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一)
- 格式:docx
- 大小:14.96 KB
- 文档页数:3
海堤波浪越浪量常用计算方法评述
波浪越浪量是指码头堤坝上海堤护坡及防护墙所承受的波浪冲击力强度的一种参数,它是指浪高、浪周期和浪能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Morison力法、Basson-Haig-Weinschenk(BHW)解析法、Tanimoto简化法和系数法等。
Morison力法是全球海洋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基于摩里森公式,将波浪越浪量转化为护坡及防护墙所承受的拉力、推力和弯矩。
它假定波浪在护坡及防护墙的受力方向是垂直的,在计算时可以简化波浪的长度及流速。
BHW解析法是根据Basson-Haig-Weinschenk(BHW)理论建立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假设码头及防护墙是沿着波浪的特性进行横剖面的,并建立了完整的护坡及护墙设计和分析体系。
它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护坡及防护墙在越浪损坏环境下所受到的冲击力,因此,它在工程设计中应用较多。
Tanimoto简化法是基于Tanimoto简化法,将波浪越浪量的计算转化为护坡及防护墙所承受的拉力、推力和弯矩。
它假设码头及防护墙沿着波浪的特性进行横向剖面剖分,并结合Morison力计算护坡及护墙所承受的冲击力。
系数法是基于海浪、波浪谱和其他参数,将海浪能量和波浪谱转化为波浪越浪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它一般使用简单的海浪能量计算,可以。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斜坡式、陡墙式和混合式三种海堤基本断面的特点,阐述综合陡墙式和斜坡式的优点,结合旧堤大部分建有石墙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分案,经实践检验,优化后的方案取得较好的经济和技术效果,进而为海堤断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海堤断面优化设计创新1概述潭江在新会境内河长63.7km,平均河宽960m,银洲湖海堤包括潭江在新会境内的两岸范围,左岸由司前与开平市交界处至古井西堤尾,其中江新联围部分列入城市防洪工程(不纳入本工程范围);右岸从新会罗坑与台山市交界处至崖门新洲围,另加上七堡和南坦两个江心岛,堤围总长约155.75km。
银洲湖海堤主要存在问题是:①堤段堤顶高程基本未达标准,大部分堤段堤身断面强度不足,堤身土料质量差。
②部分堤段堤脚被冲割,局部堤段出现过堤坡开裂下坍等情况。
③全堤350宗的穿堤水闸涵窦,尚有322宗存在安全隐患,需加固或重建。
2基本断面型式海堤的基本断面型式在广东省内各地较多地使用三种基本断面型式:斜坡式、陡墙式和混合式。
三种基本断面各有其本身的特点:①斜坡式海堤断面的内外边坡坡度较缓,堤身由土堤和护面所组成,边坡护面砌体必须依附于堤身土体。
堤基与地基接触面积大。
在堤身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对地基土层承载力的要求相对陡坡式低,适合于土料充足,基础较差的情况。
在外坡坡面有充足的地方布设消浪设施,能消散部分波浪能量。
护面结构及堤身施工技术简单,维修容易。
但由于风浪爬高较大,相应要求堤顶高程较高,断面土方量较大,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控制。
②陡墙式海堤断面外边坡坡度陡直或直立,堤身由重力式防护外墙及墙后土堤所组成。
陡墙式海堤断面的波浪爬高值小于斜坡式。
堤顶防浪墙结合外墙体建成反弧形式,能有效地阻止或削弱波浪翻越堤顶。
由于风浪爬高较小,堤顶高程较低,堤身断面较小,土方工程量相对较小,同时解决临海侧水位不断变动引起的迎水坡失稳问题。
但堤基对地基土层承载力的要求高于斜坡式海堤,局部地区可能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海堤波浪越浪量常用计算方法评述1.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是根据大量实测资料的统计结果得出的,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适用于常见的海堤情况。
常用的经验公式有Raper公式、潜渗波浪理论公式和渗流波浪公式等。
- Raper公式:Raper公式是最早提出的一种计算波浪越浪量的经验公式。
该公式通过波浪高度、周期、波长和堤坡坡度等参数,通过实测系数得出波浪越浪量。
-潜渗波浪理论公式:该公式是根据波浪在海堤顶部的潜渗特性推导出来的,适用于堤坡较陡的情况。
该公式通过波高、周期、堤顶宽度和堤底深度等参数计算波浪越浪量。
-渗流波浪公式:该公式是针对近岸区域的波浪影响,考虑了波浪与海堤相互作用的渗流效应。
该公式通过波高、周期、波长和海堤参数等计算波浪越浪量。
经验公式的优点是简单快速,适用于初步设计和常见情况。
然而,经验公式仅适用于一定范围的条件,对于非常规情况或特定场景可能存在较大误差,需谨慎使用。
2.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方程组,模拟波浪在海堤上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过程,计算波浪越浪量。
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边界元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等。
-有限元方法:有限元方法通过将计算区域离散化,并建立网格系统,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通过迭代求解得到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不规则的复杂海堤形态和自由水面下的波浪传播问题。
-边界元方法:边界元方法通过将波浪理论方程转化为格林函数形式,并将边界上的边值问题转化为边界元方程组,通过求解得到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规则海堤形态和自由水面上的波浪传播问题。
-有限差分方法:有限差分方法将计算区域离散化,并建立网格系统,根据差分逼近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通过迭代求解得到波浪越浪量。
该方法适用于规则的海堤形态和自由水面上的波浪传播问题。
数值模拟方法的优点是精度较高,适用于复杂和特殊情况,但计算量较大,对计算条件和参数的设置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海堤波浪越浪量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方法。
某围填海工程项目海堤结构设计费晓璐宗婧慧摘要:本文根据某海域气象、水文资料,进行海堤结构的设计,最终通过业主需求、工程投资、施工速度、占用海域面积等方面考虑,确定合适的海堤设计方案。
关键词:海堤;堤顶高程;结构形式;方案比选一、前言海堤是围海工程的主体,是保护围区的最有利的屏障,也是海岸防护的主要工程措施。
对于整个工程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就海堤结构设计进行研究,针对某海域进行的围填海工程的特点,确定断面结构、海堤堤顶高程、护面块体和护底块石设计,并结合业主需求、工程投资等情况,在两个对比方案中最终确定最经济合适的方案。
二、气象条件2.1水文条件2.1.1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1.27m (高潮累计频率10%)设计低水位:-0.17m (低潮累计频率90%)极端高水位:2.50m (五十年一遇高潮位)极端低水位:-0.81m (五十年一遇低潮位)2.1.2设计波浪要素工程海域全年主要是混合浪,出现频率达到78%,其中以涌浪为主的混合浪出现的频率可达64.4%;其次为风浪,出现频率为21.4%;而全年纯涌浪出现频率仅0.6%。
工程海域的常浪向是SE,次常浪向为SSE。
ESE、SE、SSE这三个方向的最大波高较为接近,是该海域的强浪向。
次强浪向为S,最大波高2.6m。
根据工程区域进行波浪测点获取的波浪资料,海堤结构设计采用某测点处波向SE的波浪要素为主要计算依据。
2.2地质条件2.2.1围填海区域地质条件据现场钻孔揭露及附近地表工程地质调查表明,拟建场区未发现全新活动断裂及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区内分布有礁石等不利埋藏物,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可以进行本工程建设。
2.2.2地基土性质及评价表2 工程地质评价表由此可见,本次勘察场地内虽存在工性能较差的软弱地层,如①3中砂混淤泥质土和② 黏土,但由于其埋藏较深且厚度相对较小,当海堤采用混合式结构或斜坡式结构时,其地基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仍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可不进行特别的地基处理措施。
2020年32期设计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某围涂工程海堤断面结构设计柴文琦,殷学成(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16)1工程背景本工程围涂面积10065亩,其中东片围区5346亩,西片围区4719亩;东片围区建设D1、D2、D3、D4共4条围堤,其中D1围堤系在建的沥港渔港扩建工程东防波堤基础上加高而成,堤线布置同东防波堤,自金塘岛炮打岩至小髫果山,堤长2196m ,D2围堤由小髫果山直连鱼龙山,堤长116m ,D3围堤自鱼龙山直连横档山,堤长1964m ,海堤北端近鱼龙山段距外侧深槽150m 布置,D4围堤自横档山直连金塘岛,堤长409m 。
西片围区建设X1、X2、X3共三条围堤,X1围堤是在沥港渔港扩建工程西防波堤的基础上进行加高,堤线布置同西防波堤,自大鹏山北部直连大髫果山,堤长2224m ,X2围堤自大髫果山至甘池山,弧状线布置,堤长1917m ,X3围堤自甘池山至大鹏山,堤线呈外凸弧状,堤长456m 。
海堤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
本工程地勘成果显示除岛屿间的峡口的地基(即D2、D4、X3三条围堤)表现为基岩外,其他堤坝场址地基土层均为较为深厚的软弱土层,天然强度低,沉降变形大。
峡口处海堤断面结构型式较为简单,另D1、X1结构型式为按原堤防结构加高。
因此,本处仅选择建于现状软土地基上的D3、X2围堤进行堤型方案比选。
D3、X2围堤均建于现状涂面上,涂面高程较低,地基为深厚软土地基,堤前波要素较大,堤身高度较高,海堤结构型式对工程造价和施工难易程度都影响较大,且与地基处理方式息息相关。
根据浙江省围涂工程经验,海堤地基处理方式主要有塑料排水板结合高强土工织物、爆炸挤淤(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等方法,海堤高度较高时堤型结构一般为复合式堤型结构。
以D3围堤为例,选择以下三方案进行堤型结构方案比选[1]:2软土地基上海堤断面型式比较2.1复合式断面,地基采用塑料排水板结合土工格栅处理(方案1)本方案中海堤断面为复合式结构,海堤堤顶高程6.50m ,防浪墙顶高程7.50m ,外海侧设置三级平台,高程4.00m 第一级平台为宽5.0m 厚80cmC20砼灌砌块石护面,平台与塘顶之间为高2.50mC20砼灌砌块石挡墙。
允许越浪标准海塘设计方法初探
任何峰;林成英
【期刊名称】《河口与海岸工程》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本文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允许越浪标准海塘的优越性。
然后提出允许越浪标准安越浪量确定海塘顶部高程的设计方法。
再就该法需解决的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1)越浪量的计算;(2)允许越浪量的标准;(3)减少越浪量的工程措施;(4)越浪水体的排水措施,这是本文的重点。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任何峰;林成英
【作者单位】玉环县水电局;玉环县水电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56.314
【相关文献】
1.允许部分越浪海堤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 [J], 孙永林
2.上海地区海塘堤顶越浪风险分析 [J], 陈峰;戚定满
3.允许部分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 [J], 程永东;江洧
4.上海地区允许越浪海塘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J], 王芳
5.海塘越浪过程SPH模拟 [J], 杨洲;颜君来;曾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岸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专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班级: 大禹港航班姓名:学号: 1420190第1章设计资料分析1.1工程背景介绍1.1.1主要依据乐清湾港区的开发建设需要对港区前沿的滩地进行大面积疏浚开挖,从而产生大量的疏浚土方。
从环境保护、减少工程投资的角度,采用就近吹泥上岸的疏浚土处理方式替代传统的外抛方式,既实现了宝贵疏浚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又缓解了土地供求的矛盾和压力,大大提高了疏浚弃土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尽早形成拟建港区港池、航道疏浚工程的纳泥区,同时为临港产业经济用地的开发建设创造条件,拟通过围垦提供约1500亩的后备土地资源。
1.1.2主要规范、规程1.《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 435—2008)2.《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上、下)1.1.3工程项目内容和规模本工程尽可能实现筑堤与吹泥工程的同步实施,二者相互依托、互为条件,因此,作为工程项目必需内容的一部分,需在本研究阶段提出吹泥上岸工程的实施方案。
因此,本项目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围堤、吹泥上岸和临时排水工程。
工程规模如下:(1)围(海)涂面积约99.2万m2,合1487.7亩;围堤总长度3.200km;(2)围堤建设符合国家规范及地方规程要求,顺堤按照50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高程+7.8m(85高程,下均同);南侧堤按照50年一遇标准建设,防洪高程+7.8~7.6m。
(3)围区内允许纳泥标高按+3.0m控制,纳泥容量约为660.53万m3。
1.1.4工程平面布置本工程位于乐清湾中部西侧打水湾山附近,因打水湾与连屿矶头的控制,该段区域为乐清湾最窄处,宽约4.5km,涨落潮流在此汇合、分流,水动力特性复杂、敏感。
根据项目前期研究工作成果和结论意见,结合土地开发需要,围涂工程顺堤位置推荐布置在-6m等高线处,走向为18°~198°,堤长约577.5m。
南侧堤布置时考虑东干河出口顺直,沿老海塘延长线向东以132°~312°走向延伸,后以110°~290°向东延伸500m后与顺堤垂直相交,南侧堤长度约2622.7m。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2007)编制工作大纲《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编制组二○○六年二月目录一、编制的目的及必要性 (1)二、编制依据与原则 (3)(一)编制依据 (3)(二)编制原则 (3)(三)适用范围 (4)(四)技术路线 (4)(五)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标准 (4)三、主要章节内容及专题研究 (5)(一)主要章节内容 (5)(二)拟开展的专题研究 (11)四、进度计划 (13)(一)总体计划 (13)(二)分年度计划 (13)五、经费预算 (14)(一)《规范》编制预算费用 (14)(二)专题研究预算费用 (14)(三)总预算费用 (15)六、编制组人员组成及工作分工 (15)(一)编制单位及编制组人员组成 (15)(二)工作分工 (16)一、编制的目的及必要性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海域,海岸线总长达3.2万km,其中陆地海岸线北起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口,包含沿海10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1.8万km,岛屿海岸线1.4万km。
几万公里的海岸堤防保卫着我国沿海省份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保卫着沿海经济发展的累累硕果。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经济飞速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到上世纪末,沿海地区仅重要城市的GDP就占全国城市GDP的1/3以上,其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全国总水平。
可是,随着沿海社会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台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却越来越大,已建海堤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防潮、防洪形势的要求,表现在海堤标准普遍偏低,且缺乏统一的海堤设计建设标准,以致各地在进行海堤设计建设时水平参差不齐,其设计、施工和管理难以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严重制约了海堤的安全和规范化建设。
为保卫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我国海堤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海堤设计质量和水平,很有必要立即开展《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的制定工作。
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和水利行业有关的施工和管理标准,为全国的堤防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一)
摘要:本文介绍了越浪海堤断面设计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解决了堤身断面设计过程中越浪量、
堤顶高程、堤身强度、排水及恢复自然型海岸等设计问题的方法。
关健词:海堤越浪量断面设计护面强度排水自然型海岸
1概述
我国有总长3.2万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随
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暴潮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建海堤大部分已很难适
应当前防潮、洪的要求。由于缺乏反映海堤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国家标准,海堤工程设计、施
工和管理难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规范的要求。笔者近年为配合广东
省“十项民心工程”的实施,编撰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
DB44/T182-2004,期间,对现有海堤作了一些调研,并根据已有的设计工作经验,针对越浪
海堤的断面设计,在此提出粗浅看法。
目前,海堤的设计以是否允许越浪划分为两大类,即不允许越浪和允许部分越浪。大部分的
海堤建在软土地基上,若都按不允许越浪标准设计,则对堤顶高程和断面尺寸的要求较高,
投资大,往往不经济合理,允许部分越浪的海堤的合理设计就成了设计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主要解决越浪量、堤顶高程、堤身断面、护面强度及排水及恢复自然型
海岸等方面的问题。
2设计步骤
2.1堤顶高程
堤顶高程是确定堤身断面规模的关键设计参数。堤顶高程的确定要考虑海堤沉降量,可按下
式计算:
(1)
式中——对应设计频率水位的堤顶高程(m);
——与设计频率相应的高潮位(m);
——按设计波浪计算的累积频率为F%的波浪爬高值(m);由于按允许部分越浪设计,取%;
——安全超高值(m),按表2规定值选取。
表2堤顶安全加高值
海堤工程等级
1
2
3
4
5允许部分越浪A(m)
0.5
0.4
0.4
0.3
0.3
堤顶高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防浪墙顶面,二是指堤身断面顶面,当堤顶临海侧设有防浪墙、
且防浪墙稳定、坚固时,堤顶高程可算至防浪墙顶面。但堤身断面顶面的高程仍应高出设计
高潮(水)位0.5以上,且不得低于设计高潮(水)位0.5m。
如何处理好堤顶高程与允许部分越浪的关系,设计时应以堤顶高程的要求初步确定某一高程,
越浪量大于允许越浪量要求时,堤顶高程应重新确定,一般是加高堤顶或通过对堤顶、背海
侧坡面加强防冲保护等方法来提高海堤允许越浪量。当海堤堤前波浪较大,通过前两种方法
均难以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人工消浪措施减小海堤堤前波浪,控制越浪量。沿海城市的沿
海(江)堤防一般都有景观要求,为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对堤路结合海堤堤顶高程的
要求予以适当放宽,但须计算越浪水量,并根据水量设置完备的排水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
接驳,以保证越浪量及时排泄。
在考虑预留沉降量后,设计图上的堤顶高程应为考虑堤身固结、堤基附加沉降量后的工后堤
顶高程,故设计者应在图纸的说明部分明示计算沉降量及施工时要求的预留沉降高程。
2.2越浪量
大部分的海堤的损毁均由于超标准潮浪的越浪水体作用,允许部分越浪的海堤其越浪量成为
海堤断面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海堤的越浪量是指1m单位宽度海堤上每秒钟波浪翻越海堤
的水量,其单位为(m3/s.m)。当海堤越浪超过一定数量时,将导致堤身破坏,目前国内外
对海堤允许越浪量的确定和越浪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均建立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越浪量
允许值见表1。
表1几种常见护面结构型式海堤的允许越浪量
海堤型式和构造
允许越浪量(m3/s·m)有后坡(海堤)
堤顶为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面,内坡为生长良好的草地
堤顶为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护面,内坡为垫层完好的干砌块石护面
≤0.02
≤0.05无后坡(护岸)
堤顶有铺砌
≤0.09滨海城市堤路结合海堤
堤顶为钢筋混凝土路面,内坡为垫层完好的浆砌块石护面
≤0.09
以上述值作为堤身越浪量的控制上限,通过越浪量计算,方法见文献1]第8章,可以令堤
身的越浪量满足设计要求。当越浪量超出允许值时,可采取改变断面布置、调整护面结构措
施削减波浪或增强护面的抗冲强度。对防护级别较高的1、2级海堤或有重要防护对象的海
堤应结合模型试验确定允许越浪量,同时验证堤顶和内坡护面的防冲稳定性。当堤顶为混凝
土或浆砌石护面、内坡为垫层完好且有效的干砌石护面时,除按设计重现期波浪条件计算越
浪量外,还应提高一级波浪设计重现期校核越浪量,在校核条件下允许越浪量可放宽至
0.07(m3/s·m)。
目前海堤允许越浪量和越浪量计算方法均建立在简单单坡和陡墙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计算方
法和计算公式比较单一且精度有限,难于适应复杂断面结构型式海堤的越浪量计算。从安全
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对重要海堤结合模型试验确定越浪量是必要的。
2.3堤身断面
断面设计时,先参照已建类似工程初拟断面形式,根据波浪要素及海堤等级,确定堤顶高程,
经过稳定计算,反复调整尺寸,最终确定合理的断面。断面调整的大前提是,降低堤顶高程,
控制稳定,应从以下两各方面着手:
(1)断面内部调整
内部调整包括调整边坡、调整护面、调整高程。稳定不能满足时,放缓边坡是比较奏效的措
施;调整护面结构,可以不改变断面形状而仅改变堤身护面,利用不同护面的糙率,削减波
浪爬高,降低堤顶高程。
(2)断面形式调整
可对堤身设置消浪平台,平台位设置于多年平均高潮位加50cm超高处,可以减少波浪爬高,
且有利于断面的稳定性。堤前有滩涂的应采用非工程措施,种植红树林,既可减少波浪爬高,
又能固滩保堤护岸。堤前水深较大时,可考虑堤前设置潜堤的工程措施来减少波浪爬高。
2.4护面强度
护面主要指的是临海侧面、堤顶、背海侧面护面的强度。
(1)临海面
临海侧直接经受波浪作用,护面结构主要从整体性、抗冲刷、消浪等角度综合考虑。该部分
结构上部应能够承受波浪的打击、上吸。下部应能承受波浪的反复掏刷。因此要求护面结构
强度要高,稳定性要满足要求,护面底要做好反滤,同时坡面要留足排水孔,浆砌或混凝土
砌石护坡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外表美观,抗波浪能力较强,返修率低,管理方便。但适应变
形能力差,当岸坡发生不均匀沉陷时,砌缝容易出现裂缝。应在堤身土体充分固结,基础沉
降已基本完成,且土坡基本稳定后的堤段经稳定厚度计算,确定护面厚度。混凝土砌石,虽
造价稍高于浆砌石,但砌筑质量要优于浆砌石。混凝土护面下的砂心堤段,在波浪破碎时,
自波峰抛出的水流的冲击,对板产生周期性动力荷载,引起护面下砂土的运动。当波浪爬升
和自斜坡上下落时,护面构件上的压力交换也引起运动。在波浪作用下,混凝土面板即使止
水做得够好,也避免不了板下部填料的移动,这种移动最终导致板底脱空,波浪作用时击碎
板面。对淤泥质堤基,堤身土体充分固结后,当迎潮面封闭时,可不留排水孔。护脚要有足
够的支承力,要能防止底脚被淘刷,或发生淘刷时,仍有足够的能力支承护面结构。
(2)堤顶
堤顶则由于要满足越浪的强度要求,护面的强度要求同迎潮面,由于堤顶一般兼作防汛公路,
根据这一特点,护面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为保证堤顶护面混凝土结构的平整度,要求堤身
填土的沉降、固结量已基本完成,此时的堤顶护面结构不再留沉降缝,而只留伸缩缝,路面
设计的术语为胀缝,缩缝。胀缝一般设在堤轴线平面曲线曲率变化的起止部位,直线段较长
时,可每200m设一条,缝间通过可以伸缩的拉力杆(钢筋)连接。缩缝一般4~6m设置
一条,采取诱导切割方式,在护面上切割深3~5cm,宽3~8mm的假缝形式,当护面板收
缩时,将沿此最薄弱断面有规则地自行断裂。缝间填灌沥青类材料。
(3)背海侧面
爬上海堤临海侧坡的浪花,越过防浪墙,直接与堤顶或后坡碰撞,因此流速哀减迅速,故背
海侧坡的防护主要以能承受垂直于坡面的冲击力为主,无波浪的回流水流的拖拽力,因此护
面设置原则应为透水、消能。在保证良好的反滤垫层的基础上,按其造价高低排序,应为干
砌石砂浆勾缝,预制混凝土板勾缝,浆砌石。虽然按部分允许越浪设计,但应按越浪量计算
成果,使海水在堤顶汇集,通过排水沟排向前坡脚,创造条件使背水坡仍能采用生物措施保
护,加铺一定厚度的腐质类土,一来可保证提高成活率,二来可为其繁植提供较丰富的营养
积蓄地。背海侧坡脚应设置矮挡墙,既可得保护堤脚,又使工程界限明确,增加美观。