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937.33 KB
- 文档页数:50
华为评级标准华为评级标准是指华为公司在对其供应商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标准。
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供应商评估标准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华为评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质量华为公司对于其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要求非常高,要求其产品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华为公司的要求。
华为公司会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确保其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 交货能力华为公司对于供应商的交货能力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供应商必须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及时交货,并且能够保证供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华为公司会对供应商的交货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供应链的稳定性。
3. 价格竞争力华为公司对于供应商的价格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供应商必须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货能力。
华为公司会对供应商的价格进行评估,以确保其采购成本的合理性。
4. 技术创新能力华为公司对于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视。
供应商必须能够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会对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5. 服务质量华为公司对于供应商的服务质量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供应商必须能够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和反馈。
华为公司会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总之,华为评级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涵盖了产品质量、交货能力、价格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
华为公司会根据这些标准对其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保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这些标准也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性测试规范 2008年05月15日发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PVD工艺可靠性测试规范 密级:秘密 DKBA 1924-2008.5
2008-11-24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Huawei Confidential 第2页,共24页Page 2 , Total24 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 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无线终端测试与质量管理部 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 手机导电漆及导电胶测试规范 手机镜片测试规范 手机键盘测试规范 手机塑料件及喷漆件测试规范 手机塑料水电镀件测试规范 手机天线结构测试规范 手机外表面印刷测试规范 手机五金件测试规范 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 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 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 本规范历次修订情况: 规范号 Doc No. 主要起草部门专家 主要评审部门专家 修订情况
DKBA 1924-2008.5 可靠性测试组: 刘春林、郑冬、刘吉平(V2.1版) 可靠性测试组:刘春林 刘吉平 郑冬 测试与质量管理部:刘洋、李良才 工业设计部:戴小军 莫允 宋旭春 张斌 TQC: 黄进元 试行稿正式发
布 手机PVD工艺可靠性测试规范 密级:秘密 DKBA 1924-2008.5
2008-11-24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Huawei Confidential 第3页,共24页Page 3 , Total24 目 录Table of Contents 1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规则.....................................................................................................3 1.1 距离.................................................................................................................................3 1.2 时间.................................................................................................................................3 1.3 位置.................................................................................................................................3 1.4 照明.................................................................................................................................3 1.5 实验室测试环境要求........................................................................................................3 2 测试项目..........................................................................................................................3 2.1 膜厚测试..........................................................................................................................3 2.1.1 试验目的......................................................................................................................3 2.1.2 试验条件......................................................................................................................3 2.1.3 合格判据......................................................................................................................3 2.2 抗化学试剂测试(建议安装在整机上测试).....................................................................3 2.2.1 试验目的......................................................................................................................3 2.2.2 试验条件......................................................................................................................3 2.2.3 程序.............................................................................................................................3 2.2.4 合格判据......................................................................................................................3 2.3 附着力测试.......................................................................................................................3 2.3.1 试验目的......................................................................................................................3 2.3.2 试验条件......................................................................................................................3 2.3.3 程序.............................................................................................................................3 2.3.4 合格判据......................................................................................................................3 2.3.5 说明.............................................................................................................................3 2.4 耐磨性测试.......................................................................................................................3 2.4.1 试验目的......................................................................................................................3 2.4.2 试验条件......................................................................................................................3 2.4.3 程序.............................................................................................................................3 2.4.4 合格判据......................................................................................................................3 2.5 耐醇性测试.......................................................................................................................3 2.5.1 试验目的......................................................................................................................3 2.5.2 试验条件......................................................................................................................3 2.5.3 程序.............................................................................................................................3 2.5.4 结果判定......................................................................................................................3 2.6 铅笔硬度测试...................................................................................................................3 2.6.1 试验目的......................................................................................................................3 2.6.2 试验条件......................................................................................................................3 2.6.3 程序.............................................................................................................................3 2.6.4 合格判据......................................................................................................................3 2.6.5 说明.............................................................................................................................3 2.7 低温存储..........................................................................................................................3 2.7.1 试验目的......................................................................................................................3 2.7.2 试验条件......................................................................................................................3 2.7.3 程序.............................................................................................................................3 2.7.4 合格判据......................................................................................................................3 2.8 高温存储..........................................................................................................................3 2.8.1 试验目的......................................................................................................................3
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产品可靠性测试是指在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对产品进行一系列测试,以评估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而确保产品能够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下正常运行,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是指对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测试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首先,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对测试环境的规定。
测试环境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压、振动、冲击等因素。
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其测试环境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时,需要对测试环境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测试方法和过程的规定。
测试方法是指对产品进行可靠性测试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而测试过程则是指在测试中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在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时,需要对测试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定,包括测试设备的选择和校准、测试样品的准备和标定、测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内容,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测试指标和要求的规定。
测试指标是指在产品可靠性测试过程中所需要评估的具体指标,如产品的寿命、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而测试要求则是指对这些测试指标所需满足的具体要求。
在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时,需要对测试指标和要求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最后,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和报告的规定。
测试结果的评定是指根据测试数据对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评定,而测试报告则是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档。
在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时,需要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和报告进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是确保产品可靠性测试过程科学、准确和可靠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应包括对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过程、测试指标和要求、测试结果的评定和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对用户体验和品牌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探讨,以期为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测试、性能稳定性测试、通信稳定性测试、电池寿命测试等内容。
外观质量测试主要包括手机外壳强度测试、耐磨性测试、防水防尘性能测试等,以确保手机在日常使用中不易损坏。
性能稳定性测试则包括手机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恶劣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测试,以保证手机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通信稳定性测试则是针对手机的信号接收和传输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手机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保持通信畅通。
电池寿命测试则是测试手机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和续航能力,以保证手机在日常使用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软件稳定性测试、安全性能测试、辐射安全性测试等内容。
软件稳定性测试主要是测试手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以确保手机在运行各种应用时不易出现卡顿、闪退等问题。
安全性能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面对病毒攻击、网络攻击等安全威胁时的表现,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辐射安全性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通话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辐射水平,以确保手机在正常使用时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包括用户体验测试、环保测试等内容。
用户体验测试主要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测试手机在日常使用中的操作便利性、界面友好性、功能实用性等,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环保测试则是测试手机在生产、使用、报废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以确保手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性能稳定性、通信稳定性、电池寿命、软件稳定性、安全性能、辐射安全性、用户体验、环保等多个方面的测试内容,以全面保障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标准,手机制造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可靠性强的产品,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华为服务器测试方案华为服务器测试方案一、测试背景和目标:华为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性的服务器产品,用于满足企业和组织机构对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需求。
本测试方案旨在全面评估华为服务器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其适用于各种应用场景的能力。
测试目标如下:1. 评估华为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能力。
2. 测试服务器的可靠性,包括故障恢复、热插拔和灾备功能。
3. 评估服务器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
4. 测试服务器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性能和适用性。
二、测试环境和工具:1. 测试环境:搭建适合华为服务器的物理环境,包括机架、电源、网络设备等。
2. 测试工具: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可靠性测试工具和安全性测试工具,如SPEC CPU、Iometer、JMeter、LoadRunner等。
三、测试内容和方法:1. 性能测试:通过多项性能测试指标,评估华为服务器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性能。
测试内容包括:a. 计算性能:使用SPEC CPU等工具,测试服务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计算速度和效率。
b. 存储性能:使用Iometer等工具,测试服务器的存储性能,包括读写速度、随机访问速度等。
c. 网络性能:使用JMeter、LoadRunner等工具,测试服务器在高负载下的网络传输速度和吞吐量。
2. 可靠性测试:通过模拟故障和异常情况,测试华为服务器的可靠性和故障恢复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a. 故障恢复:模拟硬件故障,测试服务器的硬件备份、热插拔和故障转移功能。
b. 热插拔:测试服务器的热插拔功能,包括热插拔硬盘、热插拔内存和热插拔PCI设备等。
c. 灾备功能:测试服务器的灾备功能,包括数据备份、镜像和冗余等。
3. 安全性测试:通过模拟攻击和漏洞扫描,测试华为服务器的安全性能。
测试内容包括:a. 数据加密:测试服务器的数据加密功能,包括数据传输加密和存储加密。
b. 访问控制:测试服务器的访问控制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列表。
华为安全网关测试方案一、测试目的和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为了保护企业的网络安全,华为提供了安全网关产品。
安全网关是网络安全设备中的一种,主要用于监控、过滤和管理网络流量,以保护企业内部网络不受恶意攻击和威胁。
为了保证华为安全网关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测试。
二、测试内容和方法1.性能测试1)流量处理能力:测试安全网关的最大并发连接数、每秒新建连接数、数据包转发速率等指标。
2)延迟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对网络流量传输的延迟情况。
3)吞吐量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在不同流量负载下的吞吐量。
4)防火墙性能测试:测试安全网关作为防火墙时的性能表现,如最大防火墙吞吐量、最大会话数等指标。
2.安全性能测试1)防御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对各类网络攻击的防御效果,如DoS攻击、DDoS攻击、入侵检测等。
2)用户身份验证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对用户身份的验证和认证机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安全策略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对安全策略的实施情况,如访问控制、流量过滤等。
3.兼容性测试1)网络兼容性测试:测试安全网关与不同厂商的网络设备之间的兼容性。
2)协议兼容性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对各种网络协议的支持情况。
4.可靠性测试1)故障恢复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在出现故障情况下的恢复能力和稳定性。
2)负载均衡测试:测试安全网关在负载均衡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三、测试环境和工具1.测试环境1)测试网络:搭建测试网络,包括源主机、目标主机、攻击主机等。
2)测试平台:搭建安全网关测试平台,包括安全网关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3)网络攻击仿真环境:利用网络攻击仿真工具构建各种攻击场景。
2.测试工具1) Ixia:用于评估安全网关的性能和可靠性。
2) Spirent Test Center:用于模拟各种网络攻击和流量。
3) Wireshark:用于抓包和分析网络流量。
4) Nmap:用于进行网络扫描和发现漏洞。
四、测试流程1.确定测试目标和指标:根据安全网关的功能和性能特性,确定测试的目标和指标。
可靠性测试标准可靠性测试是产品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其标准的制定对于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当包括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和测试方法。
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故障率、平均无故障时间、失效概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对于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而测试方法则是实现对这些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的手段,包括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等。
其次,可靠性测试标准应当考虑到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特点。
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因此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特点,以确保测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另外,可靠性测试标准还应当考虑到测试的成本和周期。
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测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测试的成本和周期,以确保测试的可行性和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制定可靠性测试标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标准的制定应当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阶段、生产阶段、使用阶段和维护阶段,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 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到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特点,以及测试的成本和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充分考虑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RCS客户端测试规范拟制田嘉洪日期2012-12-19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DVP05T04 V2.8 / 仅供内部使用)修订记录目录1概述 (6)2测试评审 (6)2.1低保真评审 (6)2.1.1概念 (6)2.1.2执行策略 (6)2.1.3启动策略 (6)2.2设计规格评审 (6)2.2.1概念 (6)2.2.2执行策略 (7)2.2.3启动策略 (7)3测试设计 (7)3.1业务用例设计 (7)3.1.1概念 (7)3.1.2执行策略 (7)3.1.3启动策略 (8)3.2专项用例设计 (8)4测试执行 (8)4.1业务用例执行 (8)4.1.1概念 (8)4.1.2执行策略 (8)4.1.3启动策略 (8)4.2需求覆盖检查 (9)4.2.1概念 (9)4.2.2执行策略 (9)4.2.3启动策略 (9)4.3稳定性测试 (9)4.3.1概念 (9)4.3.2执行策略 (9)4.3.3启动策略 (10)4.4可靠性测试 (10)4.4.1概念 (10)4.4.2执行策略 (10)4.4.3启动策略 (10)4.5KPI测试 (11)4.5.1概念 (11)4.5.2执行策略 (11)4.5.3启动策略 (11)4.6可服务性测试 (11)4.6.1概念 (11)4.6.2执行策略 (12)4.6.3启动策略 (12)4.7安全性测试 (12)4.7.1概念 (12)4.7.2执行策略 (12)4.7.3启动策略 (13)4.8兼容性测试 (13)4.8.1概念 (13)4.8.2执行策略 (13)4.8.3启动策略 (13)4.9用户体验 (13)4.9.1概念 (13)4.9.2启动策略 (14)4.9.3版本准出标准 (14)4.9.4闭环要求 (14)4.9.5流程指引 (15)RCS客户端测试规范关键词:RCS 规范摘要:本文档从RCS客户端测试方法及评估维度等方面进行说明,适用范围为RCS基于智能平台的客户端测试。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生活便利程度。
为了确保手机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本文将就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械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可靠性寿命测试和软件稳定性测试。
其中,机械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耐摔性、耐磨性、按键寿命等方面的测试;电气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充电性能、通话音质等方面的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主要包括手机在高温、低温、湿度等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可靠性寿命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的使用寿命、性能衰减情况等方面的测试;软件稳定性测试主要包括手机系统的稳定性、应用程序的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测试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测试标准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能够全面反映手机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表现;最后,测试标准应该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能够及时适应新技术和新需求的发展。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实施对于手机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严格执行可靠性测试标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售后成本,提升品牌声誉;对于消费者来说,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能够保障其权益,提高购买的信心,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是手机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制定和实施对于行业发展和用户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手机制造商能够严格按照测试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的手机产品。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也应该关注产品的可靠性测试报告,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可靠性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证手机质量和性能稳定,制定了一系列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以确保手机在各种使用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包括外观检测、性能测试、耐久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外观缺陷、表面处理、按键操作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手机外观完美,操作顺畅。
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处理器性能、内存性能、网络性能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手机在运行各种应用程序时能够快速响应,不出现卡顿现象。
耐久性测试主要包括耐摔性、耐水性、耐磨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手机在意外情况下也能够正常使用。
其次,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国际标准主要包括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标准,而行业标准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行业标准等方面的标准。
参考这些标准可以使手机可靠性测试更加科学、规范。
此外,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和使用习惯不同,对手机的可靠性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定测试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以确保测试结果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最后,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的执行需要依靠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人员。
测试设备主要包括外观检测设备、性能测试设备、耐久性测试设备等,而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测试经验和专业的技术知识,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是保障手机质量和性能稳定的重要手段,其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并依靠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来执行。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试,才能确保手机在各种使用环境下都能够可靠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华为喷漆件可靠性测试标准2006...1测试要求及⽅法1.1膜厚测试按照GB/T 13452.2规定的⽅法测量每层油漆的厚度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如果膜厚超过规格要求,停⽌测试。
1.2附着⼒测试参照国标GB/T 9286-1998 ?⾊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如果油漆膜厚为0~60um,⽤锋利⼑⽚(⼑锋⾓度为20°~30°)在测试样本表⾯划10×10个1mm×1 mm⼩⽹格,如果膜厚为61um~120um,在测试样本表⾯划6×6个2mm×2mm⼩⽹格,每⼀条划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刷将测试区域的碎⽚刷⼲净;⽤粘附⼒(10±1)N/25mm 的胶带(3M610号胶纸或NICHIBAN CT405AP-24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格,并⽤橡⽪擦⽤⼒擦拭胶带,以加⼤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积及⼒度;⽤⼿抓住胶带⼀端,在60°⽅向,0.5s~1s内扯下胶纸,试验⼀次,试验后再⽤5倍放⼤镜检查油漆的脱落情况。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4B时为合格。
未划百格区域不能出现脱落;注:⽤指甲⽤⼒刮外壳的边缘或棱⾓处,要求油漆不易成⽚脱落。
Classification Description Appearance of surface ofcross-cut area5B 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油漆脱落- 4B 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积⼩于5%3B 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积在5%~15%之间2B 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积在15%~35%之间1B 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积在35%~65%之间0B 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积⼤于65%1.3耐磨性测试⽤专⽤的NORMAN RCA耐磨测试仪(型号:7-IBB-647)及专⽤的纸带(11/16 inch wide ×6 或 8 inch diameter ),施加175g的载荷,带动纸带在样本的表⾯连续磨擦200个循环。
1测试标准框架1.1整体框架1.2测试样品数1.3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2外观等级面划分2.1外观等级面定义3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3.1距离3.2时间3.3位置3.4照明3.5环境4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4.1膜厚测试4.1.1试验目的4.1.2试验条件4.1.3合格判据4.2抗MEK(丁酮)测试4.2.1试验目的4.2.2试验条件4.2.3程序4.2.4合格判据4.3附着力测试4.3.1试验目的4.3.2试验条件4.3.3程序4.3.4合格判据4.3.5等级描述说明4.3.6测试工具4.4RCA纸带耐磨测试4.4.1试验目的4.4.2试验条件4.4.3程序4.4.4合格判据4.5酒精摩擦测试4.5.1试验目的4.5.2试验条件4.5.3程序4.5.4合格判据4.6橡皮摩擦测试4.6.1试验目的4.6.2试验条件4.6.3程序4.6.4合格判据4.7振动摩擦测试4.7.1试验目的4.7.2试验条件4.7.3程序4.7.4合格判据4.7.5说明4.8铅笔硬度测试4.8.1试验目的4.8.2试验条件4.8.3程序4.8.4合格判据4.8.5测试工具4.9抗脏污测试4.9.1试验目的4.9.2试验条件4.9.3程序4.9.4合格判据4.10牛顿笔测试4.10.1试验目的4.10.2试验条件4.10.3程序4.10.4合格判据4.10.5说明4.11显微维氏硬度测试4.11.1试验目的4.11.2试验条件4.11.3程序4.11.4合格判据4.12耐化妆品测试4.12.1试验目的4.12.2试验条件4.12.3程序4.12.4合格判据4.13耐手汗测试4.13.1试验目的4.13.2试验条件4.13.3程序4.13.4合格判据4.13.5说明4.14低温存储4.14.1试验目的4.14.2试验条件4.14.3程序4.14.4合格判据4.15高温存储4.15.1试验目的4.15.2试验条件4.15.3程序4.15.4合格判据4.16交变湿热4.16.1试验目的4.16.2试验条件4.16.3程序4.16.4合格判据4.17温度冲击4.17.1试验目的4.17.2试验条件4.17.3程序4.17.4合格判据4.18太阳辐射4.18.1试验目的4.18.2试验条件4.18.3程序4.18.4合格判据4.18.5说明4.19盐雾测试4.19.1试验目的4.19.2试验条件4.19.3程序4.19.4合格判据4.20水煮测试4.20.1试验目的4.20.2试验条件4.20.3程序4.20.4合格判据4.20.5说明4.21切片测试4.21.1试验目的4.21.2试验条件4.21.3程序4.21.4合格判据4.22内部件附着力测试4.22.1试验目的4.22.2试验条件4.22.3程序4.22.4合格判据4.23内部件交变湿热4.23.1试验目的4.23.2试验条件4.23.3程序4.23.4合格判据4.23.5说明4.24内部件温度冲击4.24.1试验目的4.24.2试验条件4.24.3程序4.24.4合格判据4.25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4.25.1试验目的4.25.2试验条件4.25.3程序4.25.4合格判据4.26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4.26.1试验目的4.26.2试验条件4.26.3程序4.26.4合格判据4.27钢丝绒测试4.27.1试验目的4.27.3程序4.27.4合格判据4.28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4.28.13D涂层4.28.2小部件5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5.1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5.1.1试验目的5.1.2试验条件5.2落锤测试5.2.1试验目的5.2.2试验条件5.2.3程序5.2.4合格判据5.3弯折测试5.3.1试验目的5.3.2试验条件5.3.3程序5.3.4合格判据5.4拉力测试5.4.1试验目的5.4.2试验条件5.4.3程序5.4.4合格判据5.5NMT粘合质量初判5.5.1试验目的5.5.2试验条件5.5.3程序5.5.4合格判据5.6NMT剪切强度测试5.6.1试验目的5.6.2试验条件5.6.3程序5.6.4合格判据5.7NMT定向跌落测试5.7.1试验目的5.7.2试验条件5.7.3程序5.7.4合格判据5.8按键手感5.8.1试验目的5.8.2试验条件5.8.3合格判据5.9按键弹力曲线测试5.9.1试验目的5.9.2试验条件5.9.3资源要求5.9.4测试步骤5.9.5合格判据5.10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5.10.2试验条件5.10.3程序5.10.4合格判据5.11表面能测试5.11.1试验目的5.11.2试验条件5.11.3程序5.11.4合格判据5.11.5说明5.11.6附OWENS 计算方法5.12装饰件拉拔力测试5.12.1试验目的5.12.2试验条件5.12.3程序5.12.4合格判据5.13卡托三杆弯测试5.13.1试验目的5.13.2试验条件5.13.3程序5.13.4合格判据5.14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5.14.1试验目的5.14.2试验条件5.14.3程序5.14.4合格判据5.15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5.15.1试验目的5.15.2试验条件5.15.3程序5.15.4合格判据5.16卡托扭曲测试5.16.1试验目的5.16.2试验条件5.16.3程序5.16.4合格判据5.17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5.17.1试验目的5.17.2试验条件5.17.3程序5.17.4合格判据5.18卡托弯折测试5.18.1试验目的5.18.2试验条件5.18.3程序5.18.4合格判据5.19螺钉防松扭力测试5.19.1试验目的5.19.2试验条件5.19.3程序5.19.4合格判据5.20螺钉破坏扭力测试5.20.1试验目的5.20.2试验条件5.20.3程序5.20.4合格判据6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6.1抗化学试剂测试6.1.1试验目的6.1.2试验条件6.1.3程序6.1.4合格判据6.2附着力测试6.2.1试验目的6.2.2试验条件6.2.3程序6.2.4合格判据6.2.5说明6.3铅笔硬度测试6.3.1试验目的6.3.2试验条件6.3.3程序6.3.4合格判据6.3.5测试工具6.4显微维氏硬度测试6.4.1试验目的6.4.2试验条件6.4.3程序6.4.4合格判据6.5耐化妆品测试6.5.1试验目的6.5.2试验条件6.5.3程序6.5.4合格判据6.6耐手汗测试6.6.1试验目的6.6.2试验条件6.6.3程序6.6.4合格判据6.6.5说明6.7低温存储6.7.1试验目的6.7.2试验条件6.7.3程序6.7.4合格判据6.8高温存储6.8.1试验目的6.8.2试验条件6.8.3程序6.8.4合格判据6.9交变湿热6.9.1试验目的6.9.3程序6.9.4合格判据6.10温度冲击6.10.1试验目的6.10.2试验条件6.10.3程序6.10.4合格判据6.11酒精摩擦6.11.1试验目的6.11.2试验条件6.11.3程序6.11.4合格判据6.12钢丝绒测试6.12.1试验目的6.12.2试验条件6.12.3程序6.12.4合格判据6.13盐雾试验6.13.1试验目的6.13.2试验条件6.13.3程序6.13.4合格判据6.14水煮测试6.14.1试验目的6.14.2试验条件6.14.3程序6.14.4 合格判据6.14.5 说明6.15太阳辐射6.15.1试验目的6.15.2试验条件6.15.3程序6.15.4合格判据6.15.5说明6.16背面油墨阻抗测试6.16.1试验目的6.16.2试验条件6.16.3程序6.16.4合格判据6.17挤压测试6.17.1试验目的6.17.2试验条件6.17.3程序6.17.4合格判据6.18镜片推脱力测试6.18.1试验目的6.18.2试验条件6.18.3程序6.18.4合格判据6.19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6.19.2试验条件6.19.3合格判据6.20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6.20.1试验目的6.20.2试验条件6.20.3程序6.20.4合格判据6.21落球测试6.21.1试验目的6.21.2试验条件6.21.3程序6.21.4合格判据6.22环对环挤压测试6.22.1试验目的6.22.2试验条件6.22.3程序6.22.4合格判据6.23透光率6.23.1试验目的6.23.2试验条件6.23.3合格判据6.23.4说明6.24水滴角6.24.1试验目的6.24.2试验条件6.24.3合格判据6.25表面能测试7特殊工艺测试方法7.1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7.1.1试验目的7.1.2试验条件7.1.3程序7.1.4合格判据7.2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7.2.1试验目的7.2.2试验条件7.2.3判定依据7.3贴片logo环境测试7.3.1试验目的7.3.2试验条件7.3.3合格判据7.4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7.4.1试验目的7.4.2试验条件7.4.3程序7.4.4合格判据7.5屏蔽罩性能测试7.5.1高温测试7.5.2吃锡测试7.5.3绝缘电阻测试7.5.4耐电压测试8供应商ORT测试要求8.1应用说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范围Scope:本标准规定了手机结构件类物料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华为研发测试部、华为IQC、供应商在研发、试生产、量产阶段的测试;任何新的项目,供应商都需要完整的按照本标准进行验证测试,并提供报告;结构图纸上对于规格描述有冲突的以图纸为准,图纸有效性高于此规范;如果使用了本标准没有包含的新工艺,需要针对新工艺重新进行标准补充制定;已经通过华为验收测试正式签样的项目,如果出现任何工程变更,包含但不限于场地变更、材料变化、生产制程变化等,必须提前通知华为,并按照本标准进行全面测试;批量生产阶段,也必须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抽检项目、频率和数量满足本标准第8部分ORT 测试要求;除满足本标准要求之外,同时需配合整机满足DKBA 6414《终端手机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的要求。
本规范标识为TTF要求,原则上在华为测试,发现问题由华为决策是否需要改进,推荐供应商提前测试并改进薄弱点,相关情况主动报告华为。
简介Brief introduction:本规范为手机结构件的可靠性要求,包含结构件涂层的附着力性能、耐磨性能、抗划伤性能、耐候性能,结构件单体的强度性能,摄像头镜片的镀膜耐磨性能、强度要求等,标准包含表面处理、强度、非功能类镜片、特殊工艺共四大部分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Key words:结构件、表面处理、强度、非功能镜片、可靠性测试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