1):89 ̄296.[11]㊀FEIZIZADEHSꎬSALEHI ̄ABARGOUEIAꎬAKBARIV.EfficacyandsafetyofSaccharomycesboulardiiforacutediarrhea[J].Pe ̄diatricsꎬ2014ꎬ134(1):e176 ̄91.[12]㊀KONGQꎬHEGQꎬJIAJLꎬetal.OraladministrationofClostridiumbutyricumformodulatinggastrointestinalmicroflorainmice[J].CurrMicrobiolꎬ2011ꎬ62(2):512 ̄7.[13]㊀江学良ꎬ姜开通ꎬ许刚.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ꎬ2016ꎬ28(9):1076 ̄8.[14]㊀MoayyediPꎬFordACꎬTalleyNJꎬetal.Theefficacyofprobioticsinthetreatmentofirritablebowelsyndrome:asystematicreview[J].Gutꎬ2010ꎬ59(3):325 ̄32.[15]㊀汪鑫ꎬ叶程军ꎬ余红军ꎬ等.布拉氏酵母菌散在成人感染性腹泻治疗中的作用研究[J].2013ꎬ25(10):1179 ̄87.(本文编辑:秦旭平)96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年1月第46卷第1期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儿童腹泻伴发热的安全性【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童腹泻伴发热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布拉式酵母菌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90例为儿童腹泻伴发热症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两组,对照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布拉式酵母菌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儿童腹泻伴发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预防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布拉式酵母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儿童腹泻伴发热;安全性腹泻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肠道菌群紊乱为主要病理表现。
腹泻多发生在小于6岁的孩子身上,尤其是婴幼儿。
据 WHO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7亿患儿发生腹泻,其中55.2万6岁以下的孩子因为腹泻而死亡。
此外,小儿腹泻常伴有发热等临床表现,使得情况更为复杂[1]。
所以,对小儿发热的控制也同样重要。
近几年,由于口服补液盐的广泛使用,小儿急性腹泻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显著降低。
布拉氏酵母菌是一类无致病性真菌微生态制剂,对急性感染、非特异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腹泻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另外,布拉氏酵母菌能在人体内长期生存,不会遭受胆汁酸和抗生素的损害[2]。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由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等组合而成,它可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微生物系统,防止致病菌滋生,防御肠粘膜对内毒素的吸收功能。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在儿童腹泻伴发热症状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布拉式酵母菌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效果,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90例为儿童腹泻伴发热症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两组,对照组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布拉式酵母菌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布拉酵母体外抑菌效果初步研究作者:赵宝顶宋平张怡刘敬为乔璐童应凯来源:《农业与技术》2018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布拉酵母分别在YEPD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混合培养基(YEPD+肉汤)中与3种菌(大肠杆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培养,通过稀释涂布、抑菌圈与液体发酵的方式来测定布拉酵母对于3种菌的抑菌性,结果显示,布拉酵母在不同培养基中队3种菌的抑菌效果不同,而抑菌圈实验没有出现抑菌圈,布拉酵母对不同菌的抑菌效果和生存环境有关。
关键词:布拉酵母;抑菌性;混合培养基中图分类号:S816. 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07酵母菌也是在饲料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微生物之一[1]。
伴随着生物的高速发展,酵母菌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也在不断深化,新发现的布拉酵母菌有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活性、抑制病原菌和促进肠黏膜免疫功能等作用[2],布拉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是益生菌的一种,它属于酿酒酵母,布拉酵母菌具有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中和肠道病原菌产生毒素的毒性、促进肠黏膜的免疫功能与降解病原菌毒素及肠黏膜毒素受体等作用,布拉酵母还拥有生物学优势,它可以耐高温,在37℃环境中仍然生长良好,在耐酸性环境细胞存活率仍能达到75%[3]。
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受到人们重视,造成人们肠道疾病的的发病率越来越高[4],抗生素的弊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抗生素对于一些特异性体质的人会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死亡[5]。
而布拉酵母菌作为一种益生菌,能构建起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6]。
布拉氏酵母作为一种非病源酵母对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和复发性艰难梭菌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宿主肠道免疫应答有关[7]。
布拉氏酵母菌还能够促进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活性,可以迅速地恢复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8],另外,在酵母细胞还能够作为饲料添加物,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多种的维生素,这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9]。
布拉氏酵母菌防治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在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比较其与双歧三联活菌散(培菲康)的防治效果。
方法选择520例因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的婴幼儿病例,随机分为亿活预防组、亿活治疗组、培菲康组及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出现腹泻时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以及出现腹泻后好转时间、治愈时间、腹泻程度等,比较各组疗效。
结果亿活预防组AAD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1),出现AAD时抗生素使用时间亿活预防组与其他三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而其他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缓解时间以亿活预防组为最短,而亿活治疗组与培菲康组相似(P>0.05),但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各组腹泻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亿活及培菲康均可明显降低婴幼儿发生AAD的风险,对AAD的治疗效果均较好,但以亿活效果更。
标签:布拉氏酵母菌;双歧三联活菌;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引起且没有其他相关原因可以解释的腹泻,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法国百科达公司生产)作为目前唯一的生理性真菌制剂,天然耐受抗生素,可与抗生素同时使用而不影响疗效[1],因此理论上对AAD的防治效果应优于其他微生态制剂如双歧三联活菌,本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观察了亿活在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婴幼儿中对AAD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7月~2014年3月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婴幼儿520例,入院时无呕吐,2w内无腹泻症状,排除入院2w前使用过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亿活预防组(n=150)、亿活治疗组(n=123)、培菲康组(n=126)、对照组(n=121)。
四组年龄、性别、病程、使用抗生素种类均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