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第2章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62
大学物理_物理光学(二)引言概述:物理光学是大学物理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深入探讨光的波动性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阐述物理光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
1. 光的干涉现象:- 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包括两束光的干涉、干涉条纹的形成等。
- 讨论干涉的条件和原理,如杨氏双缝实验、牛顿环实验等。
- 解析干涉的应用,例如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和干涉测量技术。
2. 光的衍射现象:- 解释光的衍射现象,包括单缝衍射、双缝衍射等。
- 探讨衍射的内容和原理,如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等。
- 探索衍射的应用,例如衍射光栅的工作原理和衍射光谱仪的使用方法等。
3. 光和波的偏振:- 介绍光和波的偏振现象,以及光的偏振方式。
- 阐述偏振光的性质和产生机制,如马吕斯定律等。
- 探讨偏振光的应用,例如偏振片的使用和偏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等。
4. 光的相干性和激光:- 讲解光的相干性,如相干长度和相干时间等概念。
- 探讨激光,包括激光的产生原理和特性,如激光的单色性和定向性等。
- 分析激光的应用,例如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和激光在通信和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5. 光的散射和色散:- 介绍光的散射现象,如瑞利散射和弗伦耳散射等。
- 阐述色散现象,包括光的色散和物质的色散。
- 探讨散射和色散的应用,例如大气散射对天空颜色的影响和光谱分析等。
总结:物理光学是探究光波动性质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相干性、激光、散射和色散等多个方面。
本文通过概述以上五个大点,详细介绍了物理光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希望能够对读者对物理光学理解有所助益。
“物理光学”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专业的一门最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是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考研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以及光的吸收、色散、散射现象。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物理光学的重要知识,掌握重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后续课程以及今后工作中所遇有关问题的能力。
重点内容及学时分布:第一章光波的表示及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共10学时)重点内容:单色平面光波的复数表示及复振幅;复色光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光波的横波性及偏振特性;菲涅耳公式;反射率和折射率;反射光和折射光的相位特性;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第二章光的干涉(共10学时)重点内容:双光束干涉(包括杨氏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牛顿环);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典型干涉仪及其应用(主要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和F-P干涉仪;光的相干性(空间相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第三章光的衍射(共10学时)重点内容:衍射的基本理论;夫琅和费衍射(包括夫琅和费矩形孔衍射、圆孔衍射、单缝衍射、多缝衍射);光学成像系统的分辨本领;菲涅耳衍射及波带片;光栅方程及闪耀光栅。
第四章光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共10学时)重点内容:晶体的介电张量;晶体光学的基本方程;菲涅耳方程(包括波法线菲涅耳方程和光线菲涅耳方程);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的几何法描述;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重点是要确定单轴晶体中o光和e光的光线传播方向);晶体的光学元件(包括棱镜和波片);晶体的偏光干涉。
第五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共4学时)重点内容: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主要是KDP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晶体的旋光效应(主要是旋光效应的解释及法拉第隔离器)。
第六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共4学时)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光的吸收定律及吸收光谱;光的色散(主要内容是正常色散、反常色散及色散率);光的散射(主要是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
物理光学与应⽤光学习题解第⼆章概要第⼆章习题2-1. 如图所⽰,两相⼲平⾏光夹⾓为α,在垂直于⾓平分线的⽅位上放置⼀观察屏,试证明屏上的⼲涉亮条纹间的宽度为: 2 sin2αλ=l 。
2-2. 如图所⽰,两相⼲平⾯光波的传播⽅向与⼲涉场法线的夹⾓分别为0θ和R θ,试求⼲涉场上的⼲涉条纹间距。
2-3. 在杨⽒实验装置中,两⼩孔的间距为0.5mm ,光屏离⼩孔的距离为50cm 。
当以折射率为1.60的透明薄⽚贴住⼩孔S2时,发现屏上的条纹移动了1cm ,试确定该薄⽚的厚度。
2-4. 在双缝实验中,缝间距为0.45mm ,观察屏离缝115cm ,现⽤读数显微镜测得10个条纹(准确地说是11个亮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为15mm ,试求所⽤波长。
⽤⽩光实验时,⼲涉条纹有什么变化?2-5. ⼀波长为0.55m µ的绿光⼊射到间距为0.2mm 的双缝上,求离双缝2m 远处的观察屏上⼲涉条纹的间距。
若双缝距离增加到2mm ,条纹间距⼜是多少?2-6. 波长为0.40m µ~0.76m µ的可见光正⼊射在⼀块厚度为1.2×10-6 m 、折射率为1.5的薄玻璃⽚上,试问从玻璃⽚反射的光中哪些波长的光最强?2-7. 题图绘出了测量铝箔厚度D 的⼲涉装置结构。
两块薄玻璃板尺⼨为75mm ×25mm 。
在钠黄光(λ=0.5893m µ)照明下,从劈尖开始数出60个条纹(准确地说是从劈尖开始数出61个明条纹或暗条纹),相应的距离是30mm ,试求铝箔的厚度D = ?若改⽤绿光照明,从劈尖开始数出100个条纹,其间距离为46.6 mm ,试求这绿光的波长。
2-8. 如图所⽰的尖劈形薄膜,右端厚度h 为0.005cm ,折射率n = 1.5,波长为0.707m µ的光以30°⾓⼊射到上表2-1题⽤图2-2题⽤图2-7题⽤图2-8题⽤图⾯,求在这个⾯上产⽣的条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