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格式:pps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
天津理工电路习题及答案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内容总结——目的是建立计算机辅助分析复杂电路(网络)的数学模型1、教学基本要求初步建立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图、连通图和子图的概念,树、回路与割集的拓扑概念,关联矩阵,基本回路,基本割集的概念,选取树和独立回路的方法。
关联矩阵,用降阶关联矩阵表示的KCL和KVL的矩阵形式。
回路与割集的拓扑概念,单连支回路,单树枝割集。
2、重点和难点(1) 关联矩阵(2)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3) 状态变量的选取及状态方程的建立方法(4) 电路状态方程列写的直观法和系统法.三种主要关联矩阵形式:①结点关联矩阵A:描述结点与支路的关联关系的矩阵。
设复杂电路(网络)有N个结点、B条支路,其结点关联矩阵A表示如下:(n-1)ⅹb其中任意元素a jk的定义为:a jk= +1,表示结点j与支路k相关联且支路方向流出结点;a= -1,表示结点j与支路k相关联且支路方向流入结jk点;a= 0,表示结点j与支路k不关联;jk②回路关联矩阵B:描述回路与支路的关联关系的矩阵。
设复杂电路(网络)有L个回路、B条支路,其回路关联矩阵B表示如下:lⅹb其中任意元素b jk的定义为:b jk= +1,表示回路j与支路k相关联且回路方向与支路方向一致;bjk= -1,表示回路j与支路k相关联且回路方向与支路方向向反;bjk= 0,表示回路j与支路k相不关联;③割集关联矩阵Q:描述割集与支路的关联关系的矩阵。
设复杂电路(网络)有Q个割集、B条支路,其割集关联矩阵Q表示如下:(n-1)ⅹb其中任意元素q jk的定义为:q jk= +1,表示割集j与支路k相关联且割集方向与支路方向一致;qjk= -1,表示割集j与支路k相关联且割集方向与支路方向向反;qjk= 0,表示割集j与支路k相不关联;注意:★对于结点关联矩阵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矩阵形式:Ai = 0;i =[i i i2i3……i b]T。
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重点:1.关联矩阵;2. 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3. 状态方程。
难点:电路状态方程列写的直观法和系统法。
§ 15.1 图的矩阵表示1. 有向图的关联矩阵2.电路的图是电路拓扑结构的抽象描述。
若图中每一支路都赋予一个参考方向,它成为有向图。
有向图的拓扑性质可以用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和割集矩阵描述 3. 关联矩阵是用结点与支路的关系描述有向图的拓扑性质。
4. 回路矩阵是用回路与支路的关系描述有向图的拓扑性质。
5. 割集矩阵是用割集与支路的关系描述有向图的拓扑性质。
6. 本节仅介绍关联矩阵以及用它表示的基尔霍夫定律的矩阵形式。
7.一条支路连接某两个结点,则称该支路与这两个结点相关联。
支路与结点的关联性质可以用关联矩阵描述。
设有向图的结点数为 n ,支路数为b ,且所有结点与支路均加以编号。
于是,该有向图的关联矩阵为一个 」阶的矩阵,用 表示。
它的每一行对应一个结点,每一列对应一条支路,它的任一元素 定义如下:8.,表示支路 k 与结点j 关联并且它的方向背离结点9.-1 一,表示支路k 与结点j 关联并且它指向结点; 10.n:A,表示支路k 与结点j 无关联。
对于图 15.1 所示的有向图,它的关联矩阵是1 23 45 61'-I -1 0 1 0 0A=2 0 0 1 -1-1 D 3 41 0 0 0+1 +4 0 +1 -1 0图 15.1J-的每一列元素之和为零。
关联矩阵丄的特点:①每一列只有两个非零元素,一个是+1,—个是-1,如果把 的任一行划去,剩下的矩阵用 亠』表示,并称为降阶关联矩阵(今后主要用这种降阶关联矩阵, 所以往往略去“降阶”二字) ,被划去的行对应的结点可以当作参 考结点。
例如,若以结点4为参考结点,把上式中'3-的第4行划去,得 A0 0-1 0+1 -+1的第3行划去,得 A0 01-1 0 0 -1或一个-1 ,每一个这样的列必对应于与参考结从而画岀有向图。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一、实际工程应用中,电路的规模日益增大,结构日益复杂,为了便于借助计算机做为辅助手段,求解方程,要求将电路方程用矩阵形式表示。
1,回路电流方程(网孔电流法)由于描述支路与回路关联性质的是回路矩阵B,所以适合用以B表示的KCL和KVL推到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在加一组约束方程,便得到了回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不允许存在无伴电流源)
2,节点电压法:节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电路的独立变量,并且用KCL列足够的独立方程。
宜用以矩阵A表示的KCL和KVL推到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在加一组约束方程,便得到了结点电压法的矩阵形式。
(不允许存在无伴电压源)
3,另外还有割集电压方程,(割集电压法是结点电压法的推广)列表法等方法,列表法适应性很强,方程易于建立,但缺点是规模大,零元素所占比例越大,稀疏技术发展以使这一缺点变得微不足道。
二.二端口网络
任何复杂由线性R、L(M)、C元件构成的无源一端口可以用一个等效阻抗表征它的外部特性。
同理,任何给定的由线性R、L(M)、C元件构成的无源二端口的外部性能可以用3个参数确定,那么只要找到一个由具有三个阻抗组成的简单二端口,两个二端口参数相同,则两个二端口的外部特性完全相同,它们是等效的。
三、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回转器有把一个端口上的电流“回转”为另一个端口上的电压或相反的过程的本领。
正是这一性质,使回转器具有把一个电容回转为一个电感的本领。
负阻抗变换器(简称NIC)也是一个二端口,为电路设计中实现负R、L、C提供可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