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终端耳机单体涂层可靠性测试技术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196.55 KB
- 文档页数:14
1、目的:为验证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标准的要求,特制定此可靠性检测标准。
2、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耳机产品及材料(含半成品)开发及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实验。
3、权责:工程部:负责产品开发过程(产品,半成品及产品材料的可靠性,并制定产品的可靠性测试标准。
品管部:负责生产来料,半成品及生产过程可靠性实验验证,并出具实验报告。
项目部/工程部:对实验不合格品的分析、并制定改善方案。
4、实验项目:一)环境测试适用阶段 序号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和要求 合格标准实验设备数量ESPPMP选用1高温工作试验产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输入音频扫描信号(按公司常规),音量开至最大,在温度设置为您60℃士2℃的试验箱中工作8H 后取出检测。
试验后产品应功能正常,灵敏度变化不超过士3db;产品外观应正常,无变色、龟裂等情形。
恒温恒湿测试机5PCS●●2低温工作试验产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输入音频扫描信号(按公司常规),音量开至最大,在温度设置为-20℃士2℃的试验箱中工作8H 后取出检测。
试验后产品应功能正常,灵敏度变化不超过士3db ,产品外观应正常,无变色,龟裂有情情形。
恒温恒湿测试机5PCS●●3高温贮藏试验将功能‘外观正常的产品放置于70℃士2℃的试验箱内8H 后取出检测。
试验后产品应功能正常,灵敏度变化不超过士3db ;产品外观应正常,无变色,龟裂等情形。
恒温恒测试机5PCS●●4低温贮藏试验将功能‘外观正常的产品纺织于-35℃士2℃的试验箱内8H 后取出检测。
试验后产品应功能正常,灵敏度变化不超过士3db ,产品外观应正常,无变色,龟裂等情形。
恒温恒湿测试机5PCS●●5高温高湿试验将功能、外观正常的产品放置于温度为40℃士2℃、湿度为93%的士2%PH 的恒温恒湿试验箱中储藏48H ,试验后在常温下恢复2H 后检测。
试验后产品应功能正常,灵敏度变化不超过士3db ;产品外观应正常,无变色,龟裂等情形。
恒温恒湿测试机5PCS●●6 高低温循环试验将功能,外观正常的产品放置于-20℃士2℃的试验箱中持续24H 后取出,常温下恢复2H ,检查后再放置于60℃士2℃的试试验后产品应功能正常,灵敏度变化不超过士3db ,产品外观应正常,无变色、龟恒温恒湿测试机5PCS●●文件编号:WI-QDM-001版本:A/0可靠性实验规程编写时间:2013-09-07页码:4 OF 14文件编号:WI-QDM-001 版本:A/0耳机可靠性实验标准编写时间:2013-09-07页码:5 OF 14适用阶段序号实验项目 实验方法和要求 合格标准 实验设备 数量ESPPMP选用7温度冲击实验产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输入白噪音,音量开至最大,在经-10℃士2℃的试验中持续2H 后,再经30min 升温至40℃士2℃并持续2H ,又经30min 降温至-10℃士2℃,经过4次温度循环后在常温下恢复2H 再进行检测。
1测试标准框架 (15)1.1整体框架 (15)1.2测试样品数 (15)1.3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18)2外观等级面划分 (18)2.1外观等级面定义 (18)3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19)3.1距离 (19)3.2时间 (19)3.3位置 (19)3.4照明 (19)3.5环境 (19)4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19)4.1膜厚测试 (19)4.1.1试验目的 (19)4.1.2试验条件 (19)4.1.3合格判据 (19)4.2抗MEK(丁酮)测试 (19)4.2.1试验目的 (19)4.2.2试验条件 (20)4.2.3程序 (20)4.2.4合格判据 (20)4.3附着力测试 (20)4.3.1试验目的 (20)4.3.2试验条件 (21)4.3.3程序 (21)4.3.4合格判据 (22)4.3.5等级描述说明 (22)4.3.6测试工具 (23)4.4RCA纸带耐磨测试 (23)4.4.1试验目的 (23)4.4.3程序 (24)4.4.4合格判据 (24)4.5酒精摩擦测试 (24)4.5.1试验目的 (24)4.5.2试验条件 (24)4.5.3程序 (24)4.5.4合格判据 (25)4.6橡皮摩擦测试 (25)4.6.1试验目的 (25)4.6.2试验条件 (25)4.6.3程序 (25)4.6.4合格判据 (25)4.7振动摩擦测试 (26)4.7.1试验目的 (26)4.7.2试验条件 (26)4.7.3程序 (26)4.7.4合格判据 (27)4.7.5说明 (28)4.8铅笔硬度测试 (28)4.8.1试验目的 (28)4.8.2试验条件 (28)4.8.3程序 (28)4.8.4合格判据 (30)4.8.5测试工具 (30)4.9抗脏污测试 (30)4.9.1试验目的 (30)4.9.2试验条件 (30)4.9.3程序 (31)4.9.4合格判据 (31)4.10牛顿笔测试 (31)4.10.1试验目的 (31)4.10.2试验条件 (31)4.10.3程序 (31)4.10.5说明 (31)4.11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32)4.11.1试验目的 (32)4.11.2试验条件 (32)4.11.3程序 (32)4.11.4合格判据 (32)4.12耐化妆品测试 (32)4.12.1试验目的 (32)4.12.2试验条件 (32)4.12.3程序 (33)4.12.4合格判据 (33)4.13耐手汗测试 (33)4.13.1试验目的 (33)4.13.2试验条件 (33)4.13.3程序 (33)4.13.4合格判据 (34)4.13.5说明 (34)4.14低温存储 (34)4.14.1试验目的 (34)4.14.2试验条件 (34)4.14.3程序 (34)4.14.4合格判据 (35)4.15高温存储 (35)4.15.1试验目的 (35)4.15.2试验条件 (35)4.15.3程序 (35)4.15.4合格判据 (35)4.16交变湿热 (35)4.16.1试验目的 (35)4.16.2试验条件 (35)4.16.3程序 (36)4.16.4合格判据 (36)4.17温度冲击 (36)4.17.2试验条件 (36)4.17.3程序 (36)4.17.4合格判据 (36)4.18太阳辐射 (37)4.18.1试验目的 (37)4.18.2试验条件 (37)4.18.3程序 (37)4.18.4合格判据 (37)4.18.5说明 (37)4.19盐雾测试 (38)4.19.1试验目的 (38)4.19.2试验条件 (38)4.19.3程序 (38)4.19.4合格判据 (39)4.20水煮测试 (40)4.20.1试验目的 (40)4.20.2试验条件 (40)4.20.3程序 (40)4.20.4合格判据 (40)4.20.5说明 (40)4.21切片测试 (40)4.21.1试验目的 (40)4.21.2试验条件 (41)4.21.3程序 (41)4.21.4合格判据 (42)4.22内部件附着力测试 (42)4.22.1试验目的 (42)4.22.2试验条件 (42)4.22.3程序 (43)4.22.4合格判据 (43)4.23内部件交变湿热 (43)4.23.1试验目的 (43)4.23.2试验条件 (43)4.23.4合格判据 (43)4.23.5说明 (43)4.24内部件温度冲击 (43)4.24.1试验目的 (43)4.24.2试验条件 (43)4.24.3程序 (44)4.24.4合格判据 (44)4.25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 (44)4.25.1试验目的 (44)4.25.2试验条件 (44)4.25.3程序 (44)4.25.4合格判据 (44)4.26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 (45)4.26.1试验目的 (45)4.26.2试验条件 (45)4.26.3程序 (45)4.26.4合格判据 (46)4.27钢丝绒测试 (46)4.27.1试验目的 (46)4.27.2试验条件 (46)4.27.3程序 (46)4.27.4合格判据 (46)4.28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 (46)4.28.13D涂层 (46)4.28.2小部件 (46)5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 (47)5.1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 (47)5.1.1试验目的 (47)5.1.2试验条件 (47)5.2落锤测试 (48)5.2.1试验目的 (48)5.2.2试验条件 (48)5.2.3程序 (49)5.3弯折测试 (50)5.3.1试验目的 (50)5.3.2试验条件 (50)5.3.3程序 (52)5.3.4合格判据 (52)5.4拉力测试 (53)5.4.1试验目的 (53)5.4.2试验条件 (53)5.4.3程序 (54)5.4.4合格判据 (54)5.5NMT粘合质量初判 (54)5.5.1试验目的 (54)5.5.2试验条件 (54)5.5.3程序 (54)5.5.4合格判据 (55)5.6NMT剪切强度测试 (56)5.6.1试验目的 (56)5.6.2试验条件 (56)5.6.3程序 (56)5.6.4合格判据 (56)5.7NMT定向跌落测试 (56)5.7.1试验目的 (56)5.7.2试验条件 (57)5.7.3程序 (57)5.7.4合格判据 (58)5.8按键手感 (58)5.8.1试验目的 (58)5.8.2试验条件 (58)5.8.3合格判据 (58)5.9按键弹力曲线测试 (58)5.9.1试验目的 (58)5.9.2试验条件 (58)5.9.3资源要求 (58)5.9.5合格判据 (60)5.10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 (60)5.10.1试验目的 (60)5.10.2试验条件 (60)5.10.3程序 (61)5.10.4合格判据 (61)5.11表面能测试 (61)5.11.1试验目的 (61)5.11.2试验条件 (61)5.11.3程序 (62)5.11.4合格判据 (62)5.11.5说明 (62)5.11.6附OWENS 计算方法 (63)5.12装饰件拉拔力测试 (63)5.12.1试验目的 (63)5.12.2试验条件 (63)5.12.3程序 (63)5.12.4合格判据 (63)5.13卡托三杆弯测试 (64)5.13.1试验目的 (64)5.13.2试验条件 (64)5.13.3程序 (64)5.13.4合格判据 (64)5.14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 (65)5.14.1试验目的 (65)5.14.2试验条件 (65)5.14.3程序 (65)5.14.4合格判据 (65)5.15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 (65)5.15.1试验目的 (65)5.15.2试验条件 (66)5.15.3程序 (66)5.15.4合格判据 (66)5.16卡托扭曲测试 (67)5.16.1试验目的 (67)5.16.2试验条件 (67)5.16.3程序 (67)5.16.4合格判据 (67)5.17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 (68)5.17.1试验目的 (68)5.17.2试验条件 (68)5.17.3程序 (68)5.17.4合格判据 (68)5.18卡托弯折测试 (68)5.18.1试验目的 (68)5.18.2试验条件 (68)5.18.3程序 (69)5.18.4合格判据 (69)5.19螺钉防松扭力测试 (69)5.19.1试验目的 (69)5.19.2试验条件 (69)5.19.3程序 (69)5.19.4合格判据 (70)5.20螺钉破坏扭力测试 (70)5.20.1试验目的 (70)5.20.2试验条件 (70)5.20.3程序 (70)5.20.4合格判据 (70)6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 (71)6.1抗化学试剂测试 (71)6.1.1试验目的 (71)6.1.2试验条件 (71)6.1.3程序 (71)6.1.4合格判据 (71)6.2附着力测试 (71)6.2.1试验目的 (71)6.2.2试验条件 (71)6.2.4合格判据 (71)6.2.5说明 (71)6.3铅笔硬度测试 (72)6.3.1试验目的 (72)6.3.2试验条件 (72)6.3.3程序 (72)6.3.4合格判据 (72)6.3.5测试工具 (72)6.4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72)6.4.1试验目的 (72)6.4.2试验条件 (72)6.4.3程序 (72)6.4.4合格判据 (73)6.5耐化妆品测试 (73)6.5.1试验目的 (73)6.5.2试验条件 (73)6.5.3程序 (73)6.5.4合格判据 (73)6.6耐手汗测试 (74)6.6.1试验目的 (74)6.6.2试验条件 (74)6.6.3程序 (74)6.6.4合格判据 (74)6.6.5说明 (74)6.7低温存储 (74)6.7.1试验目的 (74)6.7.2试验条件 (74)6.7.3程序 (74)6.7.4合格判据 (74)6.8高温存储 (75)6.8.1试验目的 (75)6.8.2试验条件 (75)6.8.3程序 (75)6.9交变湿热 (75)6.9.1试验目的 (75)6.9.2试验条件 (75)6.9.3程序 (75)6.9.4合格判据 (75)6.10温度冲击 (76)6.10.1试验目的 (76)6.10.2试验条件 (76)6.10.3程序 (76)6.10.4合格判据 (76)6.11酒精摩擦 (76)6.11.1试验目的 (76)6.11.2试验条件 (76)6.11.3程序 (76)6.11.4合格判据 (76)6.12钢丝绒测试 (77)6.12.1试验目的 (77)6.12.2试验条件 (77)6.12.3程序 (77)6.12.4合格判据 (77)6.13盐雾试验 (77)6.13.1试验目的 (77)6.13.2试验条件 (77)6.13.3程序 (77)6.13.4合格判据 (78)6.14水煮测试 (78)6.14.1试验目的 (78)6.14.2试验条件 (78)6.14.3程序 (78)6.14.4合格判据 (78)6.14.5说明 (78)6.15太阳辐射 (78)6.15.1试验目的 (78)6.15.3程序 (78)6.15.4合格判据 (79)6.15.5说明 (79)6.16背面油墨阻抗测试 (79)6.16.1试验目的 (79)6.16.2试验条件 (79)6.16.3程序 (79)6.16.4合格判据 (79)6.17挤压测试 (79)6.17.1试验目的 (79)6.17.2试验条件 (80)6.17.3程序 (80)6.17.4合格判据 (80)6.18镜片推脱力测试 (81)6.18.1试验目的 (81)6.18.2试验条件 (81)6.18.3程序 (81)6.18.4合格判据 (81)6.19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 (81)6.19.1试验目的 (81)6.19.2试验条件 (81)6.19.3合格判据 (81)6.20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 (81)6.20.1试验目的 (81)6.20.2试验条件 (81)6.20.3程序 (82)6.20.4合格判据 (82)6.21落球测试 (83)6.21.1试验目的 (83)6.21.2试验条件 (83)6.21.3程序 (83)6.21.4合格判据 (84)6.22环对环挤压测试 (84)6.22.2试验条件 (84)6.22.3程序 (84)6.22.4合格判据 (84)6.23透光率 (85)6.23.1试验目的 (85)6.23.2试验条件 (85)6.23.3合格判据 (85)6.23.4说明 (85)6.24水滴角 (85)6.24.1试验目的 (85)6.24.2试验条件 (85)6.24.3合格判据 (86)6.25表面能测试 (86)7特殊工艺测试方法 (86)7.1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 (86)7.1.1试验目的 (86)7.1.2试验条件 (86)7.1.3程序 (86)7.1.4合格判据 (86)7.2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 (86)7.2.1试验目的 (86)7.2.2试验条件 (86)7.2.3判定依据 (86)7.3贴片logo环境测试 (87)7.3.1试验目的 (87)7.3.2试验条件 (87)7.3.3合格判据 (87)7.4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 (87)7.4.1试验目的 (87)7.4.2试验条件 (87)7.4.3程序 (87)7.4.4合格判据 (87)7.5屏蔽罩性能测试 (88)7.5.2吃锡测试 (88)7.5.3绝缘电阻测试 (88)7.5.4耐电压测试 (88)8供应商ORT测试要求 (88)8.1应用说明 (8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耳机可靠性检验标准版本:Ver.1.0日期:1107批准:xxx1.1为规范耳机的可靠性检验标准,确保经检验后之部品符合产品品质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耳机3.定义3.1功能检查试验前后需确认产品规格书上所规定的产品应有的各项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开关/按键/指示灯等;3.2外观检查试验前后需确认产品的外观,确认的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不能发生部品松动,脱落—所有接合处无破裂、变形等不良—试验后不允许发生变形或物理损伤不良—不允许有隐藏的损伤,摇动产品无响声3.3音质检查3.3.1频率响应检查试验前后需对产品进行频响特性检查,检查条件同产品规格书要求,扫描频率从20HZ-20HKZ(或参照产品规格书频率范围),频响结果需满足产品规格书要求,不超规格上下限;3.2.2听音检查试验前后需对产品进行听音检查,确认产品无音圈碰撞等杂音,要求在额定功率下,输入正弦信号,扫描频率从20HZ-20KHZ(或参照产品规格书频率范围),无异常音不良4.耳机可靠性检验标准7蓝牙适配性试验使用不同的主流手机(魅族、苹果、三星、小米、华为、VIVO、OPPO等),通过蓝牙连接耳机收听音乐,拨打并接听电话蓝牙连接正常,播放无断续,电话接听正常或满足产品规格书要求3pcs抽检10pcs/半年8ESD测试针对充电盒及耳机,空气放电:±8KV,开机蓝牙连接播放音乐状态下,USB口,耳壳各缝隙,每个点测试10次;接触放电:±4KV,USB口,耳壳等金属部位,每个点测试10次蓝牙连接无断开,无死机不良。
试验后功能正常3pcs抽检10pcs/半年4)按以上条件试验2轮共48hour 4.3结构可靠性测试4.4表面处理可靠性试验份也需测试)12汽油用浓度为汽油浸湿棉布,并将浸湿的棉布放在待测物表面,用500G的压力磨擦25次(来回为一次)注意边缘部分也需测试所有样品表面均无起泡、褪色和样品表面无明显痕迹等现象,符合质量要求.3pcs抽检10pcs/半年4.5包装可靠性4.6充电线可靠性4.7电池可靠性标准1强制放电测试1.试验前确认电池部品的外观无机械损伤、漏夜等不良;2.在23±2℃的环境下,用0.2C的放电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完成后1C反向充电90min,检测电池外观,测量电池表面温度不起火,不爆炸为合格3pcs抽检10pcs/半年2过充电测试1.试验前确认电池部品的外观无机械损伤、漏夜等不良;2.在23±2℃的环境下,用0.2C的放电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3.完成后3C恒流充电至4.6V,然后4.6V恒压充电,检查电池外观,测量电池表面温度4.电池持续充电达7H或电池温度下降到比峰值低20%时,试验结束不起火,不爆炸为合格3pcs抽检10pcs/半年3短路测试1)电芯按照0.5C在﹣5℃环境下充满电,在12~24h以内进行测试;2)、在25℃±3℃环境下,将接有热电偶的电芯用电阻80±20mΩ的导线短接电芯正负极(正极不要转接Ni tab),放电直至电芯起火或爆炸或持续短路达24小时或外壳温度较最大温升下降20%时,试验结束。
华为客户可靠性测试标准1 测试标准框架1.1 整体框架1.2 测试样品数1.3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2 外观等级面划分2.1 外观等级面定义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3.1 距离3.2 时间3.3 位置3.4 照明3.5 环境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4.1 膜厚测试4.1.1 试验目的4.1.2 试验条件4.1.3 合格判据4.2 抗MEK(丁酮)测试4.2.1 试验目的4.2.2 试验条件4.2.3 程序4.2.4 合格判据4.3 附着力测试4.3.1 试验目的4.3.2 试验条件4.3.3 程序4.3.4 合格判据4.3.5 等级描述说明4.3.6 测试工具4.4 RCA纸带耐磨测试4.4.1 试验目的4.4.2 试验条件4.4.3 程序4.4.4 合格判据4.5 酒精摩擦测试4.5.1 试验目的4.5.2 试验条件4.5.3 程序4.5.4 合格判据4.6 橡皮摩擦测试4.6.1 试验目的4.6.2 试验条件4.6.3 程序4.6.4 合格判据4.7 振动摩擦测试4.7.1 试验目的4.7.2 试验条件4.7.3 程序4.7.4 合格判据4.7.5 说明4.8 铅笔硬度测试4.8.1 试验目的4.8.2 试验条件4.8.3 程序4.8.4 合格判据4.8.5 测试工具4.9 抗脏污测试4.9.1 试验目的4.9.2 试验条件4.9.3 程序4.9.4 合格判据4.10 牛顿笔测试4.10.1 试验目的4.10.2 试验条件4.10.3 程序4.10.4 合格判据4.10.5 说明4.11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4.11.1 试验目的4.11.2 试验条件4.11.3程序4.11.4 合格判据4.12 耐化妆品测试4.12.1 试验目的4.12.2 试验条件4.12.3 程序4.12.4 合格判据4.13 耐手汗测试4.13.1 试验目的4.13.2 试验条件4.13.3 程序4.13.4 合格判据4.13.5 说明4.14 低温存储4.14.1 试验目的4.14.2 试验条件4.14.3 程序4.14.4 合格判据4.15 高温存储4.15.1 试验目的4.15.2 试验条件4.15.3 程序4.15.4 合格判据4.16 交变湿热4.16.1 试验目的4.16.2 试验条件4.16.3 程序4.16.4 合格判据4.17 温度冲击4.17.1 试验目的4.17.2 试验条件4.17.3 程序4.17.4 合格判据4.18 太阳辐射4.18.1 试验目的4.18.2 试验条件4.18.3 程序4.18.4 合格判据4.18.5 说明4.19 盐雾测试4.19.1 试验目的4.19.2 试验条件4.19.3 程序4.19.4 合格判据4.20 水煮测试4.20.1 试验目的4.20.2 试验条件4.20.3 程序4.20.4 合格判据4.20.5 说明4.21 切片测试4.21.1 试验目的4.21.2 试验条件4.21.3 程序4.21.4 合格判据4.22 内部件附着力测试4.22.1 试验目的4.22.2 试验条件4.22.3 程序4.22.4 合格判据4.23 内部件交变湿热4.23.1 试验目的4.23.2 试验条件4.23.3 程序4.23.4 合格判据4.23.5 说明4.24 内部件温度冲击4.24.1 试验目的4.24.2 试验条件4.24.3 程序4.24.4 合格判据4.25 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4.25.1 试验目的4.25.2 试验条件4.25.3 程序4.25.4 合格判据4.26 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4.26.1 试验目的4.26.2 试验条件4.26.3 程序4.26.4 合格判据4.27 钢丝绒测试4.27.1 试验目的4.27.3 程序4.27.4 合格判据4.28 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4.28.1 3D涂层4.28.2 小部件5 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5.1 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5.1.1 试验目的5.1.2 试验条件5.2 落锤测试5.2.1 试验目的5.2.2 试验条件5.2.3 程序5.2.4 合格判据5.3 弯折测试5.3.1 试验目的5.3.2 试验条件5.3.3 程序5.3.4 合格判据5.4 拉力测试5.4.2 试验条件5.4.3 程序5.4.4 合格判据5.5 NMT粘合质量初判5.5.1 试验目的5.5.2 试验条件5.5.3 程序5.5.4 合格判据5.6 NMT剪切强度测试5.6.1 试验目的5.6.2 试验条件5.6.3 程序5.6.4 合格判据5.7 NMT定向跌落测试5.7.1 试验目的5.7.2 试验条件5.7.3 程序5.7.4 合格判据5.8 按键手感5.8.1 试验目的5.8.2 试验条件5.8.3 合格判据5.9 按键弹力曲线测试5.9.1 试验目的5.9.2 试验条件5.9.3 资源要求5.9.4 测试步骤5.9.5 合格判据5.10 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5.10.3 程序5.10.4 合格判据5.11 表面能测试5.11.1 试验目的5.11.2 试验条件5.11.3 程序5.11.4 合格判据5.11.5 说明5.11.6 附OWENS 计算方法5.12 装饰件拉拔力测试5.12.1 试验目的5.12.2 试验条件5.12.3 程序5.12.4 合格判据5.13 卡托三杆弯测试5.13.1 试验目的5.13.2 试验条件5.13.3 程序5.13.4 合格判据5.14 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5.14.1 试验目的5.14.2 试验条件5.14.3 程序5.14.4 合格判据5.15 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5.15.1 试验目的5.15.2 试验条件5.15.3 程序5.15.4 合格判据5.16 卡托扭曲测试5.16.1 试验目的5.16.2 试验条件5.16.3 程序5.16.4 合格判据5.17 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5.17.1 试验目的5.17.2 试验条件5.17.3 程序5.17.4 合格判据5.18 卡托弯折测试5.18.1 试验目的5.18.2 试验条件5.18.3 程序5.18.4 合格判据5.19 螺钉防松扭力测试5.19.1 试验目的5.19.2 试验条件5.19.3 程序5.19.4 合格判据5.20 螺钉破坏扭力测试5.20.1 试验目的5.20.2 试验条件5.20.3 程序5.20.4 合格判据6 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6.1 抗化学试剂测试6.1.1 试验目的6.1.2 试验条件6.1.3 程序6.1.4 合格判据6.2 附着力测试6.2.1 试验目的6.2.2 试验条件6.2.3 程序6.2.4 合格判据6.2.5 说明6.3 铅笔硬度测试6.3.1 试验目的6.3.2 试验条件6.3.3 程序6.3.4 合格判据6.3.5 测试工具6.4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6.4.1 试验目的6.4.2 试验条件6.4.3 程序6.4.4 合格判据6.5 耐化妆品测试6.5.1 试验目的6.5.2 试验条件6.5.3 程序6.5.4 合格判据6.6 耐手汗测试6.6.1 试验目的6.6.2 试验条件6.6.3 程序6.6.4 合格判据6.6.5 说明6.7 低温存储6.7.1 试验目的6.7.2 试验条件6.7.3 程序6.7.4 合格判据6.8 高温存储6.8.1 试验目的6.8.2 试验条件6.8.3 程序6.8.4 合格判据6.9 交变湿热6.9.1 试验目的6.9.3 程序6.9.4 合格判据6.10 温度冲击6.10.1 试验目的6.10.2 试验条件6.10.3 程序6.10.4 合格判据6.11 酒精摩擦6.11.1 试验目的6.11.2 试验条件6.11.3 程序6.11.4 合格判据6.12 钢丝绒测试6.12.1 试验目的6.12.2 试验条件6.12.3 程序6.12.4 合格判据6.13 盐雾试验6.13.1 试验目的6.13.2 试验条件6.13.3 程序6.13.4 合格判据6.14 水煮测试6.14.1 试验目的6.14.2 试验条件6.14.3 程序6.14.4 合格判据6.14.5 说明6.15 太阳辐射6.15.1 试验目的6.15.2 试验条件6.15.3 程序6.15.4 合格判据6.15.5 说明6.16 背面油墨阻抗测试6.16.1 试验目的6.16.2 试验条件6.16.3程序6.16.4 合格判据6.17 挤压测试6.17.1 试验目的6.17.2 试验条件6.17.3 程序6.17.4 合格判据6.18 镜片推脱力测试6.18.1 试验目的6.18.2 试验条件6.18.3 程序6.18.4 合格判据6.19 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6.19.2 试验条件6.19.3 合格判据6.20 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6.20.1 试验目的6.20.2 试验条件6.20.3 程序6.20.4 合格判据6.21 落球测试6.21.1 试验目的6.21.2 试验条件6.21.3 程序6.21.4 合格判据6.22 环对环挤压测试6.22.1 试验目的6.22.2 试验条件6.22.3 程序6.22.4 合格判据6.23 透光率6.23.1 试验目的6.23.2 试验条件6.23.3 合格判据6.23.4 说明6.24 水滴角6.24.1 试验目的6.24.2 试验条件6.24.3 合格判据6.25 表面能测试7 特殊工艺测试方法7.1 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7.1.1 试验目的7.1.2 试验条件7.1.3 程序7.1.4 合格判据7.2 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7.2.1 试验目的7.2.2 试验条件7.2.3 判定依据7.3 贴片logo环境测试7.3.1 试验目的7.3.2 试验条件7.3.3 合格判据7.4 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7.4.1 试验目的7.4.2 试验条件7.4.3 程序7.4.4 合格判据7.5 屏蔽罩性能测试7.5.1 高温测试7.5.2 吃锡测试7.5.3 绝缘电阻测试7.5.4 耐电压测试8 供应商ORT测试要求8.1 应用说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华为耳机外观检验标准1检验环境、要求:1.1温度、湿度:温度,15℃-35℃;湿度,20%-75%。
1.2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1.3位置初始时,产品与桌面成45度,检视角度垂直于产品检视面,随后产品上下左右各转动45度.1.4照明。
冷白荧光灯(光源在检测者正上方),光照度为700-1000 Lux1.5检视时间外观表面标准检视时间为10±5S。
允许最长检视时间15S。
在这15S内缺陷仍不可见,则此检视件视为合格. 建议一级面检视时间为7s,二级面检视时间为5s,三级面检视时间为3s。
1.6检视人员要求检视人员视力需在1.0以上(含矫正视力)1.7检验工具:直尺/卷尺,测试工装,菲林片,塞规。
2缺陷代码表代码名称(单位)代码名称(单位)N数目(个)D直径(mm)L长度(mm)H深( 或高)度(mm)W宽度(mm)DS距离(mm)S面积(mm2)3缺陷总数要求单一零部件每个面允许有1个允收缺陷种类,但色差等缺陷不计入种类统计。
A类标准外观总缺陷不超过2个,B类标准外观总缺陷不超过3个。
4终端耳机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外观不良项A级标准B级标准备注同色点D≤0.25,N≤2,DS≥15 D≤0.30,N≤2,DS≥15 (1)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点缺陷之间距离不能小于15mm;(2)0.1≤D<0.15缺陷点的数量N≥3时定义为麻点。
异色点D≤0.20, N≤2,DS≥15 D≤0.25, N≤2,DS≥15麻点单位面积(100mm2)表示内N=3时允许有1处,大于3时不允许。
在10mm×10mm的单位面积内,D≤0.1的缺陷点的数量N<3则不计。
单位面积(100mm2)表示内N=3时允许有1处,大于3时不允许。
在10mm×10mm的单位面积内,D≤0.1的缺陷点的数量N<3则不计。
细划伤耳塞壳体、咪壳、领夹、接听键L≤3.0,W≤0.05,N≤1耳塞壳体、咪壳、领夹、接听键L≤3.0,W≤0.10, N≤1(1)当w<0.02mm时,细划伤忽略不计;(2)划伤之间距离不能小于15mm;当碰伤以点状形式存在时,以点缺陷规格要求。
耳机测试规范1。
制定目得: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2。
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耳机检验作业、3、权责单位:本检验规范由研发部门制定,部门经理核准后发行;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与原制定单位商议后修改。
4.应用文件:抽样计划表、工程样板、5、检验仪器设备:耳机综合测试仪,卡尺、专用治具。
6。
检验标准:1、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可按实际情况在5%左右调整,对于数量很少(少于100PCS)要求抽检10%或者更多,以实际情况为准。
AQL(可接受质量标准)为CRITICAL 待定(致命缺陷),MAJOR待定(重要缺陷)及MINOR 待定(轻微缺陷)。
(具体参数需要各个部门商议确定)当正常抽检出现五批有两批不可接收时应进行加严检验。
加严检验样本数量与密度调整为正常抽检得2倍,直至达到可接收标准时恢复为正常抽检。
(进行加严抽检标待商议)2。
有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7、定义:7、1 区域定义A区:前、左、右方向得可视面;B区:后方向得可视面;C区:不直接可视得部分。
7.2缺陷定义致命缺陷:指存在得故障对使用者或携带者得安全带来危害、违反相关安规之缺陷,记为CRI;重要缺陷:不构成致命缺陷,但故障对产品部分使用功能丧失、严重降低,或严重影响产品形象之缺陷,记为MAJ;轻微缺陷:不构成致命缺陷或主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或外观有轻微影响之缺陷,记为MIN;致命缺陷产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致命缺陷得产品;重要缺陷产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重要缺陷得产品;轻微缺陷产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轻微缺陷得产品;7.3注塑件不良缺陷定义缩水:塑件表面局部由于填充不足或注塑压力保持不够而形成得凹坑。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得融合,而在塑料件得表面形成一条明显得线。
顶出痕:由于塑料件得包紧力,顶杆区域受到顶出力所产生得痕迹或凸起。
1 测试标准框架错误!未定义书签。
整体框架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样品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外观等级面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观等级面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距离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照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膜厚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MEK(丁酮)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着力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等级描述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RCA纸带耐磨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酒精摩擦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橡皮摩擦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振动摩擦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铅笔硬度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测试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脏污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耳机测试规范1.制定目的: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耳机检验作业。
3.权责单位:本检验规范由研发部门制定,部门经理核准后发行;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与原制定单位商议后修改。
4.应用文件:抽样计划表、工程样板。
5.检验仪器设备:耳机综合测试仪,卡尺、专用治具。
6.检验标准:1.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可按实际情况在5%左右调整,对于数量很少(少于100PCS)要求抽检10%或者更多,以实际情况为准。
AQL(可接受质量标准)为CRITICAL 待定(致命缺陷),MAJOR 待定(重要缺陷)及MINOR 待定(轻微缺陷)。
(具体参数需要各个部门商议确定)当正常抽检出现五批有两批不可接收时应进行加严检验。
加严检验样本数量和密度调整为正常抽检的2倍,直至达到可接收标准时恢复为正常抽检。
(进行加严抽检标待商议)2.有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7.定义:7.1 区域定义A区:前、左、右方向的可视面;B区:后方向的可视面;C区:不直接可视的部分。
7.2缺陷定义致命缺陷:指存在的故障对使用者或携带者的安全带来危害、违反相关安规之缺陷,记为CRI;重要缺陷:不构成致命缺陷,但故障对产品部分使用功能丧失、严重降低,或严重影响产品形象之缺陷,记为MAJ;轻微缺陷:不构成致命缺陷或主要缺陷,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或外观有轻微影响之缺陷,记为MIN;致命缺陷产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致命缺陷的产品;重要缺陷产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重要缺陷的产品;轻微缺陷产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轻微缺陷的产品;7.3注塑件不良缺陷定义缩水:塑件表面局部由于填充不足或注塑压力保持不够而形成的凹坑。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而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顶出痕: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顶杆区域受到顶出力所产生的痕迹或凸起。
作者:韩冬1 范围 (1)2 参考标准 (1)3 试验设备清单 (1)4 气候测试项目试验步骤 (2)4.1低温贮存 (2)4.2高温贮存 (3)4.3温度冲击 (4)4.4低温工作(调压) (5)4.5高温工作(调压) (6)4.6热测试 (7)4.7 温度循环 (8)4.8交变湿热 (10)4.9凝露试验 (11)4.10低温极限试验 (12)4.11 高温极限试验 (13)4.11盐雾试验(家庭终端产品选做) (14)5 机械测试项目步骤 (15)5.1包装件机械测试项目 (15)5.2环境预处理 (16)5.3静压力试验 (17)5.4跌落试验 (18)4.5随机振动试验 (20)4.6冲击试验 (21)4.7碰撞试验 (22)6非包装状态下的机械类试验 (22)6.2工作振动 (22)6.2裸机跌落 (23)6.3工作冲击 (23)1 范围本操作指导书容涵盖了终端类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的一般操作步骤,依据本步骤得到的结果,具有相当的重复性。
2 参考标准GB/T 2423-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华为公司终端产品可靠性试验技术规范Q DKBA1109-2005 华为公司包装运输件试验规范tNEBS GR-63-CORE-2002 Network Equipment-Building System (NEBS) Requirements: Physical Protection3 试验设备清单4 气候测试项目试验步骤4.1低温贮存试验参数确定TL(试验温度值):-40℃tca(样品温度稳定时间):1htcb(样品恢复时间):1htc(样品试验保持时间):24hU(样品供电电压):220Vr(温度变化速率):1℃/min测试步骤1) 试验前,在常温下进行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检测,并记录测试数据。
(初始检测)2) 将处于室温的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或其他规定放入试验箱内。
1.0目的:制定头戴式耳机成品检验规,保证产品质量2・0围:本公司耳机生产制程/成品出货的产品3・0榷责:由品管部0QC负责耳机成品测试4.0验货环境要求4.1光源与检查物件距离的要求4. 1. 1光源与检查物件的距离40-80CM:lX40W光管,80-140CM:2X40W光管4. 1. 2检查员与检验物体的距离:30+/-5CM.角度:45+/-5°C4.1.3视线停留时间3-5秒。
4.2可靠性测试4.2.1拉力测试,A:主线拉力7. 5KG/1分钟.B:分线卡双线拉力4. 5KG/1分钟, 单线拉力2. 5KG/1分钟・MIC拉力1.5KG/1分钟,测试后功能需正常.4. 2.2跌落测试4. 2. 2.1 1米高度自由落地(水泥地)5次,落下的地面必须是水泥硬地板,耳机的正面、背面、顶面、底面、左右两侧面各跌落1次(共 6次),测试后检查:耳机所有结构是否良好,不能出现断裂、松脱、耳机功能必须正常,音质保持良好-不能出现杂音、异音、等现象.4. 2.3撞击测试:在线材60CM距离处垂直自由落下撞击墙体,测试后功能需合格,喇叭前后壳及耳塞前后壳不允许脱壳.4. 2. 4耳机外壳测试:施加7KG的力/I分钟,测试后外壳0K功能合格4. 2.5线材摇摆测试:吊重200g,角度180度,速度30次/分钟,10000次合格4. 2. 6高低温测试:高温+60度(湿度30%),低温-40度,各测12小时,测后功能及可靠性需合格4. 2. 7盐雾测试:PH值6. 5-7. 2,测试温度35+/-2£,5%盐水,测试48小时•测试后金属件不氧化及变色.4. 2.8耳机成品喷油/丝印/移印的测试标准参阅ES-MA-00K喷油/丝印/移印,检验规〉测试标准4. 2.9 MIC开关的通断测试30000次〈专用测试仪〉,测后功能需合格4・3・其他可靠性测试参阅ES-MA-004《头戴式耳机成品检验规》4.4功能测试验:4. 4.1频响仪测试耳机成品曲线是否在接受围,必须要工程确认频响仪设置的参数是否正确的.4. 4.2连接手机测试MIC的通断功能0K,可以选择歌曲,专用试音曲听机测试不能有破音,左右两全两端声间时大时小,杂音,失真,等。
1 测试标准框架 (15)1.1 整体框架 (15)1.2 测试样品数 (15)1.3 不同工艺测试项选择 (18)2 外观等级面划分 (18)2.1 外观等级面定义 (18)3 测量条件及环境的要求 (19)3.1 距离 (19)3.2 时间 (19)3.3 位置 (19)3.4 照明 (19)3.5 环境 (19)4 表面处理可靠性测试方法 (19)4.1 膜厚测试 (19)4.1.1 试验目的 (19)4.1.2 试验条件 (19)4.1.3 合格判据 (19)4.2 抗MEK(丁酮)测试 (19)4.2.1 试验目的 (19)4.2.2 试验条件 (20)4.2.3 程序 (20)4.2.4 合格判据 (20)4.3 附着力测试 (20)4.3.1 试验目的 (20)4.3.2 试验条件 (21)4.3.3 程序 (21)4.3.4 合格判据 (22)4.3.5 等级描述说明 (22)4.3.6 测试工具 (23)4.4 RCA纸带耐磨测试 (23)4.4.1 试验目的 (23)4.4.3 程序 (24)4.4.4 合格判据 (24)4.5 酒精摩擦测试 (24)4.5.1 试验目的 (24)4.5.2 试验条件 (24)4.5.3 程序 (24)4.5.4 合格判据 (25)4.6 橡皮摩擦测试 (25)4.6.1 试验目的 (25)4.6.2 试验条件 (25)4.6.3 程序 (25)4.6.4 合格判据 (25)4.7 振动摩擦测试 (26)4.7.1 试验目的 (26)4.7.2 试验条件 (26)4.7.3 程序 (26)4.7.4 合格判据 (27)4.7.5 说明 (28)4.8 铅笔硬度测试 (28)4.8.1 试验目的 (28)4.8.2 试验条件 (28)4.8.3 程序 (28)4.8.4 合格判据 (30)4.8.5 测试工具 (30)4.9 抗脏污测试 (30)4.9.1 试验目的 (30)4.9.2 试验条件 (30)4.9.3 程序 (31)4.9.4 合格判据 (31)4.10 牛顿笔测试 (31)4.10.1 试验目的 (31)4.10.2 试验条件 (31)4.10.3 程序 (31)4.10.5 说明 (31)4.11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32)4.11.1 试验目的 (32)4.11.2 试验条件 (32)4.11.3 程序 (32)4.11.4 合格判据 (32)4.12 耐化妆品测试 (32)4.12.1 试验目的 (32)4.12.2 试验条件 (32)4.12.3 程序 (33)4.12.4 合格判据 (33)4.13 耐手汗测试 (33)4.13.1 试验目的 (33)4.13.2 试验条件 (33)4.13.3 程序 (33)4.13.4 合格判据 (34)4.13.5 说明 (34)4.14 低温存储 (34)4.14.1 试验目的 (34)4.14.2 试验条件 (34)4.14.3 程序 (34)4.14.4 合格判据 (35)4.15 高温存储 (35)4.15.1 试验目的 (35)4.15.2 试验条件 (35)4.15.3 程序 (35)4.15.4 合格判据 (35)4.16 交变湿热 (35)4.16.1 试验目的 (35)4.16.2 试验条件 (35)4.16.3 程序 (36)4.16.4 合格判据 (36)4.17 温度冲击 (36)4.17.2 试验条件 (36)4.17.3 程序 (36)4.17.4 合格判据 (36)4.18 太阳辐射 (37)4.18.1 试验目的 (37)4.18.2 试验条件 (37)4.18.3 程序 (37)4.18.4 合格判据 (37)4.18.5 说明 (37)4.19 盐雾测试 (38)4.19.1 试验目的 (38)4.19.2 试验条件 (38)4.19.3 程序 (38)4.19.4 合格判据 (39)4.20 水煮测试 (40)4.20.1 试验目的 (40)4.20.2 试验条件 (40)4.20.3 程序 (40)4.20.4 合格判据 (40)4.20.5 说明 (40)4.21 切片测试 (40)4.21.1 试验目的 (40)4.21.2 试验条件 (41)4.21.3 程序 (41)4.21.4 合格判据 (42)4.22 内部件附着力测试 (42)4.22.1 试验目的 (42)4.22.2 试验条件 (42)4.22.3 程序 (43)4.22.4 合格判据 (43)4.23 内部件交变湿热 (43)4.23.1 试验目的 (43)4.23.2 试验条件 (43)4.23.4 合格判据 (43)4.23.5 说明 (43)4.24 内部件温度冲击 (43)4.24.1 试验目的 (43)4.24.2 试验条件 (43)4.24.3 程序 (44)4.24.4 合格判据 (44)4.25 内部五金件阻抗测试 (44)4.25.1 试验目的 (44)4.25.2 试验条件 (44)4.25.3 程序 (44)4.25.4 合格判据 (44)4.26 内部五金件高温高湿 (45)4.26.1 试验目的 (45)4.26.2 试验条件 (45)4.26.3 程序 (45)4.26.4 合格判据 (46)4.27 钢丝绒测试 (46)4.27.1 试验目的 (46)4.27.2 试验条件 (46)4.27.3 程序 (46)4.27.4 合格判据 (46)4.28 3D涂层及小部件验证策略 (46)4.28.1 3D涂层 (46)4.28.2 小部件 (46)5 结构件强度测试方法 (47)5.1 强度测试位置识别方法 (47)5.1.1 试验目的 (47)5.1.2 试验条件 (47)5.2 落锤测试 (48)5.2.1 试验目的 (48)5.2.2 试验条件 (48)5.2.3 程序 (49)5.3 弯折测试 (50)5.3.1 试验目的 (50)5.3.2 试验条件 (50)5.3.3 程序 (52)5.3.4 合格判据 (52)5.4 拉力测试 (53)5.4.1 试验目的 (53)5.4.2 试验条件 (53)5.4.3 程序 (54)5.4.4 合格判据 (54)5.5 NMT粘合质量初判 (54)5.5.1 试验目的 (54)5.5.2 试验条件 (54)5.5.3 程序 (54)5.5.4 合格判据 (55)5.6 NMT剪切强度测试 (56)5.6.1 试验目的 (56)5.6.2 试验条件 (56)5.6.3 程序 (56)5.6.4 合格判据 (56)5.7 NMT定向跌落测试 (56)5.7.1 试验目的 (56)5.7.2 试验条件 (57)5.7.3 程序 (57)5.7.4 合格判据 (58)5.8 按键手感 (58)5.8.1 试验目的 (58)5.8.2 试验条件 (58)5.8.3 合格判据 (58)5.9 按键弹力曲线测试 (58)5.9.1 试验目的 (58)5.9.2 试验条件 (58)5.9.3 资源要求 (58)5.9.5 合格判据 (60)5.10 USB/耳机/卡托模拟插拔测试 (60)5.10.1 试验目的 (60)5.10.2 试验条件 (60)5.10.3 程序 (61)5.10.4 合格判据 (61)5.11 表面能测试 (61)5.11.1 试验目的 (61)5.11.2 试验条件 (61)5.11.3 程序 (62)5.11.4 合格判据 (62)5.11.5 说明 (62)5.11.6 附OWENS 计算方法 (63)5.12 装饰件拉拔力测试 (63)5.12.1 试验目的 (63)5.12.2 试验条件 (63)5.12.3 程序 (63)5.12.4 合格判据 (63)5.13 卡托三杆弯测试 (64)5.13.1 试验目的 (64)5.13.2 试验条件 (64)5.13.3 程序 (64)5.13.4 合格判据 (64)5.14 卡托横梁正向挤压测试 (65)5.14.1 试验目的 (65)5.14.2 试验条件 (65)5.14.3 程序 (65)5.14.4 合格判据 (65)5.15 卡托横梁侧向挤压测试 (65)5.15.1 试验目的 (65)5.15.2 试验条件 (66)5.15.3 程序 (66)5.15.4 合格判据 (66)5.16 卡托扭曲测试 (67)5.16.1 试验目的 (67)5.16.2 试验条件 (67)5.16.3 程序 (67)5.16.4 合格判据 (67)5.17 卡托钢片推出力测试 (68)5.17.1 试验目的 (68)5.17.2 试验条件 (68)5.17.3 程序 (68)5.17.4 合格判据 (68)5.18 卡托弯折测试 (68)5.18.1 试验目的 (68)5.18.2 试验条件 (68)5.18.3 程序 (69)5.18.4 合格判据 (69)5.19 螺钉防松扭力测试 (69)5.19.1 试验目的 (69)5.19.2 试验条件 (69)5.19.3 程序 (69)5.19.4 合格判据 (70)5.20 螺钉破坏扭力测试 (70)5.20.1 试验目的 (70)5.20.2 试验条件 (70)5.20.3 程序 (70)5.20.4 合格判据 (70)6 非功能类镜片可靠性测试方法 (71)6.1 抗化学试剂测试 (71)6.1.1 试验目的 (71)6.1.2 试验条件 (71)6.1.3 程序 (71)6.1.4 合格判据 (71)6.2 附着力测试 (71)6.2.1 试验目的 (71)6.2.2 试验条件 (71)6.2.4 合格判据 (71)6.2.5 说明 (71)6.3 铅笔硬度测试 (72)6.3.1 试验目的 (72)6.3.2 试验条件 (72)6.3.3 程序 (72)6.3.4 合格判据 (72)6.3.5 测试工具 (72)6.4 显微维氏硬度测试 (72)6.4.1 试验目的 (72)6.4.2 试验条件 (72)6.4.3 程序 (72)6.4.4 合格判据 (73)6.5 耐化妆品测试 (73)6.5.1 试验目的 (73)6.5.2 试验条件 (73)6.5.3 程序 (73)6.5.4 合格判据 (73)6.6 耐手汗测试 (74)6.6.1 试验目的 (74)6.6.2 试验条件 (74)6.6.3 程序 (74)6.6.4 合格判据 (74)6.6.5 说明 (74)6.7 低温存储 (74)6.7.1 试验目的 (74)6.7.2 试验条件 (74)6.7.3 程序 (74)6.7.4 合格判据 (74)6.8 高温存储 (75)6.8.1 试验目的 (75)6.8.2 试验条件 (75)6.8.3 程序 (75)6.9 交变湿热 (75)6.9.1 试验目的 (75)6.9.2 试验条件 (75)6.9.3 程序 (75)6.9.4 合格判据 (75)6.10 温度冲击 (76)6.10.1 试验目的 (76)6.10.2 试验条件 (76)6.10.3 程序 (76)6.10.4 合格判据 (76)6.11 酒精摩擦 (76)6.11.1 试验目的 (76)6.11.2 试验条件 (76)6.11.3 程序 (76)6.11.4 合格判据 (76)6.12 钢丝绒测试 (77)6.12.1 试验目的 (77)6.12.2 试验条件 (77)6.12.3 程序 (77)6.12.4 合格判据 (77)6.13 盐雾试验 (77)6.13.1 试验目的 (77)6.13.2 试验条件 (77)6.13.3 程序 (77)6.13.4 合格判据 (78)6.14 水煮测试 (78)6.14.1 试验目的 (78)6.14.2 试验条件 (78)6.14.3 程序 (78)6.14.4 合格判据 (78)6.14.5 说明 (78)6.15 太阳辐射 (78)6.15.1 试验目的 (78)6.15.3 程序 (78)6.15.4 合格判据 (79)6.15.5 说明 (79)6.16 背面油墨阻抗测试 (79)6.16.1 试验目的 (79)6.16.2 试验条件 (79)6.16.3 程序 (79)6.16.4 合格判据 (79)6.17 挤压测试 (79)6.17.1 试验目的 (79)6.17.2 试验条件 (80)6.17.3 程序 (80)6.17.4 合格判据 (80)6.18 镜片推脱力测试 (81)6.18.1 试验目的 (81)6.18.2 试验条件 (81)6.18.3 程序 (81)6.18.4 合格判据 (81)6.19 镜片背面贴膜拉拔力 (81)6.19.1 试验目的 (81)6.19.2 试验条件 (81)6.19.3 合格判据 (81)6.20 四杆弯折(强化指标)测试 (81)6.20.1 试验目的 (81)6.20.2 试验条件 (81)6.20.3 程序 (82)6.20.4 合格判据 (82)6.21 落球测试 (83)6.21.1 试验目的 (83)6.21.2 试验条件 (83)6.21.3 程序 (83)6.21.4 合格判据 (84)6.22 环对环挤压测试 (84)6.22.2 试验条件 (84)6.22.3 程序 (84)6.22.4 合格判据 (84)6.23 透光率 (85)6.23.1 试验目的 (85)6.23.2 试验条件 (85)6.23.3 合格判据 (85)6.23.4 说明 (85)6.24 水滴角 (85)6.24.1 试验目的 (85)6.24.2 试验条件 (85)6.24.3 合格判据 (86)6.25 表面能测试 (86)7 特殊工艺测试方法 (86)7.1 贴片logo附着力测试 (86)7.1.1 试验目的 (86)7.1.2 试验条件 (86)7.1.3 程序 (86)7.1.4 合格判据 (86)7.2 贴片logo拉拔力测试 (86)7.2.1 试验目的 (86)7.2.2 试验条件 (86)7.2.3 判定依据 (86)7.3 贴片logo环境测试 (87)7.3.1 试验目的 (87)7.3.2 试验条件 (87)7.3.3 合格判据 (87)7.4 PET板材电池盖拉拔力测试 (87)7.4.1 试验目的 (87)7.4.2 试验条件 (87)7.4.3 程序 (87)7.4.4 合格判据 (87)7.5 屏蔽罩性能测试 (88)7.5.2 吃锡测试 (88)7.5.3 绝缘电阻测试 (88)7.5.4 耐电压测试 (88)8 供应商ORT测试要求 (88)8.1 应用说明 (8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OLUO COUNTY QUANCHENG ELECTRONIC CO.,LTD华为终端耳机单体涂层可靠性测试技术规范核准审核制作发行李志雄工程版本A/0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2 OF 14WI-EN-002文件编号修订记录版本2013-7-25无A/0修订日期修订内容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 3 OF 14规范目的为确保本公司的产品之质量满足客户要求,特设立检验制度并制订本规范,明确测试目的、测试参 数、测试过程、合格判据等。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华为终端公司所研发及生产阶段的需要进行耳机涂层可靠性测试的所有产品。
BOLUO COUNTY QUANCHENG ELECTRONIC CO.,LTD 6.2 试验条件 6.3 试验程序 6.4 合格判据5.5 特别说明6 UV测试 ---------------------------------------------------10 6.1 试验目的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条件 5.3 试验程序 5.4 合格判据 4.4 合格判据5 耐溶剂测试 ------------------------------------------------9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条件 4.3 试验程序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条件检验类别 华为终端耳机单体涂层发行日期2013-7-25WI-EN-002版本A/0文件编号 2.3 试验程序 2.4 合格判据3 橡皮摩擦测试 ----------------------------------------------8 3.3 试验程序 3.4 合格判据4 RCA纸带耐磨测试 -------------------------------------------9 2.2 试验条件 2.1 试验目的1 附着力测试 ------------------------------------------------6 1.1 试验目的2 酒精耐磨测试 ----------------------------------------------8 1.2 试验条件 1.3 试验程序目录1.4 合格判据页码4 OF 1411 低温存储 ------------------------------------------------13 11.1 试验目的 11.2 试验条件 11.3 试验程序 11.4 合格判据10.2 试验条件 10.3 试验程序 10.4 合格判据10 高温存储 ------------------------------------------------13 10.1 试验目的 9.1 试验目的 9.2 试验条件 9.3 试验程序 9.4 合格判据8.4 合格判据9 温度冲击 -------------------------------------------------12 8.1 试验目的 8.2 试验条件 8.3 试验程序 7.3 试验程序 7.4 合格判据8 交变湿热 -------------------------------------------------117 盐雾试验 -------------------------------------------------11 7.1 试验目的 7.2 试验条件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BOLUO COUNTY QUANCHENG ELECTRONIC CO.,LTD检验类别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 5 OF 14华为终端耳机单体涂层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 6 OF 141 附着力测试1.1 试验目的测试耳机产品表面印刷、标签、表面处理层(包括:电镀、阳极、喷涂等)之间及与基材间的附着力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1.2 试验条件1) 表面处理层:a) 膜厚0~60µm,切割间距1mm;b) 膜厚60~120µm,切割间距2mm;c) 划格数量:10×10个小格 (涂层上印刷区域表面装饰层不划格,涂层下印刷区域要划格);d) 所用胶带:NICHIBAN CT405AP-24胶带e) 单刃切割刀的刀刃20°\u65374X 30°\u25110X6个切割刀的多刃百格刀刀刃间隔1mm或者2mm; -----最少样品数量:3pcs2) 印刷/标签:a) 无水酒精(浓度≥99.5%)b) 胶带:NICHIBAN CT405AP-24胶带-----最少样品数量:3pcs1.3 试验程序1) 表面装饰层:a) 测试前检查待测试表面外观无变色、起泡、裂口、脱落,刮伤,划痕。
b) 确定膜厚,根据膜厚决定切割间距。
c) 用标准涂层划格器(或单刃刀)在表面处理层表面按照规定的间距划10*10格。
d) 与原切割线90度按照规定的间距划格。
e) 划痕要恰好透至底材表面。
f) 把胶带的中心点放在网格上,与一组切割线平行,胶带长度至少超过网格20mm。
g) 为让胶带和表面处理层保持良好的接触,用手指或者橡皮按压出里面空气,透过胶带看到颜色 全面接触是有效的显示。
h) 待胶带贴紧,(90±30)s内,拉动胶带一角,以与切口处成60°\u30340X角度在0.5~1秒内尽快扯起胶带。
i) 在5倍放大镜下观察百格区脱落情况,给出5B~0B等级。
2) 印刷/标签:用纯棉布蘸无水酒精(浓度≥99.5%)对待测试部位脱脂;a) 等其干燥后将NICHIBAN CT405AP-24胶带粘在印刷区域,并使用铅笔橡皮擦擦拭接触部位,以加强胶带与待测区之接触面积;b) 静置(90±30)s后,用手抓住胶带的一端,在60°\u26041X向迅速拉下胶带,同一位置测试5次。
等级描述百格区脱落外观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7 OF 14a) 在划百格过程中出现油漆崩裂判为FAIL;b) 未划百格区域在测试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也判为FAIL; c) 涂层附着力要求达到4B以上。
1.4 合格判据1) 表面装饰层: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 5%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油漆脱落2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3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0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 65%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油漆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a) 测试后,当印刷无可视性脱落时为合格;b) 测试后,铭牌标记仍应清晰可辨,铭牌测试面积标记脱落面积<5%。
备注:背面镜面油印刷也需针对物料做附着力测试。
2) 印刷/标签: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8 OF 142 酒精耐磨测试2.1 试验目的测试耳机产品表面印刷、标签、表面处理层(包括:电镀、阳极、喷涂等)是否能耐酒精的腐蚀。
2.2 试验条件1) UV漆、PU漆、电镀层,用99.5%医用无水酒精,5N的压力,150次往复。
2) 弹性漆:用99.5%医用无水酒精,5N的压力,100次往复。
3) 印刷/标签:用99.5%医用无水酒精,5N的压力,20次往复。
-----最少样品数量:3pcs2.3 试验程序1) 测试前检查待测试表面外观无变色、起泡、裂口、脱落,刮伤,划痕。
2) 用纯棉布(专用)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测试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施加500g的载荷,用专用仪器或手工以40次/分钟~50次/分钟的速度摩擦;3) 往返标准规定的次数,磨擦待测试表面处理层。
2.4 合格判据试验完成后以测试表面无明显退色、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
3 橡皮摩擦测试3.1 试验目的测试耳机产品表面印刷及标签耐磨性能。
3.2 试验条件1) 印刷:7017R橡皮,加500g力,往复35次, 40次/分钟~60次/分钟,20mm行程;2) 一级面标签:中华橡皮,加2kg力,往复30次, 20次/分钟~30次/分钟,20mm行程;3) 橡皮型号:品牌:FABER-CASTELL 橡皮型号:7017R(印刷),中华牌铅笔上的橡皮(标签) 。
-----最少样品数量:3pcs3.3 试验程序1) 测试前检查待测试表面外观无变色、起泡、裂口、脱落,刮伤,划痕。
2) 将样品及橡皮装夹并固定在试验机上。
3) 印刷:7017R橡皮,加500g力,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率,20mm行程,35循环。
4) 标签:中华橡皮,加2kg力,以20次/分钟~30次/分钟的速率,20mm行程, 30循环。
5) 每5次进行一次外观检查。
6) 发现测试表面测试失效后,即停止试验并记下试验次数。
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9 OF 14 3.4 合格判据1) 试验完成后以印刷表面无明显退色、无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
2) 测试后,允许铭牌标记有轻微的磨损及退色,字体应清晰可辨。
3) 试验后的表面状态变化字体磨透残缺长度 L≤0.6 mm,残缺深度 H≤0.3 mm。
4 RCA 纸带耐磨测试4.1 试验目的验证耳机产品表面处理层(包括:电镀、阳极、喷涂等)的耐磨耗性能。
4.2 试验条件1)施加175g的载荷,16~17圈/分钟,50圈。
2)用专用的NORMAN RCA耐磨测试仪(型号:7-IBB-647)及NORMAN生产的专用的纸带(11/16 inch wide×6 或 8 inch diameter )。
-----最少样品数量:3pcs4.3 试验程序1)对待测表面初检,保证外观正常。
2)将待测表面安装固定,保持与水平面平行。
3)调整平衡杆,使得压在塑胶表面的重力恰好为175g.4)按16~17圈/分钟的速度,50圈。
4.4 合格判据1)20圈不可磨穿面漆至下一层油漆,50圈不能磨穿至素材;2)其他位置试验后无露底现象(即被摩擦处未露出基材);5 耐溶剂测试5.1 试验目的通过检查和擦拭耳机标记/铭牌来检验其是否合格。
5.2 试验条件用一块蘸有水的棉布用手擦拭标记/铭牌15s,然后再用一块蘸有汽油的棉布用手擦拭标记/铭牌15s。
-----最少样品数量:3pcs文件编号WI-EN-002版本A/0发行日期2013-7-25页码10 OF 145.3 试验程序1)检查铭牌外观正常;2)用一块蘸有水的棉布用手擦拭标记/铭牌15s,然后再用一块蘸有汽油的棉布用手擦拭标记/铭牌15s; 3)测试结束后,检查标识/铭牌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