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57.73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崔淑卿;张贡献【摘要】Video teaching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clas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Since it can liven up the class atmosphere to some extent and diversify teaching methods, video teaching is widely used i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etic cours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obsolete and dull video content, playing video instead of impar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discon-nection between video content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ich all affectt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n response to such problems, the video chosen by the teacher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by timeliness, interest and clear purpose.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video playing and knowledge impart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should both be achieved. Finally, the teacher also should be required to master some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视频教学适合班级规模大、学生人数多的授课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等弊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于广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以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新与实践措施。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为主,缺乏互动和参与。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尝试引入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讨论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扩大思维视野。
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和帮助,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晦涩难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引入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可以增加实践活动和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项目,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思政课评价方式多为笔试和论文写作,评价机制单一,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程度。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答辩、小组讨论、实践报告、思政课作品创作等。
口头答辩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展示,提升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小组讨论可以检验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方面的能力。
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议关于加强和改进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思考在往年的全省独立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中,我院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通过了评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本人对加强和改进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了以下思考:一、打造一支成熟、稳定的思政教师队伍1.应该聘请名师对我院思政教师进行思政课教学的集中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教学水平。
2.实行严格的新开课教师准入制度,师必须试讲通过才能走上讲台,在授课期间应经常去听教学经验丰富的同科教师的课。
新老教师之间应该形成稳定的传帮带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
3.为了确保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应该形成一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思政课教师考核办法。
4.为了扩大思政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应该给思政教师征订一些杂志和书籍,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
二、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1.实行传统教学办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
教学法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办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集中地、大量地接受教育信息,有效进步教学效率。
但在运用教学办法的进程中,要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将启发式讨论、答疑、演讲、调研敷陈等环节灵活运用于教学。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进行研究内容、研究工具、研究需要阐发;并对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制定出教学策略,选择好教学媒体,到达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推进教学和科研结合。
思政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和掌握所讲课程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和领会党在新时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要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深入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汲取理论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使教学准确把握时代脉博,使教学在理论内容上保持时代性、先进性和完整性。
学院能够保证一定的思政教师科研课题,通过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抓住热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方法。
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近年来,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和改革,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教学模式。
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如何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具体来说,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课程的思政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一些重要的课程,可以增加一些思政性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二、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
可以采用一些优化的教学方法,例如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式教学等等,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的重要保障。
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自身的思政素质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强化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
学生应该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和参与者。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
激发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让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模式需要注重强化课程的思政性、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强化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够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探析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最优效用的主客观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网络时代,利用互联网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新模式,对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a)-0083-01为了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20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目标,把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提升到学科的角度,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也逐渐热起来,其研究成果也颇丰,但其大多数是对传统领域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更加缺失。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的普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必须依托网络这一主阵地,大胆创新,争取主动权、开创新局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新模式,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新模式构建的可能性分析1.1 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完善与普及为网络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进入21世纪后,全国各大高校都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热潮,建立了学校网站、构建起了网络教学与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逐步实现了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接入的带宽也逐年加大,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实现光纤接入,校园网的接入带宽得到了保证。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应用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选课、成绩查询,利用学校网站论坛开展教学讨论、在线研讨等,也有很多高校开展远程教育和网络视频教学等,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和积累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项目主导、统分结合”教学模式研究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项目主导、统分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本着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围绕同一目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进行应相互衔接、相互交错、相互印证、相互影响的思想,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参与教师设计的项目把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相贯通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构建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它是现代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理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教学中的应用,也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困惑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项目主导、统分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提高大学生实践意识、实践能力,推进大学生内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为目标,在设计和实践运用中解决了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考核评估体系的健全等问题。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引言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然而,目前国内各类高校中的“思修”课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内容和相关的教学评价标准尚处于各高校教师自我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数量化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
另外,虽然新课程改革开始后,许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探索出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社会实践模式,但“思修”课教学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易于操作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薄弱甚至缺失的现象,这已成为影响高校“思修”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项目主导、统分结合”教学模式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绝大部分学校都按教育部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思修”课教学计划,课程都按一定比例合理分配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甚至制定了包括实践教学的专门组织领导体制、教学投入、基地建设、教学组织等完整的教学计划,虽然形式完备但从实践运行来看,但内容空洞,务虚成分大。
现代新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新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也受到了现代新技术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现代新技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一、拓展教学内容现代新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信息、知识和观点,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视野。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评台观看名校教授的授课视瓶,了解世界各地的政治、历史、哲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种多元化的知识来源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思想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提升教学方法现代新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以“灌输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现代新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例如上线课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能够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新技术还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精准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三、促进教学改革现代新技术的应用,也催生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形式需要不断创新。
通过现代新技术,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创设更加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等评台,搭建学生学习交流的评台,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这种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培养电子素养现代新技术的应用,也是对学生电子素养的一种培养。
在信息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广泛,但信息的真伪难辨。
通过现代新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培养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学会利用新技术获取有用信息,同时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网络安全自护。
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提高教育管理效率现代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管理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完善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前提和基础,以强调创造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引导大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使其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
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不足(一)重视课内实践教学,忽视课外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实施以来,各高校领导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案例式、参与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然而,由于受经费、师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课外实践教学开展得很少,即便有所开展,也只是蜻蜓点水。
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中也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的明确规定,但不少高校要么是执行不了,流于形式,要么是保证不了教学时数的完成。
(二)校内实践教学不够规范,缺乏统一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工作需要高校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紧密配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缺乏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得不到团学组织的配合,也得不到有力的资金和后勤保障,校内实践教学很难开展。
另外,一些高校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科学规划和整体设计,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利用校园的有利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高度关注,牢固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此外,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趣味爱好,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其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加强与时俱进的内容更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紧密结合当前时事和社会热点,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教师要紧跟时代脉搏,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
同时,课堂教学也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增强对政治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实践教学可以包括实地考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亲身感受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实践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新时代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第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新时代,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互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行积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