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浪量计算正文解释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
中外港口规范对比研究Ⅱ:海堤越浪量标准耿宝磊;王眯;陈汉宝;刘海源【摘要】海堤是港口海岸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建筑物,而越浪量标准是影响其设计和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中英美日以及荷兰等国港口相关规范中涉及海堤允许越浪量、斜坡堤越浪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具体分析了允许越浪限值差异以及各越浪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国内外相关工程实例进行验证比较,在不同工况下,对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为海内外港口相关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水道港口》【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7页(P397-403)【关键词】港口工程;规范;海堤;允许越浪量;公式【作者】耿宝磊;王眯;陈汉宝;刘海源【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南京210098;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2.7+1海堤是港口工程中常见的结构物,具有防潮、挡浪的功能,但当堤顶高程不足以抵抗大浪时,大量水体越过堤顶,甚至影响后方安全。
由于越浪水体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各国规范中通常用平均值来表征,平均越浪量定义为单位时间波浪越过堤顶的单宽流量。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入欧洲经济圈,港口工程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发展历程等差异导致国内外港口规范各不相同,因此探寻规范差异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表1 《防波堤与护岸设计规范》中允许越浪量Tab.1 The allowable overtopping discharges in Code of Design for Breakwaters and Revetments 防护对象防护措施允许越浪量[m3/(m·s)]掩护后方危化品罐区、岸顶铺设管线等重要设施岸顶有防护0.005掩护后方罐区和较重要的基础性设施岸顶有防护0.010后方人员和公用设施密集的区域岸顶及内坡有防护0.020后方人员不密集或有堆场、仓库等一般性设施岸顶及内坡有防护0.050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国内外港口相关规范进行了比较研究:夏运强等[1]综述了日、美、荷兰、中国规范对允许越浪量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性提出了港口工程允许越浪量;刘堃等[2]结合两个实例工程对比分析了《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越浪量计算方法、断面物模、局部物模的差异;邱喜等[3]通过毛里塔尼亚工程对中、美、英国规范中越浪量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杨克勤等[4]具体分析了EurOtop、《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陈国平公式的差异。
海堤波浪越浪量常用计算方法评述
波浪越浪量是指码头堤坝上海堤护坡及防护墙所承受的波浪冲击力强度的一种参数,它是指浪高、浪周期和浪能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Morison力法、Basson-Haig-Weinschenk(BHW)解析法、Tanimoto简化法和系数法等。
Morison力法是全球海洋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基于摩里森公式,将波浪越浪量转化为护坡及防护墙所承受的拉力、推力和弯矩。
它假定波浪在护坡及防护墙的受力方向是垂直的,在计算时可以简化波浪的长度及流速。
BHW解析法是根据Basson-Haig-Weinschenk(BHW)理论建立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假设码头及防护墙是沿着波浪的特性进行横剖面的,并建立了完整的护坡及护墙设计和分析体系。
它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护坡及防护墙在越浪损坏环境下所受到的冲击力,因此,它在工程设计中应用较多。
Tanimoto简化法是基于Tanimoto简化法,将波浪越浪量的计算转化为护坡及防护墙所承受的拉力、推力和弯矩。
它假设码头及防护墙沿着波浪的特性进行横向剖面剖分,并结合Morison力计算护坡及护墙所承受的冲击力。
系数法是基于海浪、波浪谱和其他参数,将海浪能量和波浪谱转化为波浪越浪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一般使用简单的海浪能量计算,可以。
护岸堤顶越浪计算作者:郭嫣嫣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5期【摘要】景观护岸通常在高潮大浪时将越浪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护岸结构安全、堤后冲刷破坏及景观等多方面要求。
不同型式的护岸结构在不同的波浪作用下越浪量算法不同,且允许越浪标准也不同。
结合不同型式建筑物越浪量控制标准,景观护岸堤顶高程的确定方法亦有所不同。
本文综述已有斜坡堤与直立堤平均越浪量计算方法等研究成果,提出以控制允许平均越浪量来反算堤顶高程,优化部分景观护岸堤顶高程确定方法,为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景观护岸;越浪量;堤顶高程;【中图分类号】F221.越浪量的定义当波浪作用至沿海建筑物上时,会沿着堤面上爬波浪爬高超过堤顶时即为发生越浪。
越浪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作用波浪的大小和建筑物的断面尺度。
越浪量主要影响堤身和堤后的结构安全及建筑物的功能性安全,其大小可用平均越浪量与单波越浪量大小进行衡量。
平均越浪量q 定义为1 个足够长的波列在单位堤长、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越顶水量。
平均越浪量可以反映较长时间内越浪的平均效应,不能很好地对越浪的短期或瞬时效应作出准确的反应,因此引入单波越浪量,其定义为单个波浪在单位长堤上产生的越顶水体积。
单波越浪量可以准确反映出堤顶行人与车辆的危险程度,是工程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
2.斜坡堤堤顶越浪量计算方法2.1我国个别省市常用公式该公式局限性较大,仅适用于两种坡比,且存在防浪墙的条件下使用,不适于广泛推广。
5.堤顶高程确定目前较为通用的堤顶高程确定方法主要为设计水位加上一定的波浪爬高及超高最终确定。
此外,堤顶高程还可采用越浪量为控制准则来确定堤顶高程。
对于景观护岸而言,不允许越浪并不是严格要求无越浪,而是要求越浪概率很小。
若按照不允许越浪来设计景观护岸,既不经济也不美观,因此在景观护岸设计过程中,可对护岸结构安全与后方交通安全确定堤顶允许平均越浪量,以此反推堤顶高程。
6.结语景观护岸作为堤防工程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应满足结构与后方结构安全外,还需满足景观、亲水等要求。
海堤波浪越浪量常用计算方法评述首先是频率分析法。
频率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波浪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波浪的频率分布模型,从而计算出海堤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波浪条件具有一定规律性和持续性的情况下。
它可以提供不同重现期下的波高和波浪力学参数,通过与设计规范进行比较,确定合适的设计水平。
频率分析法的精确度较高,适用于大型海堤的设计,但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波浪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涉及到的计算量较大。
其次是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通过采集现场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波高和波浪力学参数的概率分布,从而计算出海堤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波浪条件较为复杂,波浪规律性不强的情况下。
统计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利用观测数据进行计算,不需要对历史波浪进行频率分析,相对较为简便快捷。
但由于观测数据的局限性,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最后是模型试验法。
模型试验法是通过建立海堤模型,按照缩比进行试验,测定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波浪条件复杂且难以用分析方法计算的情况下。
模型试验法可以模拟真实的波浪情况,掌握海堤与波浪的相互作用规律,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模型试验法的缺点是需要进行实际模型搭建和试验,费用较高并且耗时较长。
综上所述,海堤波浪越浪量计算方法有频率分析法、统计方法和模型试验法。
频率分析法适用于规律性和持续性波浪条件下的设计计算;统计方法适用于复杂和不规则波浪条件下的计算;模型试验法适用于波浪条件复杂且难以用分析方法计算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计算精度、计算成本和计算效率,为海堤的设计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波浪理论的计算方法1)第一浪只是推动浪开始2)第二浪调整不能超过第一波浪起点比率: 2浪=1浪0.5或0.6183)第三浪通常是最长波浪,但绝不能是最短(相对1浪和5浪长度)比率: 3浪=1浪1.618, 2或2.618倍4)第四浪的调整不能与第一浪重迭(楔形除外)比率: 4浪=3浪0.382倍。
5)第五浪在少数情况下未能超第三浪终点,即以失败形态告终比率: 5浪=1浪或5浪=(1浪-3浪)0.382、0.5、0.618倍。
6)A浪比率: A浪=5浪0.5或0.618倍。
7)B浪比率: B浪=A浪0.382、0.5、0.618倍。
8)C浪比率: C浪=A浪1倍或0.618、1.382、1.618倍。
1、波浪理论基础1) 波浪理论由8浪组成、1、3、5浪影响真正的走势,无论是下跌行情还是上升行情,都在这三个浪中赚钱;2) 2、4浪属于逆势发展(回调浪)3) 6、7、8浪属于修正浪(汇价短期没有创新低或新高)2、波浪理论相关法则1) 第3永远不是最短的浪2) 第4浪不能跌破第2浪的低点,或不能超过第2浪的高点3) 数浪要点:你看到的任何一浪都是第1浪,第2浪永远和你真正的趋势相反;4) 数浪规则:看到多少浪就是多少浪,倒回去数浪;3、相关交易法则1) 第3浪是最赚钱的一浪,我们应该在1、3、5浪进行交易,避免在2、4浪进场以及避免在2、4浪的低点或者高点挂单,因为一旦上破或者下坡前期高点或者低点,则会出现发转,具体还要配合RSI和MACD指标进行分析;4、波浪理论精华部分1) 波浪理论中最简单的一个循环,或者说最小的一个循环为两浪循环,即上升浪或下跌浪+回调浪2) 每一波上升浪或下跌浪由5个浪组成,这5浪中有两次2T确认进场;3) 每一波回调浪由3个浪组成,这3浪中只有一次2T确认进场;4) 波浪和移动均线共振时,得出进场做多、做空选择,同时要结合4R法则以及123法则进行分析波浪理论图解2011-10-21 19:14每位投资者都希望能预测未来,波浪理论正是这样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根据周期循环的波动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价格的未来走势。
海堤波浪越浪量常用计算方法评述1.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是根据大量实测资料的统计结果得出的,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适用于常见的海堤情况。
常用的经验公式有Raper公式、潜渗波浪理论公式和渗流波浪公式等。
- Raper公式:Raper公式是最早提出的一种计算波浪越浪量的经验公式。
该公式通过波浪高度、周期、波长和堤坡坡度等参数,通过实测系数得出波浪越浪量。
-潜渗波浪理论公式:该公式是根据波浪在海堤顶部的潜渗特性推导出来的,适用于堤坡较陡的情况。
该公式通过波高、周期、堤顶宽度和堤底深度等参数计算波浪越浪量。
-渗流波浪公式:该公式是针对近岸区域的波浪影响,考虑了波浪与海堤相互作用的渗流效应。
该公式通过波高、周期、波长和海堤参数等计算波浪越浪量。
经验公式的优点是简单快速,适用于初步设计和常见情况。
然而,经验公式仅适用于一定范围的条件,对于非常规情况或特定场景可能存在较大误差,需谨慎使用。
2.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方程组,模拟波浪在海堤上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过程,计算波浪越浪量。
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边界元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等。
-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通过将计算区域离散化,并建立网格系统,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通过迭代求解得到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不规则的复杂海堤形态和自由水面下的波浪传播问题。
-边界元方法:边界元方法通过将波浪理论方程转化为格林函数形式,并将边界上的边值问题转化为边界元方程组,通过求解得到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规则海堤形态和自由水面上的波浪传播问题。
-有限差分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将计算区域离散化,并建立网格系统,根据差分逼近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通过迭代求解得到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规则的海堤形态和自由水面上的波浪传播问题。
数值模拟方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适用于复杂和特殊情况,但计算量较大,对计算条件和参数的设置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海堤波浪越浪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
水利技术监督 2005年第3期·34·允许部分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程永东 江 洧(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10)摘 要:本文介绍了允许部分越浪海堤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堤身断面设计过程中越浪量、堤顶高程、堤身强度、排水及恢复自然型海岸等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设计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海堤;越浪量;断面设计;护面强度;排水;自然型海岸中图分类号:TV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305(2005)03-0034-031概述我国有总长3.2万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暴潮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建海堤大部分已很难适应当前防潮、防洪的要求。
由于缺乏反映海堤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国家标准,海堤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难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规范的要求。
笔者近年为配合广东省“十项民心工程”的实施,在编撰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DB44/T182-2004期间,对现有海堤作了一些调研,并根据已有的设计工作经验,针对允许部分越浪海堤,对堤身断面设计过程中越浪量、堤顶高程、堤身强度、排水及恢复自然型海岸等设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设计方法和过程,供设计人员参考。
目前,海堤的设计以是否允许越浪划分为两大类,即不允许越浪和允许部分越浪。
大部分的海堤建在软土地基上,若都按不允许越浪标准设计,则对堤顶高程和断面尺寸的要求较高,投资大,往往不经济合理,允许部分越浪的海堤的合理设计就成了设计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主要解决越浪量、堤顶高程、堤身断面、护面强度及排水、恢复自然型海岸等方面的问题。
2 设计步骤2.1 堤顶高程堤顶高程是确定堤身断面规模的关键设计参数。
堤顶高程的确定要考虑海堤沉降量,可按下式计算:ARhZFPP++=(1)式中:Z p——对应设计频率水位的堤顶高程(m);h p——与设计频率相应的高潮位(m);R F——按设计波浪计算的累积频率为F%的波浪爬高值(m);由于按允许部分越浪设计,取F=13%;A——安全超高值(m),按表1规定值选取。
收稿日期:2018-01-02作者简介:郑利涛(1984-),男,天津人,天津市海岸带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港口工程设计。
长周期波越浪量分析郑利涛摘 要:非洲西北部岸线常年受到大西洋的涌浪侵袭,其长周期的特性未得到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毛里塔尼亚Tanit 渔港防波堤工程为例,进行了长周期波越浪量的计算分析,推荐采用pedersen 公式计算较为合适,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涌浪;长周期;越浪量中图分类号:U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4-0124-03一、引言毛里塔尼亚海岸西邻大西洋,处于东北信风带中,但洋面宽阔无天然屏障遮挡,又处于北大西洋“大涌报警区”南缘,因此北纬40~60°之间西风带形成的强大波浪经常传入本区,形成的大涌浪直接袭击本区海岸。
因此努瓦克肖特海域的波浪是以涌浪为主的混合浪。
其中以长周期波为主,长周期波波能大,对海工结构影响较大,但目前尚未全面、深入地研究,近年来,海外项目逐渐增多,尤其是非洲的基建项目日益增多,展开对长周期波越浪量的计算分析尤为重要。
二、工程概述为促进毛里塔尼亚的渔业发展,毛塔政府在塔尼特(Tanit )海域建设一座渔港,该渔港位于毛塔首都努瓦克肖特以北约60km ,施工现场周围是荒漠地区,海域开敞,面向大西洋,岸线大致呈南北走向。
塔尼特的最高潮位可以达到海平面+2m ,分析表明天然海滩在没有洪流的情况下的最大波高为H=4.0m 。
Tanit 渔港项目包括引桥、防波堤、码头、陆域和船坞共五部分。
防护工程工程共布置防波堤约775m ,护坡150m 。
防波堤外海侧护面坡度为2/3,内侧护面坡度为3/4。
外海侧护面层采用2.5m 3带槽立方体混凝土块,垫层为1~2t 块石,堤心材料采用0~0.5t 块石。
内侧层护面采用1~2t 块体。
三、国内研究概况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俞聿修教授对海岸工程的允许越浪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国外标准和经验比对分析了日本海堤护岸的研究成果,荷兰堤防允许平均越浪量和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综合欧美国家的足尺试验和原型观测研究的结果。
越浪量计算正文解释海浪是由风吹动海面引起的水体运动,它是海洋中最常见的波浪形式。
海浪的起因是风力的作用,海洋上的风吹动了海面,使水体产生起伏和波动,形成了波浪。
海浪的强度和能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风速、风向、水深、海流等。
为了描述海浪的特征和变化情况,在海洋观测中通常会使用一些指标和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
其中,越浪量是一种重要的海浪参数,它可以用于反映海浪的能量大小和波动强度。
越浪量的计算通常基于测量的海浪高度数据。
海浪高度是指波浪的顶峰与谷底的垂直距离,可以通过测量仪器或人工观测来获取。
在进行越浪量计算时,首先需要收集一段时间内的连续海浪高度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浮标、摄像机、声纳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通过人工观测和记录得到。
在获得连续的海浪高度数据后,就可以进行越浪量的计算了。
计算越浪量的常用公式是Rayleigh平均法,它可以通过海浪高度数据的频谱分析来估算海浪的能量。
Rayleigh平均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海浪的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通过对频谱进行积分和平均得到海浪的能量谱和越浪量。
通过越浪量的计算,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内海浪的平均能量和波动强度。
这些数据对于海洋工程、航海、渔业等领域的决策和规划非常重要。
海洋工程中需要考虑海浪对建筑物、船只、桥梁等的冲击和影响,而航海和渔业方面需要了解海浪的强度和变化,以便进行航线规划和作业安排。
此外,越浪量的计算还有助于对海浪的研究和预测。
通过对海浪能量的分析和越浪量的计算,可以揭示海洋系统中不同尺度的海浪活动规律和变化趋势,有助于预测未来的海浪情况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浪的影响。
总之,越浪量计算是一种重要的海浪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海浪高度数据的测量和公式的运算,估算海浪的能量和波动强度。
这些数据对于海洋工程、航海、渔业的决策和规划非常重要,也有助于海浪研究和预测。
允许越浪条件下海堤越浪量可靠度分析张向东;张磊;董胜【摘要】基于可靠度理论,进行了允许越浪条件下海堤越浪量的可靠度分析,建立了允许越浪条件下海堤越浪量的极限状态方程.以青岛某斜坡式海堤为例,将有效波高和谱峰周期作为基本随机变量进行越浪量可靠度分析.首先对有效波高和谱峰周期进行Log-normal、Gumbel分布拟合,根据拟合结果,二者均采用Log-normal分布,然后采用Monte Carlo模拟计算了该海堤越浪量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进行允许越浪条件下海堤越浪量的可靠度分析是可行的,并且海堤越浪量的可靠性指标概率意义明确,比允许越浪量标准更合理.【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2(000)007【总页数】5页(P15-18,35)【关键词】海堤;越浪量;可靠度;Monte Carlo模拟【作者】张向东;张磊;董胜【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中国人民解放军92304部队,海南三亚 572011;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6.3波浪行近建筑物时会沿坡上爬,当波浪爬高超越建筑物顶部时,即产生越浪。
越浪量的衡量标准通常采用单位时间内越过单位堤长的平均水量(m3·m-1·s-1),以q表示 [1]。
影响海堤越浪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波浪要素、海堤断面形式、堤顶高程、堤前水深、风场要素及堤前地形等。
对于海堤、护岸,通常不要求其在高潮大浪时不发生越浪,而是要求越浪量能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即允许越浪量。
本文在允许越浪的条件下,基于可靠度理论,进行海堤越浪量可靠度分析,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1 允许越浪量标准海堤堤顶越浪不仅可能危及堤体和堤后结构的安全,而且还会危及海堤的功能性安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堤顶通道的交通安全[2]。
海堤的允许越浪量应根据海堤工程的级别、重要程度和护面防护结构形式的抗冲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原型观测试验下平均越浪量的计算公式ZHANG Bo-wen;XUE Peng-yu【摘要】多种平均越浪量的计算公式均基于物模试验研究得到,而缺少现场原型越浪数据的验证.基于横沙东滩促淤圈围五期工程允许越浪原型观测试验项目,整理出可供研究的实测数据.运用图表统计、因子分析和无量纲化的方法,对Van der Meer公式和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公式所考虑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和比选,并对两公式分别做出评价.结果表明,Van der Meer公式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小,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后者基本可以满足上海地区斜坡堤波浪正向入射情况下平均越浪量计算的需要.【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7页(P15-21)【关键词】平均越浪量;原型观测;实测数据;公式比选【作者】ZHANG Bo-wen;XUE Peng-yu【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39.2;U652以往上海地区海堤多是按不允许越浪设计,每延米造价较高。
若采用允许越浪标准,可降低海堤堤顶高程,以达到减少海堤造价的目的,故需对平均越浪量进行准确的计算。
多年来,众学者对平均越浪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出了各类计算公式,如英国水利研究站的Owen计算公式[1-2]、Van Der Meer计算公式[3-4]、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公式[5]、陈国平计算公式[6-7]等,但以往公式均基于物模试验研究得到,限制条件较多,缺少现场原型越浪数据的验证,难以直接套用。
本文从现场实际越浪的角度出发,利用横沙东滩促淤圈围五期工程允许越浪原型观测试验项目的实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无量纲化研究方法,对平均越浪量计算公式进行比选,得出适合上海地区海堤的允许越浪量计算公式。
1 工程概况1.1 测站概况横沙东滩促淤圈围五期工程允许越浪试验项目位于横沙东滩五期南大堤最东端,分为3段观测断面,由西向东,堤顶高程依次为5.7、4.9、4.1 m;每段长度约40 m,每段之间设置10 m的渐变段;南侧护面为栅栏板,北侧护面为螺母块体,边坡均为1:2.5;两侧均采用一层砂肋软体排加混凝土联锁块余排护底,其上依次铺设200 mm厚袋装碎石和900 mm厚抛石作为护脚。
复式海堤结构越浪量计算方法比较舒叶华;徐宇航;谢先坤【摘要】针对复式海堤斜坡堤结构下的越浪量计算,国内尚无规范可循.在实际海堤工程建设中,迎浪侧设置平台的海堤结构的选用较为普遍,因此为该海堤结构形式设计提供依据十分必要.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常见的复式海堤结构的越浪量计算方法,得出各家公式计算越浪值随堤顶超高、平台上水深、平台宽度以及挡浪墙高度变化的关系,并通过比较不同结构形式下的复式海堤物理模型试验数据,推荐采用EurOtopII和陈国平公式计算复式海堤结构的越浪量,再进行比选和验算.【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6页(P27-31,36)【关键词】复式海堤;越浪量;平台;计算方法【作者】舒叶华;徐宇航;谢先坤【作者单位】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200061;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200061;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98;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20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6.2+1海堤是人类防御海浪破坏的第一道防线,在抵御波浪侵袭,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灾害防护等级的提高,为控制堤顶高程的同时减小越浪量,在迎浪侧斜坡上设置消浪平台以削减波浪作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形成复式断面海堤结构。
然而,国内相关海堤工程设计规范中并未对带平台的复式海堤越浪量计算做出说明,针对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复式海堤结构越浪量的研究也较少,各家越浪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尚未形成统一的计算标准。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常见的复式海堤结构越浪量计算方法,分析计算越浪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物理模型实测数据给出推荐的越浪量计算方法,为实际复式海堤结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 复式海堤结构越浪量计算方法1.1 Owen公式英国学者Owen于1980年针对光滑不透水单坡及简单复坡海堤越浪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1],对试验结果进行无因次分析,总结出的计算公式如下:(1)式中:q为单宽平均越浪量(m3·m-1·s-1);Hs为堤脚有效波高(m);Rc为海堤堤顶超高;Tm为海堤堤脚处入射波浪的平均周期(s);γf为护面糙渗系数;a、b为经验系数。
海塘越浪量计算公式海塘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用于防止海水侵蚀沿海地区。
在海塘设计中,越浪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确定海塘的抗浪能力。
越浪量的计算是海塘设计中的关键步骤,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最终的越浪量值。
越浪量计算公式通常基于波浪理论和海洋动力学原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推导和修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海塘越浪量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推导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波浪理论。
波浪是由风在海面上引起的周期性波动,其高度和周期受风力大小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在海塘设计中,我们通常关注波浪的高度和能量,因为这些参数决定了海塘所需的抗浪能力。
波浪高度可以通过海洋测量设备进行实时监测,而波浪能量则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来确定。
海塘越浪量的计算公式通常基于波浪高度和能量来推导,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波浪理论和海洋动力学原理来确定海塘所需的抗浪能力。
海塘越浪量计算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设计基本波高,设计基本波高是指海塘设计所需考虑的最大波高,通常根据历史波浪数据和地质条件来确定。
设计基本波高是海塘越浪量计算的基础,决定了海塘所需的抗浪能力。
2. 考虑波浪周期和波浪能量,除了波浪高度外,波浪周期和波浪能量也是海塘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波浪周期决定了波浪的频率和周期性,而波浪能量则反映了波浪对海塘的冲击力量。
3. 推导越浪量计算公式,基于波浪理论和海洋动力学原理,可以推导出海塘越浪量的计算公式。
这个公式通常包括波浪高度、波浪周期和波浪能量等参数,用于确定海塘所需的抗浪能力。
4. 考虑实际工程情况,海塘越浪量计算公式需要考虑实际工程情况,包括海塘的结构类型、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虑,可以修正和优化越浪量计算公式,使其更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在海塘设计中,越浪量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确定海塘所需的抗浪能力。
通过合理的越浪量计算,可以确保海塘在面对海浪冲击时能够有效地保护沿海地区,减少海水侵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