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团菌肺炎少见CT征象
- 格式:doc
- 大小:640.50 KB
- 文档页数:2
2023-11-11CATALOGUE目录•概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预防和控制措施•相关研究和进展01概述•军团菌肺炎是一种由军团菌属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通常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发生。
这种疾病需要与其他肺部感染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准确的治疗。
定义和背景•军团菌肺炎主要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传播,如老年人、吸烟者、慢性病患者等。
它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尤其是在医院、疗养院等公共场所。
军团菌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准确诊断军团菌肺炎对于治疗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军团菌肺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和死亡。
因此,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为军团菌肺炎。
诊断军团菌肺炎的重要性02临床诊断症状和体征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并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
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嗽是军团菌肺炎的典型症状之一,通常为阵发性干咳,有时可伴有少量黏痰或脓痰。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疼痛可能涉及上腹部或肩部。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X光片上可能会显示肺部浸润影或结节影,边界不清,密度较淡。
X光表现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肺部病变,包括肺实变、磨玻璃影、空洞等。
CT表现X光和CT影像学表现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可能升高。
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可能显示尿路感染。
尿常规血清学检测可以检测军团菌抗体,有助于诊断。
血清学检测痰液培养可以培养出军团菌,是诊断军团菌肺炎的金标准。
痰液培养实验室检查03鉴别诊断与其他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脓血痰,X线肺叶或肺段,早期空洞,抗生素治疗有效。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X线肺下叶浸润影,抗生素治疗有效。
肺炎链球菌肺炎通常起病急,寒战、高热,咳铁锈色痰,X线肺叶或肺段,无空洞,青霉素治疗有效。
流感病毒肺炎起病急,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X线肺弥漫性浸润影,病毒分离阳性。
军团菌肺炎诊断标准军团菌肺炎是一种革兰阴性菌所致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并涉及全身多种器官受损的疾病,它在非典型肺炎中是病情最重的一种,未经有效治疗者的病死率高达45%。
如此之高的病死率确实让人害怕,所以在发现有这个病的“苗头”时要及时医治才行。
那么,军团菌肺炎有哪些诊断标准呢?1、可有爆发性流行病史,也可散发症状有乏力、头痛、肌痛,24~48小时后可出现高热(呈稽留热型)、寒战,咳嗽,咳脓性痰或血痰,并有胸痛,部分患者早期可有腹泻症状。
严重病例有嗜睡、谵妄、昏迷和精神错乱,甚至呼吸衰竭、肾功衰竭或休克。
2、体征呼吸增快、相对缓脉,肺部有湿啰音,病情进展后可有肺部实变体征。
3、胸部X线检查多为单侧下叶斑片状阴影,逐渐发展为肺叶实变,偶有肺内空洞,可有胸腔积液征象。
4、呼吸道分泌物、痰、血或胸水经活性碳酵母浸液琼脂培养基(BCYE)或其他特殊培养基培养有嗜肺性军团杆菌生长。
5、呼吸道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军团菌抗原阳性(用高度敏感的荧光抗血清或抗嗜肺军团杆菌单克隆抗体直接染色镜检,可见有25条以上发强烈荧光的细菌)。
6、血清抗体滴定度测定(1)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如恢复期比急性期血清标本滴定度上升4倍并达l:128或滴定度在l:128以上;(2)试管凝集试验(TAT),两份血清标本前后抗体滴定度上升4倍并达1:160或滴定度在1:160以上;(3)微量凝集试验,两份标本前后抗体滴定度上升4倍并达1:64或滴定度在l:64以上。
凡具备以上1、2这两项,同时又具有4、5项,达到6项中任何一种血清抗体滴定度者,可确定诊断。
另外,要注意的是对IFA、TAT效价仅一次增高(IFA>1:256,TAT>1:300),同时有临床及胸部X线炎症表现的病例,可考虑为可疑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肺炎王鲲鹏大连市结核病医院军团菌(Legionella micdadei)是一种需氧革兰氏阴性菌,自然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
军团菌病是影响人类的非常重要的非人畜共患非典型感染之一。
肺炎是军团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
军团肺炎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3种呼吸道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医院院内感染性肺炎的一个常见原因。
与其他大多数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相比,军团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异常的生命体征,胸部病变广泛浸润,需要ICU治疗,随着人们意识到早期覆盖该病原体的治疗可改善预后,严重军团菌肺炎的死亡率显著下降。
尽管军团菌是革兰氏阴性,但由于它可以抗弱酸染色阳性,最初可被误认为分枝杆菌。
它是最常被误诊的导致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之一,早期误诊原因与缺乏方便的诊断工具来帮助识别军团菌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不能与其他呼吸道病原菌准确区分。
此外,典型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往往缺乏对军团菌适当的抗菌素覆盖。
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症状一些实验室检查异常和临床表现与军团菌肺炎相关但是缺乏特异性,包括低钠血症、低磷血症、肝转氨酶水平升高、急性精神状态改变、头痛、腹泻、早发胸膜性疼痛(有时与肺栓塞混淆)和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急性升高,军团病患者最初的呼吸系统症状往往不明显。
影像表现常见CT的分型:大叶性肺炎型;小叶性肺炎型;肺脓肿、多发空洞型;增殖结节型;少数患者可伴有胸腔积液。
军团菌肺炎多种影像表现可以共存,互相转化,空洞具有形成快、闭合慢的特点,小叶性肺炎型多呈双肺广泛分布,局部可见融合。
图1 三例实变为主的军团菌肺炎,A为右上叶实变,B、C为双肺多发实变。
图2 以结节为主要表现的军团菌肺炎,A入院时的CT扫描。
B CT 引导活检的CT图像显示新的结节。
注意,图中病人是俯卧的。
C入院后9天CT图像显示持续生长,出现新的结节。
图3 患者36岁男性,因胸痛急诊入院CT显示累及整个左下叶实变,无发热,军团菌尿抗原测试呈阳性。
各种肺炎的X线检查有何特征1.肺炎球菌肺炎: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
近年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典型的大叶实变少见。
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气道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征。
肺炎消散期,X线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块区域吸收较早,呈现“假空洞”征。
2.葡萄球菌肺炎:X线阴影的易变性是金葡菌肺炎的一个重要特征。
X线显示肺段或肺叶实变,或呈小叶样浸润,可有单个或多发的液气囊腔,形成阴影内伴有空洞和液平。
3.克雷白杆菌肺炎:X线显示肺叶或小叶实变,有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坠。
4.军团菌肺炎:早期为单叶斑片状肺泡内浸润,继有肺叶实变,可迅速发展至多肺叶段,下叶多见,单侧或双侧,可伴少量胸腔积液。
偶有肺内空洞及脓胸形成。
5.肺炎支原体肺炎: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也有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者。
6.肺念珠菌病:(1)支气管型:双肺中、下野纹理增重。
(2)肺炎型:两肺中下野有弥漫性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亦可融合成大片肺炎阴影,边缘模糊,形态多变,还可有多发性脓肿。
少数病例伴胸膜改变。
7.病毒性肺炎:多见双肺下叶弥漫性密度均匀的小结节状浸润阴影,边缘模糊,少数患者可见叶性浸润或弥漫性网状结节性浸润灶。
8.厌氧菌性肺炎:双下肺底纹理增多粗乱,夹杂有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或同时伴有脓胸、胸膜积液等征象。
肺炎是由多种病源菌引起的肺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渗出性病变.临床上常见,可发生于任何的人群。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X线可见炎性浸润阴影。
细菌性肺炎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
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病死率极高。
多有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少数有咯血和呼吸困难;其它症状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临床表现一般较轻。
主要症状为干咳、发热、呼吸困难、紫绀和食欲减退。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曾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肺炎疾病病理、疾病分型及支原体肺炎、大叶性肺炎、结核感染、军团菌肺炎、曲霉菌感染、克雷伯杆菌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放线菌肺炎、肺包虫肺炎、厌氧菌等肺部感染影像诊断肺炎是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肺炎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其它肺炎。
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1、支原体肺炎:树芽征+磨玻璃影+大片实变+树雾征(晕征)+支气管壁增厚2、结核感染:树芽征+磨玻璃影+实变+空洞+结节+纤维化+支气管壁增厚+多形态病灶3、大叶性肺炎:磨玻璃影+实变+无空洞+胸腔积液4、军团菌肺炎:大片实变+纤维化+变化快+重力效应+支气管壁增厚+胸腔积液+空洞及淋巴结肿大5、金葡菌肺炎:树芽征+磨玻璃影+实变+空洞+纤维化+脓胸+液气囊+毒血症6、努卡氏菌肺炎:免疫力低+磨玻璃影+中心低密度实变+多发结节+胸膜受累7、曲霉菌感染:树芽征+磨玻璃影+实变+空洞+结节+晕征+胸膜下楔形影+支气管壁增厚+菌球征8、巨细胞病毒CMV:多发微结节+磨玻璃影+实变+小叶间隔增厚+纤维化+空气潴留9、克雷伯杆菌肺炎:磨玻璃影+膨胀性+实变+蜂窝脓肿+叶间隙下坠+砖红胶冻痰10、铜绿假单胞菌:弥漫性支气管肺炎+小叶中心结节+早期肺脓肿+胸腔积液+毒血症+蓝绿痰11、厌氧菌:支气管肺炎+脓胸+脓气胸+多发肺脓肿12、念珠菌:双下肺+支气管肺炎+大片实变+空洞13、放线菌肺炎:持续性大片实变+空洞+跨叶+胸膜受累+淋巴结肿大14、隐球菌肺炎:分叶/毛刺结节+大片实变+外周及胸膜下+空洞+晕征+假肿瘤征15、肺吸虫肺炎:实变+隧道样空腔+线状条带影+胸膜至肺延伸,慢性期条索影+多囊空洞+胸水16、肺包虫肺炎:多发水样囊腔+中下肺+厚壁空洞+漂浮荷叶征17、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力低+磨玻璃影+实变+间质增生+上肺囊状改变。
军团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军团病(IegionnaireSdiSeaSe)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由军团菌引起,以呼吸系统为主要损害的一种人类急性传染病。
临床常见的是军团菌肺炎和庞堤阿克热。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夏末秋初为本病的流行高峰季节。
注意本地流行情况、与患者的接触史、应用空调及建筑施工等。
2.临床表现有军团菌肺炎和庞堤阿克热两种类型。
(1)军团菌肺炎:潜伏期2~10d,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呈单纯性肺炎或伴肺外多系统表现。
前驱期有发热、头痛、食欲缺乏、轻咳等,l~2d后体温升至39.5。
C以上,伴畏寒、寒战、干咳、胸痛、气急,咳少量白痰,痰内常带少量血丝,肺部有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重症或免疫受抑制者,可出现肺空洞、肺脓肿或胸腔积液、肺梗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肺外表现可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表现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炎、心包炎、肝炎甚至肝衰竭等。
(2)庞堤阿克热:潜伏期l~2d,起病急,但症状轻微,呈一种自限性过程,不发生肺炎或休克,也无肺外器官受累表现,病程1周左右顺利康复。
3.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10X10。
/L,个别患者可达4OX1(Γ/L,分类以中性分叶核为主,有明显核左移现象。
血沉快,尿中可出现蛋白和红细胞。
肺组织、血痰、胸腔积液、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到军团菌。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和痰涂片,可见军团菌。
放射免疫测定可在患者尿液中检出嗜肺军团菌I型抗原。
【治疗措施】1.一般支持疗法及对症处理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
2.病原治疗首选红霉素,每日2.0~4.0g,口服,若效果不佳,给予静脉滴注,疗程应在3周以上。
肺部病变常需1〜2个月消失。
有免疫缺陷或病情严重者,可加利福平300〜600mg,1次∕12h 口服。
其他如多西环素、喳诺酮类药物亦有一定疗效,可以选用。
氨基糖昔类、B-内酰胺类无效。
军团菌肺炎的诊断标准军团菌肺炎是一种由军团菌属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时可导致肺炎甚至死亡。
因此,对军团菌肺炎进行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以下是军团菌肺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军团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一般包括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非特异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警惕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有暴露史的患者,考虑到军团菌肺炎的可能性。
二、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军团菌肺炎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军团菌肺炎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可呈现为单侧或双侧肺实变、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等表现。
此外,CT检查也能够更加准确地显示肺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病原学检查。
军团菌肺炎的病原学检查是最为直接的诊断手段。
痰培养、血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等方法可以明确军团菌的存在。
此外,PCR技术也能够对军团菌进行快速检测,为早期诊断提供便利。
四、免疫学检查。
军团菌肺炎的诊断还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查来进行。
血清军团菌抗体滴度的升高,特别是军团菌特异性IgM抗体的检测,对军团菌肺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五、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还可以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军团菌肺炎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军团菌肺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对于疑似病例,应当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日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军团菌肺炎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肺炎CT征象肺炎CT征象:1.小结节影常见于腺病毒。
也可见于细菌、真菌感染。
病灶一般在5~6mm,边缘较模糊,以中下肺野为多,也可有与小叶或小叶融合病灶并存。
2.小斑片状或斑片状的融合影可见各种原因的肺炎。
直径为1~2.5cm,边缘模糊。
斑片影并可见发生融合,一般表现为:下比上多,内比外多,后比前多。
(图2-2)3.肺段及大叶阴影多见于细菌感染,也可见于腺病毒和卡氏囊虫感染。
以肺段或叶为界,体积不缩小,内有支气管充气征,边缘模糊。
(图2-3)4.条索状及网状阴影此征常见于放射性肺炎,慢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和肺炎的吸收期。
病变以增殖为主,也可合并实质性肺泡炎。
表现为斑片状不规则的条索状混合影。
边缘可清楚,也可模糊。
(图2-4)(图2-5)5.球形阴影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真菌性肺炎,炎性假瘤。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多发或单发的球形影,多为1~3cm边缘较均匀,增强时为周围强化,但易变,且常合并空洞;真菌性肺炎是脓肿与肉芽肿,变化慢;炎性假瘤,大小不一,边缘可光整,毛刺,增强可均匀或混合强化。
(图2-6)(图2-7)6.空洞常见于化脓性肺炎或真菌性肺炎。
见环形的透亮区,边缘可清晰,可模糊。
壁可厚薄。
常伴有斑片状模糊影或小结节影。
7.胸膜病变合并积液,后期胸膜局部增厚。
少见部位肺炎征象:(一)、肺尖脓肿肺尖是肺部感染少见部位,而肺尖脓肿有其与其他部位脓肿不全相同的CT表现,当脓肿周围较少出现浸润表现和胸膜受浸表现时,容易与结核或肺上沟瘤混淆。
病史:多见于老年人,有发热,但是热度不是很高。
有咳嗽咳痰,白细胞稍高等不典型表现。
CT表现:肺尖部见大片状影或包块影,密度不均,中心常有空洞形成,边缘模糊。
周围可有小点状影,小斑片影或包块影。
增强扫描中心强化不明显,部分病例周围可见明显强化,相邻胸膜局限性增厚粘连,增强扫描多数病例没有明显的纵隔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
在抗感染治疗后病灶可缩小,其内空洞吸收。
(图2-9)(图2-10)(图2-11)鉴别诊断:1、肺结核空洞:多为干酪性空洞,形成内壁不规则,常有凹凸不平,空洞壁可见小点状钙化影。
军团菌肺炎光芒万丈,不及你眸中柔光。
军团菌肺炎军团菌肺炎是由军团菌科细菌、嗜肺军团(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引起的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故以往又称本病为嗜肺军团(杆)菌肺炎,该菌系GNB中的重要致病菌,所致肺炎的X 线表现却缺乏特异性。
军团菌病夏、秋季多发,潜伏期一般为2-10天,主要易感人群有吸烟者、HIV/AIDS导致的免疫缺陷者、移植等免疫力、慢性肺部疾病者、集中空调冷却塔维护人员等[1]。
军团菌肺炎是军团菌病的主要类型,不仅见于社区获得性肺炎[2],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WHO已将其列入传染病报告范围。
【临床特点】典型者常为亚急性发病,初为疲乏、软弱无力、肌痛、食欲不振和畏寒发热,1-2d后症状加重,出现高热体温常高达40℃以上,寒战、头痛、胸痛,继而咳嗽加剧、黏痰、血丝痰或血痰;部分患者可有气急和呼吸困难因不存在带菌状态,所以从痰液、气管分泌物、胸水、血液或肺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出嗜肺军团(杆)菌或用其他技术(如直接荧光抗体法或PCR法)检测到该致病菌抗原即可确诊此外,在嗜肺军团(杆)菌感染1周后血清中可出现抗嗜肺军团(杆)菌抗体前后两份血清抗体效价升高达4倍以上,或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256时可以做出诊断。
【疾病诊断】1.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持续高热超过40℃;2.头痛、意识障碍或腹泻;3. 痰革兰染色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而微生物很少;4. 低钠血症;5. 血清肌酶升高;6. 血尿;7. 对β-内酰胺类和(或)氨基糖甙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通常,当临床上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伴全身中毒性表现、反应淡漠,以及与局限性肺部异常不成比例的发热、呼吸困难,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结合上述线索,应考虑军团菌肺炎。
对具有感染风险的患者,如吸烟、慢性肺病和免疫抑制患者,也应注意排查。
【影像学表现】X线平片上可见:1. 主要X线表现为肺泡实变阴影,病初起位于单侧单叶(多为下叶)肺外围胸膜下,边缘模糊,似肺炎链球菌肺炎。
细菌性、病毒性及支原体肺炎CT特征来自于“每日医学影像小英语”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仅用于学术交流,不涉及任何商业等!肺炎是因各种因素所引起的一种气道终末端或者肺泡与肺间质的炎性反应,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
细菌性肺炎组肺实变以及含气支气管征象的概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及支原体肺炎组。
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在肺实变、磨玻璃影、碎石征的概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都高于细菌性肺炎组。
病毒性肺炎组间质增厚征象的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
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壁增厚的概率高于细菌性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
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是最为常见的肺炎类型,它是由不同菌种感染而导致的肺部炎性反应。
临床表现为咳嗽、寒颤、高热和咯脓性或铁锈色痰等,主要发病机制为定植在肺部的细菌损伤肺泡壁引起的渗出性炎性反应,病理上表现为细支气管及肺泡内被大量渗出物所充填,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实变。
在大片肺实变影的衬托下,未充填渗出物的支气管穿行其中,表现为含气支气管征。
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在临床并不少见,主要致病源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成人中流感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等。
由于病毒性肺炎传染性强、病情进展快、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早期病毒核酸检测常较困难,肺磨玻璃影为肺内片状稍高密度影,其内肺纹理显示较清晰,病理上为肺泡间及细支气管的结缔组织水肿、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造成肺泡壁加厚,但肺泡腔单纯呈轻度炎性改变,其内仅含少许渗出的炎性细胞与浆液。
碎石征为肺内胸膜下区多发的大小不一小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呈碎路石样分布,边界较清晰,其病理上表现为肺间质较多的液体和细胞渗出。
主要表现为多肺叶及外周性分布,这可能和肺间质主要分布于肺外带胸膜下区域有关。
肺炎支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大小约200 nm,可通过分泌物和空气传播,引发局部流行。
从肺CT上分辨是哪种病原体感染根据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肺炎支原体和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及金葡菌;还有卡他莫拉菌、军团菌、厌氧菌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很少见。
虽然病原体很多,但是很多细菌感染CT没有特异性表现,临床表现也没有特异性表现。
但是,部分患者还是有一定的特点和线索。
例1,患者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咳铁锈色痰,气促。
不用说,大叶性肺炎,首先考虑肺炎链球菌。
虽然肺炎克雷伯杆菌、军团菌等也会表现为大叶性肺炎,但是相对可能性小。
假如病情进展,出现空洞,那么几乎可以否定肺炎链球菌的诊断。
因为肺炎链球菌引起空洞的可能性非常小!另外,流感嗜血杆菌也几乎不会形成空洞(内科学第八版,44页)。
注意,大叶性肺炎边缘模糊,不规则,假如病灶边缘清楚,病灶收缩,形状规则,比如呈S形,那就不是大叶性肺炎,是肺不张,要警惕肺癌。
例2,患者干咳,咽痛2周。
血白细胞不高。
病灶上叶,形态相对单一,肺结核的可能性小。
肺炎患者树芽征,支原体肺炎相对多见。
对比左侧,右侧支气管壁有增厚。
病灶多,症状轻,血白细胞不高。
综合考虑,支原体肺炎。
典型支原体肺炎影像学:上肺或者双肺常见,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磨玻璃影,支气管壁增厚,病灶进展,则实变。
参考2016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树芽征支原体肺炎常见,磨玻璃影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常见。
如下,患者干咳,无发热。
磨玻璃进展实变,症状轻,考虑支原体肺炎。
假如是病毒性肺炎,则几乎会发热。
病情进展快,呼吸困难等。
参考文献:张晓晔, 张伟, 朱敏,等. 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7):1026-1029.王宏伟, 丁长伟, 杨军浩. 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21(2):292-294.例3,中年女性,高热,咳脓痰10余天,伴气促、偶尔痰中带血。
军团菌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军团菌病(Legionnaires' disease)是由军团菌(Legionella)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其病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体中,特别是温暖的水体,如湖泊、河流、热水系统、冷却塔和喷泉等。
当人们吸入感染源(如水滴、水雾、气溶胶等)中的军团菌时,就可能患病。
目前,军团菌病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军团菌病的临床症状与一般肺炎相似,主要包括高热、咳嗽、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重症病例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显示肺部炎性浸润和渗出。
3.心电图:可出现ST-T波变化。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异常,如血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
确诊需要进行军团菌的培养和PCR检测。
二、处理原则:1.及时诊断与早期治疗:对于怀疑感染军团菌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测,尽快确定诊断,以便早期开始治疗。
2.抗生素治疗:目前,大多数军团菌感染可以通过使用苯唑西林、呋诺酮和阿奇霉素等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
3.对症治疗: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应合理使用退热剂和镇咳药。
4.对重症患者的支持治疗:对于呼吸困难严重、出现低氧血症等重症患者,应提供氧疗和机械通气支持。
5.潜在感染源的控制:对于发现军团菌感染源的场所,如水系统或冷却塔等设备,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对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等,以切断感染源传播。
总之,军团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测,而治疗则是以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为基础,同时加强支持治疗,提供必要的氧疗和机械通气支持。
此外,对于发现的感染源也要进行及时控制,以预防疫情扩大。
2016年内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辅导:军团菌肺炎检查1.X线检查
X线显示片状肺泡浸润,继而肺实变,尤其多数见于下叶,单侧或双侧。
病变进展迅速,还可伴有胸腔积液。
免疫功能低下的严重患者可出现空洞或肺脓肿。
肺部病变的吸收常较一般肺炎为慢,临床治疗有效时,其X线表现病变仍呈进展状况。
20%患者2周后病变始明显吸收,1~2个月阴影才完全消散,少数患者可延迟至数月。
2.化验检查
支气管抽吸物、胸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作吉姆萨染色可以查见细胞内的军团杆菌。
这些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和基因探针检测可呈阳性。
应用PCR技术扩增杆菌基因片段,能够迅速诊断。
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及血清微量凝集试验时,前后两次抗体滴度呈4倍增长,分别达1:128、1:64或更高者,均可诊断。
此外,尿液ELISA法检测细菌可溶性抗原,亦具有较高特异性。
血白细胞多超过10×109/L,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有时伴有肾功能损害。
动脉血气分析可提示低氧血症。
军团菌肺炎少见CT征象
军团病(legionnaires disease,LD)是一种以肺炎为主要表现,常伴多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病。
【病理表现和流行病学】军团菌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机会致病菌。
是一种人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兼性细胞内寄生菌,目前军团菌科军团菌属细菌有42种、64个血清型。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为嗜肺军团菌种(legionella,pneumophila),已发现有15个血清型。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道,普通肺炎中约l15%由Lp感染引起,军团菌肺炎中约80%由Lp引起。
最近研究表明,在严重的社会获得性肺炎中,Lp为第2位病因。
该菌具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具有的内毒素(LPS),同时尚含有溶解细胞的外毒素及多种活性酶,使其共有较强的致病性。
Baskemile等提取到的分泌性含锌蛋白能分解多肽、明胶和酶蛋白,可引起肺组织损伤。
细胞膜含许多活性酶,多数菌株能产内β-酰胺酶。
军团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易感者多见于男性、年迈体弱和吸烟酗酒者;原有心肺疾病、糖尿病、肾衰竭、肿瘤、艾滋病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孕妇、幼儿;透析或器官移植者;入住ICU患者。
军团菌肺炎(legionella pneumonia,LP)病理特点为广泛分布的多灶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症,常伴有纤维蛋白性和少量黏液性渗出性胸膜炎,脓胸罕见。
显微镜下,可见严重的肺泡和支气管炎,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偶可在肺泡间隔、血管周围淋巴管内、肺门和支气管旁淋巴结内发现细菌。
肺炎可修复,但亦可能吸收不完全,引起间质性炎症和纤维化。
在免疫低下者可发生广泛的肺泡损伤伴透明膜形成,并可引起肺外多器官播散性小脓肿。
【临床表现】临床上最常见者有两种类,即军团菌肺炎和庞蒂阿克热(pontiac fever),军团菌肺炎为非典型肺炎,潜伏期约2~10天。
军团菌肺炎可影响全身各个器官。
患者有短暂的不适,骤起高热,可高达40℃以上,常伴寒战和间歇性干咳。
咯血偶见。
胸痛发生率33%,剧烈胸痛可被误诊为肺栓塞。
呼吸困难为60%,干咳、胸痛、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肺部罗音出现较早,而实变体征较迟。
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60%以上患者有心动过缓,可有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高热并心动过缓有提示诊断意义。
庞蒂阿克热常由Lp1、Lp6、Lf、Lm引起,潜伏期5~66小时(平均36小时)。
临床多表现为发热,大部分病人伴头痛、寒战、全身不适、腹泻、各种神经系统症状等。
部分病人也可有呼吸困难、干咳。
无肺炎X线表现的多系统损害为本型特点。
本病属自限性,一周内完全康复。
军团菌肺炎早期体格检查常有中毒性面容、高热、相对缓脉、肺部罗音等。
以后大多数病人出现肺实变体征。
呼吸急促与肺部受损程度成正比,但与影像检查相比,体征常较轻微。
【CT表现】军团菌感染可累及多个脏器,其中肺是主要的受侵器官。
军团菌肺炎为广泛多叶分布的炎症,其主要特点为:
(1)病变复杂多样: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斑片状模糊阴影、纱网状影、边界清楚的小结节增殖影、条索状阴影、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等。
多种表现常合并存在,可以相互转化,表现为动态演变过程。
呈肺野、肺段肺炎改变,病变由一叶一段发展至多叶多段,也可局限于一侧一叶一段,部分跨叶段分布多叶受侵犯是本病一个重要的影像学特征性改变。
(图3-89,图3-90)
(2)部分病例病变吸收较慢,严重者可出现肺内空洞或肺脓肿,空洞具有形成快、闭合慢的特点。
(3)呈小叶肺炎状改变,病变大小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支气管肺炎。
呈弥漫性的单或双侧分布,局部可融合呈高密度的团片状影像。
这是本病的另一种较典型的影像学改变。
(图3-91)
(4)病变常伴有胸水出现。
肺部阴影多变的情况下伴有胸水形成应高度怀疑军团菌感染的可能(图3-92)
(5)少部分病例呈肺间质性改变。
(图3-93)
【读片要点】
(1)有多变性、多形性、多发性特点。
(2)在肺炎基础上可伴发胸水、胸膜增厚及肺脓肿。
肺部阴影多变的情况下伴有胸水形成应高度怀疑军团菌感染的可能。
胸水均较一般的结核性胸膜炎吸收迅速,胸膜增厚亦能恢复止常。
少数患者有空洞形成,空洞具有形成快、闭合慢的特点。
【鉴别诊断】
(1)与支气管肺炎鉴别:军团菌肺炎主要分布在肺的外围,肺门结构清晰,肺野内带几乎无病灶存在;而支气管肺炎肺野内带有病灶。
(2)肺内病变合并空洞,特别位于上肺野者。
需与结核鉴别。
军团菌病空洞具有形成快、闭合慢的特点。
军团菌肺炎的胸水均较一般的结核性胸膜炎吸收迅速,胸膜增厚亦能恢复正常。
检查:
特异性血清抗体滴定〉1:256,或双份血清对比高4倍;放射免疫测定法或梅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尿中可溶性细菌抗原,痰、胸液和肺组织特殊培养有嗜肺军团菌生长。
用药原则:
1.轻症病例以口服红霉素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较重者用红霉素分次静脉滴注,连用2-3周,并和其他辅助药物治疗。
3.重症患者用红霉素静滴外,可联合应用利福平,强力霉素。
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为避免复发,病程需3周以上。
4.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对本病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